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郡
摘要:“利德”暨德語藝術歌曲是美聲唱法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在之前中國音樂高校的聲樂教育中,教學多以意大利歌曲和詠嘆調的為主,對于德語藝術歌曲相對來說涉及較少。在西方,德語藝術歌曲是聲樂學習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從起源、演唱風格、教育現狀綜合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起源 演唱風格 語言特點 教育現狀
藝術歌曲起源于歐洲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是在抒情歌曲的基礎上產生、發(fā)展起來的,它是浪漫主義音樂的一種獨特藝術表現形式。德語藝術歌曲從初期的創(chuàng)作到興盛大約是從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末,長期的發(fā)展與與探索,使得每一首德語藝術歌曲都是最高境界的詩歌詞三者完美融合的結晶。
一、德語藝術歌曲的起源和發(fā)展
在1618-1648年的整整30年里面,德國都處在水深火熱當中,人民常年受到戰(zhàn)爭的困擾,政治、經濟都十分落后,偶爾有一些工匠們在工作之余會唱歌和創(chuàng)作,我們也稱這些歌曲為工匠歌,雖然工匠歌曲并沒有普及大眾,但是這也是德奧藝術歌曲很重要的一個前身。在這個時期,教堂音樂還是在德國古典音中搶占著最主要的地位,人民的思想依然受到宗教因素的控制。
德語藝術歌曲的雛形產生于17 世紀中葉,這個時期的音樂雖然沒有完全擺脫宗教的束縛,但是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思想也得到了進步,人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也得到了啟發(fā)。在這個時期,藝術歌曲呈現的是單聲部的旋律。到了古典時代,以維也納三杰暨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為代表的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一系列德文歌曲深入人心,這些歌曲當時都被人們當做詠嘆調來演唱,但是這些歌曲的藝術水準已經和藝術歌曲很接近了。
到19世紀初期,在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下,藝術歌曲開始作為一種聲樂形式正是確立。隨著舒曼、勃拉姆斯、門德爾松等一系列作曲家的發(fā)展,德國藝術歌曲進入了繁盛時期。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德語藝術歌曲的歌詞并不是作曲家隨手寫來的,他都是出自浪漫主義詩人之手,這些優(yōu)美精致的詩歌也成為了后世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的重要素材。
進入20世紀以后,德語藝術歌曲也開啟了新音樂時代,直到今天還是有很多優(yōu)秀的德語藝術歌曲作品誕生。
二、德國藝術歌曲的演唱風格
德語藝術歌曲雖然不及詠嘆調那些歌曲,篇幅龐大,情感對比強烈,但是德語藝術歌曲有著對歌唱者藝術修養(yǎng)更高的要求,歌唱者不僅僅是要理解作曲家的作品,更需要透徹地理解詩人創(chuàng)作的這首詩詞的情感,只有首先在這兩點上對作品有一個正確的理解,才能開啟這個藝術歌曲準確的演繹。
在技術層面,首先需要關注到的是氣息,呼吸需要做到流暢、平穩(wěn),一句句的連貫性循環(huán)呼吸。其次,聲音的通道要求統一,這樣聲音才會和諧、通暢。再次,德國藝術歌曲具有很強的名族音樂的風格特征,所以在音色的運用上面,不要需要過分夸張渾厚的音色,而是需要明亮、清晰的音色,音量上需要準確的把握和控制,這樣才能更好地營造出德語一首歌曲的意境。
在情感處理上,首先,演唱者需要把握好整首歌曲的基調,對于曲譜的各種表情符號需要一一詳讀, 從而表現出每一首歌曲的特點。不論是演唱抒情的還是傷感的歌曲,都應當恰如其分地做到感情的抒發(fā),符合作品的風格,切勿使用過分的夸張、或平淡冷漠的表達。
三、德國藝術歌曲的語言發(fā)音特點
完整的演繹一首藝術歌曲,還需要把握住一個靈魂——語言。相對于法語、意大利語等其它語言,德語在發(fā)音吐字上面則難度稍大一些,主要表現在元音的組合、輔音的清晰上面,以下筆者就從這兩個方面談談德語的語言特點。
首先,元音。德語的元音一共有16個單元音和7種復合元音,除了傳統的元音字母外,還有 3個特殊的變元音字母:a、o、ü,這三個變元音也是德語區(qū)別于其他語言的重要標志。發(fā)好這幾個關鍵的變元音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a,a是在a這個字母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發(fā)音的時候,舌尖要抵下牙齒,舌尖微微向上抬起,雙唇向兩邊自然張開。根據不同的單詞的組合,字母a的發(fā)音也分為短元音[ε]和長元音[ε:],除了發(fā)音長短時值不同以外,長元音[ε:]在發(fā)音時的開口度要比短元音[ε]稍微大一點,有點靠近發(fā)音素[a]的感覺。其次是o這個變元音,它是在o的基礎上形成,也有長短音之分,音標分別為[Φ:]和[ oe]。發(fā)長元音[Φ:]時,舌頭的位置同長音[e:],口型類似長音[o:],雙唇稍圓,發(fā)音效果介于長音[y:]和長音[o:]之間。發(fā)短元音[oe]時舌位同短音[ε],雙唇攏住成圓形,做發(fā)短音[ ]的口型,[oe]也叫做[ε]的唇化音,在聽覺效果上介于短音[y:]和[ ]之間。最后就是ü,這個變元音是在字母u的基礎上演變形成的,發(fā)音類似漢語“煜”字,發(fā)音中的元音(ü),這個變元音的發(fā)音也分為長元音[y:]和短元音[y],長元音[y:]是[i:]的唇化音,發(fā)音時舌位與發(fā)音素[i:]相同,舌尖要抵下牙齒,舌頭微微向上抬起;短元音[y]的發(fā)音與長元音大體相似,只是有音值的長短不同而已。最后,元音的發(fā)音還應該注意保持元音的純正飽滿,清晰區(qū)分長短元音的區(qū)別,切記拖長,導致長短元音區(qū)分不清楚。
德語歌曲中,輔音的發(fā)音也是一個重中之重,單輔音的發(fā)音需要做到清晰,而復合輔音則要求第一個發(fā)得稍輕,突出第二個音,輔音的發(fā)音需要做到快速、清晰,聲斷氣不斷。德語的節(jié)奏感比較強,它的重音一般都在第一個音節(jié)上,只有把握好了重音才能把握好德語的語氣,這樣聽上去才地道、純正。
四、德語藝術歌曲在高校的現狀
在我國早些年的高等音樂教育中,德語藝術歌曲的學習處于比較空缺的狀態(tài),大多數高校都把注意力放在意大利歌曲和歌劇詠嘆調的學習上,即使少數人涉及到德語藝術歌曲的學習,但由于學習資源的缺乏,導致在歌詞發(fā)音和演唱風格的把握等方面都存在偏差,成為高等音樂教育忽視的一個問題。
近年來,國內的音樂高校對德語藝術歌曲的關注有了大大的提高,來國內進行交流德語藝術歌曲的外國專家也越來越多,使我們可以近距離的接觸到“利德”,這大大方便了我們對于德語歌曲的學習。不斷舉辦的藝術歌曲音樂會和大師班也使得國內的學術氛圍變得濃厚,很多高校也在不斷舉辦藝術歌曲的比賽和交流,這些都對“利德”在國內聲樂界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不斷普及和研究,我們一定會更加深入地了解德語藝術歌曲的魅力,這個在西方流傳了200多年的藝術瑰寶也會在中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