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魯·紐約往事
馬可魯,1954年出生于上海,1960 年隨父親移居北京,無名畫會主要成員之一。1988年到達紐約,次年進入紐約州立大學帝國學院藝術系,隨后定居于此,2006年遷回北京。
編者按:最早知道馬可魯先生的文章是因為《無名年代》,那篇關于無名畫會的文獻發(fā)表在香港的《今天》雜志上。跟馬老師約這個專欄,源于去年年底在做專題時到他工作室拜訪,得知他還有篇關于紐約藝術生涯的記錄,便有一睹為快并與讀者分享之心,只是當時他覺得還有待完善,那段時間較忙,應允大約半年之后。恰好從七月刊開始,雜志在做“城市計劃”專題,在我們的催促之下,長文《殤城》從本期開始連載,并以“紐約往事”之名,希望藉此可以帶給諸位一個關于城市與藝術的參照。
—張宗希
一 時代廣場的槍擊事件
1991年8月18日凌晨一點多,格林威直村西四街臨近第六大道的性商店旁邊,幾個中國畫家在為路人畫像,旁邊聚集著一些圍觀者。燈光昏暗,時間漸晚,喧囂聲也靜了下來。在路邊畫像的畫家中有張澤平、我、張寶奇、倪軍、魏小峰和馮良鴻。性商店的旁邊是一家終年封著門的半地下的店鋪,櫥窗一側便道上使我們能毫無顧忌的將畫架支起來,招攬生意。突然間,身邊有人提醒:來了很多穿制服的警察,十數(shù)個警察荷槍實彈的把我們圍了起來,人群一陣愕然。詢問之后,知道是中城的時代廣場發(fā)生了槍擊事件,有中國藝術家出事了。不多時,有人從時代廣場過來,說是上海來的畫家被一個黑人兇手槍殺了,警察局最直接的反應是派警力把幾處街頭藝術家聚集的地方保護起來。
時代廣場是我們不太情愿去的地方,雖然那些年也常常出沒在那里,廣場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嘈雜無比,各色人種混雜,擁擠的街道上充斥著一種特殊的味道。那些國際觀光客衣著光鮮,翩翩如時,那些出入百老匯劇院酒店的紳士淑女,以及夜空下無數(shù)霓虹燈廣告牌上巨幅的俊男美女袒露的肌膚,音樂劇中類似西部牛仔的英雄們,對面是凱文·克蘭的內褲廣告。一座座摩天大樓反射出的七彩高光,以及從旋轉門的背后閃出的勢力看門人。永遠修不完的馬路上迎面橫著路障,一截粗大的煙囪將路面下供熱管道的縷縷白色蒸汽引出,這是曼哈頓特有的景觀。腳下地鐵的通風口在冬季的時候排出大量渾濁而溫暖的臭氣,每每無家可歸的人們、流浪漢、藝術家們藉此而取暖。街角橫流著小便、觀光馬車遺留的馬糞,這里的空氣甜膩膩,臭烘烘,這里的藝術家必須勇敢而頑強,同行之間、或與非同行之間為生意爭奪地盤的爭斗時有發(fā)生,大動干戈,甚至驚動警察。在這里海地的男人幾乎清一色:腋下夾著薄薄的黑色皮箱,打開來滿滿的裝的是各種電子表與進口名假表,生意特別好。街頭游蕩的黑人攔著過路人,從口袋里掏出假金項鏈兜售,遇到貪便宜的游客,常常要上當?shù)?。街邊無數(shù)家賣電器與照相器材的商店幾乎都是中東人經營的,其中諱謨如深,本地人是從不踏進去的。而我們,通常是腋下夾兩把海灘折疊椅,一只手提畫具皮包,機動而又輕便,不少東歐、俄國的藝術家仍企圖維持他們“高貴”的歐洲血統(tǒng),他們會把畫箱高高的支起,陽傘撐起,各種畫筆,連畫帶刷。其實他們之中絕大多數(shù)是畫不過中國大陸來的畫家的。當他們遭受警察騷擾的時候,躲避轉移速度頗慢,費事而笨拙,而中國人的“短平快”優(yōu)勢盡顯。
那些波多黎哥的西班牙裔的窮人們通常集體行動。在街頭用紙箱摞起睹桌,用可樂瓶蓋、骰子為賭具,莊家魔術師般的挪動耍弄著幾只可樂蓋,口中念念有詞,蠱惑圍觀者。周邊則埋伏了一些“托兒”不斷“贏錢”,而街角兩端都有望風的人,直到有游客被騙后痛哭流涕,孤立無助。而每晚這種把戲的上演都訓練有素,當望風者報知警察來了,瞬時推倒紙箱,全部人馬便立即消失,混跡在路人中,毫無蹤影。
我們和這些人一樣,急切的掙錢,焦慮的等待,熱情的拉客,小心警察的光臨,唯一不同的是人們還稱這個行當為藝術,而我們是藝術家。你可以在如此嘈雜可怕的環(huán)境中十分鐘、二十分鐘的凝視那常常是如天人般端莊、美麗、寧靜不動的美人兒,揣摩那些造物的不同群種的骨骼結構,黑瞳之后那莫測的內心。又由于被畫者的靜穆,畫者的專注,似乎能片刻抵消周遭的凡俗。
在我們身前身后游來蕩去搖曳著妓女們那些粗大的,嬌小的,濃艷的,俗媚而裸露的身影。久而久之我們都認識了,見面會友好的點頭。從不會錯把對方當作獵物,就像不同戲份,不同場次的演員在幕后相遇的那一刻,身在戲外的漫不經心,還原本真的嚴肅與心知肚明。
二 從柏林到丹麥
每當經過路邊演奏的音樂家的身旁,我總是滿懷敬意,恐有不妥的小心上前,躬身往琴盒兒里放上一枚硬幣或一兩張紙幣,我知道,我與他們一樣,我便是他們。
1988年,我初到柏林時曾與一些“朋克”比鄰而居,他們居住的樓房后面便緊鄰柏林墻,這些“朋克”很多來自其它的國家和地區(qū),他們的車往往拖著廂形拖車來到此地散落在樓前空地,吃住或在車里,他們居住的樓房是一座戰(zhàn)前的老樓,盟軍轟炸柏林的時候它竟然幸存了下來,旁邊便是舊時馬莉安娜修道院和教堂的鐘樓,她們也都在戰(zhàn)爭中存活了下來。作為德國的一個重要藝術機構,許多藝術家的工作室,印刷作坊也自然在里面,那些年德國新表現(xiàn)主義藝術興起,這里也常常上演一出出實驗藝術劇、表演,大多與中世紀宗教桎梏、社會、政治、心理與德國和歐洲的歷史相關,血淋淋,陰森森,怪異的。
柏林市政府一度企圖拆掉“朋克”們居住的那座老樓,這激怒了“朋克”,于是許多窗戶被磚頭封起來,“朋克”們據守在樓里樓外,整座樓變成了堡壘,西柏林的市政府說來也算仁慈,這樣一鬧便決定不拆了,且住在樓里的人多年來更沒有房租之虞。
樓的地下一層有低矮的窗戶在地面之上,那里常常傳來喧鬧聲,我透過窗戶看到里面燈光幽暗,人聲鼎沸,搖滾樂聲大作,男人女人肢體亂扭,五顏六色的頭發(fā)刺向天空。黑色的摩托裝與閃亮的金屬配飾是驚世駭俗的宣言。有人熱情的向我招手,示意我進去,我雖滿懷好奇與敬意,卻不曾有勇氣參與其中。
白天陽光下又與他們遭遇,這些年輕人友好地打招呼,他們慵懶的生活方式,吉普賽人的漂泊與流浪總使我暗暗為之向往。
當我在斯圖加特路遇街頭音樂家,我驚訝于他們的清純,流暢嫻熟的技巧,這些都是受過良好音樂教育的年輕人,裝束、儀表、自然而典雅,無論長笛、黑管或小提琴,沉著流暢的演奏出古典室內樂的章節(jié),曲曲珠聯(lián)璧合。斯圖加特皇宮附近的噴泉水池和卵石鋪就的步行街安放著古代與現(xiàn)代的雕塑與塑像,古典與現(xiàn)代的交融渾然一體。
無論我在瑞典歌德堡的市中心,在斯圖加特的皇宮周圍幾個世紀的華美建筑中,或是哥本哈根市內的運河碼頭,我都會駐足于這些街頭藝術家的面前,并為之迷戀。當我在海爾辛格棲憩的短短三個半月里,每逢周末,我便會乘火車去哥本哈根,徘徊、倘佯在丹麥皇宮的護城河邊,在運河邊安徒生的故居外面流連,享受北歐的陽光,耳邊傳來街頭歌手粗啞的歌喉。
唯有紐約,唯有紐約不同于所有這些城市,只是當我動身前往這座城市前萬萬不可能理解的。
在海爾辛格人民大學時候,我的英文與文學藝術的教師是理查德,他是英國人,但久居澳大利亞。他思想左傾,是澳大利亞土著人權的捍衛(wèi)者。當談起澳大利亞的土著,他對土著文化的同情使他對澳大利亞的白人政府有著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青年人的憤怒。當澳大利亞慶祝建國二百周年之際,在海爾辛格安祥寧靜的小鎮(zhèn)上,他組織了一批學生上街游行,我仍記得那天他神情嚴肅,認真而詭秘。他顯然不是個成功的作家,但他小說中的情節(jié)充滿了維多利亞時代英國文學的詭秘與邏輯推理。
他在文學課上教授講解鮑勃·迪倫的歌曲,其中一首長長的歌曲叫“朋友”,它有詩體的歌詞,以我淺顯的英文水平,竟然也被感動的無以復加,我記得他事后對我說“我知道你是懂他的,我感覺的到”。自此之后,他常常喚我去他那的寓所喝酒,用不多的英語交談。他特地給我使用印制著代表他那貴族家族姓氏的超大啤酒杯,他洗過澡,披著睡袍,我們圍坐在壁爐旁,這時他常會打電話叫來一名中年婦女,在等待客人的時候,他會文雅的修飾梳理他那紳士般絡腮胡須,他目光炯炯,極為神經質,當他得知他在英格蘭的弟弟遇害身亡之后,沮喪悲哀,竟割腕未遂。
我們一起去哥本哈根,他說要帶我去看看資本主義的另外一面,我們去了博物館,那里正好有文森特·凡高和保羅·高更的展覽,我們沿著哥本哈根古老的市區(qū)散步,我們一起瀏覽那些波西米亞人聚集的地方。他說哥本哈根有個自由城,那里人們可以自由的使用毒品,大麻是完全合法的,光顧那里的癮君子多是教授、工程師、大學生和知識分子,當然還有那些“朋克”。
我們在火車站附近選擇了一家小小的上空酒吧,一進門,他便向柜臺邊的兩位女侍者介紹“他叫Ma kelu,是從紅色中國來的?!?我上他的課的第一天,他曾對全班的各國同學說:“這里是丹麥,在這里人們永遠隨身攜帶的一件東西是這個?!?說著他便發(fā)給全班每一個人一個精巧的啤酒開瓶器。
此時我眼前出現(xiàn)一個怪異的場景,理查德還是一派的英國紳士,我依然傻呵呵的著一身牛仔服,而吧臺后面的兩位女侍者下身穿著短裙,上身則完全袒露,兩人的乳房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晃來晃去。我稍覺怪異卻也無甚不適。我傾聽他們交談,也加入了他們隨后的話題。兩位女侍者都是在讀的大學生。理查德逢人就會說到我要到美國去,似乎是他要到美國去。他們的話題充滿了對歐洲與新大陸之間的社會,文化的比較與不同,理查德總會說到文學、藝術與詩歌,而眼前這兩位女侍者,也對這些嚴肅話題似乎有著深刻的認同。
丹麥的啤酒很濃很濃,我們都喝了很多,由于談話語言的漸感艱澀,我聽他們的談話頗感吃力,緊靠里面的一間房沒人,光線暗暗的,卻傳來一聲聲鞭撻的聲音,我踱步過去,進到那間屋里,墻角一只黑白電視機正放著兩個女同性戀者施虐與受虐的場景。兩人都穿著深色比基尼,一女執(zhí)鞭,一女匍匐似乎享受著被鞭撻的快感。我生平第一次見此場景,除去不解與好奇,一陣生理厭惡。幾分鐘后我回到吧臺前,我們與兩位女侍者僅兩三步之隔,我驚訝他們的默契,超自然的保持著自己的尊嚴,并無輕佻,她們與理查德嚴肅而悄聲的交談。
不記得我們坐了多久,我醉了,只記得理查德把我塞進了出租車,我告訴司機地址,他付了錢,待醒來,我已來到了哥本哈根大學的學生宿舍。我有朋友在那里,我有鑰匙,每當周末我便可以住在這里。
在我離開丹麥之前,一群日本同學為我單獨舉辦了一場晚會。三個女生,四個男生,他們的友好使我著實感動。理查德又在和平學的課堂上,向全班同學宣布:“Ma kelu要去紐約了”,他反復強調“紐約”,似乎是要送我去前線作戰(zhàn)。在他割腕未遂那天,我和幾位同學老師攔阻、簇擁著他,他臉上露出我從未見過的沮喪,他交給我一件純羊毛毛衣,語重心長,一語雙關的說:“take It with you, the NewYork is cold!" 我接過毛衣,一件很漂亮的毛衣,他對我解釋說毛衣的圖案是英國的勞工畫家勞瑞的一幅油畫,我接過毛衣的那一刻,心中一片茫然。(未完待續(xù),小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