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燕
摘要:本文從實際教學案例出發(fā),探究如何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關(guān)鍵詞:低年級;語文;詞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6-0152-02
語文新課標指出: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教學中,教師如何幫助學生了解詞語的意思,使詞語教學更扎實有效呢?筆者結(jié)合“青年教師大比武”的教學案例進行探究。
一、聯(lián)系生活,激發(fā)情感,讓詞語刻入心田
案例一:[《美麗的丹頂鶴》教學片斷]
師:最顯眼的是那頭頂?shù)囊荒t,像什么呀?生:紅寶石。師:小朋友們有沒有見過紅寶石呀?(紅寶石圖片)師:作者用了什么詞語來描繪這顆紅寶石的?生:鮮紅鮮紅。師:為什么用了兩個鮮紅?生:很紅。(請了兩名學生讀“鮮紅鮮紅”)師:像這樣的詞語還有哪些?生:金黃金黃。生:火紅火紅。生:雪白雪白。在這個教學片斷中,老師進行了詞語意思的理解、詞語的延伸拓展,似乎已經(jīng)很完整了,但教師對詞語處理過于簡單化、機械化,對詞語的理解淺嘗輒止,停留在了膚淺和表面的層次上,不利于學生接受、理解。其實,筆者聽過有位優(yōu)秀教師曾經(jīng)這樣進行教學:師:丹頂鶴的頭頂美在什么地方呢?(形“紅寶石”、色“鮮紅鮮紅”)
出示句子:
1.它的頭頂鑲嵌著一顆紅寶石,鮮紅的,怪不得人們都叫它“丹頂鶴”。
2.它的頭頂鑲嵌著一顆紅寶石,鮮紅鮮紅的,怪不得人們都叫它“丹頂鶴”。
師:讀一讀,比一比,兩句有什么不同?(第一句只有一個鮮紅,第二句有兩個鮮紅。)師:兩個鮮紅疊在一起,像這樣的詞語叫疊詞。大家再讀一讀,比一比,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第二句,丹頂鶴的頭頂非常非常紅。)師:你能讀出這份紅嗎?出示“鮮紅鮮紅”,指名讀,讀出紅得亮麗、鮮艷。師:你的身上就有一樣?xùn)|西鮮紅鮮紅的。生:我的紅領(lǐng)巾鮮紅鮮紅的。師:多么美麗的紅領(lǐng)巾,一個鮮紅鮮紅看出了你非常喜愛你的紅領(lǐng)巾。那么,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也是鮮紅鮮紅的呢?你也非常非常喜愛這樣?xùn)|西呢?生:我們的國旗鮮紅鮮紅的。生:我的裙子鮮紅鮮紅的。生:爸爸送給媽媽的玫瑰花鮮紅鮮紅的?!瓗煟含F(xiàn)在,你能讀好這句話,讀出丹頂鶴的美麗,讀出你對丹頂鶴的喜愛嗎?以上教學實例中,我們看到老師先出示一組句子讓學生進行比較,感受到兩個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差不多,都是表示紅的意思,但是又有細微差別,那就是紅的程度不一樣。然后通過朗讀表達出“鮮紅鮮紅”這個詞紅得亮麗,紅得鮮艷,紅得誘人。最為精妙的是,老師善于利用身邊的事物,馬上贊美學生身上也有一樣?xùn)|西鮮紅鮮紅的,讓學生為之一振,并為能佩戴紅領(lǐng)巾感到自豪,使這個詞融入了學生的心靈。維果斯基曾說:“詞語只有在獲得了感性的個人含義而不是單純作為概念存在的時候,它才能成為個體中一個生氣勃勃的細胞?!痹谠~語教學中,只有悉心地推敲、比較、品味、遷移才能分辨出他們之間的細微差別,從而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性,體會到作者表情達意的精妙之處,才能讓學生滋潤在人文精神的知識海洋里,才能領(lǐng)略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
二、聯(lián)系生活,鋪陳渲染,讓詞語深入淺出
案例二:[《學棋》教學片斷]
師:秋是一個怎樣的人?師:一提起秋,人們會說什么?師:這就是下棋能手。師:你還知道誰是哪方面的能手?老師利用三個問題,解決了“能手”這個詞的理解與運用,這樣的理解與運用到位嗎?有效嗎?讓我們再一起看看另一位老師的處理:師:什么叫能手?生:遠遠近近的人都知道他下棋很厲害。師:遠遠近近的人都知道他下棋很厲害這就叫能手。還有誰知道什么叫能手?生:做這件事情特別厲害。師:他說得非常清楚,做這件事情特別厲害,這就叫——(生齊:能手)還有誰知道什么叫能手?生:下圍棋非常棒。師:下圍棋非常棒,這就叫下棋——(生齊:能手)。生讀詞語,師:下棋高人,我們叫他們是下棋——(生齊:能手),你還知道哪些能手?生:游泳能手。師:游泳特別厲害。生:跑步能手。師:跑得像飛毛腿一樣。生:畫畫能手。師:畫畫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了。……師:看來各行各業(yè)都有能手,我們班有沒有小能手?生:xxx是寫字小能手。生:我是籃球小能手。師:哎呦,他多么自信,我們把掌聲送給他。生:xxx是我們班的勞動小能手?!瓗煟何覀儼嘤羞@么多的小能手,我們要把掌聲送給他們,好嗎?
從這個教學實錄中,我們看到老師的設(shè)計是多層次的,針對性是很強的,是富有“語文味”的詞語教學。老師先引導(dǎo)學生初步感受詞語的意思,學生們各抒己見。說實在的,學生的思維是跳躍式的,表達是沒有條理性的,但老師總能很好地解說,使學生的各種淺顯的解釋都符合詞語的意思,使得用自己的話解釋詞語變成了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接著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引導(dǎo)學生運用剛學到的詞語在新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一步理解,老師的提問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哪些能手”這樣的提問,回答就只需要一個詞語或短語,降低了難度,有效拓寬了學生的思路,積累了語言。最后讓學生對語言進行了運用與創(chuàng)生,從詞變成了句,同時也認識了身邊的小能人,并以能成為小能人而感到自豪,上升到了情感層次,老師帶領(lǐng)學生沉入到了詞語的感性世界。這樣的設(shè)計,既是對文本的拓展,又反哺了對詞語的理解,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當然,小學低年級詞語教學應(yīng)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這樣才能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巨大的吸引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詞語的興趣,促使他們思維活躍、情感豐富、識記創(chuàng)新能力的增強,詞語教學的效率才能達到最優(yōu)化。如圖片、實物、簡筆畫、體態(tài)語言、聯(lián)系上下文、創(chuàng)設(shè)情境等方法。但是不管什么方法,不能為理解而理解,不能停留在理解這個淺層次上,還有積累和運用。在低年級的詞語教學一定要遵循“識記—理解—積累—運用”螺旋遞進的規(guī)律,讓詞語在孩子的心中“生根開花”。
2011版課標對語文課程性質(zhì)的重新界定: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皩W習語言文字運用”這幾個字,揭示了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是言語能力構(gòu)建,而非語文知識傳授。因此,作為低年級的語文老師,不能只停留在對詞語的識記與理解上,而應(yīng)該放開我們的手腳與思維,將詞語教學上得更為扎實有效、機智靈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