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美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黃培昭 丁雨晴 青木圖片說明:被疑殺害美國記者福利的ISIS成員、英籍說唱歌手巴里。美國記者詹姆斯·福利疑被帶有倫敦口音的“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ISIS)成員巴里斬首,33歲美國男子麥凱恩為ISIS在敘利亞戰(zhàn)死,法國當局逮捕一名準備加入伊斯蘭激進組織的16歲女孩……近段時間,頻頻爆出的西方“圣戰(zhàn)者”令歐美國家疑慮日深。據(jù)統(tǒng)計,參加各種“圣戰(zhàn)”組織的美歐公民達數(shù)千人。有學者稱,ISIS的領導層主要是伊拉克人,也有敘利亞和其他海灣國家的外國“戰(zhàn)士”,而西方人都被當作“炮灰”。這些西方人為什么甘心為ISIS而戰(zhàn)?不少分析指出,加入激進組織的西方人主要是年輕穆斯林,這些人背景不同,動機很多。有人為了冒險,有人為了“理想”,有人深諳激進“事業(yè)”的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有人一無所知,僅是被ISIS的“好萊塢式暴力”所吸引。英國流行“圣戰(zhàn)酷”作為受極端組織ISIS影響的“重災區(qū)”,據(jù)媒體報道,英國有500多人遭ISIS“洗腦”,成為“圣戰(zhàn)者”。英國《泰晤士報》報道稱,在英國社會,極端思潮盛行,不少年輕人甚至以“圣戰(zhàn)”為榮,流行所謂“圣戰(zhàn)酷”?!斑@一分鐘你還是店員,下一分鐘你就背上槍戰(zhàn)斗了,真是太妙了”,蘇格蘭一所大學工程學院的阿明發(fā)布推文說。在積極投身“圣戰(zhàn)”的志愿者中,女性也很活躍。倫敦22歲的女子戴爾去年離境赴敘利亞加入ISIS,她行前通過網(wǎng)絡加入“圣戰(zhàn)”組織,并與一名瑞典“圣戰(zhàn)”分子結婚。這名女“圣戰(zhàn)者”在網(wǎng)上發(fā)文說,她要成為女執(zhí)法者和劊子手,親自操刀斬殺英國人和美國人。 英國《太陽報》日前爆料說,西方女子還被ISIS的“美男計”誘騙加入“性圣戰(zhàn)”。ISIS成員往往通過社交媒體AskFM 和手機即時通訊軟件Kik,向西方少女灌輸極端思想,并以“情人”身份騙取這些女孩子的感情。報道說,英國籍“圣戰(zhàn)”分子布里塔尼把自己的照片發(fā)布在網(wǎng)上,立即收到女粉絲留言,“你真的好英俊啊,如果有女生想跟你結婚,你愿意嗎?”他回復道:“愿意呀,加kik聊吧?!苯又徒踢@些女孩子如何到達敘利亞邊界。擁有大量阿拉伯移民的法國也為“圣戰(zhàn)”問題苦惱。據(jù)報道,8月31日,一名法國政府高官宣布當局逮捕了一名正準備加入伊斯蘭激進組織的16歲女孩。據(jù)稱,該女子正準備飛往土耳其,最終目的是去敘利亞參加“圣戰(zhàn)”。美國廣播公司1日稱,受此事件警示,法國政府呼吁家長發(fā)現(xiàn)可疑情況即撥打公布的免費熱線。此前,法國警方逮捕兩名被疑企圖去敘利亞參加“圣戰(zhàn)”的女孩。據(jù)報道,因擔心她們有過激行為,兩名女孩的家人報了警。法內政部表示,4個月來已接到約300個電話,其中1/4是關于子女被懷疑同恐怖組織有關聯(lián)的。據(jù)倫敦國王學院極端主義國際研究中心統(tǒng)計,在ISIS及其他激進組織中,西方國家中人數(shù)最多的就是英法,來自法國的“圣戰(zhàn)者”多達700人,英國約500人。此外,德國加入敘伊極端組織的有320人,比利時250人,澳大利亞150人,荷蘭120人,美國100多人,丹麥100多人,西班牙51人。另據(j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1日報道,前往敘利亞的俄羅斯“圣戰(zhàn)者”超過800人。此外,一些穆斯林人口比重較小的國家輸出“圣戰(zhàn)者”的比例非常高:芬蘭(30多人)和愛爾蘭(25-30人)每1400名穆斯林中約有1名“圣戰(zhàn)者”。西方“圣戰(zhàn)者”動機很多香港《亞洲周刊》9月7日(提前出版)報道稱,ISIS一直積極用推特、YouTube等網(wǎng)站吸引年輕人,影響力驚人。美國研究人員在6月時發(fā)現(xiàn),ISIS及其同情者在社交媒體上的活動急劇增多,與ISIS有關的推特賬戶多達數(shù)千個,各賬號還互轉發(fā)推文,制造輿論。7月,一名澳大利亞人加入ISIS,并讓其子提著被砍下的頭顱拍照上傳,引起輿論嘩然“社交媒體時代的圣戰(zhàn)”,英國《衛(wèi)報》透露說,在ISIS的招募環(huán)節(jié),許多思想激進的年輕人居然僅通過簡單的推特聊天,便輕而易舉地加入“圣戰(zhàn)者”的行列?!笆虑榫瓦@么簡單”,倫敦極端主義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彼德森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坦言,“他們只是通過推特等社交軟件,就相互得到鼓勵,心甘情愿地成為ISIS的圣戰(zhàn)戰(zhàn)士或支持者,看起來像是被洗腦一樣?!睋?jù)《赫芬頓郵報》(英國版)報道,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奧斯丁·隆研究發(fā)現(xiàn),西方的“圣戰(zhàn)”分子往往被ISIS當作“前線戰(zhàn)士”,進不了領導層。 英國媒體認為,英國輸出的“圣戰(zhàn)者”眾多,原因是英國生活著大量穆斯林,而中東政治和宗教局勢盤根錯節(jié),許多生活在英國的年輕人認為該地區(qū)所有的麻煩都是西方造成的,因此對西方充滿怨恨??梢哉f,西方對伊斯蘭政策的失敗是問題的癥結所在。美國《商業(yè)內幕》稱,移民社區(qū)尤其是穆斯林社區(qū)如何融入當?shù)厣鐣?,一直是英法等國的焦點問題。德國伊斯蘭問題專家克弗爾對《環(huán)球時報》說,在歐洲,接觸ISIS并不難。在德國等國,ISIS并沒有被禁止,在社交媒體上對這些極端分子表示同情不會受到處罰。最近,該組織的首份正式報紙《捕獲》第一次有了德文版。有分析稱,從歐洲赴敘利亞和伊拉克“圣戰(zhàn)”的人,大多數(shù)是在受教育方面處于弱勢的群體。他們在歐洲的境遇不佳,很容易被卷入極端勢力,比如被ISIS或跟ISIS有關聯(lián)的伊斯蘭極端組織“釣魚”。此外,ISIS也了解歐洲青少年的“軟肋”,用青少年熟悉的俚語,通過宣傳方式,招收新成員。許多來自歐洲的“圣戰(zhàn)”分子,幾乎不懂阿拉伯語。而且加入者主要是年輕人,但有關女性甚至兒童前往該地區(qū)的報道也在增多。據(jù)“今日俄羅斯”新聞網(wǎng)報道,一項調查顯示,法國有15%的民眾對ISIS持支持態(tài)度,年輕人中這一比例高達27%。 《置身英國伊斯蘭》一書的作者伊恩斯·布朗表示,英國并沒有單一類型的人成為激進分子,其意識形態(tài)的形成亦無單一途徑。布朗說,“其中的動機很多,如意在冒險和誤入歧途的責任感或理想主義等,某些新成員深諳其激進‘事業(yè)的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而其他人則令人驚訝地一無所知?!泵绹缎鹿埠汀冯s志稱,今年5月,兩名加入ISIS的年輕人離開英國前買了兩本書:《伊斯蘭教入門》和《古蘭經(jīng)入門》,或許沒有比這更能說明現(xiàn)代“圣戰(zhàn)”與已有1400年歷史的伊斯蘭教信仰幾乎毫無關系的了。孤獨年輕人追求冒險刺激據(jù)美國《防務新聞》報道,英國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專家奈杰爾·英克斯特說,西方穆斯林族群中的激進化問題長期存在,尤其容易受媒體危言聳聽描述的影響。他說:“許多年輕穆斯林因某種原因覺得西方的生活無聊和沒有成就感,因此很容易被戰(zhàn)斗生活吸引。他們認為,這種為事業(yè)所激勵的戰(zhàn)斗生活富于冒險性和刺激性?!狈ㄐ律绶Q,黎巴嫩作家哈齊姆·阿明認為,ISIS通過奪人眼球的好萊塢式暴力——血腥的斬首以及迅速占領土地蠱惑西方“圣戰(zhàn)”分子。《紐約時報》也稱,ISIS之所以對一些穆斯林有很強吸引力,原因是它已經(jīng)占領大片土地,并實施嚴格的伊斯蘭教法?!翱纯次覀冋谧鍪裁矗纯次覀儗⒁瓿墒裁?。我們是新面孔,我們不只談論圣戰(zhàn),我們也在做”,一名美國官員解釋說,ISIS顯示它有能力維護“真正圣戰(zhàn)組織”的形象。專門從事犯罪學和反恐研究的美利堅大學教授布萊恩·福斯特表示,不難解釋孤獨的年輕人因何被ISIS吸引?!盀椤聵I(yè)而戰(zhàn)的觀念一直備受年輕人歡迎,尤其是不合群的17歲男青年,他們尚未意識到其他選項也能奏效?!睋?jù)CNN報道,私人戰(zhàn)略安全情報咨詢機構蘇凡集團副總裁理查德·巴雷特稱,被吸引的年輕人年齡可能在15歲至25歲之間,只要加入ISIS,他們就能獲得汽車、槍支和金錢。柏林國際政治學者馬塞爾對《環(huán)球時報》表示,ISIS受到一些歐洲年輕人青睞,與歐洲國家的社會問題也有關系。人權組織的調查顯示,許多國家存在對穆斯林的歧視問題。雖然社會有共識,不應該存在種族歧視,但在信仰歧視上,社會上卻沒有這種認同,特別是針對伊斯蘭教的歧視。他覺得,歐洲國家應該制定這方面的法律。 1/9歸國者策劃襲擊 “西方人正紛紛加入伊拉克的最大恐怖組織,而我們卻束手無策。”美國《瓊斯母親》稱?!鞍透襁_迪(ISIS首領)宣揚通過暴力進行革命、死亡、殉難和救贖的末日景象……人類至少許多人的一部分心理認同這種景象”,文章援引布魯金斯學會學者邁克爾·奧漢隆的話說。其實,最讓西方國家擔心的不是ISIS的大屠殺,而是其有大量成員持英美護照。倫敦極端主義國際研究中心調查了從索馬里、阿富汗、伊拉克、車臣和其他“圣戰(zhàn)”戰(zhàn)場回國的人,發(fā)現(xiàn)在一個由945名西方“戰(zhàn)士”組成的樣本中,只有1/9“回到家庭所在國策劃襲擊”。盡管只有1/9,比起那些國內成長的極端分子,他們發(fā)起的行動致命度要高得多。 據(jù)報道,英國情報機關軍情五處已經(jīng)將防范極端分子的襲擊,列入其“最需要對付的緊迫問題”榜單上。9月1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宣布針對伊斯蘭極端組織的反恐新舉措,呼吁授予反恐部門更多權力。法美等國也在加強防范。但有效預防并不容易?!都~約時報》稱,美國情報官員表示,自今年1月以來,加入敘利亞反叛組織的美國人數(shù)量幾乎翻了一番。美國官員承認,隨著敘伊內戰(zhàn)持續(xù),追蹤去這兩地的美國人會越來越難,此前司法和情報部門了解到這類人的信息是在他們抵達后。另一個挑戰(zhàn)是,去敘利亞的美國人缺乏共性。敘利亞內戰(zhàn)吸引男人,也吸引女人,包括從小信奉伊斯蘭教的人,也有后來皈依的,他們來自美國的不同地域。 “哈里發(fā)——世界的新威脅。”俄前駐利比亞大使波波夫在《獨立報》撰文說,穆斯林占世界1/4的人口?,F(xiàn)在的危險是,哈里發(fā)的思想對穆斯林很有吸引力,它不注重進行任何革命性變革,其領導人的言論普通信徒聽得懂:“一切都照先知穆罕默德時代辦?!蓖瑫r穆斯林青年往往沒有意識到新伊斯蘭國行為的殘酷性,只看到確立《古蘭經(jīng)》清規(guī)戒律的有效性。這一點十分危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