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與政治的關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無論是教育體制還是教學內容都與國家政策有關。為維護封建統治鞏固專制地位,封建社會所學習的內容為儒學,束縛了人們的思想,阻礙了社會的發(fā)展。近代中國被迫打開國門,接觸西方事物,傳統教育第一次受到西學的影響,它們之間從相互排斥到相互融合,都與封建清政府的政策有關。
【關鍵詞】教育;中體西用;中學;西學
教育一直受政治因素的影響,同時教育也影響著政治,二者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廣東進行了虎門銷煙,慢慢的中國近代史的序幕被拉開。面對西方列強的洋槍洋炮,中國士大夫陷入憂慮,清政府該何去何從,教育上應該做出怎樣的回應,都是當時棘手的問題。士大夫們從小接受的是儒家教育,孔孟之道。對西方近代的科學技術一向視為“奇異淫巧”,他們是不屑于學習的,國家危難他們意識到了學習西方科技的重要性。于是,尋找到思想的突破口,讓中國人將其視為重要的一部分,進行學習。
一、中體西用
中國近代第一個拯救清政府的運動是1861年1月開始的洋務運動,目的在于學習引進西方近代科學技術,減輕清政府的內憂外患。一年之后,京師同文館建立,中國的教育也走進了近代。中體西用是洋務運動的一個思想,這個體用觀的提出是在1898年,由張之洞在他的著作《勸學篇》中提出的。所謂的“體”是指中國傳統的三綱五常,即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這是中國封建專制的基本理論,也因此所學習的內容多為四書五經儒家經典等,如果改變此理論則社會性質也會發(fā)生改變,封建清政府會徹底崩潰。何為“用”,所指的是“西學”,包括“西政、西藝、西史”?!拔髡侵肝鞣接嘘P文教制度、工商財政、軍事建制和法律行政等管理層面的文化。”“西藝”為當時先進的科學技術。在教育上如何安排二者學習順序,張之洞認為應先學習“西藝”,在學生有一定基礎之后在進行“西政”的學習。傳統的“中學”具有修身養(yǎng)性的功能,“西學”可以處理當時社會的事務。
當時中國的社會情況是“中學”和“西學”之間互相厭惡互相排斥,張之洞試圖化解二者的糾紛,使其共存。在“中體西用”的原則下,“西學”在中國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京師同文館最初開設時只是語言的教授,1866年開始教授天文、算學;1874年,在沿海省份開辦了洋學局,學習火輪、機械、化學、炮法等;1875年3月,在大臣的奏請下又開設了算學科;1898年年底,京師同文館中已有化學、公法等方面的教學,可見對西方學習的范圍逐漸擴大,“中體西用”的內涵也再不斷的調節(jié)。這一時期,通過張之洞的協調論證,加大“西學”在中國傳播的內容,使得原有的封建教育體制發(fā)生了改變,促進了中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作為中、西學初期的接觸和碰撞,“中體西用”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但是作為教育宗旨卻又是不合適的。因為,中、西學是兩個體系,再沒有將二者之間的沖突調和好時,直接共同運作必然會發(fā)生不良反映的。
二、求用重體
1895年,中日甲午中清政府以失敗告終,這也意味著洋務運動失敗了。三年后,資產階級進行了改革運動,史稱戊戌變法,103天后也以失敗告終。鄭觀應反思戊戌變法的原因,他得出的結論是長期受封建專制的壓制,多數的國民是沒有文化的,人才少有,因此無法進行徹底的政治改革?;诖擞^念,他建議先辦教育,在人們有一點文化基礎之上再做政治改革。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鄭觀應完成了《盛世危言》,他的教育思想在這里有所反映。在他看來“體”、“用”,都是用來指學習西方內容的。他說:“育才于學堂,論證于議院,君民一體,上下同心,務實而戒虛,謀定而后動,此為體也……而輪船、火炮、洋槍、水雷、鐵路、電線,此其用也?!痹谒磥怼绑w”比“用”重要,將“體”學成,才會有效,而洋務派的錯誤卻是沒有學習“體”,而是學習“用”,他認為學習“體”比學習“用”更重要。因此,他重視教育,提出了有進步意義的教育主張,比如提出學習“正事,律例”,興辦民族企業(yè)等方面。
三、用體一致
中國近代啟蒙運動中嚴復是不可以忽視的,他提倡變法宣傳資本主義文化并翻譯并出版了《天演論》,這引起了中國人極大的反應。面對國家內憂外患的狀況,大家都提倡學習西方,嚴復也不例外。他首先分析了“中學”和“西學”的不同,中國人重視古書,喜歡遵循已有的規(guī)章,將命運交給上天,而西方人重視未來,自立自強。嚴復批判了“中體西用”的觀點,他認為“中學”和“西學”都是有自己的“體”和“用”的,是無法將其分開,相互嫁接的?;诖擞^點,學習西方就要全部學習,要“用體要一致”,以“自由為體,民主為用”,嚴復是將英國的救國論引到了中國。根據達爾文的適者生存原則,教育上他提倡自強的理論。道德教育中,他主張用民主、自由等資產階級的道德觀念代替原有的三綱五常的道德觀。
近代的中國是動亂的,每一個知識分子都懷著一顆愛國之心,根據中國當時的時局,提出了不同的體用觀,這些觀點對當時社會、思想、教育都產生了影響。面對不同的體用觀,教育對其作出不同的回應,政治對教育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
【參考文獻】
[1]孫培青.《中國教育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鄭觀應.《盛世危言》,中華書局,2013(12).
[3]吳廷嘉.《中國近代知識分子》,人民出版社,1987.
[4]李伯欽,李肇翔.《中國通史》,鳳凰出版社,2012(9).
[5]呂思勉.《中國史(套裝上下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6).
[6]崔瑞德,魯惟一,楊品泉等.《劍橋中國史(套裝全11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2).
【作者簡介】
王梟(1987-),女,黑龍江省哈爾濱人,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研究方向為教學論。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