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慶
(陜西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 漢中 723102)
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是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職院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實現(xiàn)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當前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滯后,不能完全適應當前高職院校生源所呈現(xiàn)的多元化、“90后”為主體、獨生子女占多數(shù)、基礎素質欠缺等新的特點,導致輔導員不能很好地解決學生在學習、就業(yè)、家庭經濟、愛情、人際交往、人格品質、道德修養(yǎng)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因此,努力建設一支符合高職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和高職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硬”的高水平輔導員隊伍,對于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高職教育發(fā)展的重視,高職院校在辦學條件、師資隊伍等方面有了較大改善,但專職輔導員隊伍的數(shù)量和結構卻沒有明顯改變。按照《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中“專職輔導員總體上按1:200比例配備”的要求,高職院校很少達到這個要求。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高職院校領導對專職輔導員隊伍建設重視不夠,認識不足,以為什么人都可以當輔導員,沒必要搞那么多專職輔導員。鑒于此,為了解決專職輔導員不足的問題,高職院?!鞍讼蛇^海、各顯神通”:有的院校大量聘請校內在崗人員擔任兼職輔導員;有的院校不斷加大現(xiàn)有專職輔導員的工作量;有的院校采用輔導員、班主任工作“一肩挑”這種方式,以此來減少在職人數(shù);有的院校還把是否擔任過輔導員作為職稱晉升的主要條件之一來督促教職工擔任輔導員等,通過這些方式來保證輔導員隊伍的人數(shù)。另一方面在于高職院校專職輔導員隊伍結構單一、穩(wěn)定性差。招高學歷的碩士研究生來擔任專職輔導員,在高職院校很難做到,招本科生來做吧,由于輔導員工作的特點,他們一旦有機會就會走人,穩(wěn)定性差,只有??粕鷣碜?。《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指出:“要加強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建設,倡導選聘勞動模范、技術能手作為德育輔導員。”但這種做法在實際工作中很難開展。專職少兼職多的現(xiàn)狀,造成了多數(shù)兼職輔導員在繁重的教學、管理和日常工作面前,難于兼顧各方,疲于應付,把工作重點放在了維持班級的正常教學秩序和順利完成學院、系部布置的各項工作安排,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和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極不明顯。
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規(guī)范對保證輔導員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就目前情況來看,由于高職院校發(fā)展時間不長,大多從成人高校、中等職業(yè)??茖W校升格而來,新、舊管理體制和制度正處于轉換階段,且舊的制度慣性依然存在,真正適合高職輔導員的工作規(guī)范和制度尚在探索之中,造成了輔導員工作規(guī)范和制度的不完善或缺失。在實踐中具體體現(xiàn)為,一旦有新生報到,學院會給你一個新生班,但怎樣做好輔導員工作,你不知道,也沒有人告訴你,很多學校也沒有相關的制度和規(guī)范,對于“新手”來說,只有“摸著石頭過河”,慢慢摸索。對于“老手”來說,只有憑自己的經驗??傊捎谌狈ν晟频墓ぷ髦贫群鸵?guī)范,使輔導員在開展工作時大多憑自己的主觀意愿來做事,而主要工作僅放在了諸如班級管理、催交學費、推薦就業(yè)、班級衛(wèi)生、宿舍檢查、文體活動等上,忽視了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和良好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工作不系統(tǒng),缺少針對性,成效不明顯。
高職大學生由于其自身的特點,普遍存在著基礎差、學習動力不足、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性格多變等特點。因此,要想做一名好輔導員,除了具有較高的理論素質、業(yè)務素質、創(chuàng)新能力和不斷學習的能力外,還要熟悉高職大學生的特點和高職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律,但就目前高職院校輔導員來看,由于兼職多專職少,有些是出于無奈才與輔導員結緣,平時都忙自己的事情,有的把當輔導員作為一項業(yè)余事情來做,有的輔導員一個月都不開班會,不到班上去,更談不上學習研究如何做好輔導員工作,提升自身素質了,總體素質與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需要進一步提高和完善。
輔導員工作很重要,但也很辛苦,這已是一個公認的事實。從學生入校第一天起到學生畢業(yè)離校之前,從新生的軍訓到大三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每一項涉及學生的工作都需要輔導員去貫徹、落實和執(zhí)行,工作任務重、要求高,但工資待遇低,在培訓進修、職稱評定、職務晉升、收入分配等方面難于與專業(yè)教師和管理干部同等待遇。造成了部分專職輔導員認為,當輔導員不劃算,沒什么“待遇”可言,前途渺茫,甚至說輔導員“不好當,當不好,不當好”。而兼職輔導員有的僅僅是為了評職稱而已,工作被動應付,工作成效不明顯。
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維護高校穩(wěn)定的重要組織保證和長效機制,意義重大。高職院校領導要從學校長遠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結合本校輔導員隊伍的實際,本著“為了學生的一切”和“一切為了學生”的服務意識,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特別是專職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從人、財、物方面給予輔導員隊伍建設以強有力的支持。辦學校不是權宜之計,而是百年大計,學校應建設一支“素質強、用得上、留得住”的輔導員隊伍,鑒于當前實際,要研究生和本科學歷的來做專職輔導員不太現(xiàn)實,那么就要從??浦刑暨x素質高,能力強,熱愛此項工作的人來做,同時可以從企業(yè)和部隊復員軍人中聘請部分人員來做專、兼職輔導員,解決輔導員隊伍結構單一的問題??傊灰I導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就會卓有成效。
明確輔導員的工作要求和職責是輔導員順利開展工作的前提。2006年9月1日實施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教育部令第24號]中,明確指明了輔導員的工作要求與職責,但是此規(guī)定適用于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對于占據(jù)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職院校,教育部還沒有出臺相關規(guī)定,因此,高職院校要根據(jù)本校的校情、學情,并廣泛聽取廣大輔導員的意見和建議,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的指導下,從輔導員的工作要求、崗位職責、考核制度以及評優(yōu)獎勵等方面進一步細化,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和規(guī)范,形成制度閉環(huán),為輔導員順利高效開展工作提供制度保證。
一是提高專、兼輔導員對輔導員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二是要高度重視入職前的培訓。對于大多數(shù)剛剛從事輔導員工作的人來說,輔導員工作是一項全新的職業(yè),他們既充滿好奇又感到茫然,所以,做好入職前的培訓工作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三是要建立輔導員經常性學習制度。定期組織輔導員學習黨的方針、路線、政策;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學習職業(yè)教育的政策和法規(guī);學習兄弟院校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對提高輔導員的整體素質有較大的幫助。四是要建立多方位、多層次、多形式和重點實效的培訓制度。合理安排培訓計劃,加強分類指導和針對性地培訓。五是要建立輔導員的工作交流制度。有效交流是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工作的有效方法,每一位輔導員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都有自己的長板和短板,通過有效的交流、溝通,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輔導員隊伍是學校建設和發(fā)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是可有可無的。學院應建立和完善輔導員隊伍的激勵和保障機制,做到有章可循,不要一旦班級出事了,就把輔導員拿過來試問,事情過去之后,輔導員在領導的心目中又銷聲匿跡了。要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給予傾斜,特別是經濟待遇方面,現(xiàn)在很多人不想做輔導員,很大程度上是經濟待遇低。雖然有的院校也注意到了,從經濟待遇上給予了一定的傾斜,但是力度太小,刺激不夠。同時,多關心輔導員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堅持以事業(yè)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為原則,解決好他們的職務聘任、工資晉級等問題,鼓勵支持他們安心輔導員工作,滿足輔導員的成就感、職業(yè)歸屬感。
[1]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2004]16 號文件[Z].2004.
[2]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2004]8 號文件[Z].2004.
[3]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教育部[2005]2 號[Z].2005.
[4]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 號[Z].2006.
[5]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教育部[教育部令第24 號][Z].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