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亞楠+徐思穎
摘 要:中國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對外貿易依存度分四個階段變化,但一直處于比較高的水平。文章對入世后對外貿易依存度高的現狀以及產生高依存度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最后針對如何降低中國的外貿依存度提出了思考與建議。
關鍵詞: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
一、 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含義
對外貿易依存度(Foreign Trade for Existence Degrees),是指某一國家進口與出口總額與該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之比,或稱對外貿易系數,也可叫貿易密度。該系數的主要計算方法為:對外貿易依存度=進出口總額/GDP×100%。對外貿易依存度是衡量一個經濟體對外開放程度和對國際貿易依賴程度的指標,比重的變化意味著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所處地位的變化。當一國從封閉經濟走向開放經濟時,外貿依存度則會提高。這說明對外貿易依存度反映本國利用國際市場能力與資源在世界范圍內配置的能力,同時也可以作為反映出本國經濟受外國經濟波動影響程度的參考指標。
二、入世以來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狀況
入市以來,以2000年至2011年的統計數據展開討論,總結發(fā)現,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共有明顯的四個階段性的變化。
在二十一世紀的開端,中國入世這一事實對我國進出口并未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中國國內的經濟增長,是高于我國的進出口增長額度的,故在2000年至2001年,是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略有下降階段。
2001年,我國的對外貿易為38.5%,但是到2006年,該數值為64.9%,這一階段,我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顯著提高,因此,2001年至2006年為我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快速上升階段。
2008年至2009年,受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的進出口規(guī)模嚴重萎縮,2008年初我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為59.2%,但是到了2009年,這一數值已經降低至45%,2007至2009年,是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逐漸回落階段。
2010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力開始逐漸減弱,2010年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為50.56%,這一數值在2011、2012兩年分別為50.12%和47.02%,該階段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穩(wěn)中有降,總體上開始呈恢復性增長。
我國的主要進出口貿易主要集中在上海、廣州、天津等港口城市。不同的出口港口進出口貿易量差別較大,并且主要的進出口港口的進口貿易額明顯的高于出口貿易額。其中深圳、上海、北京的對外貿易依存度非常高。
三、 探究中國高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原因
1.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產業(yè)轉移的影響
自中國加入WTO之后,一方面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另一方面由于國際產業(yè)轉移的進程在不斷加速,中國開始逐漸提高自身在承接國際產業(yè)轉移的能力,并在參與國際經濟局勢中的競爭力有所提高。而中國不斷加劇速度的工業(yè)化進程,也為中國的對外貿易的蓬勃發(fā)展提供了條件。
2.對外貿易政策的影響
我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在自改革開放起,展開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良。其中,對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最大的影響政策,是我國以出口導向型為主的外貿政策。該政策自實施以來,我國進出口商品大量占據國際市場,我國的國際貿易規(guī)模也不斷加大,致使我國的對外貿易總規(guī)模一直占據在世界第二的位置。
3.第三產業(yè),尤其是服務業(yè)水平較低的影響
第三產業(yè)的可貿易程度是非常低的,由于第三產業(yè)的相對不可貿易性,那么當一個國家在這一產業(yè)水平較低的時候,國際上便會高估其以貨物貿易統計為內容的外貿依存度。我國的第三產業(yè)較為落后,第二產業(yè)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的進出口內容一是為勞動密集型產品,二是為簡單的技術密集型產品,這成為導致中國外貿依存度較高的結構性原因。Chenery and Syrquin (1988)的實證研究證明:“三次產業(yè)的變動,特別是其中第三產業(yè)所占的比例以及第三產業(yè)水平的高低,將對貿易依存度變化產生最為直接的影響?!?/p>
4.以加工貿易為主的貿易方式的影響
我國對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計算方式為國家進口與出口總額與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之比,按照我國的這種計算方式,是屬于“兩頭在外”的模式,該種模式影響下,我國的加工貿易實際是重復計算的,故此提高了我國的外貿依存,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我國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
四、降低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建議與對策
1.擴大區(qū)域間分工,減少外貿依賴
由于我國各地域的發(fā)展結構和不同結構內容的發(fā)展水平有著較大的差別,為我國實施區(qū)域間分工政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該政策可以確保利益的均衡、合理分配,避免了惡性的競爭,減少國內對國際市場上的依賴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國際社會對中國崛起而產生的越來越多的負面言論和疑慮。
2.促進加工貿易轉型,使加工貿易層次升級
我國應對國際上承接的來料加工內容實施一定的引導和控制,逐步調整外資政策,逐漸嘗試更多的國內生產出口,而減少加工貿易所占的比例。加工貿易在合理利用外資的同時,要對這一現狀進行緩解,引入有序的競爭機制,打破壟斷,大力開發(fā)企業(yè)核心技術,確保出口商品的結構要更趨優(yōu)化,高附加值、高新技術、自主產品的出口力度要加強。
3.加強技術創(chuàng)新,創(chuàng)立國際品牌,提升產品競爭力
技術進步與技術創(chuàng)新,是一個國家經濟發(fā)展和國際地位提升的靈魂要素,中國若想在國際貿易關系中占據主導地位,必須要以技術進步和技術創(chuàng)新為助力,大力發(fā)展我國的自主知識產權,創(chuàng)造產品,創(chuàng)造品牌,改變國內以數量取勝,以價格優(yōu)勢取勝的現狀,成為以質量和技術取勝的貿易贏家。
參考文獻:
[1]張智革.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動態(tài)分析[J].國際貿易,2011(11).
[2]張建華.入世以來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變化趨勢及其原因分析[J].經濟月刊,2013.
[3]王擁軍.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發(fā)展趨勢和策略研究[J].國際市場,2011(11).
[4]辛文琦.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國際商貿,2012(3).
[5]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1-2012[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宋亞楠(1993- ),女,漢族,山東濟南人,北京林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士,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徐思穎(1993- ),女,漢族,廣西南寧人,北京林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