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鷹
近日隨一作家釆風團到江蘇徐州巿豐縣釆風,期間游歷了漢皇祖陵。這漢皇祖陵位于豐縣趙莊鎮(zhèn)金劉寨村,是以漢高祖劉邦的曾祖父、劉姓大始祖劉清陵墓為中心擴展而成的一座陵園陳列館。
且不說這作為大漢之源的漢皇祖陵是何等地莊嚴肅穆,也不說傳說中“鳳凰點穴”和“螞蟻筑墳”傳說是多么地神奇靈異,我單單對祖陵所在地金劉寨這個村名產(chǎn)生了興趣,我很奇怪,明明是劉姓,為何不叫劉家寨,而叫金劉寨?
給我們做解說的人是漢皇曾祖父劉清的第47代孫。經(jīng)他介紹,才知劉清本是戰(zhàn)國末期魏國大夫,秦滅魏后,從開封東遷到這里,為了逃避秦兵的追殺,劉清取劉字中的金字(繁體“劉”為“劉”)為姓,為防止被秦兵趕盡殺絕,金姓人四散居住。大難過后又恢復(fù)劉姓,有些散居在外的仍然姓金,于是金姓劉姓成為一家。劉家人感恩金姓,便將此地改名為“金劉莊”,后來莊前建有兩座寨子,因此又名“金劉寨”。
劉邦得天下后,原來劉改金姓的紛紛改回劉姓,一些本來就姓金的為了沾上皇氣也有許多改為姓劉,反正金劉兩姓本來不分也分不清楚,于是金劉寨不但成了劉姓人認祖歸宗的地方,也成了部分金姓人頂禮膜拜之所。皇恩浩蕩,漢高祖劉邦是個講究情義的好皇帝,其恩澤惠及全體臣民,當然也能澤被到那些有恩于自己宗族的金姓人。
解說的劉姓子孫亮著粗大的嗓門頗為自豪地說:“我們劉姓自劉清始祖起便講究情義,高祖劉邦更是有膽有識有勇有謀,以情義得天下,以仁義治天下,大漢之漢不僅是劉家之漢,而且是天下之漢,漢族之漢,漢人之漢!我們金劉寨,不,我們豐縣乃至整個徐州都是一個講究情義的地方,自古而今義士不斷,情義不絕!”
他的話讓我想起了豐縣街頭的巨幅廣告牌:漢皇故里,情義豐縣。又想起縣委宣傳部的同志給我的一撂資料,上面一堆有情有義豐縣人的事情概述。有一個叫張玲興的女人,38歲時沒了老公,讓親生兒子棄學(xué),讓抱養(yǎng)之子上大學(xué),還服侍三個沒有任何血緣關(guān)系的老人直到終老;有一個叫孔斌的人,20年間無償獻血335次共8萬多毫升;有一個叫汪明慈的少年,自9歲起就與精神失常的母親和年過八旬的外婆相依為命,種地、洗衣、做飯、照顧母親,還要上學(xué);還有一個叫謝淑華的人,因母親嚴重暈車,但為了圓母親的旅游夢,63歲的她自制一輛房車,拉著90歲的母親周游全國,一路傳播著有情有義的豐縣精神……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先前我還納悶,不知豐縣為何會同期涌現(xiàn)出這么多這么典型的情義之士,現(xiàn)在才明白,原來這片灰色、細膩、沙質(zhì)、疏松、肥沃、捏碎了就像餅干屑一樣的土地富含了情義的基因,遺傳著情義的種子,千百年來生長出一茬又一茬的情義之士,就像豐縣特有的深深植根于泥沙地里的牛蒡那樣,頑強堅韌、綿延不絕、生生不息。
又忽然想起我的一件家事來。我老家每年七月半鬼節(jié)和過年之時都要備辦豐盛的酒菜祭奠祖先,母親每次點燃香火時,一定要莊嚴虔誠地說:“過節(jié)了,請安家的先人、周家的先人、徐家的先人來家過節(jié),保佑子孫!”我不解其意,不就是祭個祖嗎?怎么亂七八糟那么多的祖先?長大后,母親才跟我們講明,原來我祖上周姓始祖死得早,去世時始祖母剛有身孕,為了活下來接續(xù)周家的骨血,始祖母下堂(改嫁)給隔壁村莊的安家青年,就是我們家祭請的安家先人,這安家先人是一枝獨苗,我始祖母生下男嬰,安家先人居然讓他姓周(就是我周家祖先),而且以后再也沒有生過孩子。安家先人臨終時,我周家祖先跪在床前發(fā)誓:“天地可鑒,神靈在上,自我起,我周家后人逢年過節(jié)祭請祖先,必先祭請安家先人,再請周家祖宗,哪宗違背,哪宗滅絕!”母親說:“傳到你爹一代,由于你外公就我一個女兒,于是你爹入贅徐家,因此,我們家祭祖比別人家麻煩得多,要先請安家的祖先,再請周家的祖先,最后才是我們徐家的!”我以前只對我家的奇怪來歷感嘆不已,并沒有過多的想及其他,可是現(xiàn)在,我覺得它與豐縣金劉寨的來歷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和異曲同工之妙。
實際上,無論是金劉寨的來歷,還是我家的祭祖習(xí)慣,其根源是同一的,那就是我們漢民族乃至整個中華民族一貫主張并堅持的仁義治國思想的結(jié)果,是長期推行的首孝悌和泛愛眾教化思想的必然,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懂得感恩,而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必定是個有情有義之人。其實,我們泱泱華夏,情義之人、情義之舉、情義之事何其多也,而豐縣,情義之士相對集中,那是因為豐縣是漢高故里,是道教之源(道教創(chuàng)始人張道陵出生地),是兩千多年漢文化的直接熏陶,培植了這么一塊樂善好施情義滋生的沃土,加上豐縣長期宏揚有情有義精神的結(jié)果。要是咱們大中國的每個行政區(qū)域都能宏揚這偉大而又質(zhì)樸的情義精神,以情義教民,以感恩化眾。那結(jié)果會怎么樣呢?
責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