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俊平
由于一個小事件而影響整個國家的案例有很多。
在中國歷史上,明朝的滅亡固然有多種因素,但撤銷驛站的決策卻導致明朝加快滅亡的速度。因為驛站是軍隊化編制,撤銷驛站使幾萬軍人下崗,于是作為其中一員的李自成很快組建了一只反明大軍,直接導致了明王朝的滅亡。
所以在管理學中一定要做到精細管理,不要忽視每一個細節(jié)。忽視一個細節(jié)而導致重大事情的發(fā)生,這就象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筑,如果那些窗不被及時修理好,就會讓人誤解,這是一個無人管理的廢樓,它的其它窗戶也會被人破壞。最終人們甚至會闖入建筑內,如果發(fā)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縱火,這就是著名的“破窗效應”。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摸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的中產階級社區(qū),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qū)。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托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后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
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該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繁榮。
在一個組織中,如果對于違反公司制度的一些小行為視而不見,沒有進行及時糾正,就會使員工類似的行為再次甚至多次重復發(fā)生。久而久之,會導致制度化建設在企業(yè)管理中的弱化,員工就會對于剛性制度變得淡漠起來,結果這個企業(yè)就會變得沒有章法。這樣就會導致管理細節(jié)出問題,細節(jié)一出問題,這個企業(yè)很可能一夜垮掉,因為細節(jié)決定成敗。
中國早期破產倒閉的企業(yè),很多就是一個微小的管理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而導致企業(yè)倒閉。比如,南京冠生園食品廠就是沒有嚴格把控采購關,結果月餅中有一些原料是陳年舊餡而導致企業(yè)的關門。
相對來說,也有成功避免“破窗效應”的企業(yè),如海爾早期的O E C管理,“日清日畢”就是讓員工必須當天處理好當天的事物,并且把沒處理好的事情公布出來,以警示員工下不為例,不讓一扇破窗過夜。
在日本,有一種稱做“紅牌作戰(zhàn)”的質量管理活動。日本的企業(yè)將有油污、不清潔的設備貼上具有警示意義的“紅牌”,將藏污納垢的辦公室和車間死角也貼“紅牌”,以促其迅速改觀,從而使工作場所清潔整齊,營造出一個舒爽有序的工作氛圍。在這樣一種積極暗示下,人人都遵守規(guī)則,認真工作。實踐證明,這種工作環(huán)境的整潔,對于保障企業(yè)的產品質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們現在許多企業(yè)家在管理上往往忽視了一些小的細節(jié),比如公司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比如員工的文明用語等等,這些看似小事其實可以帶來許多負面的效應。一個臟亂差的食品公司不可能讓人相信它的食品是衛(wèi)生合格的,一個不講究文明用語的公司,不可能成為一流的服務企業(yè)。
在我們的社會管理中,“破窗理論”也給我們帶來很多有益的啟示。紐約市交通警察局長布拉頓就受到“破窗理論”的啟發(fā),而扭轉了地鐵的治安環(huán)境。
紐約的地鐵被認為是“可以為所欲為、無法無天的場所”,針對紐約地鐵的犯罪率飆升,布拉頓采取的措施是號召所有的交警認真推進有關“生活質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論”為師,雖然地鐵站的重大刑事案不斷增加,他卻全力打擊逃票。結果發(fā)現,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緝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攜帶兇器。結果,從抓逃票開始,地鐵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轉。從打擊逃票的小細節(jié)入手,布拉頓就解決了地鐵治安的問題。
一個社會的小奸小惡正是暴力犯罪的溫床,因為這些事情看似微小,卻有象征意義。因此我們的管理者應該從小事入手,解決一些看似無關輕重的小事,會大大減少行政管理成本,這也是政府提出“民生無小事”的管理道理。
從“破窗效應”中,可以得到這樣一個道理:任何一種不良現象的存在,都是在傳遞一種信息,這種信息會導致不良現象的無限擴展。同時,必須高度警覺那些看起來是偶然的、個別的、輕微的過錯,如果對這種行為不聞不問、熟視無睹、反應遲鈍或糾正不力,就會縱容更多的人“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就極有可能演變成“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