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長江!
(承德醫(yī)學院,河北承德 067000)
近年來,高血壓是引起的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及慢性腎病的主要原因,且死亡率逐年增高。高血壓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率高,其發(fā)病機制學說的基礎主要源于血管內皮損傷,高血壓患者長期受高壓血流沖擊動脈壁,造成了動脈壁機械性損傷,大量的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形成泡沫細胞致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內皮細胞的功能障礙也可分泌多種生長因子、黏附因子及趨化因子,同時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還能促進各種炎癥因子的產生,繼而引發(fā)各種復雜的致病機理,最終誘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1]。有研究顯示,β2-微球蛋白水平在輕型高血壓時即與健康人出現統(tǒng)計學差別[2]。本研究選取動脈硬化指數≥4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檢測血漿β2-微球蛋白水平判斷其在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風險評估中的應用價值,以期為臨床早期干預治療提供依據。
1.1 對象 選取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老年病科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高血壓患者80例,均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診斷標準,并計算動脈硬化指數。動脈硬化指數≥4的56例患者進入研究組,其中男30例,女26例,平均年齡65.2±7.6歲。選取同期5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女各25例,平均年齡64.8±8.7歲,動脈硬化指數均<4。兩組人群年齡、性別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排除糖尿病、慢性腎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等。
1.2 方法 所有檢測者過夜禁食8h,次晨空腹采靜脈血。使用日立7600血生化自動分析儀檢測血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β2-微球蛋白含量。血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測定試劑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術有限公司提供;β2-微球蛋白測定試劑由寧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動脈硬化指數=[血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漿β2-微球蛋白含量正常范圍:0.83-1.15μg/ml。
1.3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之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高血壓患者血漿β2-微球蛋白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附表。
附表 兩組血漿β2-微球蛋白檢測結果比較( ±s)
附表 兩組血漿β2-微球蛋白檢測結果比較( ±s)
組別 例數 β2-MG (μg/ml) P研究組 56 3.73±1.07 <0.05對照組 50 1.12±0.84
高血壓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慢性炎癥過程,最終導致腎小球硬化、腎小管萎縮及腎間質纖維化。動脈粥樣硬化指數是國際醫(yī)學界制定的一個衡量動脈硬化程度的指標。它的正常數值小于4,數值越小動脈硬化的程度就越輕,引發(fā)心腦血管病的危險性就越低;如果動脈硬化指數≥4就說明已經發(fā)生了動脈硬化,數值越大動脈硬化的程度就越重,發(fā)生心腦血管病的危險性就越高[3-6]
β2-微球蛋白是由瑞典化學家Berggard等于1968年從腎小管蛋白尿中分離發(fā)現的,由10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低分子量蛋白質,分子量為11800。主要存在于淋巴細胞表面、白細胞、血小板、上皮細胞和間葉細胞膜上,同時存在于血液、腦脊液、尿液等液體中。由淋巴細胞和有核細胞合成和分泌。正常情況下,合成和釋放非常恒定,不受年齡、性別的影響[7]。而當組織受到缺血、缺氧的刺激時,淋巴細胞數量增多,活性增強,使血漿β2-微球蛋白產生和釋放增多。
本研究結果顯示:當AI大于4,證明已存在動脈粥樣硬化的高血壓患者的血漿β2-MG水平較同期對照組增高,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血漿β2-MG水平在動脈粥樣硬化風險評估中有預測性價值。因此,高血壓病患者血漿β2-MG水平檢測可以作為預測高血壓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的判斷指標,為臨床及早給予抗動脈粥樣硬化干預措施,減少心腦血管疾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供臨床依據。
[1]陳嬋,陳長勛.高血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機制及其中醫(yī)藥防治[J].中成藥,2012,34(1):117-125.
[2]劉俊飛,季乃軍,王成堯,等.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清Mb和β2-MG測定及其臨床意義[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0,9(5):20-21.
[3]季茳.六種動脈硬化標志物的研究進展[J].標志免疫分析與臨床,2012,19(1):59-60.
[4]陳月梅.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3(12):1489-1490.
[5]楊平.冠心病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J].吉林醫(yī)學,1995,16(4):199-200.
[6]趙健.老年血清β2-微球蛋白及C反應蛋白與冠狀動脈病變的相關性研究[J].實用老年醫(yī)學,2008,22(3):182-186.
[7]張建平,袁宏偉,王煥玲,等.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測定與中醫(yī)證候的相關性研究[J].河北中醫(yī),2012,34(5):65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