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守成之君,常為后世所忽略。相比于創(chuàng)業(yè)之君,他們沒有那足以震聾發(fā)饋的赫赫大名,足以光耀千古的雄才大略,和足以名垂后世的千秋偉業(yè)。但是他們卻比之更容易得到當時治下百姓的衷心愛戴和擁護,更能為天下蒼生創(chuàng)造一個安定幸福的美好環(huán)境。
如果說創(chuàng)業(yè)之君最需要雄才的話,守成之君主要依賴的就是仁德。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許多位非常杰出的仁德之君,他們是以德治國的典范。在他們治下的中國百姓可以說是幸運的,也算是幾千年歷史長河中最幸福的百姓!
仁者無敵的宋仁宗
宋仁宗的仁是與生俱來的,但與他從小的經(jīng)歷密不可分!他出于一個平凡善良的宮女之腹。但是,從他一誕生開始,他所面對的卻不是司空見慣的險惡宮廷斗爭中爾虞我詐,而是人人都發(fā)自真心愛護保佑他的溫暖氛圍。這既是所有宮女太監(jiān),甚至也包括了皇后與妃子。生活在當時這個皇宮內(nèi)的女人幾乎個個都是好人,她們毫無一絲嫉妒陷害之心,只有女性博大的母愛與慈善。平民出身的劉皇后更是將仁宗視如己出,精心栽培和撫育,讓這位未來帝國的接班人從小就體驗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正直與良善。終于為大宋造就出了這樣一位具有偉大人格與胸懷,懷有美好品德和仁義的,史上首屈一指的頭號仁君
仁宗在位幾十年,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中最美好的一段歲月。文治的頂峰由此造就,百姓的安樂更是無與倫比。那時的中國就是古往今來,放眼世界都難以尋覓到的,真正的人間天堂。仁宗皇帝對天下百姓的愛是發(fā)自由衷的,大公無私和純真無瑕的,甚至稱得上是感天動地的。更難得的是,這種博愛自始至終都有增無減,歷久而彌強。若把天下蒼生的福祉放在自身心中至高無上的位置這點而言,可以說任何皇帝都無能出其右!
節(jié)儉皇帝漢文帝
漢朝在平定呂氏之亂后便迎立了他。文帝的母親,在劉邦的所有女人里面,是最不起眼的一個,本身就是以女俘的身份而得到高祖偶一垂憐。但也正因如此才能逃過呂后的毒手,因禍而得福。所以文帝的地位也是相當?shù)牡拖?,在高祖所有兒子里自然是最不受重視的一個。沒想到最后卻因此得以幸存,迎他為帝更可以說天上掉下一個皇位來。這正應了一句古話: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文帝自知出身太過卑微,也從不諱言于此。所以當政后為人低調(diào)謙下,不敢以帝王之尊自居。恐怕正是這種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和如履薄冰的心態(tài),一絲不茍而小心謹慎勵精圖治的作為,才造就了漢朝的文景之治。文帝最為后人所稱道的是他的節(jié)儉,毫無帝王應有的氣象,反而像是一個鄉(xiāng)下找來的窮小子,讓他代行帝王之政而由此帶來的那套鄉(xiāng)土的樸素,從始至終竟未曾改變。
勤政皇帝明孝宗
在歷代中,明朝皇帝最以懶惰怠政而著稱,但其中卻出了一位最勤政的皇帝,這位異類就是明孝宗。他的幼年非常的戲劇性,與宋仁宗相似的是同為一個普通宮女所生,而且也得到了宮中太監(jiān)宮女的集體護佑。不同的是,他沒遇到劉皇后這樣的賢后扶助,而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敵人,史上著名的萬貴妃。當他歷經(jīng)危難與坎坷終于登上帝位時,可以說便開始了廢寢忘食為大明帝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短暫一生。
明朝這時已經(jīng)衰落,弊端叢生,危機四伏。孝宗所接手的這個爛攤子使他所面臨的形勢遠比上面二位要惡劣得多,因此也決定了他接下來要走的路更比他們要艱難百倍!但孝宗用盡一己之力,全付身心的投入,終于撥亂反正,真正振興了大明王朝,史稱“弘治中興”。
孝宗不僅是有明一代,也應該算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就連后來以勤政著稱的清朝皇帝也沒一個能比得上他。在為大明江山流盡最后一滴汗的時候,不到中年的他便活活累死在了帝位上。他的偉大就在于一個“勤”字!更可貴的是,孝宗道德水平之高在中國皇帝里面絕無僅有。他仁慈待人,一改祖宗之殘暴,勵精圖治更非后任之可及。尤其主動奉行的一夫一妻,堪稱帝制史上的空前絕后,當之無愧稱得上明朝最好的皇帝。
“小堯舜”金世宗
作為異族統(tǒng)治者而能被漢人所接受并贊美的,金世宗無疑是第一人!以殘暴立國的金朝一直是漢人永遠的痛,但這個痛里面卻誕生了中國最仁德的異族之君。這不知應該是痛中之甜,還是痛中之苦?可以這樣說,正因為有了他的出現(xiàn),才會讓宋人光復中原成了再也難以實現(xiàn)的夢想。
金世宗本來絕對不是皇位的繼承人,但通過政變,眾望所歸取代了荒淫之君海陵王的帝位。在長達近三十年的仁政中,他開創(chuàng)了不遜于任何之治的“大定之治”,迎來了金朝的全盛期。如何評價金世宗?他集漢文帝之儉,唐太宗之治,宋仁宗之仁于一身,是一位近乎完美的皇帝。他的一生所為,很好地詮釋了儒家的政治理想,那就是:政者,正也!所以他的偉大可以概括為一個“正”字。有理由相信,當時漢人在他統(tǒng)治下都是幸福的,在他們的眼中,這位異族之君早已與大宋之君一樣受到他們的衷心擁戴了!
這四人各取一字正好是:仁儉勤政(正),相信這也概括了古往今來所有最好守成之君的共同特征。這四位皇帝可以說都真正地做到了這四個字,只是各有偏重而已。當然,除了他們以外,史上還有許多一流的守成之君,如漢宣帝、宋孝宗、唐宣宗、遼圣宗等!
中國有過幾百個皇帝,其中有些是好人,但可惜做不成好皇帝;有些是好皇帝,卻算不上是好人;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好皇帝的則更多。因此最難得的本身是大好人,更做了個好皇帝,遇到他們算是普天下蒼生最大的福氣。也正因曾有過他們的仁德治國,才得以造就華夏史上如此輝煌燦爛的盛世文明。
(摘自《百家講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