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娟琴
無論哪種語言都是交流的工具,是服務于人們,是語義、文化的載體。通過語言人類才能傳遞信息,才能進行思想交流,而這一目的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通過聽說來完成的。英語也不例外,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能用英語與人們進行語言交流。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英語教學一直是讀寫優(yōu)于聽說,學生的讀寫能力都很強而聽說能力卻嚴重滯后。鑒于“聾啞英語”現(xiàn)象的普遍存在,各高校都極其重視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而作為大專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必修課程之一的聽力課程也備受重視。
1.教師方面
大多數(shù)教師喜歡上聽力課,認為聽力課每項訓練內(nèi)容短小,而且集中訓練學生某方面技能,易于操控且中間有停頓,訓練內(nèi)容的不斷轉換,避免了枯燥,易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都會在聽前對所聽內(nèi)容的生詞及背景文化知識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反復聽,做練習,再逐字逐句地去精聽,對其中的難句、生詞再解釋,并講授聽力技巧,講解答案,最后會讓學生復述或總結聽力練習的主要內(nèi)容。教師課后有時會補充一些課外聽力材料讓學生做練習,但這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基礎的。無論教師多么負責地進行教學工作,督促學生練習,掌握聽力技巧,但還是無法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
2.學生方面
由于學生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情況各不相同,但可將影響學生聽力水平的典型問題歸納如下:
(1)語音方面:
大學的學生來自不同地區(qū)、不同城市,他們的語音差異較大,特別是來自偏遠農(nóng)村的學生語音發(fā)音錯誤較多。由于學生自己讀音錯誤,做聽力練習時如果出現(xiàn)這個詞就聽不出來。雖然新生剛入學時開設了語音課,對學生的發(fā)音進行糾正,但語音課與實際脫節(jié)。學生上語音課時特別注意發(fā)音,課后進行語言交際時,錯誤的語音還未改過來。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音發(fā)不到位,前、中、后音區(qū)別不明顯,如:[a:]音與[Λ]音的區(qū)別不大,而輔音連綴、強讀、弱讀、連讀、省音、失去爆破等僅僅只停留在語音書上,當在聽力材料中出現(xiàn)時,學生根本反應不出。
(2)詞匯、語法方面:
有些學生詞匯量不大,造成聽力障礙,而大多數(shù)學生是因為對一些習語、短語不理解造成領悟的意思與原意思南轅北轍,牛頭不對馬嘴。這些習語、短語都是由簡單的單詞構成,但組合起來意思發(fā)生了變化,不是簡單的字面意思之和。如:The truck stopped dead when a dog crossed the street.這句中stop dead是習語,意為“突然停止”,如果不知道這個習語含義,就會理解錯誤。又如If anyone acts fresh in class then the teacher sends him straight out to the headmaster.此句中fresh means all behavior are impropriate.fresh的含義為行為舉止不得體與學生熟悉的“新鮮”之意毫無關系。
學生在語法方面已具有了基本的語法知識,但無法運用已有的語法知識幫助自己提高聽力理解能力。具體表現(xiàn)為聽材料時以單詞為最小單元,幾乎是逐字去聽,只要有一個單詞聽不出來就不知道完整的意思;五六個單詞的短句或簡單句聽得比較順暢,稍微長一些的句子就必須由教師斷開才能聽出來,而他們自己不會斷句,長句無論聽多少遍都無法理解,從中間斷開就很容易。
(3)文化背景知識方面:
學生對西方的文化、歷史、地理、宗教等知識的缺乏也會影響學生的聽力水平。西方的社會觀念、文化傳統(tǒng)、歷史及地理知識,尤其是宗教對學生來說都是空白,是在大學中需要填補的空白,而對這方面知識了解得越早的學生其聽力水平就略高于其他學生。如學生對諾貝爾獎知之甚少,大多數(shù)學生對這方面了解的知識支離破碎,只知道大概,似是而非,缺乏準確性、全面性。當聽力文本中涉及到2006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費爾普斯的理論時就更難聽懂了。又如文本中涉及到紐約股市時,學生也是聽得很費勁。
(4)其他方面:
首先是學生的心理因素。學生上聽力課時都很緊張,特別是底子差的學生,上課就是緊張地聽材料,對答案,更別提語言的欣賞和交流了。上課時學生、教師都帶著耳機,唯恐漏掉一個單詞。其次,學生習慣聽標準的美式英語,標準的英式英語勉強可以接受,其他的就很差,如:澳大利亞式英語、新西蘭式的、稍帶有方言的英語:黑人或印度人說的英語就更難聽懂了。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熟識度也影響學生的聽力水平。凡涉及教育、文化、文學類的材料,學生一般都能聽懂,而一旦涉及經(jīng)濟、政治、科技、醫(yī)療衛(wèi)生、農(nóng)業(yè)等方面學生就明顯聽不懂,主要是學生知識面太窄,對這些知識儲備得不夠多。
總之,現(xiàn)在高校聽力課普遍現(xiàn)象是教師認真地講單詞、反復放錄音、對答案、布置課外作業(yè);學生緊張地聽材料:能聽懂的學生跟著教師走,較差的聽不懂,亂聽,胡猜答案,實在聽不懂的干脆不聽。一堂聽力課之后,學生教師都疲憊不堪。這種現(xiàn)狀亟待解決,各高校都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來提高聽力課的質(zhì)量,但都收效甚微。筆者認為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交流而不是應試,交流就要能聽懂別人的話,更要給對方回饋信息來達到交流的目的,因此,聽說對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是其他一切課程的基礎和首要條件。
1.轉變觀念
無論學生、教師、家長都認為聽力練習必須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進行,而且對聽力設備要求也很高,耳機聲音必須清楚,音量也要合適,太大太小都會影響聽者的接受能力,那么,我們練習聽力準備干什么?在真空中與人們交流嗎?這樣練出來在實際中有用嗎?因此,必須轉變觀念,在實際生活中,人們交流時話只說一遍,不會重復,我們有時雖然沒聽清楚,但也能理解大意,不影響信息交流。英語也一樣,首先應扔掉耳機,克服緊張情緒,讓學生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練習聽力。教師甚至可以模擬一些車站、商場、街道、廣場等嘈雜的環(huán)境來做聽力練習。讓學生學會如何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迅速攝取有用的信息。
2.知識層面
學生在知識層面的欠缺相對于技能層面的要好提高,而且效果也理想。詞匯方面要不斷地擴大詞匯量,可按照不同的語境來記憶單詞,如經(jīng)濟類的詞語或短語,時事政治方面的專門術語,科技、醫(yī)療衛(wèi)生、農(nóng)業(yè)等方面的單詞及短語。習語、固定短語及諺語要靠學生平時積累并歸納總結,記住這些表達方式及含義即可。
大量了解西方社會與文化的相關信息。了解基督教的起源、發(fā)展、教義及圣經(jīng)故事等,甚至要了解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基本情況;了解美國、英國等國的歷史、地理及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各國的政治狀況:包括政治制度、政黨、總統(tǒng)及總統(tǒng)大選等;了解世界經(jīng)濟狀況及股市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表達方式,這樣才能對新聞報道及時事政治、經(jīng)濟方面不陌生。
3.技能層面
技能層面要提高相對較難,而且也不是短期內(nèi)能有效果的,需要長期的不懈努力才能有所收獲,因此,貴在堅持。
(1)語音方面
對于發(fā)音不準確的學生,要先糾正其語音。先找出他們?nèi)菀装l(fā)錯的音,讓其反復練習,然后錄音,自己對比差距,逐漸改正。對于輔音連綴、強讀、弱讀、連讀、省音及失去爆破等要加強練習,并配合相關聽力材料讓學生做精聽練習,做到聽清每個單詞,同時模仿說話者做發(fā)音練習,直至學生的語音、語調(diào)與說話者相同即可。學生也可相互監(jiān)督,指出同學的錯誤,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自己不斷進步。
(2)大量泛聽不同題材的聽音材料
多聽不同題材的聽音材料,使學生能盡快熟悉不同題材的文章,如多聽科技類、經(jīng)濟類、醫(yī)療衛(wèi)生類、農(nóng)業(yè)類材料,掌握不同類型材料的口語表達特征,能適應聽各種題材的聽力材料,不畏懼,不膽怯,能平心靜氣、自然地對待各類材料。
(3)大量泛聽不同口音的英語材料
英語和漢語一樣,由于地域的不同也會產(chǎn)生語音的不同。除了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外,還有加拿大英語、澳大利亞英語、新西蘭英語等。在每個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中,由于出生、地域、人種的不同,也會有細微的差別。以英語為第二外語的國家中,由于受母語的影響,發(fā)音也差別較大,如印度人講的英語和中國人講的英語就有差別,而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外國人,他們的英語各不相同,都帶有各自的口音及發(fā)音特點,因此我們必須熟悉各種口音的英語。
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學生聽到了語音而且能說出,準確無誤,但卻不知其含義(不是生詞),音與義脫節(jié),即現(xiàn)輸入的信息與原有信息不吻合,原來儲存的知識與現(xiàn)有的信息未產(chǎn)生共鳴,造成理解障礙。如:There is a bend in the road.此句中的bend學生能聽到這個詞,也能清楚地說出來卻不知道含義。又如:Pananma takes the ownership of the Panama Canal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t noon Friday.句中的at noon同樣學生能聽到這個詞卻反應不出其含義。
(4)注重聽力技巧訓練
在學生加強以上訓練的同時,繼續(xù)重視各項微技能和綜合技能的訓練。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努力做好包括數(shù)字快速反應、要點選擇、關鍵詞速記、綱要擬列及歸納小結等一系列單項微技能或綜合基本技能訓練,并從理論上分析聽的本質(zhì),點明要領,幫助學生消除可能產(chǎn)生的心理問題和聽法障礙。
(5)提高短時或瞬時記憶容量
在長期的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聽五、六個詞的簡單句都沒有問題,但句子稍長就跟不上,短時或瞬時記憶能力差,不知句子應該從什么地方斷開。長句一定要斷開才能理解其含義,因此,學生斷句能力一定要逐漸培養(yǎng),反復練習,很快學生就會掌握。要提高學生的短時或瞬時記憶容量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先要利用聽力教材,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先由五六個詞擴大到七八個詞,看學生的接受能力再逐步提高,循序漸進,慢慢提高學生短時或瞬時記憶容量。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糾正學生的錯誤發(fā)音,督促學生多聽、多讀、多看,努力擴大詞匯量,把不熟悉的領域逐步轉變?yōu)槭熘I域。教師應選擇不同題材的短小的聽力材料來訓練,先讓學生精聽慢速的材料,聽懂后再跟讀直至學生可以自己復述,再把學生復述的錄音與原聽力材料對比,找差距再提高。訓練一段時間后,再轉為常速英語進行同樣的訓練。精聽的同時也要加強泛聽訓練,教師應選擇不同口音、不同題材的聽力材料作為作業(yè),讓學生反復去聽,訓練學生迅速找到材料的主題或主旨。這方面的訓練應從句子開始,先抓住句子的主干,主要意思。每句都能做到抓住句子的大意,則聽力文本的大意也能掌握。
[1]朱忠焰.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探討[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10).
[2]馬薇娜.從信息加工的角度探討提高大學生聽力的策略[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