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霞
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是班級,班級的核心管理者是班主任,可見班主任在學校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在“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形勢下,在“科研興校、教育為本”的今天,班主任要適應課程教育改革,不斷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將班主任工作做到實處。
一、師德是班主任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
大家經常提及的“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等,既是師德的規(guī)范,又是教師良好品德的體現(xiàn)。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對教育教學效果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在學生的心目中,班主任及任課教師都是社會的規(guī)范、道德的化身、父母的替身。許多學生都把自己的班主任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他們的態(tài)度、情趣、品行等。一個班級的班風,客觀地說是班主任人格的放大,班主任的人格是師德的有形的表現(xiàn),高尚而富有魅力的人格能產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睂W生往往從班主任的言談舉止中發(fā)展其性格,這就是班主任人格的力量。因此,班主任要平等、客觀、公正地對待學生,擁有一顆真誠、關愛、寬容的心。
二、形象是提升班主任素養(yǎng)的前提
儀表、行為習慣和工作作風是班主任形象的三個方面。儀表主要是指班主任的衣著、發(fā)式、舉止、姿態(tài)、風度等。我們每個人都具有自己與生俱來的獨特性,但獨特性和包容性并不排斥。學校對教師儀表,尤其是班主任儀表有統(tǒng)一性的要求,這個統(tǒng)一性就是:穿著要整潔端莊,發(fā)式要簡潔干凈,舉止要優(yōu)雅有度。對自身儀表的追求,一定意義上也體現(xiàn)了班主任的審美情趣是否高雅,因此,班主任必須注意儀表這種無聲的教育力量。
如果說儀表是為學生樹立了形象上的榜樣,那么教師的行為習慣和工作作風就是為學生樹立了學習和做事的榜樣。我們經常說言傳身教,身教的作用大于言傳,它勝過千言萬語的說教。班主任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自己上班卻遲到;要求學生認真學習,自己上課卻不認真。可以想象,這樣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是不能讓學生信服的。
三、溝通能力是班主任素養(yǎng)的重要指標
平??倳牭揭恍┙處煴г拐f:“我都和他講了無數(shù)次,但他就是不改?!睂W生改不掉不良習慣,或者學生的改變與教師預期的效果差距很大,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忽視的是,這樣的結果可能與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不當有關。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做班級和學生工作時,要講究溝通的藝術,掌握運用語言的藝術。
四、“愛”是班主任素養(yǎng)的核心
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每一個班主任必不可少的素質。由于師生之間沒有血緣關系,彼此之間要建立深厚的情感聯(lián)系,讓學生體會到班主任的愛比較困難,這就需要班主任要花費一些心思。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則是神圣。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不僅能提高教育質量,也會促進學生的成人和成才,會影響到學生身心的發(fā)展、人格的形成、職業(yè)的選擇、人生道路的轉變等等。因此,班主任應該把整顆心獻給學生并堅持一視同仁,將神圣的師愛均勻地撒向每一個學生,用愛感染他們,改變他們,教育他們,造就他們。
五、家校合作是班主任提升素養(yǎng)的好幫手
良好的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三者形成合力的結果,教育乏力往往也是因為學校、家庭、社會缺少溝通合作的結果。在班主任工作中,家長是其最直接的聯(lián)系者,因此,班主任應發(fā)揮好家庭教育的作用,開展好家校合作,使家庭教育成為自己開展好工作的好幫手。
六、教育科研是提升班主任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教育科研是班主任專業(yè)化的必由之路。這是因為教育科研的過程就是班主任揭示、探索教育及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過程,是激起班主任對教育理論的渴求及實踐探索的過程,也是不斷地提升班主任素質的過程。專家們預言,如果說20世紀的教育是靠行政推動的話,那么21世紀的教育應是靠教育科研來牽動,這就要求班主任要更加注重教育科研的引領作用。
班主任的成長與學校、班級的發(fā)展是完全統(tǒng)一的。既然我們處在班主任這個位置上,就要承擔起班主任這份責任,努力做好它,不斷地保持職業(yè)的激情,進德修業(yè),有所創(chuàng)造,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用完美的人格熏陶學生,用美好的形象影響學生,用優(yōu)美的語言感染學生,把愛撒向每一個學生。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