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竹+范周強+劉彬+黃玲艷+朱敬賢
摘 要:本研究主要采用沉淀法制備包裹鎘硒紅顏料,研究了Zr:Cd:S:Se質(zhì)量配比、礦化劑用量、燒成制度、保溫時間等因素對產(chǎn)品性能的影響。實驗結(jié)果表明,當Zr:Cd:S:Se=17.1:5.4:7.3:1(質(zhì)量比)、礦化劑LiF添加量為3%、預(yù)熱到煅燒溫度再加入粉料、保溫時間30min、色料過325目篩時,可獲得理想的包裹鎘硒紅色料。
關(guān)鍵詞:沉淀法;包裹顏料;硫硒化鎘;鋯英石
1 前言
包裹鎘硒紅色料以其特有的高溫穩(wěn)定性以及具有傳統(tǒng)的Cd(SxSe1-x)色料所特有的鮮艷性,而在陶瓷制品裝飾中被廣泛應(yīng)用。例如:應(yīng)用在建筑陶瓷墻地磚上作為高檔裝飾材料,以及衛(wèi)生瓷、日用瓷和工藝美術(shù)瓷等裝飾上,因此,包裹鎘硒紅色料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本實驗主要采用沉淀法制備包裹鎘硒紅,研究了Zr:Cd:S:Se質(zhì)量配比、礦化劑用量、升溫制度、保溫時間等因素對產(chǎn)品性能的影響,力求找出一個合適的工藝條件,獲得效果較好的包裹鎘硒紅色料。
2 實驗內(nèi)容
2.1 實驗原料
本實驗所用到的原料有硫酸鎘、氫氧化鈉、硫化鈉、硫酸、氧氯化鋯、硅酸鈉、硒粉等;礦化劑為氟化鋰;發(fā)色用的陶瓷釉為透明釉。
2.2 實驗步驟
先將氧氯化鋯和硫酸鎘分別溶解制成水溶液,再互相混合;硫化鈉用水溶解后加少量氫氧化鈉,攪拌使之混合并加熱至80℃,然后加硒粉使之完全溶解為止;將制備好的上述兩種溶液同時倒入特制的混合設(shè)備中進行混合攪拌(必要時用氫氧化鈉調(diào)整pH值),并產(chǎn)生共沉淀;將沉淀物經(jīng)洗滌、抽濾,然后干燥;再按配方比例稱取硅酸鈉,用水稀釋調(diào)整到規(guī)定的密度;然后將干燥的粉料與之混合攪拌,用酸調(diào)整pH值,很快凝膠成為膠狀體;再經(jīng)水洗、抽濾、干燥、粉碎過篩;按配方比例加入3%的LiF礦化劑,干法混合;混合均勻的干粉料加入耐火坩堝中密封煅燒。煅燒好后將產(chǎn)物酸洗、堿洗、水洗;再干燥、粉碎過篩即得到成品。通過實驗獲得較好的配方組成及含量為:硒粉1.4份、硫酸鎘16份、氧氯化鋯50份、硫化鈉26.8份、硅酸鈉37.8份、氫氧化鈉7份、氟化鋰3份。在此配方基礎(chǔ)上,從Zr:Cd:S:Se質(zhì)量比、礦化劑LiF用量、升溫制度、保溫時間、色料粒度等方面分析影響顏料呈色效果。
3 結(jié)果分析與討論
3.1 硒粉的用量對色料呈色效果的影響
分別取100份釉料與用量不同硒粉的色料混合均勻,為防止硫硒化鎘固溶體外的ZrSiO4包裹層被破壞,采用分步球磨的方法,在基釉球磨到規(guī)定細度后,加入已合乎細度要求的色料。經(jīng)短時間球磨,只要起到混合均勻的目的即可。然后施于坯體上,釉煅燒溫度1200℃,然后對色度進行測試分析。不同用量的硒粉對產(chǎn)品的影響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A-1號呈深紅色、A-2號深紅色、A-3號呈大紅色、A-4號紅色、A-5號橘紅色。而且A-5號明度值明顯最高,但是黃度值較高,因此,在色澤上呈橘黃。A-1~A-4號都呈紅色。所以,綜合比較A-3號效果較好。
Cd(SxSe1-x)是由CdS微晶和CdSe微晶形成的連續(xù)性固溶體,其中,CdS和CdSe同屬六方晶系,具有α-ZnS(纖鋅礦)型結(jié)構(gòu),即陰離子S2-或Se2-按立方緊密堆積排列,陽離子Cd2+填充于二分之一的四面體空隙中,硫硒化鎘是陰離子置換型固溶體。其光反射波長隨CdSe固溶量的增加而增加,Cd(SxSe1-x)中CdSe含量越高,紅光越強,顏色越深。硫化鎘中S2-可以被Se2-取代,取代的越多,顏色越向紫紅色偏移。在硫化鎘﹕硒化鎘=1.7﹕1~1.3﹕1(質(zhì)量百分比)時產(chǎn)生大紅色。
據(jù)此分析,A-1號和A-2號呈暗紅色,是因為Se2-取代S2-所占陰離子位置較多。A-5號之所以呈橘黃色的原因是硒的用量太少,加之硒在反應(yīng)過程中還有損失,所以有效利用的硒不足以在晶格內(nèi)替代適當比例的S2-使之呈大紅色。
3.2 硫酸鎘的用量對色料呈色效果的影響
硫酸鎘的用量對產(chǎn)品的影響如表2所示。
硫酸鎘提供鎘源,用以生成Cd(SxSe1-x)。多余的Cd 2+會與氫氧化鈉提供的OH–結(jié)合生成沉淀被除去,從而避免了環(huán)境污染。結(jié)合表1和表2不難發(fā)現(xiàn),B-1~B-3號硫酸鎘用量制備的色料與對硒的用量研究中A-3號所得色料在測試色度時并無太大差異,這表明B-1號和B-2號硫酸鎘多加的量并沒起多大作用,反而造成浪費。B-4號和B-5號表現(xiàn)為暗紅,原因在于生成的Cd(SxSe1-x),其中,CdSe所占比例較大。B-4號和B-5號中的Cd2+引入量相對S2-和Se2-來說較少,更多的Cd2+與Se2-生成CdSe,而Cd(SxSe1-x)中CdSe含量越高,紅光越強,顏色越深。綜合比較B-3號的硫酸鎘引入量比較合適。
3.3 礦化劑的用量對色料呈色效果的影響
取礦化劑LiF最終凝膠沉淀物干重的1%、2%、3%、4%、5%作試驗,所得結(jié)果如表3所示。
從表3可以看出,當?shù)V化劑LiF的用量為1%時,制得色料呈淺紅色。這是由于礦化劑用量太少,降溫作用不明顯,硅酸鋯無法生成(硅酸鋯的生成溫度在1700~1800℃),不能對硫硒化鎘形成包裹,以致大部分硫硒化鎘被氧化分解,所以只能得到很少量的淺紅色色料。當?shù)V化劑LiF的用量為2%時,表現(xiàn)為燒后色料疏松、粉紅,顏色較1%時要深。這是由于LiF含量增加,降溫作用開始顯現(xiàn),部分硅酸鋯生成,被包裹的硫硒化鎘量增加。當?shù)V化劑用量為3%或4%時,燒后產(chǎn)品表現(xiàn)為顏色鮮紅。硅酸鋯生成量較LiF的用量為2%時增加。同時,更多的硫硒化鎘被包裹在其中,從而使色料呈現(xiàn)疏松鮮紅的顏色。當?shù)V化劑的用量為的5%時,由于礦化劑用量太多,熔融態(tài)的LiF對硫硒化鎘有腐蝕作用,且形成的低共熔物過多,使得燒后色料結(jié)成硬塊,產(chǎn)品色料的色澤發(fā)暗。所以當?shù)V化劑LiF的用量為3%或4%時,所得色料的品質(zhì)最好。礦化劑LiF在反應(yīng)時生成腐蝕性物質(zhì),加劇了匣缽和窖爐耐火材料的腐蝕破壞,同時,增加了尾氣污染的程度,還有考慮成本因素,在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的前提下,LiF的用量為3%時比較合適。
3.4 煅燒制度對色料呈色效果的影響
采用不同的燒成制度探討其對色料呈色的影響,如圖1所示。
由測試結(jié)果可知,由b制得產(chǎn)品較a制得的明度值更高,紅度值也高。由此可知混合均勻的干粉料加入預(yù)熱到煅燒溫度的耐火坩堝中煅燒,能制得質(zhì)量較好的包裹型鎘硒紅。分析其原因,因為硫硒化鎘在900℃左右就分解,縮短升溫時間可以減少硫硒化鎘的分解。煅燒方法b就是利用這個特點使硫硒化鎘被盡可能多的包裹,硫硒化鎘被包裹的越多,產(chǎn)品的品質(zhì)也就越好。
3.5 保溫時間對色料呈色效果的影響
當燒結(jié)溫度為1050℃時,不同保溫時間對色料呈色效果的影響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雖然燒后色料的性狀相差不大,而成品色料的色相卻有較大的差異。這是由于ZrO2是遷移惰性物質(zhì),SiO2通過與LiF生成氣態(tài)的SiF4(SiO2+LiF SiF4↑+Li2SiO3)而遷移到ZrO2表面后進行反應(yīng)(SiF4+ ZrO2+O2 ZrSiO4+F2↑),然而,在ZrO2表面有硫硒化鎘色基的阻礙,使得反應(yīng)不能在瞬間完成,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使反應(yīng)完全。同時,保溫時間過短(10 min和20 min)會使色料的顏色較淺甚至為橙黃色,主要是因為ZrSiO4包裹硫硒化鎘不完全,在后工序的酸洗過程中,未被包裹的硫硒化鎘被酸溶解洗掉,故而色淡。而保溫40 min與保溫30 min所得結(jié)果一樣,說明保溫30 min時硫硒化鎘就已經(jīng)被ZrSiO4包裹。保溫40 min能耗顯然增大,不僅浪費能源,提高生產(chǎn)成本,還可能會使沒有被包裹牢的Cd(SxSe1-x)分解。所以,保溫時間為30 min比較合適。
3.6 色料粒度對呈色的影響
陶瓷色板燒成后發(fā)現(xiàn):用過325目篩粒度的陶瓷色板的色飽和度最高,顏色最鮮艷。而用過270目篩和250目篩的陶瓷色板的色飽和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現(xiàn)為陶瓷色板發(fā)暗。而且過250目篩的由于粒徑太大導致色釉呈色不均,甚至出現(xiàn)了色點。
結(jié)果表明,在其它條件相同情況下,隨著色料粒徑增大,陶瓷色板的色飽和度降低,顏色越來越暗。顆粒太粗,導致呈色不均勻;顆粒太細,色料在釉中的溶解度增大,呈色能力反而下降。綜上所述,包裹鎘硒紅色料的粒徑選擇過325目篩比較合適。
4 結(jié)論
(1) 當Zr:Cd:S:Se=17.1:5.4:7.3:1時,能制得效果比較好的包裹鎘硒紅色料。
(2) 當?shù)V化劑的用量太少時,只能得到很少量的淺紅色色料;當?shù)V化劑用量太多時,使得燒后色料結(jié)成硬塊,產(chǎn)品色料的色澤發(fā)暗。所以,當?shù)V化劑LiF的用量為3%時,所得色料的品質(zhì)最好。
(3) 當達到煅燒溫度后進料,因縮短升溫時間減少硫硒化鎘的分解,使硫硒化鎘被盡可能多的包裹。包裹的越多,產(chǎn)品的品質(zhì)越好。
(4) 保溫時間過短,會使色料的顏色較淺甚至為橙黃色;保溫時間過長,能耗增大,不經(jīng)濟。因此,保溫時間以30 min為宜。
(5) 色料的粒徑以過325目篩為宜。
參考文獻
[1] 石棋,李月明.建筑陶瓷工藝學[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7,8.
[2] 曹春娥,洪琛,熊春華,等.高溫陶瓷紅色料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
中國陶瓷工業(yè),2007,8:24.
[3] 朱志斌.鋯基色料的研究與發(fā)展[J].佛山陶瓷,2000,1:5.
[4] 田高,俞康泰.包裹色料的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3,2:21.
[5] 張振禹,劉蔚玲.異晶包裹型陶瓷顏料包裹率研究[J].中國陶瓷,
1998,5:25-28.
[6] 孫再清,劉屬興.陶瓷色料生產(chǎn)及應(yīng)用[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7,3.
[7] 俞康泰.現(xiàn)代陶瓷色釉料與裝飾技術(shù)手冊[M].武漢:工業(yè)大學出
版社,1999,5.
3.4 煅燒制度對色料呈色效果的影響
采用不同的燒成制度探討其對色料呈色的影響,如圖1所示。
由測試結(jié)果可知,由b制得產(chǎn)品較a制得的明度值更高,紅度值也高。由此可知混合均勻的干粉料加入預(yù)熱到煅燒溫度的耐火坩堝中煅燒,能制得質(zhì)量較好的包裹型鎘硒紅。分析其原因,因為硫硒化鎘在900℃左右就分解,縮短升溫時間可以減少硫硒化鎘的分解。煅燒方法b就是利用這個特點使硫硒化鎘被盡可能多的包裹,硫硒化鎘被包裹的越多,產(chǎn)品的品質(zhì)也就越好。
3.5 保溫時間對色料呈色效果的影響
當燒結(jié)溫度為1050℃時,不同保溫時間對色料呈色效果的影響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雖然燒后色料的性狀相差不大,而成品色料的色相卻有較大的差異。這是由于ZrO2是遷移惰性物質(zhì),SiO2通過與LiF生成氣態(tài)的SiF4(SiO2+LiF SiF4↑+Li2SiO3)而遷移到ZrO2表面后進行反應(yīng)(SiF4+ ZrO2+O2 ZrSiO4+F2↑),然而,在ZrO2表面有硫硒化鎘色基的阻礙,使得反應(yīng)不能在瞬間完成,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使反應(yīng)完全。同時,保溫時間過短(10 min和20 min)會使色料的顏色較淺甚至為橙黃色,主要是因為ZrSiO4包裹硫硒化鎘不完全,在后工序的酸洗過程中,未被包裹的硫硒化鎘被酸溶解洗掉,故而色淡。而保溫40 min與保溫30 min所得結(jié)果一樣,說明保溫30 min時硫硒化鎘就已經(jīng)被ZrSiO4包裹。保溫40 min能耗顯然增大,不僅浪費能源,提高生產(chǎn)成本,還可能會使沒有被包裹牢的Cd(SxSe1-x)分解。所以,保溫時間為30 min比較合適。
3.6 色料粒度對呈色的影響
陶瓷色板燒成后發(fā)現(xiàn):用過325目篩粒度的陶瓷色板的色飽和度最高,顏色最鮮艷。而用過270目篩和250目篩的陶瓷色板的色飽和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現(xiàn)為陶瓷色板發(fā)暗。而且過250目篩的由于粒徑太大導致色釉呈色不均,甚至出現(xiàn)了色點。
結(jié)果表明,在其它條件相同情況下,隨著色料粒徑增大,陶瓷色板的色飽和度降低,顏色越來越暗。顆粒太粗,導致呈色不均勻;顆粒太細,色料在釉中的溶解度增大,呈色能力反而下降。綜上所述,包裹鎘硒紅色料的粒徑選擇過325目篩比較合適。
4 結(jié)論
(1) 當Zr:Cd:S:Se=17.1:5.4:7.3:1時,能制得效果比較好的包裹鎘硒紅色料。
(2) 當?shù)V化劑的用量太少時,只能得到很少量的淺紅色色料;當?shù)V化劑用量太多時,使得燒后色料結(jié)成硬塊,產(chǎn)品色料的色澤發(fā)暗。所以,當?shù)V化劑LiF的用量為3%時,所得色料的品質(zhì)最好。
(3) 當達到煅燒溫度后進料,因縮短升溫時間減少硫硒化鎘的分解,使硫硒化鎘被盡可能多的包裹。包裹的越多,產(chǎn)品的品質(zhì)越好。
(4) 保溫時間過短,會使色料的顏色較淺甚至為橙黃色;保溫時間過長,能耗增大,不經(jīng)濟。因此,保溫時間以30 min為宜。
(5) 色料的粒徑以過325目篩為宜。
參考文獻
[1] 石棋,李月明.建筑陶瓷工藝學[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7,8.
[2] 曹春娥,洪琛,熊春華,等.高溫陶瓷紅色料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
中國陶瓷工業(yè),2007,8:24.
[3] 朱志斌.鋯基色料的研究與發(fā)展[J].佛山陶瓷,2000,1:5.
[4] 田高,俞康泰.包裹色料的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3,2:21.
[5] 張振禹,劉蔚玲.異晶包裹型陶瓷顏料包裹率研究[J].中國陶瓷,
1998,5:25-28.
[6] 孫再清,劉屬興.陶瓷色料生產(chǎn)及應(yīng)用[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7,3.
[7] 俞康泰.現(xiàn)代陶瓷色釉料與裝飾技術(shù)手冊[M].武漢:工業(yè)大學出
版社,1999,5.
3.4 煅燒制度對色料呈色效果的影響
采用不同的燒成制度探討其對色料呈色的影響,如圖1所示。
由測試結(jié)果可知,由b制得產(chǎn)品較a制得的明度值更高,紅度值也高。由此可知混合均勻的干粉料加入預(yù)熱到煅燒溫度的耐火坩堝中煅燒,能制得質(zhì)量較好的包裹型鎘硒紅。分析其原因,因為硫硒化鎘在900℃左右就分解,縮短升溫時間可以減少硫硒化鎘的分解。煅燒方法b就是利用這個特點使硫硒化鎘被盡可能多的包裹,硫硒化鎘被包裹的越多,產(chǎn)品的品質(zhì)也就越好。
3.5 保溫時間對色料呈色效果的影響
當燒結(jié)溫度為1050℃時,不同保溫時間對色料呈色效果的影響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雖然燒后色料的性狀相差不大,而成品色料的色相卻有較大的差異。這是由于ZrO2是遷移惰性物質(zhì),SiO2通過與LiF生成氣態(tài)的SiF4(SiO2+LiF SiF4↑+Li2SiO3)而遷移到ZrO2表面后進行反應(yīng)(SiF4+ ZrO2+O2 ZrSiO4+F2↑),然而,在ZrO2表面有硫硒化鎘色基的阻礙,使得反應(yīng)不能在瞬間完成,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使反應(yīng)完全。同時,保溫時間過短(10 min和20 min)會使色料的顏色較淺甚至為橙黃色,主要是因為ZrSiO4包裹硫硒化鎘不完全,在后工序的酸洗過程中,未被包裹的硫硒化鎘被酸溶解洗掉,故而色淡。而保溫40 min與保溫30 min所得結(jié)果一樣,說明保溫30 min時硫硒化鎘就已經(jīng)被ZrSiO4包裹。保溫40 min能耗顯然增大,不僅浪費能源,提高生產(chǎn)成本,還可能會使沒有被包裹牢的Cd(SxSe1-x)分解。所以,保溫時間為30 min比較合適。
3.6 色料粒度對呈色的影響
陶瓷色板燒成后發(fā)現(xiàn):用過325目篩粒度的陶瓷色板的色飽和度最高,顏色最鮮艷。而用過270目篩和250目篩的陶瓷色板的色飽和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現(xiàn)為陶瓷色板發(fā)暗。而且過250目篩的由于粒徑太大導致色釉呈色不均,甚至出現(xiàn)了色點。
結(jié)果表明,在其它條件相同情況下,隨著色料粒徑增大,陶瓷色板的色飽和度降低,顏色越來越暗。顆粒太粗,導致呈色不均勻;顆粒太細,色料在釉中的溶解度增大,呈色能力反而下降。綜上所述,包裹鎘硒紅色料的粒徑選擇過325目篩比較合適。
4 結(jié)論
(1) 當Zr:Cd:S:Se=17.1:5.4:7.3:1時,能制得效果比較好的包裹鎘硒紅色料。
(2) 當?shù)V化劑的用量太少時,只能得到很少量的淺紅色色料;當?shù)V化劑用量太多時,使得燒后色料結(jié)成硬塊,產(chǎn)品色料的色澤發(fā)暗。所以,當?shù)V化劑LiF的用量為3%時,所得色料的品質(zhì)最好。
(3) 當達到煅燒溫度后進料,因縮短升溫時間減少硫硒化鎘的分解,使硫硒化鎘被盡可能多的包裹。包裹的越多,產(chǎn)品的品質(zhì)越好。
(4) 保溫時間過短,會使色料的顏色較淺甚至為橙黃色;保溫時間過長,能耗增大,不經(jīng)濟。因此,保溫時間以30 min為宜。
(5) 色料的粒徑以過325目篩為宜。
參考文獻
[1] 石棋,李月明.建筑陶瓷工藝學[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7,8.
[2] 曹春娥,洪琛,熊春華,等.高溫陶瓷紅色料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
中國陶瓷工業(yè),2007,8:24.
[3] 朱志斌.鋯基色料的研究與發(fā)展[J].佛山陶瓷,2000,1:5.
[4] 田高,俞康泰.包裹色料的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3,2:21.
[5] 張振禹,劉蔚玲.異晶包裹型陶瓷顏料包裹率研究[J].中國陶瓷,
1998,5:25-28.
[6] 孫再清,劉屬興.陶瓷色料生產(chǎn)及應(yīng)用[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7,3.
[7] 俞康泰.現(xiàn)代陶瓷色釉料與裝飾技術(shù)手冊[M].武漢:工業(yè)大學出
版社,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