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瓊
摘 要: 無論是專家的看法,還是現(xiàn)實的需要,大學英語今后的發(fā)展方向都是專門用途英語,即ESP。在轉變過程中,教師能否順應發(fā)展趨勢順利轉型成了ESP教學能否發(fā)展的關鍵。本文從教師認知角度論述ESP教學要求教師做好哪些準備,以期幫助教師做好心理調適。
關鍵詞: EGP ESP 教師認知
1.引言
改革開放后,外語界的專家對大學英語教學課程內容傾注了極大的關心,他們一致認為大學英語在完成基礎英語教學后,主要方向是ESP,或專業(yè)英語。[1]在高中階段,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得到大幅提高,進入大學后,傳統(tǒng)的基礎英語教學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全國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改革措施,開始關注或實施由EGP(即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通用英語)向ESP(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過渡與銜接,這種教學模式轉變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復合應用型英語人才,其中ESP教學進程的順利,以及ESP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在于師資。然而,長期以來,我國EFL教學的研究重點集中在對教師認知、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關系的調查和分析上,很少關注教師認知對教學改革實施的影響。教學改革過程中所產生的變化對教師認知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改革若想順利進行,教師的認知準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教師認知理論的發(fā)展和研究現(xiàn)狀
教師認知(teacher cognition)主要指教師對教學各元素,包括教師、學生、學習、課題、主題、材料、教學手段、教學形式等形成的觀點、知識、理論、態(tài)度、感受、猜想、概念及認識等。[2]教師認知是國際上教師教育和發(fā)展研究的一項核心內容,體現(xiàn)了教學研究范式從關注外顯的教師行為到關注內隱的教師思維的重大轉變。1975年,美國國家教育協(xié)會(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召開的教學研究會議標志著教師認知研究的興起。之后,英語教師的教學認知研究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即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萌芽階段,80至90年代的發(fā)展階段和90年代后的鞏固階段[3]。
教師認知研究包括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師的選擇注意能力、教師知覺、教師思維,以及教學專長的構成與發(fā)展階段等。西方對教師認知的研究側重于從對教師信念的分類研究轉向對教師思想、教師知識和教師信念等心理建構與教師課堂行為之間的關系的探索,特別是教師認知研究對理解教師知識進一步深化。國內早期的研究焦點主要集中在教師的教學行為上,忽略了對教師認知過程的研究。
3.EGP和ESP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傳統(tǒng)的通用英語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主要指學校中典型的語言課程,學生學習的目的是掌握英語的語法詞匯,訓練語言的五項基本技能(聽、說、讀、寫、譯),強調以語言學習為核心,學習內容為語言服務。ESP為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包括兩大類:一般學術英語,即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和專門學術英語,即ESAP(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前者主要幫助學生上雙語課程或用英語在專業(yè)學習和研究上做好學習技能上的準備,后者主要幫助學生熟悉專業(yè)詞匯特點、句法結構和語篇特征,為他們上專業(yè)英語課程或今后從事相關的工作做好語言和內容上的準備。ESP課程考慮學生需求,有其特定的教學內容,因而具有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實用價值高等特點。
在實際教學中,EGP以一般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為主要內容,是學習者為了更順利地進行更高層次學習的語言基礎;ESP則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以培養(yǎng)學生在一定工作環(huán)境中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目標,具有明顯的實用性和行業(yè)特點。當學生在高中階段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語言技能,英語水平逐漸提高的前提下,ESP就會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主流。
4.教師的認知準備
由于大學新生英語水平逐步提高,且學生對英語學習有不同層次的需求,大學英語教學從EGP向ESP轉變的趨勢不可避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觀點、知識、理論、態(tài)度、感受、猜想、概念及認識的轉變就成了必然。在轉變過程中,教師認知應做好哪些準備以適應新的變化,從而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對自身在課堂里所起作用的認知準備。ESP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需求為教學目的,因此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知識的引導者、學生的鼓勵者、課堂上的評估者和課堂活動的參與者,課程內容不再是教授教師擅長的知識,而是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
教師專業(yè)理論知識的認知準備。ESP課程教師不僅應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還應熟悉專業(yè)知識,掌握ESP教學材料中專業(yè)課程的主題知識,熟悉該專業(yè)英語語言的特點和體裁等,能夠從不同專業(yè)的系統(tǒng)知識駕馭教學內容。這就要求專業(yè)教師做好提高自己語言能力的認知準備,語言教師做好提高自己專業(yè)知識體系的準備,努力掌握成為ESP教師所需的理論知識。
教師感覺可能產生教學問題的共同因素的認知準備。ESP課程教學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教學問題,例如時間安排、新語言點的呈現(xiàn)等。ESP課程側重學習的內容,語言是學習內容的媒介,教師在語言教學和專業(yè)知識教學的時間分配上要注重合理性。語言學習的知識點和專業(yè)知識學習的知識點有很大的差異性,教師采取何種方式更好地使學生通過語言的靈活使用呈現(xiàn)知識是需要精心設計的。
教師對自身教學評價方式的認知準備。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學生能較好地掌握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則認為教師的教學是有成效的。ESP教學在要求學生掌握相應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還加強對專業(yè)詞匯及專業(yè)術語的學習,能夠掌握在現(xiàn)實的專業(yè)領域使用英語的能力,因此教師對自身教學的評價有了相應的變化。endprint
5.結語
在大學英語從EGP向ESP轉化的過程中,教師的認知準備是前提,只有做好了認知準備,教師才能更好地適應變化,增強教學信心,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好職業(yè)規(guī)劃,從而更有效地實施教學。通過教師的認知轉變,改變教師的行為,促使教師往ESP方向發(fā)展,才能緩解大學英語專業(yè)化教學發(fā)展過程中師資不足的問題。因此,教師應該積極主動為ESP教學做準備,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現(xiàn)實中,都努力成為合格的ESP教師。
參考文獻:
[1]蔡基剛,廖雷朝.ELE還是ESP,再論我國大學英語的發(fā)展方向[J].外語電化教學,2010.9:20-26.
[2]Borg,S.Teacher cogni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A review of research on what language teachers think,know,believe,and do[J].Language Teaching,2003,(2):81-109.
[3]FREEMAN D,RICHARDS J C.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217-320.
[4]趙予.從教師認知理論看高校教師雙語教學能力培養(yǎng)[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3:47-49.
[5]徐曉晴.西方語言教師認知研究焦點之述評[J].山東外語教學,2010.5:9-13.
[6]姜怡,崔曉蕾,吳卓婭.EGP教師向ESP教學轉型的必要性及相關途徑[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0.3:56-59.
[7]戴明忠,涂孝春.ESP及大學英語教學[J].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2:126-128.
[8]高查清,季舒鴻.EGP & ESP對高職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要求[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206-208.
[11]張鸰.ESP教學進程中的教師準備和教師發(fā)展[J].長沙大學學報,2007.11:158-160.
本文是校級項目“大學英語教師認知對ESP課程教學實施的影響”,項目編號:201241。
本文隸屬于湖北省高校教研立項項目“大學英語教師自主對應用型人才自主發(fā)展的影響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為20113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