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無
七月驕陽不覺驕,
萬木蔥蘢走故道。
草坡斜臥牧鵝叟,
敢笑淵明不逍遙!
這是1984年農(nóng)歷七月,趙本夫老師與時任豐縣商業(yè)局副局長的景大文老師騎車從豐城到原金陵鄉(xiāng)采風,經(jīng)過黃河故道(大沙河)時,喊出了這首《無題》詩。
30年過去了,我仍舊歷歷在目。
晚上,37歲的趙老師挽著袖口,站在一旁,即興說著《無題》詩,景老師半跪在地,蘸著“激情”,大筆一揮,口中“嗤呵”有聲,在宣紙上草書此詩。
1981年,趙本夫老師一篇《賣驢》獲全國短篇小說優(yōu)秀獎,并被拍成同名電影,名噪一時,轟動全國,成為名家。后移居南京,趙老師幾次應邀到豐縣給文學青年授課,我均在之列。光陰荏苒,三十年間,趙老師先后發(fā)表出版《走出藍水河》《混沌世界》《塞堡》《天地月亮地》《黑螞蟻藍眼睛》《絕唱》《隱士》《地母》《刀客與女人》《天下無賊》《無土時代》等30余部中長篇小說,并獲全國30余次重要獎項,他的作品我?guī)缀蹙惺詹兀瑦鄄会屖?,往往挑燈夜讀,通宵達旦,一氣讀完。
2009年11月份,我們恢復了20年前的春蠶文學社,在張峰書記(原黃樓鄉(xiāng)黨委書記)主持下,選舉我為豐縣春蠶文學社社長,并約定每年出版《春蠶詩文集》一部,由張書記和我擔任主編,趙老師對春蠶文學社非常重視,倍加關注培養(yǎng),每期均賜大作:《老道》、《黑磚》(《春蠶詩文集》五期)、《灶窩》(《春蠶詩文集六期》);《豐中記事》(《春蠶詩文集》七期),為《春蠶詩文集》增色添彩,擴大影響面,提高知名度,這是作家對家鄉(xiāng)的文學事業(yè)的有力支持,拳拳之心可鑒。
2014年4月11日上午9時,趙本夫老師率領全國著名作家蔣建偉、著名詩人葉延濱、汪國真等30余人參加豐縣第十五屆梨花節(jié)筆會。趙老師發(fā)表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家鄉(xiāng),漢高故里,將相之鄉(xiāng)人文薈萃,英雄輩出。他從漢高祖劉邦講起,講漢文化,講道教鼻祖張道陵;講豐縣的人文歷史;講豐縣日新月異的變化……贏得滿場熱烈的掌聲。
中午,春蠶文學社幾位同仁聚餐,提出晚上拜訪趙老師,張峰書記立即與趙老師聯(lián)絡,趙老師爽快地答應了。晚8點,春雨綿綿,涼風習習,我和張書記、李紅艷、趙麗(趙老師同村王溝鎮(zhèn)趙集村人)驅(qū)車來到趙老師下榻的城東同仁居大酒店,趙老師熱情地接待我們,并客氣地讓煙。趙老師略比以前瘦些,更顯得干練精神。落座后,張書記拿出《春蠶詩文集》七期,我將簽名詩集,李、趙兩位將各自的詩詞作品呈與趙老師指正,讓他提出寶貴意見,趙老師毫不掩飾地說:“你們的作品,我還沒有看,真的說不出意見?!必S縣人的坦率真誠,可見一斑。
趙老師不斷地燃著香煙,與我們促膝長談:文學貴在堅持,《春蠶》能堅持20余年,這很好,雖然不容易,一定要堅持繼續(xù)辦下去……辦文學刊物最重要的是不斷發(fā)現(xiàn)文學新人,雖然他們的作品很稚嫩,生活知識還不豐富,加以重點培養(yǎng),文壇才能后繼有人,文學才有頑強持久的生命力,藝術之花才常開不謝……
當聊到拆遷時,趙老師義憤填膺,他在省黨校廳局級干訓班講課時說:“有些官員,盲目拆遷,彰顯政績,一些千年名勝古跡,毀于一旦,讓人痛心疾首……我恨得就差點罵娘了,揮拳揍人了……拆遷,不僅要看給這個城市增添了什么,而且,也要看給這個城市保留了什么……”作家的良知與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正義感油然而生,作家的風骨俠腸,一覽無余?!奥牼幌?,勝讀十年書”,趙老師肺腑之言,讓我們受益匪淺,心生敬佩。
時間過得很快,9時1刻,趙老師接到電話,朋友相邀品茗,我們依依不舍與趙老師留下珍貴的合影。
第二天上午,李紅艷約我再去拜訪趙老師,我說:“趙老師在豐縣只有兩天,而且又來這么多的作家詩人,他陪著采風,還有縣領導、各界知名人士、親朋好友,恐怕沒時間見我們,別打擾他了。”出乎意料,下午3點,趙老師離豐臨行前打來電話,讓李紅艷過去,并一一解答了她所提的文學方面的問題。
趙老師歷任江蘇省作協(xié)三至六屆副主席、中國作協(xié)第六屆主席團委員,國家一級作家,作品被譯成英、俄、法、德、日等多國文字。并出訪英、美、法、俄、德、意、日等許多國家,在中國文壇上獨樹一幟。
正如北大教授陳曉明所說:“趙本夫是一個真正站在大地上寫作的人,是一個真正對鄉(xiāng)土中國懷有赤誠之心的人……”
責任編輯:侯娟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