鄭彪
(宜興 214221)
紫砂裸胎藝術美,是紫砂陶藝中自然、古樸、典雅、清淡風格的定格。它雖屬無釉陶,卻又不同于新石器時代的紅陶、夾砂陶、黑陶和灰陶。它產(chǎn)生一種豐富的表層肌理,如砂般的顆粒特征,并在精致加工后,達到粗中有細、拙中有巧、砂而不澀、光而不亮、粗而不糙、細而不膩的獨特效果。供春的精巧、時大彬的渾樸、陳鳴遠的精制、楊彭年的端重、邵大亨的大度、程壽珍的純正、顧景舟的靈秀,無不在線與線、線與面之間形成起伏節(jié)奏,就像高山流水一樣有韻律。這些紫砂裸胎的造型簡練概括,用線果斷流暢,材質(zhì)古樸素淡,使人愉悅、賞目、驚嘆,也因此成為了紫砂光貨素器裸胎藝術不朽的典范之作?,F(xiàn)以光貨“合歡壺”為例(見圖1),探尋紫砂裸胎的藝術美。
圖1 合歡壺
紫砂“合歡壺”壺身用兩器皿對合而成,所以得名“合歡”,寓意合而則歡?!昂蠚g壺”的壺身圓潤端莊,在中間形成對接之勢,腰線過渡圓潤不見棱角,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感覺線面屈曲和諧、剛柔相濟;坡蓋截蓋設計,壺鈕與壺身的形狀相仿,圓厚飽滿,提捏得手;一彎流自壺身中間偏上胥出,勢力極低,流把之勢似雄鷹展翅,力度非凡,且與主體造型緊密呼應、貫通一氣,底腳銜接轉折自然老辣,一氣呵成。精選大紅袍紫砂泥制成的“合歡壺”,顏色紅艷奪目,氣質(zhì)高雅,具有瑞氣臨身、鴻運當頭之意。
紫砂光素器以茶壺器型為代表,是宜興紫砂茗壺中三大造型體系中的一種。它和花貨(塑器)、筋瓤貨(筋紋器)并存于世,相互輝映。紫砂光貨以幾何形體為主,根據(jù)球形、筒形、立方、長方及其它幾何形變化而來,是茗壺造型藝術中最具代表性、品種最多、范圍最廣、形制豐富、影響極大的門類之一。這款光貨“合歡壺”其顯著特征是素面無飾,即紫砂裸胎表現(xiàn)形式。這種裸胎表現(xiàn)形式最能體現(xiàn)紫砂本質(zhì)的簡樸無華、素靜端莊、潔凈深沉,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精神的一種承襲,一種審美觀念的光大,一種紫砂本質(zhì)的“正宗祖法”與“精神所在”。
紫砂“合歡壺”通體大紅,富含吉祥與幸福之意。此壺極富天趣,取皆大歡喜之意,適用于節(jié)慶、祝福聚會之場合以添樂趣。“合歡壺”的祝福寓意得從此壺的典故談起。清代名家陳曼生曾在溧陽為官,上任起初,他擔任運“白芽”貢茶上京的重任。當時,陳曼生召集故友親朋,全力以赴。由于“白芽”貢茶是每年皇家欽點的名貴貢茶,必須在清明之前作為十綱貢品茶中第一綱運到京城。因此曼生不敢怠慢,他征集、挑選、包裝,命人晝夜兼程送往京城?!鞍籽俊必暡枞缙谒偷骄┏呛螅噬淆堫伌髳?。消息傳到陳曼生及其幕客好友耳里,大家都很高興。于是,陳曼生設宴招待好友們以祝賀。席間,陳曼生一時興起,揮毫潑墨,留下“八餅頭綱,為鸞為鳳,得雌者昌”的字幅。好友郭通提議說,為什么不造壺來記載這件大喜之事呢?曼生聽后,喜不自禁,他鼓樂歡天,樂手執(zhí)大镲賣力敲擊,聲音洪亮悅耳。陳曼生本是性情中人,他走下席來,親自手持大镲用力合敲,歡喜之情溢于言表。大镲凹凸有致,合則響,合而美。陳曼生有感于大镲分分合合,奏響人間歡樂,遂以合镲為樣,合歡為名,設計出了這款“合歡壺”,后以朱泥造之。而今,再度制作紫砂“合歡壺”,隱隱約約中似乎還能聽到當年陳曼生招待賓客的席間妙音。
這款“合歡壺”,名為合歡,也具有“合家歡樂”的意思。壺身是由上下兩半對接而成,線條圓潤柔和。壺嘴稍作彎曲,既不失柔美又很是直爽,嘴頭鋒利,很有硬漢風格。小小的圈把甚是婉美,更與壺嘴形成橫向的張力,大氣十足。整個壺器平穩(wěn)中見動感,流暢中見曲變,頗耐人尋味。此壺實用的同時,更具有觀賞把玩價值,值得擁有。
紫砂光貨素器的裸胎藝術美究竟美在哪里?歸根到底,美就美在光身素器,一絲不掛;美就美在古典大方,樸實無華;美就美在自然素淡,原始雅致;美就美在實用把玩,簡潔明了。光貨素器或粗樸、或精致、或端重、或雋永、或靈秀、或精巧……只有在心與眼的發(fā)現(xiàn)、領會、體驗中,才能有更深層次的藝術感受。這種感受又分別在不同類型、不同類別的人身上產(chǎn)生出各種各樣的奇特效果、各種各樣的節(jié)奏韻律、各種各樣的無窮樂趣。只有沉浸在這種藝術感受之中,才能最終領悟出人與壺的結合、心與壺的結合、人與泥的結合、心與泥的結合、制壺者與使用者的結合,才能最終領悟出主題、思想、精神、內(nèi)涵,才能領略到制壺者獨特的個性和見地,才能最終在壺的形體之中發(fā)現(xiàn)、體會制壺人的情感和用心良苦。
[1]鮑建南.論紫砂光貨素器之裸胎藝術美[J].天地方圓(26).
[2]鮑明亞.紫砂光貨之我見.市場周刊(理論研究)[J].2012(0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