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qū)天壇東里小學
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八大報告中以24個字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并提出應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12組詞,每組詞都給予人們美好的憧憬及自律的方向,這也是人們?yōu)橹^斗的共同理想。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漸融入下一代的思想觀念中,必須堅持立德樹人。
漢字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的基本標志,是中華文明的開始標志。為此,肩負“傳承中華文明,樹立文明風尚”的責任與使命,多年來我校立足實踐,深入思考,準確定位辦學特色,同時借助天壇孕育的中華文明深厚底蘊,通過書法育人特色,以“傳承翰墨文化,奠定做人基石”為辦學理念,立足學生文明素養(yǎng)提升為根本目的,在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以塑造具有獨具個性的“字品人品俱佳”的文明東里人,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編寫校本教材,讓學生在傳統(tǒng)文化中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者、實踐者和傳播者。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更應以身示范,踐行核心價值觀,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我校編寫了富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校本課程,教師積極投身其中,并以此感染學生。
我們在二十多年來成功開展書法教育的基礎上,依據“傳承翰墨文化,奠定做人基石”的辦學理念,由“人能寫字”向“字能寫人”轉化,構建起了一套基于學校辦學特色、立足學校實際、以書法育人為核心的校本課程體系,成為學校文化育人的一個重要載體。
以“琴棋詩書畫印茶”為主要內容的《慧童·雅韻》系列校本課程包含國韻悠揚(古箏課)、黑白經緯(圍棋課)、古韻今風(經典誦讀)、翰逸墨舞(書法課)、水墨丹青(國畫課)、金石風骨(篆刻課)、松濤煮雪(茶藝課),這些系列校本課程的開設,讓傳統(tǒng)文化開啟學生的心智,完善學生的人格,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滿足了他們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
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不僅成為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渠道,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校本課程的學習,學生了解到了祖國文化的源遠流長,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貴在知行統(tǒng)一,要內化為學生的精神追求,外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不僅要“說”,更要“做”。為此,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實踐課程和活動,引導學生在參與體驗中接受教育,在融入生活中得到熏陶,在自覺實踐中增長才干,進而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fā)展。
學校先后開展了以“校園譜寫翰墨情,少年織就中國夢”為主題的翰墨文化節(jié),以“傳承中華翰墨文化,爭做東里品牌少年”為主題的開學典禮;各班班主任開設了《翰墨微講堂》,感受文化魅力;師生筆會,共同領略翰墨文化的育人風采……豐富多彩的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種進了學生的心田。
借助地域資源優(yōu)勢,學校又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為他們量身打造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類課程:
一年級“娃娃講漢字”——利用每周一廣播時間,學校書研會邀請學生代表錄制《娃娃講漢字》,講解文字的演變過程,在古文字和現代漢字之間架起一道橋梁。
二年級“龍?zhí)顿p龍碑”——依托“龍?zhí)逗珗@——龍字碑林”的地域資源,讓學生學習欣賞、臨摹不同書體的“龍”字,使其了解漢字六大書體的特點,深入體會“龍”字的多種寫法,以此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年級“古道品茶香”——走進“一品古道”茶樓,感受漢字書法與茶文化的交相呼應。
四年級“天壇尋書跡”——通過尋找天壇公園里所留下的名家書跡及流傳久遠的書法墨跡,引導學生賞析不同書體的風格特點。
五年級“故事話牌匾”——實地拍照或者網上查詢下載學生身邊的“同仁堂”“張一元”“都一處”“六必居”“全聚德”等中華老字號、老店鋪的牌匾,寫牌匾故事、講牌匾故事、展示牌匾故事,感悟蘊含其中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
六年級“太學訪圣賢”——在大成殿孔子雕像前,學生們通過祭拜孔子、觀賞祭孔禮樂表演、誦讀論語等,受到傳統(tǒng)禮儀的熏陶。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堅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我校將繼續(xù)堅持“傳承翰墨文化,奠定做人基石”的辦學理念,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融化在學生小小心靈里,體現在學生的日常行為中,讓學生學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成長得更好,為學生贏得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