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波
【摘 要】哲學與生活有著緊要的聯(lián)系,但在日常教學工作,哲學教學往往是形而上的,脫離生活的,如何把拉近生活和哲學,學好用好哲學,是我們要思考的、也是迫切要做的。本文從哲學與生活的關系、教學中的探索和哲學應用于生活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政治 生活與哲學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8.094
高中政治中《生活與哲學》被列為必修課。事實上,哲學對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如何指導學生學好用好哲學,真正走進哲學,問辯人生,是高中政治教學要思考的問題,也是高中政治教學要實現(xiàn)的目標。
一、哲學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哲學不是玄學,它與生活息息相關,哲學不是陽春白雪,生活也不是下里巴人。哲學是美好生活的向導,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具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功能,它能啟迪智慧,能幫助人們確立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信念,對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具有重要意義,它還是社會變革的先導,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來自于時代,并對未來產生深遠影響。可以說大到社會發(fā)展、時代變革小到衣食住行,都與哲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本課程定義為《生活與哲學》,更加強調了哲學對生活的指導意義,同時也給出教學思路的提示,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上要更貼近生活,但在日常教學工作,哲學教學往往是形而上的,脫離生活的。日常教學中,要注意哲學與生活的結合。
二、教學中的有益探索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中一旦觸及學習的情感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應試教育的舊思維、照本宣科講知識,空洞說理的舊做法、舊習慣等種種原因,讓學生對政治的理論說教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學習的興趣,對學習喪失了積極性。所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是個首要的任務?;钴S課堂氛圍就變得尤為重要。改善課堂氛圍,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課堂。很多教師認為哲學很難教,晦澀難懂,枯燥無味,學生學起來興趣不大,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主觀上先入為主,并用枯燥的教學行動,把這種思想無形中灌輸給了學生。教學課堂中,可以根據(jù)政治教材內容、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特征、教學目標等靈活進行。教學方法要改變以往的黑板、粉筆的單一方式,多角度、多樣化地進行課堂教學。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不想使知識變成僵死的靜止的學問,就要把語言變成一種最重要的創(chuàng)造工具。因此,可以借助生動、形象、幽默的語言與學生產生共鳴。哲學無處不在,尤其是一些名言名語,生動故事中就包含著很多的哲學道理。可以采用“趣味情境教學”。在課堂上,經常準備一些生動有趣的例子,課堂講授力求精而簡,把知識難點化繁為易,力求做到形象、生動、言簡意賅,通俗易懂。討論也是很好的活躍課堂的方法。讓學生開展討論,各抒己見,教師再適當補充,效果很不錯。有的時候,適時讓學生也現(xiàn)場舉一些能想到的例子,大家分析,展開討論。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伴隨著愉快的心情,學生就在課堂上掌握了大部分精要知識。如在講運動時,“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就是很好的例子;講聯(lián)系時,可以講講學生熟悉的“生物鏈 ”;講發(fā)展時,可以講“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講創(chuàng)新時,可以講“中國制造”到“中國創(chuàng)造”引起的社會巨變。中國的古代文化,現(xiàn)在的社會熱點,都有很多內容可挖掘。美國現(xiàn)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興趣,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實現(xiàn)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可以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設更多真實感強的學習情境,視聽結合、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學生有全新的學習感受,都有利于改善課堂氛圍。
(二)切實加強基礎,緊密聯(lián)系實際
引導和教育學生,抓好基礎學習,同時,緊密結合實際,多把哲學上學到的理論活學活用運用到生活中,多把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上升到學習的哲學理論上?;A性的東西不變通,保持哲學的嚴肅性。世界的本質是物質,而不是意識,這個物質和物理、化學上的物質不同,對于這種抽象的概念,主要是通過對比和舉例來讓學生掌握的。
(三)多采取主體參與型的教學模式
深化和發(fā)展教學改革,不再做獨裁者,不再唱獨角戲,而是要幫助學生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幫助者和組織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作用,發(fā)揮合力。教師主導,讓學生多預習,多自學,自己讀、自己問、自己求索, 教師在學生自己參與的基礎上,進行總結點撥,要明白,在教學過程中,錯誤也是一種可以有效利用的課程資源,它反映了學生的真實狀態(tài)和思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允許學生犯錯誤,關鍵是引導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改正錯誤,實現(xiàn)“真理越辯越明”的效果。因為其主動參與性,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促使更深刻、更牢固的掌握了知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正是素質教育對我們的要求。
(四)因材施教,差異化教學
因材施教的教學方關注每個學生的發(fā)展,考慮到學生不同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區(qū)別教學,以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素質教育注重個體差異,追求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每個學生在生活環(huán)境、學習經歷、思維方式、認知能力、對政治學科的興趣和愛好等方面存在這差異,這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必須要正視這一問題。如果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顧實際,不實事求是,采取“一刀切”、 “齊步走”的教學,統(tǒng)一教學、統(tǒng)一要求,勢必造成“優(yōu)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的現(xiàn)象。不僅工作效率低,容易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更嚴重的甚至會出現(xiàn)嚴重的兩極分化,這既不利于學生的充分發(fā)展,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多下力氣,研究學生現(xiàn)狀和特點,針對具體情況,采取具體措施,有的放矢開展教學,采取差異化分層次的方法。比如,教學目標差異化,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層次化,課堂教學按照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步上升的規(guī)律開展,布置作業(yè)層次化,采取“自助餐”式作業(yè),“先富帶后富”,學習好的帶學習吃力的,學生互幫互助互學互進,共同進步。
三、在生活中運用哲學,豐富生活
讓學生學哲學、用哲學,用哲學思維思考和解決人生中的問題,能夠培養(yǎng)出更全面的高素質人才。學生具有了哲學思維和修養(yǎng),就能夠擁有更積極、更豐富、更燦爛的人生。在碰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能夠克艱破難,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在順境中,能夠居安思危,時刻警醒,把握機遇。有利于學生樹立積極的價值觀, 形成正確價值選擇和價值判斷,堅定理想,實現(xiàn)人生價值,創(chuàng)造輝煌成就。這無論對于學生的學習還是生活,現(xiàn)在的道路還是未來的選擇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這是社會發(fā)展和時代形式提出的新要求,這也正是教育工作者所應具有的責任,也正是教育工作所希望達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