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濤
八股文是應(yīng)試作文,明清兩朝應(yīng)用了幾百年,今天不僅被一腳踢開,還成了世上最爛文章的代詞。一種文體被人們?nèi)绱藚挓?,在世界文學(xué)史里也是少見的。
八股文是遵命文學(xué)??婆e是皇命,總考官是皇帝。貢生,舉人,進士這些名目,是向皇帝貢奉,舉薦,進呈之意的直率表達?;实鄣拿钜拦庞?xùn)叫“制”,因此八股文的別名又叫“制藝”。也叫“制義”,指寫文章要微言大義。如今的教材,課本叫“講義”,也是此種路徑。只是今天的講義,“主義”講的多,人生大義講的少。八股文還叫“四書文”,明清的科考,“四書”是考試范圍,但標準答案只能是朱熹注的“四書”,這項硬性規(guī)定出自明朝。朱元璋學(xué)習(xí)唐朝李世民攀文化親戚的做法,李唐攀老子李洱為遠祖,朱明攀朱熹為近親,于是宋代的朱熹跨朝代成了明朝的講師團團長。淸襲明制,一直到1905年八股皇考被廢止。其實在宋代,朱熹的學(xué)問并不是最好的,陜西的關(guān)中大儒張載就在其上,這基本上是當時的共識,張載百年后,是被“請入”文廟侍孔子的。后來的文廟,朱熹取代了張載,也起于朱皇帝的攀親??梢?,文人被皇帝攀上,是有好果子吃的。
八股是文章體裁,很程式化,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構(gòu)成,每一股均有嚴格的規(guī)定。全是“規(guī)定動作”,沒有“自選動作”,寫作者不能自由發(fā)揮。八股文過于強調(diào)技巧,講究精雕細琢,修字練句,對偶對仗,但也因此傷了文章整體的渾然大方,有佳句無名文,這是一弊。這一弊也帶來一點益處,后來楹聯(lián)的大興即受惠于此。再一弊是取悅龍顏,用張中行先生的話講,“著文,撇開自己,眼看皇帝,心想皇帝。還能寫出什么來呢?”
八股文大的益處是使“四書”成為普及讀物,不僅要讀通,還要讀透,否則考題也弄不懂,因為是命題作文,作文題目均取自“四書”里的原字句。有一字或幾個字的“小題”,有兩句三句以至全文的“大題”,還有比較荒唐的截搭題,“截取句子的頭尾,或前一句的尾搭上后一句的頭,或截前一章的尾搭后一章的頭,更有隔篇截搭的”(啟功語)。比如“王速出令反”這個考題,截搭《孟子》的“王速出令,反其旌倪,止其重器”一語。八股取士是給國家選人才,不是考作家。透過一個文章,摸摸生員的底子和基本功,也看看腦子是否清楚。今天高考的“話題作文”,應(yīng)該是得了八股命題啟示的。
作為應(yīng)用文,八股文是一位歷史老人,顯赫了幾百年。至于它“遵在上者之命”,也不必太責(zé)備求全,做這檔子生意的又不止它獨門一家。八股文已廢止110年了,時至今日,各種面貌的新八股還少么,真真是殺了一個八股,多少多少個八股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