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對專業(yè)運動員的損傷調查與分析

2014-09-06 10:46:03鐘婷婷謝井衛(wèi)陳香仙
關鍵詞:肌腱運動員運動

呂 品, 鐘婷婷, 謝井衛(wèi), 陳香仙

(安徽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

對專業(yè)運動員的損傷調查與分析

呂 品, 鐘婷婷, 謝井衛(wèi), 陳香仙

(安徽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為運動員減少或避免運動損傷發(fā)生,增強損傷防范能力,為運動訓練和運動醫(yī)學研究提供依據.對10支職業(yè)運動隊和4所高校運動隊、具有三級及以上運動員等級稱號的現役413名運動員展開運動損傷調查.運動員易發(fā)生膝、腰、踝、大腿、肩等部位的肌肉、肌腱、韌帶、關節(jié)軟骨等軟組織損傷;運動損傷發(fā)生與運動員的陳舊損傷、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訓練方法、營養(yǎng)條件、賽場條件、環(huán)境氣候、道德品質等諸多因素相關.運動員對自身運動安全及保護意識不強.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發(fā)生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性,掌握流行病學能避免或減少損傷的發(fā)生.

運動員;損傷;流行病學;原因

運動損傷是指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各種損傷[1].多數情況下損傷骨骼肌愈合以不完全性再生愈合為主,肌內膜纖維化和瘢痕組織的形成使肌纖維部分失去正常的結構和功能,對機體的正常功能活動產生影響,導致損傷的反復發(fā)生[2].在訓練和比賽中運動損傷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只要我們掌握運動損傷發(fā)生的原因、規(guī)律,以及運動員具有一定的損傷防范意識和損傷急救能力,大部分運動創(chuàng)傷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3].本文對我國運動員的運動創(chuàng)傷流行病和損傷原因展開調查,探討損傷對運動員的機體及成績所造成的影響,為運動員增強損傷防范意識,并為運動訓練實踐與運動醫(yī)學研究提供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對安徽師范大學、廣州體育學院、山東體育學院和南京體育學院等4所高等學校的專業(yè)運動隊,以及上海女子足球隊、江蘇省體工隊、安徽省體工隊、浙江廣廈職業(yè)籃球隊、浙江稠州銀行職業(yè)籃球隊、浙江省體工一隊二隊、浙江水上運動中心、遼寧省體工隊、青海自行車隊、蕪湖市射擊隊等10支職業(yè)運動隊,具有三級及以上運動員等級稱號的現役運動員 413人(男224人、女189人,平均年齡為21.11歲,平均訓練年限為5.51年) (見表1).展開運動員運動創(chuàng)傷流行病學、運動員損傷原因的調查.

表1 運動員情況一覽表(n=413)

1.2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發(fā)放調查表432份,收回429份,回收率99.31%,有效問卷413份,有效率95.6%.根據課題研究目標,設計7份調查問卷,到運動隊隨機選出部分運動員進行填寫.

1.2.2 訪談法 走訪高校體委、政府體育部門負責人,運動隊管理人員、教練員、隊醫(yī)、廚師、營養(yǎng)師.

1.2.3 數理統(tǒng)計法 運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對所獲得的各種數據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

2 結果

2.1運動員運動創(chuàng)傷流行病學

表2 我國運動員運動創(chuàng)傷部位表(n=413)

表2結果顯示,運動員易發(fā)生損傷部位依次是膝、腰、踝、大腿、肩、小腿、手腕、肘、臀和腹 .自29.17%-0.51%不等.

表3顯示,按受傷組織分類:肌肉、腱、鞘、末端、關節(jié)軟骨和滑囊.損傷患病率在24.88%-4.44%之間.

2.2運動員運動損傷因素

運動損傷對訓練影響很大,能正規(guī)訓練占69.75%,運動量減少一半以上占35.08%,停訓者占5.36%,并且造成運動創(chuàng)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見表4).

3 討論與分析

3.1國外運動員運動創(chuàng)傷流行病學

近5年文獻資料顯示[4-8],美國每年有1.3億次青少年運動員發(fā)生損傷,損傷發(fā)生率是30.6%;荷蘭由24141人的運動損傷調查中發(fā)現, 每年損傷發(fā)生率58%.澳大利亞運動員損傷發(fā)生率也有48.45%.挪威運動損傷大多發(fā)生在山地、戶外運動項目上,發(fā)生率為36.82%;在芬蘭每年有90000人次青少年發(fā)生運動損傷, 損傷發(fā)生率是41.2%,其損傷性質依次是:肌肉筋膜損傷19.77%、韌帶及關節(jié)囊損傷16.09%、肌腱及腱鞘傷13.46%、韌帶損傷12.81%、軟骨損傷7.74%、末端病6.69%、滑囊炎4.92%.與國外相比,我國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發(fā)生率、發(fā)生組織,及造成損傷因素與之基本相似.損傷發(fā)生與訓練水平、專項運動能力、競技狀態(tài)、心理水平、競賽組織、損傷預防能力等因素關系密切.

表3 我國運動員運動創(chuàng)傷性質表(n=413)

表4 造成運動員損傷原因(n=413)

3.2運動創(chuàng)傷部位

數據表明,最易發(fā)生運動損傷部位是膝、腰、踝、肩等.膝關節(jié)是身體中承載力量最大的關節(jié),損傷可發(fā)生于非接觸性和接觸性運動中,非接觸性損傷是運動員完成旋轉、屈伸、急停、急起或者騰空落地時造成的,這些動作使膝關節(jié)處于失穩(wěn)的位置,膝骨裝置和周圍的肌肉、韌帶容易破損和撕裂;而接觸性損傷往往與其他運動員或物體碰撞導致的.腰部損傷率排列第二,多數運動員以腰背筋膜損傷為主,也有豎脊肌、腰方肌或腹橫肌的損傷.腰部力量在運動訓練中被稱核心力量,重點發(fā)展腰及腰骶部位的肌群力量,因此,該部位常常被過度訓練;另外,腰椎周圍的肌肉承載著由上肢、上背至骨盆、臀部間的力量傳遞,多數運動員腰方肌、腹橫肌、臀大肌、臀中肌存在慢性損傷和下腰部的疼痛.踝關節(jié)損傷形式通常是因足內旋和旋后所造成的,大部分由意外導致,如在跳起落地時踩在其他隊員腳上、場地不平或在過軟、砂礫地訓練;也有因小腿部位的脛骨前肌、腓骨長肌、腓腸肌等肌肉損傷所導致.

損傷部位也與專項技術相關,不同的運動項目有著不同的易發(fā)損傷、易發(fā)損傷部位.如體操易傷肩、腰、膝、腕;籃球、排球、足球易傷膝、踝;短跑、跨欄項目易傷大腿后肌群;投擲易傷肩、肘、腰等[9].

3.3軟組織損傷

軟組織包括肌肉、肌腱、韌帶、關節(jié)軟骨、神經等組織.這些組織中肌肉、肌腱、韌帶在訓練中最易受到損傷.它們是引起運動的主要組織,承載負荷,以滿足運動所需的各種動作,訓練常常以不同方式及負荷達到生物組織的化學與形態(tài)結構變化以及功能產生改變[10].常用的方法是超量負荷訓練,可表現為肌纖維增大,力量增強和肌形態(tài)學的改變.然而,長期大運動量訓練導致代謝物質堆積,引發(fā)局部能量供應衰竭,使失氧肌組織力量下降、緊張、僵硬、痙攣;訓練的另一目的是增大肌肉主動收縮能力,擴大關節(jié)活動范圍,過度訓練使肌肉受到過度牽拉(被延伸),導致肌肉、肌腱和韌帶的撕裂損傷.撕裂常發(fā)生在肌肉與肌腱連接處和骨骼附著處,由于不斷牽拉、磨損引發(fā)血腫和無菌炎癥,形成陳舊性損傷.舒彬等[11]采用可自動控制載荷和速度的電子萬能材料試驗機,采用6 cm/min應變率的速度牽拉,牽拉后即刻,所有日本大耳白兔脛骨前肌的肌肉—肌腱連接處靠近肌肉端部分肌纖維斷裂和出血.因此,調查中青少年運動員易在骨突起部、肌肉肌腱附著部發(fā)生損傷,并且由于骨骼彈性和柔韌性大,大肌肉群發(fā)育快,小肌肉群發(fā)育慢,容易因肌肉發(fā)育不平衡導致肌肉肌腱的急性損傷.而成年運動員損傷易發(fā)生在骨軟骨、腱末端和滑囊等部位,以疲勞性慢性損傷為主.

3.4青少年運動員過早專項訓練

運動訓練有一般身體訓練(力量、速度、耐力、靈活性)、專項技術訓練和戰(zhàn)術訓練.訓練目的在于系統(tǒng)地向機體施加運動負荷,獲得運動能力不斷增長,實質上是提高對抗負荷的能力.一般身體訓練是專項訓練的基礎,青少年運動員由于年齡小,技術不穩(wěn)定,身體素質薄弱,以發(fā)展一般素質訓練為主.然而,有19.5%的損傷發(fā)生于剛入隊不久的二三級運動員,他們普遍存在身體素質弱,肌肉力量不足,技術粗糙的問題.但出于某種目的,入隊不久就參加各種比賽,平日疏于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專項技術訓練過多,誘發(fā)專項部位的頻繁運動,導致局部結構微細損傷,當微細損傷得不到及時愈合時形成慢性損傷.如腰腹部肌肉力量不足引起的腰肌勞損、股四頭肌力量缺乏引發(fā)膝關節(jié)髕腱末端病,以及肩袖肌群力量不平衡引發(fā)的肩袖損傷等.而成年運動員或健將、一級運動員此類損傷較少,基于他們專項技術穩(wěn)定,肌肉力量強勁,訓練方法合理.如使年輕運動員能得到長遠發(fā)展,控制專項技術訓練的密度,以身體素質訓練為主.

3.5準備活動方式

8.94%的損傷由準備活動問題引起.準備活動時間過短,身體預熱不足,比賽時肌肉緊張、僵硬,極易發(fā)生肌肉拉傷、挫傷.準備時間過長也引起損傷,在老運動員中較為常見,當比賽氣氛沒能引起運動員的興奮、或適度緊張時,常常需要花更長的時間做賽前熱身,過度熱身引起肌肉痙攣而發(fā)生肌肉拉傷;準備活動內容與參賽項目不符合也是導致軟組織損傷重要因素,傳統(tǒng)的訓練理論更多的以慢跑、做操為主,只注意身體的熱度,不重視關節(jié)周圍組織的興奮,當這些組織還存在著較大的惰性時損傷就發(fā)生了.如足球運動員和田徑短跑運動員踋繩肌損傷就是比較典型的準備活動不足之故.近年來以拉伸和加入適量力量為主的準備活動內容正在被運動員采納,牽拉使肌肉得到預先伸展,肌肉承受適度力量負荷,關節(jié)周圍組織韌性得到提高,賽前拉伸明顯減少了損傷的發(fā)生;賽后拉伸能較快消除疲勞,減輕肌肉疼痛.總之,準備活動內容盡可能與專項技術、肌肉活動的形式、能量代謝、肌肉收縮速度等要求相一致[12].

3.6營養(yǎng)因素

充足的營養(yǎng)補給可以促進機能恢復、去除疲勞、增加肌肉、韌帶彈性和抵抗疲勞能力,促進訓練水平和比賽成績的提高,以及增強人體免疫能力.運動員的膳食中,需要均衡進補蛋白質、脂肪、糖等三大能源物質,增加維生素、礦物質攝入量,一般運動量下三種能源補充比例為1.2∶0.8∶4.5[13].運動中維生素缺乏或不足時可對運動能力產生不利影響,表現為做功量降低,疲勞加重和肌肉無力等,補充維生素E、C、B,促進糖代謝,增加能源供給,避免能源耗竭.而補充鉀、鈣、鎂、磷、鐵、鋅、硒等礦物質,能促進機體恢復進程.如鈣在糖源的分解代謝、神經沖動的傳導、肌肉收縮及其酶的激活、細胞內興奮信號傳遞、血液凝固以及維持細胞膜完整性等一系列生理過程中均發(fā)揮重要作用.磷在三磷酸腺苷 (ATP)和磷酸肌酸(CP)中的高能磷酸鍵有著貯能和放能作用,機體內許多B族維生素與磷結合后才能成為有活性的輔酶.磷缺乏時,ATP和CP水平的降低,肌肉收縮能力下降[14].鐵在運動時其作用不容忽視,其功能鐵主要負責氧的轉運、利用以及參與體內能量代謝過程;貯存鐵參與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含鐵蛋白及酶的合成.運動中硒作為抗氧化因子,可增強機體消除自由基的能力,減少運動時大量自由基對機體的危害[15].

3.7競賽心理

心理素質水平和思想觀念對損傷發(fā)生產生影響,良好的體能、嫻熟的專項技術、正確的參賽目的,適度的興奮水平均為取得優(yōu)異成績創(chuàng)造條件.運動員注意力集中,配合教練員的指揮,接受比賽戰(zhàn)略,并能對自身行為或情緒進行有效地調控,可有效避免或減少損傷發(fā)生.

調查中顯示,部分運動員的消極心理因傷病而起,因長期損傷不愈出現消極意志.根據Weiss研究[16],運動員受傷后從損傷初期的“悲哀反應”,坦然接受事實到心理康復,要經歷:否認、憤怒、痛苦、沮喪和精神重整的5個階段心理變化.運動員受傷后的心理反應的各階段相互影響.通常心理學家根據運動員個體心理特征,設計干預內容,其中就有讓運動員對自己開展積極性的自我暗示內容,即心理健康演練.有部分健將、一級運動員通過心理演練,放松身心,消除緊張性焦慮,能在較大程度上保持原有的運動技能,促使損傷恢復.

3.8環(huán)境與裝備

運動員在氣候炎熱、濕度過大、溫度過高或過低等條件下,損傷發(fā)生的頻度增大.而且,二三級運動員因比賽經驗缺乏、調控能力差、難以適應新的比賽環(huán)境更易發(fā)生損傷.運動裝備(器械、服裝、場館)不恰當或損壞,包括田徑場不平、太硬、單杠固定等的人工條件存在問題也引起損傷的發(fā)生.

3.9醫(yī)務監(jiān)督

運動損傷容易發(fā)生在醫(yī)務監(jiān)督缺乏、醫(yī)務監(jiān)督措施不力情況下,運動員不重視醫(yī)生建議或對加重的外傷認識不足,以至于在傷病或過度疲勞下繼續(xù)參加訓練或比賽,導致傷病加重和復發(fā)[17].另外,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少數運動員偷服合成類固醇藥物,試圖通過興奮劑增長肌肉力量,提高比賽成績.事實上興奮劑造成軟組織嚴重傷害,它迫使肌腱承受難以控制的肌力增長,肌腱血液供給受到限制,并使結締組織(韌帶和肌腱)變硬、發(fā)緊,失去彈性,導致肌腱的撕裂或斷裂.

4 結論與建議

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發(fā)生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性,掌握流行病學能避免或減少損傷的發(fā)生.運動損傷發(fā)生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訓練方法、營養(yǎng)條件、賽場條件、環(huán)境氣候、競賽規(guī)則、道德品質等諸多因素有關.運動員對自身運動安全及保護意識不強.建議加強對運動員損傷防范意識教育與技術的培養(yǎng)和醫(yī)務監(jiān)督,建立完善的安全救護措施.

[1] 王予彬,王人衛(wèi).運動創(chuàng)傷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1-31.

[2] 曲綿域.高水平運動員訓練中的運動創(chuàng)傷適應[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0,19(1):84-85.

[3] 羅阿爾·貝爾,斯韋內·邁赫倫.運動損傷臨床指南[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3-12.

[4] ARVINEN-Barrow M, HEMMINGS B, PENNY G. etc. UK Chartered physiotherapists' personal experiences in us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with injured athletes: An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J].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10,11(1):58-66.

[5] WOOD W, TAM L, GUERRERO Wit M. Changing circumstances, disrupt-ting habit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5,88(6):918-933.

[6] EMERY Carolyn A, MEEUWISSE W H, McAllister. Survey of sport participation and sport injury in calgary and area high schools[J]. Clinical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2006,16(1):20-26.

[7] BARTON J, Mann, William A. Grana, MPH. A survey of sports medicine physicians regarding psychological issues in patient-athlet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4,24(6):1287-1289.

[8] 任玉衡,田得祥,史和福,等.優(yōu)秀運動員的運動創(chuàng)傷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0,19(4):377-386.

[9] 曲綿域,任玉衡,田得祥.中國優(yōu)秀運動員運動創(chuàng)傷流行病學研究[D].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1999:1-11.

[10] 鄧樹勛,王健,喬德才.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65.

[11] 舒彬,周吉祥,劉波,等.實驗性肌肉拉傷的組織學和酶組織化學觀察[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1997,(16):148-151.

[12] 陳金鰲,陸彩鳳,王欣,等.健身鍛煉心理預測因素與運動損傷的相關性研究[J].體育科學,2011,(11):28-34.

[13] 袁海平,左群.運動營養(yǎng)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16-31.

[14] 王健.運動人體科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44.

[15] 張纓.實用運動免疫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36-48.

[16] WEISS MR, TROXEL RK. Psychology of injuries athlete[J]. Athletes Training, 1986,(21):104-110.

[17] 陳香仙,崇玉萍,趙芳,等.運動員自我運動損傷防范及教育[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5(6):610-612.

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ProfessionalAthletes'Injury

LV Pin, ZHONG Ting-ting, XIE Jing-wei, CHEN Xiang-xi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This research serves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or avoiding professional athletesa' injuries, strengthening their preventive abilities, and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sports training and sports medicine research.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ports injuries of 413 in-service athletes with a level 3 title and titles above level 3 from 10 professional sports teams and f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teams. The common injuries of these Athletes are the muscle injuries to knees, waists, ankles, legs, and shoulders, and soft tissue injuries to tendons, ligaments, and articular cartilage. The occurrence of sports injuries are connected with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athlete's old injury, physical quality, psychological quality, training methods, nutritional condition, field condition,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ondition, moral quality. Some athletes show an inadequate awareness of their sports safety and protection. The athletes' sports injuries have certain regularities and the mastering of epidemiological knowledge contributes to the avoidance or reduction of these injuries.

athletes; injury; epidemiology; factors

2014-07-01

安徽師范大學博士科研資助計劃項目(071402).

呂品(1991-),男,浙江金華,碩士研究生;通訊作者:陳香仙,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運動損傷與康復研究.

呂品,鐘婷婷,謝井衛(wèi),等.對專業(yè)運動員的損傷調查與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7(6):597-600.

G804.53

:A

:1001-2443(2014)06-0597-04

猜你喜歡
肌腱運動員運動
Wide-awake技術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轉位修復拇長伸肌腱術中的應用
掌長肌腱移植與示指固有伸肌腱轉位治療拇長伸肌腱自發(fā)性斷裂的療效對比
掌長肌腱移植修復陳舊性拇長伸肌腱斷裂30例
一位短跑運動員的孤獨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0
我國優(yōu)秀運動員商業(yè)價值的開發(fā)
冰雪運動(2019年2期)2019-09-02 01:41:26
不正經運動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最會掙錢的女運動員
海外星云(2015年15期)2015-12-01 04:17:44
拇長伸肌腱嵌頓1例
運動員
古代都做什么運動
晋州市| 阿克苏市| 衡阳县| 望城县| 商丘市| 晋州市| 兴国县| 巴南区| 柯坪县| 沙洋县| 安顺市| 黄冈市| 金阳县| 台东市| 应城市| 珠海市| 定陶县| 密山市| 安新县| 页游| 乐东| 来宾市| 沂南县| 沈阳市| 宾川县| 江陵县| 建平县| 汉中市| 五大连池市| 土默特左旗| 大埔区| 泰宁县| 重庆市| 衡水市| 溧阳市| 宁津县| 融水| 江城| 云南省| 越西县| 邛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