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銀
只有學生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那么如何讓學生快樂地學習物理,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呢?我在教學中采用快樂教學策略,吸引學生認真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快樂教學法,能達到讓學生愉快接受知識的目的,下面我談談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快樂教學法的嘗試與體會。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不是天賦的,它是在后天生活環(huán)境和教育影響下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的。中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來自生活和自然界的物理現(xiàn)象,來自對物理實驗的好奇心,也來自對教師的教學方法、科學態(tài)度和教學語言的欽佩。我們認為一個優(yōu)秀的物理教師,首先是一位善于發(fā)揮物理學特色的實驗能手,在他手里,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知識由靜變動,由抽象變直觀,由枯燥變生動;加之生動、清晰、流暢的語言,和藹可親的教學態(tài)度,深入淺出、恰到好處的比喻,激起學生豐富的想象和思維的樂趣,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就會油然而生。教師的素質(zhì)和修養(yǎng)也能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志趣和對物理學的情感。
教材入門篇中介紹的現(xiàn)象、實驗均能給學生“新”、“奇”的感覺,本身就是激發(fā)興趣的素材,教師可以利用彩圖、演示實驗或讓學生自行閱讀,使他們感到物理學研究對象的“實”,使他們進入一種“情”境,以“新”、“奇”、“實”、“情”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看到知識的力量。教師在教學中再列舉幾個由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改變了人類生活和生產(chǎn)方式的實例,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的意義,激發(fā)起探索科學奧秘的動力。
二、采用新穎導入
新教材圖文并茂,用一些有趣的故事、例子、現(xiàn)象、小實驗等引入新課,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用簡單有趣的小實驗引入,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觀察注意力,而且能抓住初中學生的好奇心理、愛動手動腦的特點,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激發(fā)起探求知識的欲望,活躍學生的思維,自然貼切地引入新課。
三、提高教學效率
“寓教于樂”,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教學,是很多老師追求的目標,但是“過猶不及”,一味追求課堂教學游戲化,往往會降低課堂教學效率。巴甫洛夫說:“學習需要最大的緊張和最大的熱情。”可見,緊張也是學習必須具備的一個條件。但是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一味活潑和一味緊張都是不可取的,為了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我認為應該做到兩者有機結合,張弛有度。一般說來,學習需要一定的緊張。科學證明,緊張會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活躍,這種情緒對提高學習效率十分有益。因此,教師應該適度調(diào)動學生的緊張情緒,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最起碼要精心準備教案,保證課堂教學思路的連貫性、緊密性,并保持一定的速度與節(jié)奏,刺激學生跟上速度,從而產(chǎn)生緊張感。但一直營造緊張的氛圍會使學生極度疲勞,不利于優(yōu)化學習效果。這時教師可以適當加入合理的幽默以調(diào)節(jié),使學生在輕松幽默中放松緊張的身心,從而以更好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傊晒Φ慕虒W如同一首優(yōu)美的樂曲,時起時伏、抑揚頓挫、自然流暢,使學生不僅在緊張中高效地學到了知識,而且在活潑的氣氛中輕松學到了知識。
四、運用物理實驗
初中物理新課標非常重視學生的探究性實驗環(huán)節(jié),并且要求學生按照書本知識的提示自主操作,教師不能插手代勞。當然,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創(chuàng)新和技能的創(chuàng)新。我在教學中堅持讓學生親自動手設計實驗方案,切實體現(xiàn)學生在整個探究式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絕不一廂情愿地代勞,不搞新課改的“形”,行傳統(tǒng)教學的“質(zhì)”。我根據(jù)學生的能力、興趣愛好等要素進行分組,以組為單位,在組長的帶領下對前面提出的問題、猜想和假設設計合適的實驗方案進行驗證。由于是小組多人合作操作的,同時又有已有知識作導航,他們一般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設計出比較合理的實驗方案,即便有不盡如人意甚至有偏離教學目標之處,也沒有大礙。教師在審查學生實驗方案時只要科學地加以指正,他們就能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一定會邊實驗邊改正,從而達到“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極佳境界。
五、構建知識體系
學習物理感到困難的原因之一,是不能很好地把所學物理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在分析、解決物理問題時不能靈活運用,顯得力不從心。為解決這個問題,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以下方面的訓練。
1.遺忘規(guī)律支配著每個人的知識保持,短時記憶容量有限,同時知識組織程度也影響從頭腦中提取知識。所以,只有及時地復習、歸納,才能對所學知識進行重組,使其系統(tǒng)化,構建知識網(wǎng)絡,掌握物理知識、規(guī)律,提高學習能力。
2.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思想和學習中的困難,有針對性地、及時地幫助他們排除影響學習的心理、思想上的障礙,訓練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不讓學習困難和問題積累過多。困難和問題積累過多,不僅對后續(xù)教學產(chǎn)生負面影響,而且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畏難情緒和厭倦情緒,最終導致學習者失去主動性、積極性,知識信息難以輸入、儲存和提取。要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刊,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借鑒別人的成功學習方法,做到來校文先生指出的那樣:“一個人如果只滿足于學好書本知識,那他永遠不會獨立地思考。我們應該在很早的時候就學會問自己,這個問題我為什么會懂?又是怎樣弄懂的?如果一個問題不清楚,也要問自己,為什么這個問題我不明白?同時進一步思考,在這個過程中不妨換一個角度考慮?!笨傊瑔栴}的關鍵是你要學會問自己。
總之,“快樂”教學法給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愉快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不但能使整個過程充滿樂趣,而且能使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成長,更重要的是能為二十一世紀輸送更多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