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燕
摘要:圖文信息轉(zhuǎn)換題是近幾年高考中的主要題型,綜合試題分值比重也有所加大。教學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欠缺有效篩選圖文信息的能力,本文就如何獲取圖文信息的資源,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圖文資源說明地理知識,做了相關的闡述。
關鍵詞:有效篩選;圖文信息;圖文轉(zhuǎn)換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6-0109-02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是高考考查的能力之一。很多學生在掌握地理學科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面對題目中的新圖形、新情境,欠缺從圖形、情境中獲取和挖掘信息的能力,知識遷移受阻。如何有效篩選地理圖文信息,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圖文信息說明地理知識,需要我們思考。
一、活用教材資源
教材文字表述準確、生動、概括、易懂,基本的地理事物、地理方法、地理技能表達清楚到位,作為“學材”,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的源地,因此,首先我們要從教材下功夫,有效篩選地理圖文信息。例1:人教版必修1“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教材圖2.1“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知識較復雜,直接講解學生很難理解。我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請學生閱讀教材28頁第二自然段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讓兩名學生到黑板上完成大氣受熱過程圖(學生圖形設計顯得簡單很多了),根據(jù)兩位同學的版圖師生共同找不同,學生首先反饋的第一問題就是“何為長波輻射,何為短波輻射?”這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最下方的小字部分,解決疑惑。接下來讓學生閱讀教材29頁活動題中的文字信息,“大氣逆輻射過程”這個難點迎刃而解了。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有效篩選教材文字信息的能力,也可以提升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師依據(jù)教材的一些資料,讓學生閱讀后,自己動手繪制圖表,不僅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可以加深對圖表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做“圖—文—題”的轉(zhuǎn)換。例2:人教版必修3“資源跨區(qū)域調(diào)配”這一課題中,一位教師在探討“為什么輸”的問題時,重點讓學生研讀教材插圖“我國東、中部和西部地區(qū)能源生產(chǎn)、消費占全國的比例圖”、“煤炭和天然氣作為能源的特點比較圖”,對于“輸有什么影響”的討論,采用的是讓學生閱讀教材。完成表格而后討論的方式。這種最大限度地運用教材獲取實效,也是我們高中地理教師應該追求的目標。從使用教材的角度看,只有科學地、適度地處理教材,才能將陳述狀態(tài)的教材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有效的地理信息。才能實現(xiàn)恰當、靈活、有效地使用教材的目的,也就提高了教材處理的有效性,提高了學生篩選地理圖文信息的能力。
二、尋找新情境,獲取新信息
這里的“新情境”泛指我們?nèi)粘I钪兴锌梢詾槲覀兊乩韺W科服務的信息。高中地理教學中,有效篩選地理圖文信息,將之轉(zhuǎn)化為相應學科基本問題,不僅需要活用教材資源,而且我們要基于學習者的生活經(jīng)歷、社會熱點、焦點尋求新情境。
1.引用學習者生活資源。高中地理教學中怎么使枯燥的自然地理知識變得更貼近生活,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有情趣、更有情調(diào),這對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中,我們可以聯(lián)系生活中的感受,讓他們自己觀察總結(jié)簡單的規(guī)律“北半球,一年四季什么時候白晝較長,什么時間白晝較短?一天中什么時候影子最短?為什么?我們生活的地方物體的影子一般朝向?我們坐在教室里,什么時候感覺陽光射入得最多?”針對第二單元“熱力環(huán)流”知識點老師可以設問:“我們點燃的孔明燈為什么會往上走?我們暖水瓶中的熱氣做什么運動?”在講到第三單元“水資源合理利用”時我常常結(jié)合學生生活的長三角地區(qū)進行提問,“長三角缺水么?長三角為什么缺水?如何解決呢?”基于學習者的生活經(jīng)歷,獲取所學知識點的地理信息,把“質(zhì)疑問難”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讓所有學生都有“我要質(zhì)疑”的欲望,大膽陳述自己的疑問和見解。而后,教師及時給予積極性的評價,激發(fā)探究思維的延續(xù)。學生學習興趣被激發(fā)了,知識遷移能力也大大提升了。
2.有效篩選熱點資源。高考地理試題很多題目是以熱點、焦點問題作為命題的背景材料或切入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用掌握的地理知識分析、闡釋和評價當今熱點、焦點、重大社會問題,是學以致用的體現(xiàn)。有效篩選熱點資源要注重尋找熱點與教材的融合點,以下是我從網(wǎng)上收集的信息,那么如何找準其與教材知識的切入點呢?這需要我們和學生共同完成。例如材料1:2013年11月16日,長春市民冒雪出行。當日,自午后開始,長春、遼源、吉林、通化、白山、延邊地區(qū)西部、長白山保護區(qū)出現(xiàn)雨夾雪轉(zhuǎn)大到暴雪天氣。降雪導致路面能見度降低,市民出行受阻,截至15時,長春龍嘉機場27架次航班取消。受來自蒙古國的冷空氣影響,16日夜間至19日,東北地區(qū)將出現(xiàn)今年下半年以來范圍最大、強度最強的一次降雪過程,中央氣象臺16日18時發(fā)布今冬首個暴雪黃色預警。材料2:強臺風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凌晨4點40分在菲律賓中部薩馬省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速260KM/H(10分鐘平均),305KM/H(1分鐘平均),為全球有記錄以來的最強登陸臺。強臺風“海燕”的中心2013年11月10日上午8點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南偏東方大約155公里的南海中西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2米/秒)。這是近期發(fā)生的較有影響的地理事件,在完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常見天氣系統(tǒng)”教學之后,教師可以抓住這些有效資源,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嘗試自己編制與天氣系統(tǒng)有相關的冷鋒(寒潮的危害)、氣旋等題目,在題目編制過程中培養(yǎng)其學習和探究能力,在對編制題目的解答中,實現(xiàn)自我評價和生生互評,這樣不僅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老師主導的作用,而且可以積極疏導學生的思維,排除障礙,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何樂而不為呢?很多情況,學生之所以不能用最簡便的方法解題,是因為他們在沒有審清題意的基礎上弄清命題者的出題意圖,沒有找到題目信息和所學知識的切入點。有效篩選熱點信息,嘗試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根據(jù)熱點情境參與題目的編制,把發(fā)現(xiàn)、質(zhì)疑、討論、爭辯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讓他們在交流中的碰撞,在交流中補充和融合,進而實現(xiàn)“熱點資源”真正價值的充分利用。
三、善于運用課堂生成資源
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的“亮點”、“錯誤”和“節(jié)外生枝”,這些都屬于課堂生成性教學資源。抓住時機把有效的信息合理利用起來,生成有價值的地理教學資源,也是獲取地理圖文信息的有效途徑之一。例如:通常我們在教學“大規(guī)模的海水運動”時,給出左圖,學生會很快補充好箭頭,完成洋流模式圖。但一次教學案設計中,我忘記了補充橢圓里面的線條(表示洋流),課堂上“意外”發(fā)生了,一部分學生畫出來的大洋環(huán)流并沒能以副熱帶海區(qū)和副極地海區(qū)為中心,而是在0°~30°、30°~60°內(nèi),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以往教學中,很多學生根本就沒能很好地理解這幅洋流模式圖。后來,我每當講這一課的時候,都有意設計不帶線條的模式圖,以此考察學生的理解程度。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的主要來自學生的信息,有些是教師可以事先預設的,但更多的可能是教師無法預設的,關鍵是教師要能及時捕捉這些來自學生的信息,這對今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和學生的發(fā)展有實實在在的推動作用。
綜上,“知識是基礎,能力是歸宿”,故傳授知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致的。只有有效篩選地理圖文信息,把這些圖文信息運用到地理課堂教學中,才能實現(xiàn)地理教學的真正價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