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 要: 作者就怎樣上好小學數學的講評課,提出以下看法:認真做好兩個分析工作;優(yōu)化講評方法;有效消化講評內容。
關鍵詞: 小學數學講評課 分析工作 講評方法 講評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和對學生運用知識的檢測,而忽視了檢測后的講評,使講評課簡化成了一般的校對答案,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其實,講評課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課堂教學形式。教師通過講評,不僅可以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學法指導,及時就所傳授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糾錯率、掌握率、鞏固率和運用率。因而上好講評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怎樣才能上好小學數學講評課、增強數學講評課的教學效果呢?筆者認為,應在如下三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認真做好兩個分析工作
講評課的作用在于師生雙方通過講評發(fā)現(xiàn)各自的不足之處,重點解決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以此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手段,并運用于今后的教學。為此,教師在上講評課之前要認真做好兩個分析工作,以便加強講評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1.試卷分析工作
試卷分析首先是以所考查知識點在試卷中的分布情況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判斷其難易度;其次是對試卷中各題的命題思路進行分析,看命題者是從哪一個角度考查知識點的,是通過什么手段設置干擾項的,對這個知識點還可以從哪些角度進行考查。通過分析試卷進一步理解、領會階段性內容的知識重點和知識盲點,便于在下一階段加以重視和完善。
2.答題分析工作
學生答題情況的分析可以分為三步:首先對學生總的答題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學生的整體水平;其次逐項分析答題的情況(得分率和失分率),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最后分析學生解題的思路,不僅正確的解題思路要分析,錯誤的答題思路更要分析,以便了解學生在平時學習中的弱點所在。只有注重每一個細節(jié),才能了解學生答題中出錯的真正原因;只有找準原因,才能把握癥結,予以解決。
二、優(yōu)化講評中的講評方法
講評中,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各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然后由教師分析該題的干擾源是什么?在學生弄明白了正確答案后,教師可以啟迪學生的思維,聯(lián)想與所考查知識點相類似的其他知識點;或者由教師改變題干或問題,引導學生分析,解答。通過緊扣命題思路和解答思路,不斷優(yōu)化講評方案,增強講評課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如下講評方法。
1.表層講評法
表層講評就是就題論題進行講評。諸如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命題的思路是什么,答題的思路是什么,干擾因素是什么,就針對性地講評什么。這種講評方法運用得比較普遍,學生也樂于接受。
2.深層講評法
深層講評法就是就某個問題深入地討論下去。講評時,教師可改變原題目,引導學生進一步思維其正確的解題思路和答案,使學生加深對所考查知識點的印象。教學中,教師常模仿原題設計一些變式題目,讓學生加深理解,加強記憶知識點,熟練同類題目題型。如:試卷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題目:一個糧店三月份出售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共出售面粉多少千克?這是一道乘法應用題。對此題做錯的同學在試卷講評后可以自行糾正。為了加深對此類題目的理解,熟練掌握做法,教師可模仿此題目編一個變式題目讓學生練習。教師不妨這樣編:一個班級每次去學校圖書館借書都是借36本,一學期去學校圖書館借了16次,問這個班級一學期共從學校圖書館借了多少本書?諸如此類的練習做多了,就會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3.拓寬講評法
拓寬講評即就某個考查的知識點引申出其他類似的知識點,達到拓寬學生知識面和加強學生對知識縱橫的聯(lián)系與貫通的目的。譬如講評運用數學公式s=yt求解行程問題時,就可以根據公式中s=yt的關系拓展到求價格、數量、周長、面積等問題,使學生能把所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例如在講評求價格題目后,教師可設計求數量、求面積的題目進行知識拓展。比如可設計這樣的題目:題目(1)學校在一塊長方形的荒地上植樹,橫行栽樹84棵,縱行栽樹125棵,這塊荒地上共載了多少棵樹?題目(2)一塊小黑板的長是300厘米,寬是98厘米,這塊黑板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在具體講評中,除注意講評方法外,還應注意指導學生解題技法,促使學生從正確的解題思路入手,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三、有效消化講評課中的講評內容
為了真正增強講評課的效果,教師可采取必要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消化講評內容。消化講評內容的方法一般有如下三種。
1.個別消化
講評后,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重新認真閱讀試卷,并結合講評內容,清理記載自己的失分點,真正弄懂弄通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教師在針對個別學生進行講評時,學生可進一步提出新的疑問,由老師個別輔導并解決這些問題。
2.及時消化
及時消化是教師事先根據講評重點、難點,以及學生答題的易錯點,擬出一定量的有關練習題,在講評課上留一定量的時間讓學生練習,以達到隨講隨練隨時消化的目的。
3.滯后消化
講評時教師將學生失分率較高的知識點重新變換角度設計題目,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在今后的教學中;或下一次測試中提高這些知識的復現(xiàn)率,達到反復強化、鞏固的目的。
當然,一堂好的數學講評課遠不止筆者列舉的這三點,還可以在講評課中總結、歸納解題方法教給學生等。比如在講評判斷分數能否化成小數時,可以將此類題目的解法歸納為看、分、判“三字經”,即看(分數是不是高簡分數),分(把分母分解質因數),判(分母中只含有質因數2、5的能化解成有限小數,反之為無限小數)。在教學數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時,可總結出:一看,二想,三動筆。即先看(看清題目中的數字和運算符號);再想(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什么地方口算,什么地方筆算,什么地方簡算);最后動筆計算。這些方法都是對小學生學習數學有益的做法。
參考文獻:
[1]張奠宙,唐瑞芬,劉鴻坤,等.數學教育學[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11.
[2]王仲眷.數學思維與數學方法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