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周友
【摘 要】數學新課標要求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必須利于學生的學習。而本文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提出了以“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反思”四步教學為基本流程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并從結構主義和心理學分析,指出了在這四步流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關鍵詞】新課標 數學 教學 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8.116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在數學學習中要求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必須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這些數學活動的開展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在建構主義理論體系中,數學學習并非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以已有知識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過程,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所以,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創(chuàng)設一種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開展新的教學方法。在實行新的教學方法的同時要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對學生的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新的教育方式方法中適應學生的學習。因此我將從四個教學步驟談一談我是怎么樣在教學中實行新的教學模式的。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是在眾多教學改革的原則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為我們可以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方法和學生的具體學情,創(chuàng)設一定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在富有情境的氛圍中,刺激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讓學生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創(chuàng)設情境不是沒有依據的去創(chuàng)設,要將學科特點、學生特點、實際情況等因素結合,還需要考慮是否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興趣,開發(fā)學生的動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不斷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在實踐感覺中逐步認知、發(fā)展、乃至創(chuàng)造,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學生只有在興趣中才能真正把不愿意的學習態(tài)度改變?yōu)樵敢鈱W的態(tài)度。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從“害怕討厭數學—喜歡愛好數學”,讓學生經歷這種學習的經歷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自主探究
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一種教學模式。這就對教師提出新的挑戰(zhàn),要轉變以前的教師角色,不再是學生的知識“灌輸者”了,而是做學生的朋友、知己、父母等角色,把學生引導到好的方向。特別是新課標的要求比以前嚴格了,在數學課堂當中我們改變原有的統(tǒng)統(tǒng)思維認識,認為學生只是被教的對象,而不是教學的主導人物,我們教師才是在課堂上的主人。顯然這些錯誤的認識會導致教學出現片面化,根本不能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不利于培養(yǎng)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從學生主體情況出發(fā),了解學生存在的不足和長處,同時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并和學生一起分享數學發(fā)現的快樂,共同解決某些數學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猜測和嘗試,使教師本身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
探究性學習應體現以下幾個原則:
1.情感性原則——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和氛圍。
2.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發(fā)展的主體。
3.指導性原則——教師要通過巡視,及時捕捉學生探究的各種信息,并進行針對性、適度性的點撥和指導。
4.培養(yǎng)興趣原則——興趣是探究的前提。
5.創(chuàng)新性原則——給學生充分自由想象的空間,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三、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重要的學習方式,學生在交流中可以促進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務,使其得到情感上的交流,形成集體主義感。在教學中,開展合作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在合作小組內自主探究、交流,小組之間互相交流、評價,達到教學互動、互促,形成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獲得其他更好的思維方法,體會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獲得成功的喜悅。
組織學生合作交流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分組。按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與學生品質把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實行最優(yōu)化組合,組建“學生合作小組”。
2.提出的問題要明確且有思考價值,使學生有明確的研究方向,尤其是提出的問題是“生長”在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中,這樣學生對問題的鉆研是一種在“原有認知基礎上的主動建構”。
3.小組合作交流和體現學生的自主性相結合。
4.教師的激勵性評價應更多的針對小組,注重小組成員的參與度及活動中的成果,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縮小優(yōu)差生的距離。
5.教師參與學生的小組活動。教師既要巡視并檢查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情況,又要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以便適時引導、點撥,促進其思維的不斷深化。
四、自我反思
數學的理解要靠自己的領悟才能獲得,而領悟又靠對思維過程的不斷反思才能達到。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是教學獲得成功的保障。讓學生對自身活動進行回顧、總結以及具有批評性的思考,求得新的、深入的認識或提出疑問作為新的教學起點。從而他們的思維得到了碰撞,認識得到了升華,體驗得到了豐富,“原認知”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
五、思考與體會
在實施上述四步流程的課堂教學模式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建立新的教學模式,并非是全盤的否定傳統(tǒng),而是應批判地吸收和繼承。
2.在教學活動中,應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動中,發(fā)展自己的個性。
3.在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教師需要關注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與實踐。
4.教師必須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從而開啟學生的心靈之鎖,打開思維的大門,使學生愿意自我表現。
5.教師要及時了解、研究并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總而言之,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在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變、探究新的教學模式,以便于適應新形勢的變化,真正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