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格文
教育價值觀是人們對教育價值的看法,即對教育價值的認識、態(tài)度、評價等的總稱。它是人類價值觀在教育方面的具體化,是人們對教育感知、認識的重要內容,是指導、支配和評價教育行為及功效的核心觀念,對于整個教育活動起著深刻的導向作用,直接影響著教育的目的、內容、形式和方法,當然也直接決定著教育的結果。
在學校管理中,校長的引領作用對于學校的發(fā)展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校長決定了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理念。有人說:“一個好校長等于一個好學校,校長的素質如何決定著學校的辦學質量怎樣?!痹趯W校這個舞臺上,校長應該充當領跑者,校長跑得多快,教師們就會跑得多快。在當前倡導樹立新的教育價值觀的過程中,更是如此。而要真正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價值觀,樹立科學的教育價值觀,擺在校長的面前的問題首先是辨別什么是正確的教育價值觀。
一、關于正確教育價值觀
一種價值觀正確與否,其標準首先是看其是否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能否推動國家振興和社會進步。那么什么是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呢?答案應該從我國當前社會主義教育的任務和教育方針去尋找。我國教育的性質、任務及教育方針的確立,為我們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指明了方向。正確的教育價值觀的價值取向由以下幾方面構成。
第一,要完成科學知識的講授和社會經驗的傳遞,發(fā)展學生智育。
第二,要發(fā)展學生的智能和體能,使學生形成能力,掌握個人生存和為社會服務的本領。
第三,要重視學生操作能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理論和實踐結合上掌握知識,學習技術,習得方法。
第四,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逐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科學的人生觀、形成良好道德品質、行為習慣,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和品格。
這一系列教育價值觀的確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新形勢新階段對每個學校領導者的一個很高的要求。這里面除了必須摒棄陳舊過時的,甚至落后的教育價值觀,而且必須注重與時俱進,用最科學、最優(yōu)秀的教育價值觀來引領整個學校的建設。
二、從角色定位的角度引領教育價值觀的轉變
校長是學校的領導和核心,是學校教育的組織者和決策者。教育價值觀的轉變和校長息息相關,它跟校長自身的信仰、道德、人格等綜合素質是分不開的。換言之,教育價值觀實際上就是校長辦學理念的集中體現,是其治校經驗的辛勤積累。只有避開同質化的競爭,通過校長實踐引領,以高尚優(yōu)秀的精神引導人,以科學規(guī)范的制度約束人,以優(yōu)美高雅的環(huán)境陶冶人,從而培育科學的教育價值觀,提升學校的形象力、社會知名度與美譽度,才能贏得社會公眾的信賴與贊同。
從校長角色定位的角度出發(fā),在引領教育價值觀轉變的過程中,包括了諸如引領思想觀念的突破;引領培育先進的辦學思想;引領培育新型的教師文化;引領培育新型的管理文化;引領培育新型的學生文化;引領培育和諧發(fā)展文化等。凡此種種,最終應該落實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提升領導力,建設和諧教育環(huán)境
和諧是教育工作者崇高的價值追求,和諧的校園才能培養(yǎng)出和諧發(fā)展的人才;和諧是重要的社會與教育資源,和諧的校園才能感染每個學生;和諧是學校發(fā)展的穩(wěn)定的動力。作為校長,致力于建設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構建和諧校園,是當今構建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
一般情況下,我們將和諧校園的內涵分為四個層次:學校與社會的和諧,包括學校與未來社會需要、當前社會需要、社區(qū)、家庭之間的和諧;學校內部各組成部分的和諧,即內部管理的和諧;教師與學生的和諧,就是要建立適應現代教育發(fā)展需要的新型師生關系;學生個人發(fā)展的和諧。而這些方面的和諧,與校長的領導力是密不可分的。
要達到建設和諧教育環(huán)境的的目的,校長必須十分注重提升領導力。英國麗木學校校長朗茲把和諧校園比喻為一首交響曲,其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校長。他說:“學校就像一個交響樂團,校長就是這支樂團的指揮,校長要調動起所有成員的積極性,齊心協(xié)力完成同一首樂曲的演奏。”這說明和諧校園建設的關鍵是學校領導力,即學校領導集體促進學校發(fā)展的能力,包括戰(zhàn)略思維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課程與教學指導能力、評價與診斷現狀的能力、爭取社會支持的能力。這些能力和和諧校園的建設是對應關系。每種能力都相對應于不同層次的和諧內容。作為校長,重視這些領導力的培養(yǎng),直接關系到了和諧教育環(huán)境的建設。
(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凸顯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
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不僅是新時期我黨的治國執(zhí)政理念,也是我國各項工作的指南。科學發(fā)展觀落實到教育領域,其首要和根本的任務就是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樹立以人的現代化為本的教育發(fā)展觀。人的現代化既是現代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又是其內在的組成部分,發(fā)展教育既是現代化建設的前提又是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由于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發(fā)揮著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并且具有長效性、滯后性、間接性的特點,因此,為了超前為現代化建設儲備足夠數量的各種類型和層次的人才,就必須實施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否則就有可能制約甚至阻礙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2. 樹立以人的社會化為本的教育目的觀。馬克思主義教育觀認為,教育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它是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橋梁和中介,其目的是促進個體的社會化。同時,教育過程是社會發(fā)展需要與人的發(fā)展需要的辯證統(tǒng)一,二者互為目的和手段。由于教育不僅是社會延續(xù)和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滿足人類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促進社會的發(fā)展歸根結底是為了促進人的發(fā)展。因而,促進社會發(fā)展和促進人的發(fā)展是教育的兩種基本功能,必須堅持以人的社會化為本的教育目的觀。重點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既指人通過接受教育習得社會或群體的各種習慣從而實現人的社會化,又指人通過學校教育逐步形成作為個體獨立人格和品質的思想、感情和自我觀念。因而,校長應當引領全校堅持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狀況作為判斷教育質量和水平的主要標尺。這個標尺不僅包括作為個體的學生的體力與智力、才能與志趣、思想與品德、性向與特長及綜合素質的全面而自由地發(fā)展,也應包括作為群體的學生集體的共同進步與協(xié)調發(fā)展,當然后者必須以個體的全面發(fā)展為基礎。
3. 樹立以師生為本的教育管理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主要體現為以師生為本的教育管理觀。教育學原理告訴我們,培養(yǎng)人的活動是教育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本質的規(guī)定性。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這三者主要是通過師生雙方來實現的,因而教育教學過程可以看作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必須堅持以師生為本,充分調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隨著教育教學活動的拓展,學校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相應地需要增加為教育教學活動提供管理服務、教學輔助服務、后勤服務的人員。但是,相對于教育教學工作而言,這些從事管理、教學輔助和后勤服務的工作是派生的、輔助性的工作。具體體現在:
要堅持育人以學生為本。教育的對象(客體)是學生,教育目的的實現必須體現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素質提升上,學生是教育教學過程的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通過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發(fā)揮,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從滿足學生的教育需要出發(fā),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學生的個性充分而自由的發(fā)展和學生群體的全面發(fā)展為中心,尊重學生學習自主權、選擇權,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要堅持辦學以教師為本。教育的主體是教育者,教育教學過程的主導者是教師,必須堅持依靠教師、相信教師,尊重教師的教學自主權、學術決策權、民主管理權和校務知情權,沒有教師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不可能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實現培養(yǎng)目標和教育目的。因而,作為教育工作的領導者和學校工作的管理者,必須在辦學過程中堅持以教師為本。
要堅持服務以學生成長為本。從教育服務的角度看,無論是教育過程中的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務者,還是兩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教育工作者,都從事著教育服務工作。其工作的主要使命和責任是如何實現教育目的,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因此,校長的引領作用,應當體現在以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根本任務,以服務學生使其健康成長為義不容辭的責任。
總之,校長是學校的領導和核心,是學校教育的組織者和決策者。只有堅持科學的教育價值觀,堅持提升服務理念,立足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才能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在學校的教育活動中受到文化熏陶和價值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