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現(xiàn)“疑罪從無”是杜絕冤假錯案發(fā)生的必由之路,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基本需要,是順應刑事證明責任理論的基本要求?!耙勺飶臒o”原則在我國目前還很難實現(xiàn),主要原因在于“有罪推定”思想根深蒂固、正當程序理念缺失和訴訟結構嚴重失衡。要實現(xiàn)“疑罪從無”,必須嚴格貫徹“無罪推定”思想,牢固樹立法院“審判中心主義”思維,全面把握“證據(jù)裁判原則”的精髓。
關鍵詞:疑罪從無 訴訟結構 正當程序 審判中心主義
中圖分類號:D924.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207(2014)07-0120-06
收稿日期:2014-06-13
作者簡介:劉文化(1978—),男,湖南衡陽人,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刑事訴訟法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偵查取證行為規(guī)范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3YJA820015。
繼2005年的佘祥林案件、2010年的趙作海案件之后,2013年的刑事司法領域仍不平靜,相繼出現(xiàn)的系列刑事冤假錯案震撼了人們的心靈,也再次拷問了法律職業(yè)共同體的良知和責任。以浙江張氏叔侄強奸案、河南平頂山李懷亮案、福建福清紀委爆炸案為代表的刑事錯案被告人宣判無罪為標志,2013年刑事錯案的密集糾錯更讓人看到了司法為民的新希望。2013年8月中旬,中央政法委針對執(zhí)法司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出臺了關于切實防止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兑庖姟分赋?,對于定罪證據(jù)不足的案件,應當堅持疑罪從無原則,依法宣告被告人無罪,不能降格作出“留有余地”的判決。對于定罪確實、充分,但影響量刑的證據(jù)存在疑點的案件,應當在量刑時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處理。不能因輿論炒作、當事人及其親屬鬧訪和“限時破案”等壓力,作出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裁判和決定。讓“如何防范冤假錯案”這一沉重的話題再次進入我們討論的視野。
一、“疑罪從無”原則的含義
要解釋“疑罪從無”原則,首先必須解釋什么是“疑罪”。有學者研究指出,不同的專家學者對“疑罪”概念的界定有13種之多。概括起來,對“疑罪”的理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疑罪”是指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因證據(jù)不足而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構成犯罪以及罪行輕重、此罪彼罪與一罪數(shù)罪等方面難以作出正確判斷的情況。[1]按此解釋,“疑罪”不僅包括對犯罪與否實體結果的懷疑,還包括對具體適用刑罰方面的懷疑。鑒于刑事司法實踐中的突出焦點和矛盾主要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構成犯罪的問題,而在具體適用刑罰上目前尚不存在迫切面對、反思和研究的必要,因此,本文僅僅討論“疑罪”概念界定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構成犯罪的問題,筆者將其稱為狹義上的“疑罪”。
“疑罪從無”原則是指當公安司法機關在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追究犯罪的過程中,當發(fā)現(xiàn)因證據(jù)和其他條件不足,無法達到移送審查起訴、宣告有罪的證明標準的時候,應當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律作出不起訴和宣告無罪的決定。由此可見,“疑罪從無”原則具有以下特征:
⒈疑罪從無”原則具有鮮明的階段性。“疑罪從無”原則只能適用于正在被追究是否存在犯罪行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適用于刑事訴訟偵查到審判這一特定的刑事訴訟環(huán)節(jié)。除了以上環(huán)節(jié)之外。不可能涉及疑罪與否的問題。
⒉“疑罪從無”原則的主要內容表現(xiàn)為,當公安司法人員無法確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犯罪時,應該作出有利于被追訴人的推論。公安司法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偵查、起訴、審判過程中的控訴和審判活動無法達到相應訴訟階段“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的證明標準時,應當嚴格貫徹無罪推定思想,對沒有確定證據(jù)證明的一切犯罪事實要作出否定性評價。
⒊“疑罪從無”原則的核心問題是證據(jù)不足或達不到刑事證明標準的要求。根據(jù)證據(jù)裁判原則的要求,“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jù)、重調查研究”,對被告人定罪量刑,必須達到“證據(jù)確實、充分”的標準。否則,只能作出證據(jù)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耙勺铩敝砸皬臒o”,就是因為指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的證據(jù)無法形成證據(jù)鏈,無法達到“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明標準。為了防止和杜絕一切冤假錯案發(fā)生的可能性,為了防止傷害無辜,就必須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有利的結論。
二、堅持“疑罪從無”原則的正當根據(jù)
(一)杜絕冤假錯案發(fā)生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刑事司法領域出現(xiàn)的一系列冤假錯案,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公眾對法律和法治信仰的崇拜,也傷害了正義的司法形象和司法權威。以杜培武、佘祥林、趙作海等為標簽的刑事案件,為我國刑事司法改革留下了極為悲壯而又濃重的一筆。
通過相關的材料我們可以清晰的發(fā)現(xiàn),大量冤假錯案的形成往往就是在僅僅只有一些證據(jù)表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有犯罪嫌疑,但在無法獲得確定證據(jù)證明的情況下,既要考慮社會(維穩(wěn))利益,又要顧及本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的訴訟利益關系而作出的。對于那些證據(jù)存在欠缺或證據(jù)之間無法相互印證形成完整鏈條的“燙手山芋”式的案件,公安司法機關往往既“不敢不判”,又“不敢放人”,于是在司法實踐中,“疑罪從無” 原則往往被異化成“留有余地”的各種變種,主要包括“疑罪從輕”、“疑罪從掛”、“疑罪再理”等情形。要從根本上杜絕冤假錯案在社會上帶來的負面影響,徹底根除“疑罪從輕”等司法亂象,必須牢固樹立“疑罪從無”的基本理念和精神。
(二)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基本需要
尊重和保障人權,這既是一系列聯(lián)合國刑事司法準則的基本要求,也符合當前國際社會的政治發(fā)展潮流。尊重和保障人權,尤其是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權,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基本的人道待遇和訴訟主體地位,這既是人文主義在刑事司法領域的基本體現(xiàn),也符合文明司法的現(xiàn)代訴訟理念。
尊重和保障人權早已在我國的憲法中有明確規(guī)定。2004年憲法修正案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首次將“人權”由一個政治概念提升為法律概念。2012年刑訴法首次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刑事訴訟法》總則第2條,既有利于更充分地體現(xiàn)我國司法制度的社會主義性質,也有利于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程序中更好地遵循和貫徹這一憲法原則。
在刑事訴訟中,相較于防御力量弱小處于對抗劣勢地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言,偵查控訴機關擁有極為龐大和復雜的國家機關作為后盾,這種不平等性決定了控辯雙方在對抗的過程中,前者的弱勢地位,或者說在打擊犯罪的過程中,被追訴人的權利更具有被侵犯的隨意性。在這種先天設定的大背景下,必須盡可能地限制控訴機關的權利,盡量使雙方處于一個平臺之上。而假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牢固樹立和貫徹“疑罪從無”思維則是構建這一平臺的基石,它要求公安司法人員在進行任何訴訟活動過程中都要以平和的心態(tài)來開展訴訟活動、以理性的思維來決定被追訴人的命運。實踐反復證明,只有堅持“疑罪從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權才不會被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權、申訴權、不受強迫自證其罪的權利、必要的休息和飲食等基本人權才有可能被公安司法機關所重視、所認可、所滿足。
(三)順應刑事證明責任理論的基本要求
刑事證明責任配置的基本前提是遵循公正和便利的原則,在證明責任的分配上,讓有條件、更方便、資源配置相對雄厚的一方承擔主要的證明責任,而使處于弱勢地位、在證明力量上處于不便的一方少承擔或盡量不承擔證明責任,這樣才能更體現(xiàn)現(xiàn)代訴訟公正、人道的基本價值理念。在刑事訴訟審判活動中,由于檢察機關擁有更為便利的國家機器身份,擁有作為盟軍的公安機關的無形支持,控訴機關當然要承擔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責任,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需承擔證明自己有罪的責任,也不承擔證明自己無罪的責任??卦V機關如果不能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說指控的犯罪僅為“疑罪”,則面臨指控敗訴的風險;人民法院當然也只能宣判被告人無罪。這既是“無罪推定”原則的基本要求,也是“疑罪從無”原則直接的、必須的和應然的體現(xiàn)。
可見,從刑事證明責任的分配原理來看,對于指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任何指控,控訴機關都要承擔證明的責任。那么,對于“疑罪”,其證明責任仍然在控訴機關一方。按照“無罪推定”思維和刑事證明責任原理,對于證明標準達不到“確定、充分”及其“排除合理懷疑”的“疑罪”,當然也不能簡單地指控和宣判被告人有罪。相反,如果僅僅是因為“疑罪”就認定被告人有罪,這與刑事證明責任的理論是完全沖突和背道而馳的。
三、“疑罪從無”原則實施的困難性
(一)“有罪推定”思想根深蒂固
盡管1996年刑訴法就明確規(guī)定“未經(jīng)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不得確定有罪?!钡谒痉▽嵺`中,公安司法機關往往在潛意識里先入為主地將犯罪嫌疑人視為確定意義上的“罪犯”,對其所反映的正當訴求、辯解事實和理由根本不予以重視。由此,法庭的審判活動演變?yōu)閷刹?、起訴活動的確認程序。法庭宣判虛無主義,庭審程序走過場,使法庭審判不在被告人罪與非罪上下功夫,卻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此罪與彼罪、一罪與數(shù)罪、罪行輕重與否等事實認定上。
“有罪推定”思想根深蒂固的癥結集中體現(xiàn)在對辯護意見不重視。如李懷亮案件審理一始律師提出的辯護意見,就未被有關方面重視,致使李懷亮被長期羈押。2003年8月,李懷亮一案在葉縣人民法院開庭,李懷亮當庭翻供,并指出辦案人員有刑訊逼供嫌疑。盡管其辯護律師也作出了李懷亮故意殺人證據(jù)不足、應判無罪的辯護意見,但葉縣人民法院仍然以故意殺人罪,一審判處李懷亮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2]
在證據(jù)的認定上此案也存在諸多合理懷疑,然而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卻不予以重視,未在重大關鍵證據(jù)上進行確認和排除?!袄顟蚜涟讣蓭煼Q,當時現(xiàn)場有一攤40×21mm面積的血泊,經(jīng)鑒定是O型血。然而中山大學法醫(yī)鑒定中心的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對郭小紅的頭發(fā)進行了檢驗,并據(jù)此得出郭小紅的血型是A型。而李懷亮的血型是AB型,這就說明現(xiàn)場血型一定是第三人的,但是警方卻沒有對當晚出現(xiàn)在事發(fā)地點的其他人進行血型鑒定。此外,除了O型血和李懷亮的血型不符這一重大疑點之外,當時現(xiàn)場還曾提取了一個38碼的鞋印,而李懷亮的鞋是44碼的。當時這一重要證據(jù)是由村民調主任趙木申發(fā)現(xiàn)的,他將腳印帶著泥土整塊挖了下來,并親自送到了葉縣公安局。而且開庭時,趙木申還曾出庭作證,陳述整個過程,但是這一重要證據(jù),現(xiàn)在卻下落不明,被警方弄丟了?!保?]
2004年,李懷亮案件在平頂山中院第一次開庭時,李懷亮在法庭上翻供,稱其之前所做的有罪供述完全是因為公安機關刑訊逼供所致,當時警察將他帶到平頂山警犬基地,用鏈子鎖打他,他扛不住才承認殺人。而且他所說的情節(jié),全部是按照公安機關的要求所講述的。對此,平頂山中院認為,李懷亮的辯解沒有證據(jù)證實,并于2004年8月31日,判決李懷亮死刑,賠償3000元。[4]正是“有罪推定”思想作祟,偵查控訴和審判機關先入為主的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定為“罪犯”,無論辯方的意見如何表達,都不被公安司法機關重視,才致使案件一步一步走向錯誤的方向,最終釀成錯案。
(二)正當程序理念缺失
在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的關系上,現(xiàn)代司法理念普遍認為程序公正優(yōu)先于實體公正。因為“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xiàn),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xiàn)?!背绦蚬鳛橐环N看得見的正義,更能體現(xiàn)司法的公信力、透明度與法治水平。一直以來,法律學界與實務部門存在著理論與實踐差距的鴻溝。學界所一直主張和推崇的保障人權、程序至上理念在司法實踐部門很難得到落實,法律應體現(xiàn)的正當程序思維并未在公安司法部門具體實踐中得以執(zhí)行。重打擊、輕保護;重實體、輕程序的傳統(tǒng)觀念仍占據(jù)著主導地位。由此可見,正當程序的基本要求是一切訴訟行為都必須納入法治的軌道,任何偏離和違背法律程序的要求和做法都是違法的、不可取的,也勢必會從根本上動搖法治的尊嚴,損害社會的和諧秩序與公平和正義。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部分重大刑事案件中,案件被害人及其家屬都會頻繁上訪纏訴,客觀上也造成了公安司法人員無法完全遵循正當程序理念。在李懷亮案中,“平頂山市中院的兩次判決均被河南省高院以‘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為由撤銷之后,杜玉花仍然繼續(xù)上訪,要求嚴懲‘兇手李懷亮,否則就要在北京自殺,到法院跳樓,給當?shù)赜嘘P部門造成極大的壓力。”[5]
被害人家屬的纏訴和上訪,直接沖擊的是當?shù)卣木S穩(wěn),為了運用一切手段維護當?shù)厣鐣€(wěn)定,引導輿論的正確走向,地方政府不惜一切代價盲目維穩(wěn),更擠壓了訴訟程序的健康發(fā)展。有媒體指出,李懷亮案之所以出現(xiàn)今天的局面,是當前我國司法機關在維護司法公正和維護社會穩(wěn)定雙重壓力下的結果,是現(xiàn)行信訪體制之困以及“一票否決”式政績考核異化之弊。不少基層政府和司法機關為應對“一票否決”,把相當多的精力用于截訪,不計成本調動甚至透支一切資源。為了穩(wěn)定,為了受害人母親上訪的事,當?shù)卣?、司法機關不知花了多少錢,卻沒真正切實加大破案力度,給受害者家屬一個滿意的交代。[6]由此可見,辦案人員面臨的巨大壓力,地方維穩(wěn)的治理負擔以及害怕錯案追責,不斷侵蝕司法文明理性的基本走向,也導致了刑事訴訟程序的畸形發(fā)展。
(三)訴訟結構嚴重失衡
根據(jù)現(xiàn)代訴訟精神,理想和公正的訴訟結構無疑是“控辯雙方平等對抗、裁判者中立。”換言之,控辯審三方必須保持適當?shù)木嚯x,避免發(fā)生過于親近的關系。控辯雙方在形式上應保持平等對抗的格局,而法院作為居間裁判者,務必保持中立、冷靜、客觀的立場,依據(jù)法律和自由裁量對爭議事實作出裁判?,F(xiàn)實生活中,控辯雙方保持距離很好理解,也容易做到。主要問題在于控審雙方的依賴性較強。根據(jù)現(xiàn)行刑訴法第7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而在司法實踐中,公檢法三機關往往是“配合”有余,而“制約”不足。這就導致了刑事訴訟從立案到審判的整個過程成為一個線型的流水作業(yè)式結構,法院的司法審判功能和獨立性被嚴重削弱,起訴、審判階段往往也只是對前一訴訟階段訴訟意見的確認。另外,公安司法系統(tǒng)責任追究制的存在,也導致法律職業(yè)共同體內部公檢法利益鏈條的復雜性,更讓典型的、理想主義的“正三角”訴訟結構無法得以真正確立。
導致訴訟結構出現(xiàn)問題原因之一首當屬眾人詬病的政法委協(xié)調辦案制,對于重大刑事案件,通常情況下政法委會召集公檢法三家進行集中商討,正是這種做法給造成冤假錯案留下了隱患。以李懷亮案為例,在有關部門為李懷亮案件召開的內部協(xié)調會上,政法委及公檢法部門負責人曾反復考慮此案判無罪的后果。其中一位負責人曾明確表示:“如果現(xiàn)在判無罪,不可預料的結果(受害人親屬上訪或發(fā)生極端情況)可能馬上發(fā)生,如果退回去,可以延緩,或者避免結果發(fā)生?!保?]正是因為公檢法三家在以政法委牽頭的協(xié)同辦案下,訴訟結構“控審分離、裁判中立”的基本原則使刑事錯案的相關過濾和防范機制失靈,案件的客觀性、正確性當然無法得以保障。
四、如何實現(xiàn)“疑罪從無”
(一)嚴格貫徹“無罪推定”思想
實踐證明,“有罪推定”思想是釀成一系列冤假錯案的直接推手。正是因為“有罪推定”,偵查人員才千方百計地獲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想方設法通過口供來指控犯罪嫌疑人。也正是因為“有罪推定”思維,一些偵查人員不去花心思和心血去研究物證、研究案情、研究其他偵查手段,而把案件的突破口和主要希望寄托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上。一些審判機關也只是履行審判程序、過于輕信指控書上的指控意見,對辯方的合理意見和辯解不予采納,在潛意識上失去了作為法官本應中立、客觀的堅定立場。
為消除以上弊端,公安司法人員務必牢固樹立“無罪推定”意識,在真正意義上尊重和保障被追訴人的人權,充分聽取他的意見和辯解,全面、盡可能客觀地發(fā)現(xiàn)案件真相,不給冤假錯案留有任何余地。2013年8月,中央政法委出臺的關于切實防止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對于定罪證據(jù)不足的案件,應當堅持疑罪從無原則,依法宣告被告人無罪,不能降格作出“留有余地”的判決。對于定罪確實、充分,但影響量刑的證據(jù)存在疑點的案件,應當在量刑時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處理。不能因輿論炒作、當事人及其親屬鬧訪和“限時破案”等壓力,作出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裁判和決定?!蓖?0月,最高人民法院的《關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錯案工作機制的意見》第6點也有類似表達。
(二)牢固樹立法院“審判中心主義”思維
在現(xiàn)代法治社會,司法作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扮演著解決社會矛盾和定紛止爭的重要功能。從制度層面上說,人民法院有權依據(jù)法律對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的所有起訴材料,在經(jīng)過法庭調查、控辯雙方的質證辯論等程序之后作出獨立的裁判,而不受任何利益、權勢等其他干擾因素的影響。因為,只有人民法院對正義的最后的執(zhí)著與堅守,才能在根本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才能在根本上審查公安、檢察機關的訴訟行為是否正確,形成對控訴機關控訴權的制約,從而恪守法院一貫中立、客觀的立場,形成對被追訴人正當權益的有效保護。只有牢固樹立法院“審判中心主義”思維,才可能在形式與內容上體現(xiàn)司法公正、維護法律尊嚴,贏得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權威,在更大程度上運用司法的魅力去引導民眾、教育民眾,最終達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tǒng)一。2013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錯案工作機制的意見》第11點提出“審判案件應當以庭審為中心。事實證據(jù)調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辯論在法庭,裁判結果形成于法庭。”,這正是法院“審判中心主義”思維確立的集中表達。
為此,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訴訟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以及社會公眾,都應當積極支持人民法院依法開展的各項訴訟活動,支持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程序作出的任何裁判。只要人民法院依據(jù)事實和法律以及合理的自由裁量和自由心證而作出的裁決,尤其是對被告人宣告無罪釋放的判決,社會媒體和公眾都應當予以支持和理解。要以一個公民的理性思維來維護法律的權威,首先就必須維護人民法院的判決。被害人確有正當訴求,應該通過合法合理的渠道和途徑進行上訴或啟動再審等救濟程序,確保一切抗爭與訴求都在合理合法的軌道上運行。
法院“審判中心主義”思維的確立,迫切需要完善科學合理的訴訟結構來體現(xiàn)“控審分離、裁判中立的”訴訟格局。這就需要解決兩個問題。其一,建立對追訴行為的司法制約機制。要切斷在偵查、起訴環(huán)節(jié)對法院判決實質性的影響,根除法院對起訴書意見一貫的默認做法。要重振司法權威,在信念和理想上重塑人民法院法官的判斷思維。為實現(xiàn)此目的,需要建立起阻止瑕疵案件經(jīng)訴訟程序自然流轉到下一道環(huán)節(jié)的“攔水壩”和“過濾網(wǎng)”,不讓有污染的、帶病菌的水流入下一個水域。以審判權適度提前約束偵查權、起訴權,在審判前程序中引入司法制約機制,對偵查機關限制或剝奪公民基本權利的行為進行有效的制約,對檢察機關提起的控訴進行必要的審查,避免先天不足的“帶病”起訴進入正式審判程序。[8]其二,改革和完善政法委的領導體制。政法委作為黨委的一個工作部門,在加強黨對司法的領導、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無疑發(fā)揮重要作用,但是,近年來一系列冤假錯案的曝光,顯現(xiàn)出政法委的負面效應。目前的司法體制是當?shù)氐恼ㄎ瘯浲嫒喂簿珠L,如此格局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安部門地位提高,檢察機關無法對其進行檢察監(jiān)督,法院無法依法作出獨立的判決,起訴和審判環(huán)節(jié)幾乎就是對公訴機關意見的一種確認過程。對于有人提出地方政法委書記可由法院院長兼任,這樣既能強化黨對司法工作的領導,又能更好的維護社會公平正義。[9]筆者認為此觀點能更加突出法院的“審判中心主義”地位,加強法院對偵查起訴環(huán)節(jié)的司法審查,充分發(fā)揮司法的權威和核心作用,可以說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做法。即使在短期內做不到這一點,筆者的基本觀點仍是必須革除政法委指導公檢法三家聯(lián)合辦案的體制,否則就是對底限正義的嚴重褻瀆、對基本司法規(guī)律的嚴重挑釁、對訴訟結構的嚴重侵犯。
(三)全面把握“證據(jù)裁判原則”
證據(jù)裁判原則,又稱證據(jù)裁判主義,其基本內涵是指對事實的認定,必須依據(jù)有關的證據(jù)作出。沒有證據(jù)而認定事實,或者僅憑裁判官內心推測而認定事實均與證據(jù)裁判原則有違。[10]其基本含義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對事實問題的裁判必須依靠證據(jù),沒有證據(jù)不得認定事實,除非法律另有規(guī)定;第二,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jù)必須具有證據(jù)能力才能作為定案根據(jù):第三,裁判所依據(jù)的證據(jù),必須是經(jīng)過法庭調查或控辯雙方質證后的證據(jù),否則不得作為定案根據(jù)。強調證據(jù)裁判原則的主要意義在于樹立“證據(jù)問題也是程序問題”的科學命題,強調證據(jù)在保證案件質量,防止冤假錯案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盡最大努力通過證據(jù)來還原案件原始面目,最大程度地發(fā)現(xiàn)案件的實體真實和客觀真實。我國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53條規(guī)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jù),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01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61條規(guī)定:“認定案件事實,必須以證據(jù)為根據(jù)?!?013年8月中央政法委出臺的《關于切實防止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堅持證據(jù)裁判原則,證據(jù)未經(jīng)當庭出示、辨認、質證等法庭調查程序查證屬實的,不得作為定案根據(jù)。”
在任何一項訴訟活動中,對證據(jù)的收集和運用直接決定了訴訟的成功與否,也決定了辦案質量的等級和檔次。在刑事司法領域,更直接關系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生命自由等重要人身權利。因此,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牢固樹立證據(jù)思維意識。偵查人員對于每一項指控都必須有確定無疑的客觀證據(jù)材料來作為支撐,必須有在數(shù)量上占絕對優(yōu)勢的物證來取代被追訴人單獨的口供證據(jù)方可起訴;審判人員在進行法庭審判活動中。必須依據(jù)內心確信標準篩查和排除沒有證據(jù)能力的證據(jù)進入定罪量刑程序,所有有罪的證據(jù)都必須達到“排除合理懷疑”的“確定、充分”標準方能宣判被告人有罪。對于有疑的證據(jù)、證明力不強的證據(jù),必須作出對被告人有利的判決,這是最基本的正義所在,也是最現(xiàn)實的選擇。
【參考文獻】
[1]胡云騰.疑罪問題研究[J].中國法學,2006,(03):153.
[2][5][6][7]李鈞德.平頂山法院為阻被害人親屬上訪承諾判死刑[EB/OL].http://www.dzwww.com,2014-03-20.
[3][4]孫思婭.河南死刑保證書案嫌犯無罪釋放 已被關押12年[EB/OL].http://news.qq.com,2014-03-30.
[8]張立勇.建訴訟環(huán)節(jié)“攔水壩”防冤假錯案[N].法制日報,2013-08-26(07).
[9]申欣旺.被協(xié)調的正義——詳解政法委書記兼任公安局長[J].中國新聞周刊,2010,(11).
[10]宋英輝,湯維建.證據(jù)法學研究述評[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102.
(責任編輯:徐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