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淼
作為一門綜合藝術,影視和文學、音樂等藝術門類有著不可或缺的聯(lián)系,其中,音樂對影視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影視插曲作為影視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音樂藝術表現(xiàn)方面功不可沒。本文從聲樂和器樂兩個角度入手,具體探討影視插曲中的音樂藝術表現(xiàn)形式特點、重要性以及表現(xiàn)手法。
一、影視插曲中的聲樂藝術
在影視劇中,音樂元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聲樂藝術更是起到畫龍點睛作用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它通過對人聲音乃至情感的展示,使音樂內容和藝術與影視劇有機結合,最終起到促進影視內涵、情感抒發(fā)的作用。
(一)影視插曲的聲樂表達特點及重要性
第一,聲情結合。影視劇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通過劇情的展現(xiàn)來抒發(fā)人物情感,因此聲情結合是其主要的特點之一。而影視插曲正是能將其進行有效結合的重要方式,聲音是有效的情感傳送帶,合理運用插曲的聲樂演唱,能夠加深影視音樂表演情感的渲染力度。聲樂演唱通過對與作品內容、情感相關的歌曲進行切合主題的演繹,能夠有效表達出作品的節(jié)奏、色彩和色調的變化,使觀眾聽眾從中感受到影視作品中所包含的內在感情和思想,并且能夠很好地配合到畫面,表達出深入的情感,真正地體現(xiàn)到影視藝術。
第二,聲樂技巧促進劇情理解。聲樂藝術的靈魂元素是音樂藝術,在影視作品中如果能夠合理地應用到這些元素,就能夠提高觀眾的理解能力。從大部分的影視作品角度來看,其搭配的音樂作品就是對劇情的深入表現(xiàn),但是它能否讓觀眾在欣賞影視時感受到音樂的內涵,就需要音樂創(chuàng)作者融合更好的演唱技巧。演唱技巧好,才能夠更明顯地體現(xiàn)影視的內容,讓觀眾體驗到影視音樂的內涵。
第三,增強聲樂技巧的內涵。和單純的音樂作品不一樣,影視插曲的創(chuàng)作或選定必須受到影視作品本身的影響,因此需要包含更多的內容,例如演唱的速度、音調的高低轉換等東西,一定要符合影視作品的背景。在這種情況下,聲樂表達勢必需要演唱者根據(jù)相應的情況轉換技巧,甚至要探索新的技巧,長久下來,音樂技巧也就得以不斷地豐富,并且能夠為其他的音樂作品提供借鑒幫助。
(二)影視插曲的聲樂技巧具體應用
影視插曲中所蘊含的聲樂技巧表達應用起來主要有以下方面:
與一般音樂一樣,影視插曲的聲樂技巧表達主要方式就是演唱,在演唱形式上,其仍然是主要通過單純的歌聲來體現(xiàn)所要表達內容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是經典名著改編的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和插曲,在劇中多次出現(xiàn),演唱者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楊洪基,其歌聲中所獨有的渾厚、深沉、蒼涼及悲壯,體現(xiàn)了單純歌聲能有效展現(xiàn)影視劇內涵的重要特點,它使創(chuàng)作者能夠完美地結合影視作品的內容和情節(jié),并且對這些內容和情節(jié)進行深入的概括和表現(xiàn),使得影視劇本的內容和藝術情感能夠更好地展現(xiàn)出來。
音樂技巧在應用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唱法體現(xiàn),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技巧表達方式。唱法的多種應用能夠為影視作品增加更多的魅力,具體來說包括以下表達方式:
第一,結合影視插曲本身的“回轉唱法”。影視插曲本身是影視劇的內容代言,因此影視插曲在表演過程中聲樂應用也必須切合影視劇內容的高低回轉,基于此,影視插曲表演中的聲樂技巧首先就應當注意采用“回轉唱法”。如劉歡在演唱《水滸傳》的主題曲和插曲《好漢歌》時,運用高亢有力的“回轉唱法”,就將歌詞創(chuàng)作與影視內容的相關聯(lián)之處“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輕松拋出,使舞臺之下的觀眾很容易關注到影視插曲的風格乃至影視劇內容以及聲樂技巧本身有機結合共同展現(xiàn)出來的內容,各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用內心成“氣”來演唱。從當今的影視作品來說,通俗歌曲是用作主題曲最多的一種類型,但是在影視插曲之外的很多歌曲的聲樂技巧都是很不一樣的,它們的聲樂要求沒有影視插曲那么嚴格,影視插曲選取的歌曲一般都是需要和影視作品融為一體的,在演唱的時候更注重內心情感的表達,需要用“氣”來演唱,用“氣”唱影視歌曲最典型的例證就是電視劇《永不瞑目》的主題曲《你快回來》?!队啦活俊肥且徊咳诤蠍矍榕c正義矛盾的正劇,主人公肖童即是追求愛情但卻不能與正義并存的典型代表,當肖童最終不可避免地死在歐陽蘭蘭手中時,該劇的主題就已體現(xiàn)到了極致,在這種情況下主題曲的聲樂技巧運用方式基調也基本確定,就是要“爆發(fā)”。演唱者孫楠演唱該曲時采用了“氣壯山河”的方式,對該劇內涵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情感,將情感幻化成聲樂技巧中的“氣”,用氣沖頂聲音的爆發(fā),將影視劇的高潮與氣相融合,產生那種不同于美聲和民族唱法卻又依然高亢的氣派。
二、影視插曲中的器樂藝術
(一)影視插曲的器樂輔助特點及重要性
第一,器樂推動劇情。在影視作品中,單純依靠對白和情節(jié)視覺展示是沒有辦法將劇情的整體情感得到體現(xiàn)的,這個時候往往需要利用配樂。影視插曲的配樂主體是器樂,它起到輔助作用,使音樂表演與劇情主題發(fā)展達到完美統(tǒng)一。
第二,器樂吸引觀眾,能夠吸引觀眾進入到劇情中。每一首音樂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背景,作為影視插曲,一定要能夠符合劇情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其就能夠有效引導影視劇欣賞者進入特定的劇情,使其能有感于影視劇的內涵與情感。
第三,器樂突出主題。在影視劇中,不同的情節(jié)背景下經常會出現(xiàn)不同性質特點的背景音樂,不同的器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諸如古典影視劇中為了表達離愁別緒,往往用二胡、琵琶、古箏進行表達,當代音樂中為了顯示情節(jié)的緊湊,往往用鋼琴、管樂。
第四,彌補影視作品在表現(xiàn)中的缺陷。在影視作品中用到器樂插曲,更多的原因是為了彌補影視作品在創(chuàng)作中出現(xiàn)的缺陷,尤其是在劇情銜接的時候,器樂能夠起到很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影視插曲器樂的運用方式
器樂在影視作品中使用,能夠作為一種渲染劇情的背景,應時而生。一般來說,往往是在劇情高潮的時候,插曲才會出現(xiàn),不需要的時候當然不需要使用到,否則將會破壞劇情。在這種情況下,影視插曲的作者往往需要對劇情精細仔細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夠合理地安排器樂插曲。這在老版電視劇《紅樓夢》中展現(xiàn)的較好,每當出現(xiàn)寶黛苦戀、人物苦情的場景時,憂郁的二胡配曲就會適時響起,渲染一種悲情的氣氛。在外國影視劇中亦如此,在《料理鼠王》中,長笛配樂插曲適時穿插出現(xiàn),渲染了的整體歡快氣氛,《料理鼠王》在描述整個劇情時,是以灰鼠小米作為絕對的主線,而小米的整個行為過程都搭配有長笛做鋪底,這些長笛曲隨劇情尤其是小米的遭遇有時加上一些歡快、幽默的配曲,有時則加上壓抑的、不協(xié)和的旋律,讓音樂透露出飄忽不定的感覺,不僅給小米籠罩上了堅強的神秘色彩,更給整部影片的向上基調定了位。
器樂演奏插曲是體現(xiàn)影視作品情感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串聯(lián)整劇的重要方式。器樂作為插曲的時候,應該是應景而生的,也就是說在需要的時候它就會出現(xiàn)。在這個時候,影視插曲的創(chuàng)作人一定要深入了解影視作品的細節(jié),在適當?shù)臅r候穿插適當?shù)囊魳?。如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中,周杰倫將鋼琴作為一種展示電影情節(jié)的工具,根據(jù)情節(jié)需求交叉使用,將電影情節(jié)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
豐富的音樂節(jié)奏變化在影視劇的插曲中比比皆是,但真正敢于作為影視劇內容一部分的卻并不多見,其原因在于一旦所創(chuàng)作或選取的音樂內容在某個點上不符合影視劇,不僅不能為影視劇添彩,甚至降低影視劇的品味。因此,影視插曲在運用器樂作品時應該首先仔細地分析好劇情的發(fā)展趨勢,并且進行整合,以此為基礎去設定樂曲,才能夠確保器樂和影視作品得以完美地實現(xiàn)和統(tǒng)一,最終實現(xiàn)插曲搭配和影視劇的完美搭配效果。如瓊瑤電視劇《情深深雨》中,依萍在大上海歌廳演唱時,器樂演奏的搭配曲作為前奏根據(jù)劇情中依萍的情感為主線進行鋪墊,不僅為依萍唱歌的情感宣泄打下基礎,更推進了劇情的發(fā)展。
器樂在影視作品中應用的時候,往往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表現(xiàn),那就是在和聲的合理應用和裝飾音上。在不同的影視作品中,器樂插曲往往都有不同的表現(xiàn),它們擁有自己的個性化,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個性化,才能夠讓器樂插曲能夠適應不同的劇情需要。因此在演奏影視器樂的時候,創(chuàng)作者應當注意合理運用不同的器樂作為不同的和聲與裝飾音。例如在臺灣著名的電視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中,每次到高潮的時候,都會演奏出《我的快樂》這首錦繡二重唱來,這就是這部劇的和聲和裝飾音,引領這全劇的劇情。
結語
綜上所述,影視插曲藝術表現(xiàn)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在影視劇中,音樂元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其中,聲樂藝術更是起到畫龍點睛作用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它通過對人聲音乃至情感的展示,使音樂內容和藝術與影視劇有機結合,最終起到促進影視內涵、情感抒發(fā)的作用。
不僅如此,影視插曲中,器樂作為影視作品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對影視插曲進行創(chuàng)作表演時,器樂的應用至關重要,需要創(chuàng)作者加以重視,不僅需要用多樣的方法進行表現(xiàn),還需要對易陷入的誤區(qū)加以注意并尋找出解決方法。
參考文獻:
1.高如:《試論影視音樂的特征》,載于《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
2.韋民:《淺談影視音樂的價值和魅力》,載于《美與時代》(下半月)2008年第12期。
3.馬光、石凱:《淺談相關影視音樂創(chuàng)作的幾個因素》,載于《電影文學》201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