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范,王 萍
(1.吉林化工學院學術期刊編輯部,吉林吉林132022;2.吉林化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吉林吉林132022)
學生進行英漢翻譯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在英譯漢的過程中母語意識較弱,漢語功底扎實的不多,在英漢翻譯中易受英語思維干擾,以致于歐化譯文層出不窮,翻譯癥似乎日趨嚴重化[1-2]。
下面選取幾種歐化譯文為例:
(1)In 1860,a better plan was put forward by an Englishman,William Low.
譯文:1860年,一個更好的方案由一位英國人威廉洛提出。
此種譯法顯然是犯了照搬英文中被動句式的毛病,顯得“洋味十足”。殊不知,漢語是一種主動語態(tài)顯著的語言,而英語中則是被動語態(tài)使用頻繁。順應母語習慣,改譯為“1860年,英國人威廉洛提出了一個更好的方案”,語態(tài)一換,豈不是更地道?
(2)Then I began to fall over my own feet.
譯文:這時,我開始踉蹌向前,摔倒在自己的腳上。
這可謂是出格的歐化譯文的一個典型了。什么叫“摔倒在自己的腳上”呢?乍一看確實叫人匪夷所思。正如潘國文所言,“常常使人不忍卒讀,看了半天不知所云,簡直可以稱之為‘用漢字寫的外文’”[3]。
(3)My friend,Bob,has always been fat,but things got so bad recently that he decided to go on a diet.
譯文:我的朋友鮑勃一直很胖。但近來情況變得如此糟糕,以至他決定節(jié)食了。
此種譯文照搬了英語中的連接性詞語“so…that…”。雖然也是比較典型的歐化譯文,但是尚沒有影響讀者的理解,勉強可以接受。
(4)I am going to see my grandmother,who was ill in bed,to take her some butter and eggs and a fresh-baked cake that my mother has made for her.
譯文:我要去看我祖母,她病了。我給她帶去了一些奶油,雞蛋和剛烤好的蛋糕,這些蛋糕是我媽媽給她做的。
這是個含有定語從句的句子,英語中定語從句的使用是非常頻繁的。以上譯文看似跟原文詞序非常一致,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非常歐化的漢語。況且譯文有些欠簡潔,結構稍嫌松散更談不上連貫了。原文是一個長句,里面包含有兩個定語從句“who was ill in bed”和“that my mother has made for me”。在英譯漢中,這種句子該如何處理呢?一般的譯法是把定語從句譯成前置定語,這樣比較符合漢語習慣,避免歐化,讀起來也瑯瑯上口。筆者比較贊成以下譯法:我去看望病在床上的祖母,給她帶些奶油,雞蛋和媽媽剛剛烤好的蛋糕。相形之下,這種譯法較之前者就顯得簡潔明快,語義連貫而不拖泥帶水。
(5)When people take anything too seriously,they put on blinders which cause them to miss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what is going on around them.
譯文:當人們過于嚴肅地對待某事的時候,他們就好像戴上了使他們看不見他們周圍事物的重要方面的障眼物。
讀者讀完此譯文,一定不甚清楚作者這樣說的用意是什么,因為話似乎只講了一半就結束了。從讀者的認知角度看,一個語篇是否連貫取決于讀者的理解與評價。這就需要譯者多加留意,充分理解原文的一些詞語和結構所表示的關系,把孤立的事與物聯(lián)結成一條思路,使其邏輯連貫,充分表達原文的思想。可理順詞序后改譯為:“當人們把一件事情看得過重的時候,他們就好像戴上了障眼物,因而看不到他們周圍事物的重要方面?!奔由弦粋€連詞“因而”就很清楚地表達了原文的邏輯關系,“忠實”傳達了原文作者的用意,這樣才順應漢語的習慣,算得上是地道的漢語譯文。
學習外語的目的原本是在掌握本國語言文化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眼光和語言文化溝通能力,而拒絕母語無疑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無疑會影響到中國人對自身文化身份的判別。從一定意義上講,凡是想真正掌握好一門外語,母語水平很差幾乎是不可想象。就翻譯而言,沒有必要的母語意識,何談譯文的“信,達,雅”?翻譯必須克服外國腔。當蘇聯(lián)著名作家、翻譯家和翻譯理論家丘科夫斯基指出,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句法,而這是不能照搬的。翻譯的良好方法是,眼里看著外文,心里卻按著譯語文字去思索,這樣才能擺脫外文句法規(guī)律的影響,寫出符合譯語句法規(guī)律的地道譯文,使讀者感覺不到自己是在讀外國作品。丘科夫斯基高度評價了托爾斯泰的譯作《戰(zhàn)爭與和平》,稱它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雖然小說里整頁整頁地夾雜著非常典型的法國成語,但作者卻能把它置于自然而典型的俄語句法結構里,使它順應俄語句法的邏輯和美感。如果作者死守外文句法,譯文就會變得佶屈聱牙,達不到應有的藝術效果。另一方面,丘科夫斯基也指出,外文句法并非一概不能模仿,但一定要以不違反譯文語言的典型結構為前提。缺乏母語意識的情況可分為三種:一種是部分大學生漢語基礎比較薄弱,對英漢差異不甚了解,沒有多少語感,下起筆來找不到相應的漢語表達法,生搬硬套把英語中的表達法搬到漢語譯文中,以至于出現(xiàn)不倫不類“四不象”譯文;一種是本身漢語功底尚可,只是翻譯過程中母語意識不強,易受英語思維干擾;還有一種是英語意識太強,有意無意的偏袒英語的表達法而忽視漢語的表達特征。從小的方面而言,缺乏母語意識勢必影響翻譯質量,給讀者帶來閱讀障礙;從大的方面來說,大量偽劣譯作充斥文化市場,大有成為漢語病態(tài)變化的污染源之趨勢,強化母語意識無疑是提高漢譯文本質量的必要前提。所以,教師在外語教學中有責任承擔起提高母語意識,弘揚民族精神的任務[4]。
教育部有關部門曾經作了一些調查,了解大學習學外語的時間以及學習漢字漢語的時間,結果發(fā)現(xiàn),大學生用他們全部學習的1/4以上的時間學外語的比例很高,有的人是全部,有的人是3/4,有的人一半,占1/4以上的可以達到65%以上。鑒于此種現(xiàn)象,2006年底教育部在“高等學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研討會”上提出了大學開設語文課的建議,旨在強化母語意識,深化大學語文教學改革,有關建議得到了與會各高校以及語言專家們的支持。這個建議有個很簡單的目的,就是要增強大學生的母語意識。盡管有一門《大學語文》課,但對大學生在母語意識上的教育是不夠的,不少大學生仍然不能用母語清楚、準確、規(guī)范、流暢的表達,這種狀況在英漢翻譯中尤為突出。從長遠來看,大學生很容易由于其母語意識的淡薄而形成虛無的、反本族文化的傾向。
學生在翻譯實踐中出現(xiàn)歐化譯文應及時指出并提供更規(guī)范的譯文。同時,向學生推薦一些英漢對比研究的教材并在課堂上適當選用。此外,教師也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yǎng),做到厚積薄發(fā)。
詞匯貧乏是譯者的一個致命弱點,也是產生歐化譯文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缺乏足量的詞匯,往往把每個英文單詞都看作只有一個意思,因而產生了干癟無味,毫無生氣甚至是佶屈聱牙,不忍卒讀的譯文。如何醫(yī)治這種語言上的“貧血癥”呢?就是要力爭博覽群書,日積月累的擴大詞匯量,翻譯時才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正如羅進德所言,“治療于染病之后不如預防于染病之前,預防之道除了經常不斷地通過教材、上課、練習、評議大力提倡提高母語意識之外,還要提倡多讀一些用地道中文寫的東西,甚至讀些古文詩詞筆記小說,同時盡量多練筆寫作”[5]。
綜上所述,為消除英漢翻譯中由于母語意識淡薄而導致的種種劣譯,我們要像王菊泉先生提倡的那樣,“大力提倡母語意識,廢除在翻譯中只注意和尊重外語,而忽視甚至無視漢語的‘不平等條約’,在外語界掀起一個學習和研究漢語的熱潮……不僅要有自覺學習提高的意識,而且在外語界內部互相學習,主動、虛心向漢語學人學習……只要肯學習,總會有進步[6]?!蓖庹Z教師及外語專業(yè)學生必須共同努力,擴大知識面,自覺深入學習研究漢語,提高外語專業(yè)水平和漢外對比知識,這樣才能克服英漢語翻譯中的“歐化”問題。教師還要以必要的漢外對比理論指導外語教學,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我們的外語教學與翻譯水平[7-8]。
[1] 古今明.漢英翻譯基礎[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2] 郭著章,李慶生.英漢互譯實用教程[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
[3] 潘國文.漢英語對比綱要[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
[4] 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5] 劉重德.英漢語比較與翻譯[M].青島:青島出版社,1998:389-397.
[6] 王菊泉.英漢語比較與翻譯[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51-62.
[7] 楊自儉.英漢語比較與翻譯[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8] 曾凡貴.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探討[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