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幼兒期是人生的啟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素質(zhì)的重要階段和關鍵時期,但是從當前獨生子女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來看,現(xiàn)今的孩子,可以說是被愛包圍著的。大人們就像衛(wèi)星般圍繞著孩子這顆太陽,通常是孩子要什么,家長給什么,因此在小班幼兒剛入園時,常常會察覺到有的孩子自控能力特別差,不能很快地適應幼兒園的規(guī)則。幼兒園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基礎時期,也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和情感態(tài)度形成的關鍵時期,而在整個幼兒園時期中,小班又是一個孩子常規(guī)和習慣養(yǎng)成的塑形期。小班的孩子十分脆弱,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關注,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幫助我們的孩子克服缺點,逐步形成正確的意識和良好的行為。
一、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觀察,對幼兒形成系統(tǒng)了解
我們班的琪琪小朋友,她活潑好動,平時奶奶陪伴她的時間比較多,是個愛說愛玩的小女孩,有時候脾氣比較倔強。琪琪第一天來幼兒園并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入園焦慮,反而很快就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了,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比較強。因為個子比較小,因此坐在第一組第一個,從幾個月的表現(xiàn)來看,琪琪的語言發(fā)展很不錯,但自控能比較差,常常不分場合地講話,特別喜歡表現(xiàn)自己。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琪琪小朋友屬于比較好動的類型,琪琪性格活潑,自控能力比一般小孩略差一些,游戲和學習活動時經(jīng)常隨意走動,做事沒有秩序,有時會乘老師不注意的時候把小朋友的作品、玩具等弄壞,有時還會和小朋友發(fā)生一些小沖突,活動時她的有意注意時間較短。另外,琪琪的交往能力還算不錯,角色游戲時常常扮演領導者,指揮著小朋友。
二、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zhì)教育,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剛進入幼兒園,常規(guī)還沒有形成,在家里又都是小皇帝,不會有人刻意制約幼兒做某事,從而養(yǎng)成了幼兒愛動、愛說話的習慣。其實,愛動愛說話不是什么壞事,恰恰說明了這個幼兒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喜歡新鮮事物,這樣的幼兒往往比具備更為開闊的思維和更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如果教師的引導方法正確,可以深度挖掘幼兒的潛在能力。但是,在幼兒園,需要遵守一定的常規(guī),所以,如何讓幼兒既保留愛玩愛動的天性,又遵守幼兒園常規(guī)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不解,小腦袋瓜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小問號。大到冰箱、彩電,小到一根針、一粒石子,他們都要摸一摸,玩一玩,忙個不停。其實,他們是在有意無意地探索世界的奧秘,每一次行為的結果總會或多或少給孩子帶來一定的體驗,好的結果使孩子充分享受歡樂,從而趨向這種行為。反之,孩子會避開引起不快樂的體驗,從而形成自己初步的判斷能力。好的行為習慣,是在不斷地反復中得到鞏固和強化的,不好的行為在不斷地出現(xiàn)后被反反復復矯正,才能戒除。
1、引導為餌,多使用榜樣力量。
首先,在學習活動中,經(jīng)常有意地讓她回答一些問題,看到她注意力不集中時,就用提醒、引導的話來激勵她,使她的注意力能夠集中,自己的行為得到控制。有時看到她做事三心二意時,就讓細心一些的孩子和她一起玩,使她把正在做的事完成,同時讓她知道怎么樣才能把一件事做好。小班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加上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有限,說教的方法對于小班幼兒是很難起作用的。只有以具體、生動的形象提供給幼兒行動的具體方法,才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及學習模仿的興趣。?告訴她不能隨意損壞告訴她別人搭建的漂亮的玩具不能隨意拆除,想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時,應有禮貌地詢問一下,征得他們同意后才能玩,學會和同伴友好合作游戲。
2、及時鼓勵,強化良好行為習慣。
在教學活動中,琪琪對提問反應快,回答問題準確、積極。但她總是坐在小椅子上亂動。動動這,招招那,散散漫漫,不遵守規(guī)則。我有意識地讓她為小朋友們服務——給小朋友們發(fā)書,發(fā)筆。對待老師布置給她的任務她很認真、很高興地為小朋友們服務著,同時我對她的表現(xiàn)給予及時地表揚和鼓勵,強化了她好的行為完成后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琪琪聽到別人喜歡她總是特別的開心,所以我總是提醒她,在幼兒園要遵守紀律,不能打擾其他小朋友,如果你能做到,老師、小朋友們會更喜歡你,每次說完這句話,她總是會朝我甜甜的一笑。
3、家園合作,建立共同教育的紐帶。
家園合作也是糾正幼兒不良行為習慣的重要保障,否則幼兒園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在家不進行強化,依然是治標不治本。因此,在學期初就和家長進行了有效地溝通,讓家長盡量保持和幼兒園教育的一貫性,對于不良行為的出現(xiàn)要進行及時地制止,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及時進行鼓勵,并且家長和教師也要做好榜樣示范作用,教師和家長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影響源,模仿是幼兒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和家長的言行舉止直接、間接地影響幼兒,構成他們學習的“榜樣”。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兒童提供良好的榜樣,使之形成良好的循環(huán)刺激效應。
三、多管齊下,幼兒行為習慣逐漸養(yǎng)成
經(jīng)過一個階段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琪琪的進步真的很大,每天走進教室總是大聲地和老師打招呼,顯得十分有禮貌,玩玩具時也不你爭我搶了,上課時坐的最端正的就是她了,就是保持的時間還有待提高,不過對琪琪來說這已經(jīng)是很大的改變了,就像她說的“我的小手和小腳聽我的話了”,聽到別的小朋友發(fā)出怪叫聲還會用食指放在嘴邊對他說“噓!你的聲音太響了,不好聽!”嗬,儼然一副乖寶寶的樣子。
可能在別人眼里,有的孩子太調(diào)皮,太難約束,自主性太強,但我知道他們調(diào)皮不失純真、自主不失自制。我并不需要在他們面前裝一副兇悍的模樣,讓他們在體驗中尋找規(guī)則,不需要他們一味聽取老師的建議而變得沒有自己的主張。在我眼里,這些小朋友個個都是出類拔萃的,個個都是快樂、聰明的個體,他們要的就是一個寬松的氛圍和一個和諧的師幼關系。我想:只有我們真誠地給予了這些,小朋友才能真正體會到尊重、平等和關愛,孩子們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他們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所以我們要耐心引導,對自己的教育充滿信心!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qū)同里鎮(zhèn)中心幼兒園 江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