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空間隱喻理論與“橫”的語義認知

2014-08-29 09:10:10何建友
關鍵詞:方位詞形容詞隱喻

何建友

(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 外語系,湖北 十堰 442000)

人類具有隱喻性思維。一切事物均具時空的規(guī)定性,“在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超越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尺度,空間和時間是一切實在與之相關聯(lián)的構架。我們只有在空間和時間的條件下才能設想任何真實的事物”[1]。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空間概念比時間概念更基本,空間組織在人類的認知中占據(jù)著中心地位。人類對時間的認知都是以空間概念為基礎,通過空間隱喻來表達。據(jù)Lakoff & Johnson的觀點,空間隱喻指的是參照空間方位而形成的概念隱喻[2]。它將上下、前后、里外、深淺、中心邊緣等具體的空間方位概念投射于情緒、身體狀況、數(shù)量、社會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臻g隱喻是語言中最基本的隱喻,普遍存在于日常語言中,人類的許多抽象概念都是通過空間隱喻來構建的。以Anderson為代表的方位主義(localism)曾指出:無論是從語法上還是語義上來看,空間的表達比各種非空間的表達形式都更基本,因為空間表達形式是其他各種表達形式的結構模板(structural templates)[3]。王文斌通過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英漢民族世界經(jīng)驗方式和思維方式在時空兩方面各有其特質性偏向:英民族偏重于時間,而漢民族則偏重于空間[4]。據(jù)此,研究漢語空間隱喻具有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本文專注漢語空間形容詞“橫”的研究,通過對該詞在語言中的隱喻化方式和表達方法的分析,進一步揭示漢民族空間隱喻的特征。

一、垂直和水平空間隱喻研究

現(xiàn)代漢語稱空間為方所,是由方位和處所兩大概念組成的重要語法范疇[5]31。朱德熙先生在《語法講義》中將方位詞分為單純方位詞和合成方位詞兩類,單純方位詞包括“上、下、前、后、里、外、內、中、左、右、東、西、南、北”[6]。國內研究者對空間隱喻的研究主要有兩大類,一類關注垂直空間內的單純方位詞,另一類則把側重點放在表水平空間的字詞上。

(一)垂直空間

在垂直空間研究中,對方位名詞 “上、下”的研究最多、最廣。Lakoff提出的經(jīng)驗現(xiàn)實主義(experiential realism)認為,意義是人類的生理機能以及人們與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相互作用得到的身體經(jīng)驗和社會經(jīng)驗的體現(xiàn)[7]。這與中國古代“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思想具有一致性。人類開始直立行走時頭在上、腳在下,形成了最基本的垂直空間概念,把身體不同的部分描述為“上/下肢、上/下唇、上臂、下體、下巴”等。推而廣之,衣服、居所、家具也出現(xiàn)了上下之別,如“上衣、下擺、樓上、地下室、上鋪、床下”等。身體經(jīng)驗進一步使人們把垂直空間和情緒狀態(tài)聯(lián)系在一起[8-9]:低垂的姿勢伴隨的是悲傷低落的情緒,表現(xiàn)為“低頭不語、低聲下氣”;而直立的姿態(tài)和正面情緒對應,表現(xiàn)為“昂首挺胸、喜上眉梢”。久而久之,消極和積極的情感分別被用來表達對事物的否定和肯定態(tài)度,垂直空間概念于是投射于品質、禮儀、策略、道德、事件過程和結果等,出現(xiàn)了“上/下等、上賓/下人、上/下策、上進/下流、蒸蒸日上/每況愈下、占上風/甘拜下風”等表達。最后,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和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垂直空間中的上下概念在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隱喻表達更加多樣化,用來表達時間、數(shù)量、事物過程甚至其他空間,如“上/下午、上百人/不下百人、上/下班、北上/南下”等。吳淑雄更是從語法化隱喻的角度分析了垂直空間方位詞“上/下”從名詞到動詞、動詞補語和名詞詞組的詞類轉化[10]669。

漢語中垂直空間形容詞“深、高/低”等應用范圍也頗為廣泛[11-13],如深被用來喻指感情、時間、濃度、距離、知識、內涵、本領、經(jīng)歷、印記、動作、關系、聲音等概念,高低喻指年齡、心理狀態(tài)、學識、地位、溫度、品質、數(shù)量等。

(二)水平空間

水平方位詞的研究主要有“前/后、左/右”兩組。首先,前/后空間方位的形成仍然以身體經(jīng)驗為基礎,以人的身體(可以具體到某一器官)為中心進行空間認知,如有“身前/后、前/后頭、面前、后背”等表達。其次,人直立行走方向是向前的,朝前的身體器官明顯多于朝后的,所以運動體驗把“前”視為積極的意象;反之,向“后”就是逆行、消極的[14],如“前賢/后生、前進/后進、爭前恐后”等。再次,人眼所視范圍有限,視覺體驗促使人們將看得見的公開狀態(tài)定義為“前”,看不到的隱秘狀態(tài)定義為“后”,常見的表達“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源自于此。最后,人類所獨具的隱喻性思維將時間視為一條水平軸,日常的移動情境(motion-situations)證明“時間的經(jīng)過是運動”,無論采取“時間在運動”還是“自我在運動”的視角,水平方位詞“前/后”都用來喻指時間和次序概念,如“前天/后天、前途未卜/回首前塵、前任、后媽”等。

左右表示物體在水平方向的位置關系和運動,其隱喻意義頗為有限。首先,人類在勞動和書寫過程中,右肢靈活,左肢笨拙,古代漢字書寫從右至左,位尊重要人物記錄在前,于是形成了“右尊左卑”的權勢概念[15];但論指吉兇、座位、方位、次序等又有“崇左卑右”的傾向[5]35。同時左右隱喻進一步拓展為人(權勢身邊的屬下)和控制。其次,桿狀稱一直是我國衡量物體重量的最主要方式,物體重量與其數(shù)量成正比,數(shù)量越多的物體在度量時稱舵越是稱桿右邊的準星,加之重量的度量在人們生活中極其重要、普遍、頻繁,左右形成了表達數(shù)量的概念隱喻。

二、橫的隱喻化過程和語義解讀

如前文所述,垂直空間方位詞在漢語中隱喻的數(shù)量、廣度和多樣性方面都是驚人的;相對而言,水平空間方位詞的隱喻化則遠沒有垂直空間方位詞豐富。國內研究者主要集中在空間名詞的隱喻研究,對空間形容詞如“高/低、深/淺、遠/近、橫/豎”的關注不多。下面擬就水平空間形容詞“橫”的隱喻化過程與語義獲得和發(fā)展做出分析①。

(一)橫的空間隱喻

橫與“豎、直、立、縱”相對,隸屬于水平空間形容詞,作為相對概念,生活中“橫”的空間隱喻具有多樣性。具體圖示如下:

一般說來,橫的空間概念有兩個認知參照點:首先,橫意指與地面平行,早期木質建筑物中的“橫梁、橫楣”以及懸掛的“橫批(圖1)、橫幅”都屬于此類認知表達。其次,人類的進化過程使雙手解放出來,最終靠雙腿“直立行走”,雖然陸地上的低級動物仍然保持爬行的姿勢,身體與地面平行,但人類對其行走方式的描述仍然基于自身體驗:依靠肢體向前或向后運動,保持頭和雙目在前,背(尾)在后。據(jù)此,只有螃蟹“橫行”(圖2),即橫又以身體為參照點,指與目視垂直的方向左右延伸,如“橫寫、橫拍(乒乓球運動)、橫向、橫格(圖3)”等。值得注意的是,認知參照點不同,在同一空間內的兩個方向不同的事物都可以看做是“橫向的”。圖4中人們形容河流“橫在眼前”,又說小橋“橫跨河面”,即河流和小橋分別以身體和地面為參照點。

(二)橫的本體隱喻

人臉表情豐富,可以通過眉、目、嘴角[9,16]的變化傳達內心世界的情緒。溫良順從的人表情自然,低眉順目;愁苦犯難的人表情痛苦,愁眉緊鎖。宋人書《太平廣記·俊辯類二》引《談藪》:“金剛努(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爆F(xiàn)實生活中,人在生氣時皺眉肌拉平雙眉,橫向肌肉成凸起,橫隱喻映射到身體部位,喻指兇惡,如“橫眉立目、橫頭橫腦、滿臉橫肉”等。

(1)兩個人的身量全在六尺出頭,橫眉立目,有虎豹的兇惡,沒有虎豹的尊嚴威美。(老舍《趙子曰》)

(2)這時,坐在一邊兩個滿臉橫肉的漢子噌地站了起來。一看他們,我笑了,這兩漢子坐著十分唬人。(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

語言的發(fā)展使“橫”的應用不再局限于與身體部位的搭配,語義“兇惡”被廣泛用于四字成語中,有諸如“橫加指責、橫征暴斂、橫行鄉(xiāng)里”等表達。同時,該字的讀音也開始多樣化,喻指兇狠霸道、不講道理意義時的讀音又可為hèng,如“蠻橫、驕橫、專橫”等。

(3)本來生活已經(jīng)很好,但想依仗豪門逃避賦稅、橫行鄉(xiāng)里,便成群結隊地來簽訂契約賣身為奴。(余秋雨《小人》

(4)杜鵑是一種灰黑色的鳥,毛羽并不美,它的習性專橫而殘忍。(郭沫若《杜鵑》)

(三)橫的結構隱喻

空間是建構事件的源域。Lakoff 提出的事件結構隱喻的方位系統(tǒng)所包含的具體映射方式有:“狀態(tài)即位置”(states are locations)、“目標即目的地”(purposes are destinations)、“手段即路徑”(means are paths)、“困難即前進的障礙物”(difficulties are impediments to motion)[17]。如前文所述,垂直空間方位詞上/下可喻指事物的“開始/結束”(狀態(tài))、“進展順利/遭挫”(路徑)、“結果成功/失敗”(目標)。沿垂直空間上下運動的事物如果改為水平橫向運動,那么意味著路徑的改變或進程的中斷,即“前進中出現(xiàn)了障礙物”,故此“橫”(表此意時多讀hèng)可喻指“突然、意外的狀態(tài)”,如“橫禍、橫死、橫生枝節(jié)”②?!吨杏埂酚盅浴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意外的情況往往是不幸的,“橫事”喻指意外的事故或災難。

(5)不知道,我說過我對這件事一無所知,這簡直是飛來橫禍。(王朔《人莫予毒》)

(6)家有賢妻男人不遭橫事。

(7)比如說蒙古民族,當她崛起的時候,她曾經(jīng)橫掃整個亞洲和半個歐洲,沒有任何國家當時能夠抵擋。(張青文《無堅不摧的昆蟲軍團》)

(8)恩格斯知識淵博,思想敏銳,才華橫溢,通曉20多種文字。(《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四)橫的語法化隱喻

語法隱喻獨立于詞匯隱喻。國內諸多研究多集中在名詞化、動詞化研究領域[18-19]。橫是形容詞,基本不轉化為名詞③,我們不妨將橫的語法隱喻限定在動詞化范疇內。動詞化指的是把不是過程的成分當作過程來處理(take non-process as process)[19]。從形式層來看,動詞化是通過用動詞替代其它詞類來表達一般不是由動詞表達的意義,如關聯(lián)詞、名詞和形容詞都可以通過動詞化實現(xiàn)語法隱喻。徐盛桓認為經(jīng)過功能代謝為基礎的語法過程,名動轉用實現(xiàn)了含義內涵化[20]。李曉燕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形容詞轉化為動詞的形—動化密集信息的機制與名—動化基本類似[21]。

(9)致庸氣極了:“還不放手?一點規(guī)矩都不懂嗎?”那伙計臉一橫:“你敢管大爺我?你是哪里來的蔥?。俊?電視劇《喬家大院》)

(10)她把心一橫:“20就20!”說完,她毫不猶豫地抱著孩子上了車。(陳大儉《三輪車夫》)

(11)但在向市場經(jīng)濟過渡中,自然和市場的雙重風險,隨時都有可能橫在眼前。(《人民日報》1994)

例9中“橫”動詞化后內化了本體隱喻和結構隱喻中的“兇惡”、“突然”之意,形容人物表情陡然變得兇神惡煞。例10中“橫”則表達了女主人公突然間為強烈的決心(程度高)所驅動做出反常之舉(改變事物發(fā)展的路徑):故事的背景是平時到醫(yī)院只需2元車費,但是母親懷抱生病的女兒,救女心切,甘愿選擇被額外多收取費用。例11則用動詞“橫”突出了風險的“突然性”和“災難性”,義同“橫事”。三例共同驗證了形—動化語法隱喻對信息的集中概括功能。需要指出的是,形容詞被動詞化后所云集的信息也是有選擇性而非包羅萬象的,這符合Langacker從隱喻視角對語法的認知過程的解釋:語義的描述就是描寫概念形成的意象(image),每一種意象都將一個側面(profile)加于一個基體(base)之上;基體就是詞義的認知背景,側面是基體突顯的結構即詞義[22]。一個事物有很多屬性,而語言的使用者只能根據(jù)表達的需要選擇他關注的側面,于是被關注的側面得到突顯,那個側面所代表的語義也得到突顯[23]。

除了名詞/形容詞—動詞化之外,方位詞的語法隱喻化還有其他方式,如可以由實詞演變成虛詞,“變成滿足語言結構需要的工具,經(jīng)虛化來解決語言表達的問題”[10]675?!皺M”在很多習語中已經(jīng)失去了自身的本意,僅限于固定搭配,且多采取與垂直空間形容詞“豎、直、縱”對舉的形式,如橫挑鼻子豎挑眼、豎著好吃橫著難咽、橫說豎說、縱橫馳騁、老淚縱橫等。

(12)護士班的人突然對她有點橫挑鼻子豎挑眼兒,上班一點小事沒做周全便怨聲四起,鬧得紛紛揚揚。(張欣《梧桐無痛》)

在諸如“橫七豎八、橫躺豎臥、橫沖直撞”這類短語中,“橫”雖仍保留指示空間方向的含義,但已經(jīng)被明顯地弱化了,這些短語多表示雜亂無章、不守秩序之意。

三、結論

本文以空間隱喻理論為基礎,對橫的隱喻化途徑和意義進行了分析和闡釋。漢民族在空間隱喻的使用上表現(xiàn)出重“垂直空間”、輕“水平空間”的傾向:首先,在應用廣度和數(shù)量上,垂直空間方位詞“上/下、高/低、深/淺”所表達的隱喻概念都遙遙領先;其次,垂直空間“上、高、深”等被廣泛用來表示積極肯定的感情和評價,這種功能是水平空間方位詞 “左/右、前/后”所不及的。境由心生,作為代表人思維能力的心,實際上可以把握天地萬物,賦予天地萬物以意義和情感[24]。通過全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橫”在現(xiàn)代漢語中多表貶義,與橫相對的“豎、立、直”多表褒義,如“立志、亭亭玉立、正直”等。限于文章篇幅,這些論點有待另撰文論述。

注釋:

①文中例句選自北大CCL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

②“橫財”也當屬此類,指意外非法、不當之財。

③“橫”僅在表漢語筆畫時為名詞,如“橫平豎直”。

參考文獻:

[1] 恩斯特·卡西爾.人論[M].甘陽,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55:54.

[2] 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吳云.認知框架下的空間隱喻研究[J].修辭學習,2003(4):25.

[4] 王文斌.論英語的時間性特質與漢語的空間性特質[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2):167-173.

[5] 曾傳祿.漢語空間隱喻的認知分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2).

[6] 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135.

[7] Lakoff 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8] Nagy W E.Figurative patterns and redundancy in the lexicon[D].San Dieg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74.

[9] 藍純.從認知角度看漢語的空間隱喻[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4):7-15.

[10] 吳淑雄.漢語方位構詞的隱喻認知結構[C]//陸儉明.面臨新世紀挑戰(zhàn)的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11] 朱耕.空間隱喻的英漢對比[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3(5):104-106.

[12] 陳娜.基于語料庫的“Deep”和“Shen(深)”的認知對比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

[13] 金美順.空間形容詞“深”的研究[D].北京:北京語言大學,2009.

[14] 付添爵,劉朝武.空間隱喻視角下的“前后”認知[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13(1):114-120.

[15] 王開文,覃修桂.從認知角度看“上下”和“左右”在語義上的相同和相悖[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 (6):62.

[16] 向二蘭.“臉”的隱喻意義探源[J].外語學刊,2007(6):28-31.

[17] Yu N.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M].Amsterdam:John Benjamin Publishing Company,1998:140-144.

[18] 從迎旭.語法隱喻的確定和一致性標準[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3(3): 56-58.

[19] 朱永生.名詞化、動詞化與語法隱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2):86.

[20] 徐盛桓.名動轉用與功能代謝[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8):2-5.

[21] 李曉燕,歐陽俊林,蔣蘭惠.隱喻及動詞化語法隱喻[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69- 72.

[22] Langacker R.Nouns and verbs[J].Language,1987,63(1):53-94.

[23] 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4] 成云雷.趣味哲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56-57.

猜你喜歡
方位詞形容詞隱喻
認識形容詞
有講究的方位詞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隱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動物們的聚會
形容詞找家
兒童繪本(2017年6期)2017-04-21 23:20:41
漢語方位詞研究
速讀·中旬(2015年5期)2015-10-21 19:34:54
基于漢語方位詞特點的二語教學策略——以“左”“右”為例
學習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56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劍南文學(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
形容詞
句容市| 哈巴河县| 南阳市| 治县。| 资源县| 洛阳市| 江口县| 通城县| 镶黄旗| 雅安市| 宕昌县| 临颍县| 大关县| 湘西| 常州市| 方正县| 岳阳市| 乐安县| 六枝特区| 同仁县| 游戏| 紫云| 平果县| 安丘市| 海南省| 万载县| 本溪市| 余庆县| 瑞昌市| 红桥区| 贡觉县| 庆云县| 墨竹工卡县| 丁青县| 建德市| 万州区| 资讯 | 崇州市| 峨边| 平塘县| 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