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園
隨著我國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的優(yōu)化調整,特色林果業(yè)已成為農業(yè)支柱產業(yè)和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栽植面積逐年增加。在果樹種植技術中,開溝施肥是一項作業(yè)量大、勞動強度大的工作,施肥合理與否直接影響果樹生長、產量、果品質量及經濟效益。果園施肥機械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開溝機的發(fā)展。目前我國市場上的開溝機多與大中型拖拉機配套,機具普遍較高,在果園中行駛通過性不好,且重量大,壓地嚴重;而我國果園栽培以矮化密植型品種居多,栽植行距、株距較小,要求果園開溝機必須小巧靈活。徐州市農機技術推廣站研制的1K-500自走式果園施肥開溝管理機,采用手扶拖拉機底盤,高度低,操控靈活,開出的溝能達到施農家肥的農藝要求。該機解決了果園機械化開溝問題,目前在國內處于技術領先水平。
該機采用手扶拖拉機底盤,整體由底架、過橋架、開溝鏈條支撐架、驅動行走裝置、超低速變速箱、液壓升降裝置、分土螺旋等部分組成。在單純行走時可直接聯(lián)接配套拖拉機的傳動V帶,達到高速行走的要求,作業(yè)時,從柴油機輸出的動力經V帶及鏈條傳輸?shù)介_溝刀軸上,利用鏈條帶動刀具旋轉切斷土壤,達到對農田開溝的目的,同時利用超低速變速箱控制機具行走速度,用螺旋式排土器將土排出溝外,堆放在溝的兩旁。
(1)整體結構設計:整機由手扶拖拉機改裝而成。將手扶拖拉機前方的發(fā)動機移至機具后方,置于底架上,增加超低速變速箱,以配合機具工作時行走速度。機具前方安裝開溝及液壓升降裝置,通過液壓油缸的伸縮,帶動工作鏈刀上下運動,控制開溝深淺。
(2)刀具材料及處理:刀具材料采用65Mn鋼,刃口經堆焊處理。該刀具有剛性好、抗拉強度大、打擊力強、耐磨損等優(yōu)點,堆焊處理后可提高使用壽命8~10倍。
(3)采用大、中、小刀相結合的方式,優(yōu)化設計了大、中、小刀的形狀、數(shù)量及排列方式,在保證挖土效果的前提下,實現(xiàn)功率消耗最小。
(4)機具采用模塊化設計,結構優(yōu)化,分配動力合理,安裝、維修和拆卸方便,作業(yè)性能高,通過性好。
(1)產品單位成本(按年產200臺計算)
原料費(鋼板、鑄件等):4000元;
外購件:11500元;
輔助材料:800元;
工資及附加費:700元;
管理費:600元;
銷售費用:900元;
合計:18500元。
(2)批量生產經濟效益(按年產200臺,每臺售價2.45萬元計算)
①年銷售收入=每臺售價×年產量=2.45×200=490(萬元)
②年銷售成本=單位成本×年產量=1.85×200=370(萬元)
③年毛利=年銷售收入-年銷售成本=490-370=120(萬元)
④年稅金=每臺稅金×年產量=2.45×5%×200=24.5(萬元)
⑤年凈收入=年毛利-年稅金=120-24.5=95.5(萬元)
⑥銷售利潤率=年凈收入÷年銷售收入=95.5÷490=19.5%
機具工作效率是人工作業(yè)的20倍左右。按每臺機具每年工作30 d計,每臺機具每小時工作150 m2,每天工作8 h,則至少可開挖0.67 hm2的肥溝,每年開挖20 hm2,可節(jié)約60000余元。用節(jié)省下的勞動時間從事其他工作,每年又可有一定收入。另外可使用機具對外服務,年收入可觀。
該機具研發(fā)主要針對有機肥在果園中的應用。有機肥的施用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改善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狀,有機肥中磷、鉀含量遠遠高于化肥,對緩解土壤磷、鉀不足的問題有著重要作用,能夠提高土壤肥力,從而提高果品質量。綠色食品是當今社會最受歡迎的食品,果園施肥開溝管理機的研制能夠促進林果業(yè)機械化進一步向綠色環(huán)保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