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輝
(遼寧石化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錦州 121001)
對大學生逆反心理問題的幾點思考
李明輝
(遼寧石化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錦州 121001)
逆反心理的存在,直接影響學生在校期間的發(fā)展,特別是初中起點的五年制高職學生更為明顯。文中結合學生管理工作的實際,探討了大學生逆反心理產(chǎn)生的原因、表現(xiàn)形式,并提出了化解大學生逆反心理的措施。
大學生;逆反心理;化解;疏導
逆反心理是一種較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一般是指人們對于直接刺激的事物所做出的同正常狀態(tài)下性質(zhì)相反的反應,即客觀環(huán)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chǎn)生的具有強烈抵觸情緒的社會態(tài)度。青少年是逆反心理的易發(fā)人群,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對老師或父母的教育常會表現(xiàn)為很不服從,甚至公開頂撞,因此,逆反心理不僅會常常導致青少年與其老師或父母之間情緒上的緊張和不快,影響正常工作和學習,而且對青少年的思想、情感、意志、品德等的形成和發(fā)展都會產(chǎn)生很大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高等院校育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當前多種社會思潮的沖突、大學生個性發(fā)展要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等問題,使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已成為大學生的一種固定思維模式,給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挑戰(zhàn),因此,了解大學生逆反心理產(chǎn)生的原因、表現(xiàn)形式及化解方法,對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1 家庭的因素
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具有非常特殊意義,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大于其他人的影響。當代大學生中獨生子占主要比例,他們在家庭中受到過分的關心、愛護,不同程度地存在以自我為中心、個性放縱、缺乏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心理脆弱等弱點,同時,父母過高的要求、家長制的管理,使其難以適應,從而導致逆反心理。
1)有的父母對子女給予的心理和物質(zhì)的照顧過多,尤其是對子女教育上的要求過多,不根據(jù)子女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總以自己的想法要求子女,強迫子女讀不喜歡的大學或是專業(yè),導致子女產(chǎn)生厭學情緒和仇恨的逆反心理。
2)父母“強硬”的教育方式也會引起子女的逆反心理。有的父母以“居高臨下”的方式對子女提出要求,這種方式是粗暴的、命令式的,甚至使用暴力迫使子女屈服,不給子女自由的空間。子女長大以后,對父母就會產(chǎn)生反感、抵觸,而且以后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別人。
3)“特殊家庭”的生活環(huán)境也是子女產(chǎn)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長期的敵對、爭吵、緊張沖突,會使子女的心理產(chǎn)生嚴重的矛盾與焦慮、心神不寧、疑心重或神經(jīng)質(zhì),甚至導致心理變態(tài)以及反社會行為。
1.1.2 學校的因素
個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有不公正的處理,這樣也會導致逆反心理的產(chǎn)生。有的老師偏愛某些聽話、成績好的學生,這種“好學生”即使犯了錯誤也會很容易地被原諒,就是批評也是和風細雨式的。而當聽說一些成績不好、不聽話的所謂“差生”犯了錯誤時,這些老師的表現(xiàn)則是疾言厲色、大聲訓斥,即使“差生”沒有明顯的過錯或根本沒有過錯時,這些老師也不道歉。結果是“差生”不喜歡這個老師,甚至恨這個老師,在上他的課時就是不聽講,故意搗亂,與其做對,即使理智告訴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在感情上,這種學生仍然不能接受這個老師。
1.2.1 強烈的好奇心
大學生是成年人,其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成人感”和強烈的社會獨立性、好奇心。這種社會獨立性和好奇心的增強就會導致強烈的求知欲和參與意識。當某些事物被禁止時,最容易引起人們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釋的情況下,濃厚的神秘色彩極易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
1.2.2 企圖標新立異
大學生處于性格形成和尋找自我的時期,通過否定權威和標新立異可以在其心理上求得自我肯定的滿足感。青年人與社會的認同不僅是簡單地采取適應社會規(guī)范的途徑,而且還希望社會承認他的價值和地位,從而獲得與社會之間的認同。因此他往往表現(xiàn)得偏執(zhí),好表現(xiàn)自己,有意采取與其他人不同的態(tài)度和行為,以引起別人的注意。
1.2.3 特異生活經(jīng)歷
逆反心理是人們在受過去某種事物的刺激所積累起來的經(jīng)驗的影響下,對某種事物產(chǎn)生的一種否定性的心理趨勢和行為傾向,因此與眾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也是產(chǎn)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戀,便認為人世間沒有真正的愛情;有的人一向循規(guī)蹈矩、與世無爭,而偶然有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于性情大異,變得粗暴、多疑、怪僻。
在特定條件下,其言行與當事人的主觀愿望相反,產(chǎn)生了與常態(tài)性質(zhì)相反的逆向反應,是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現(xiàn)。一旦這種心態(tài)構成了心理定勢,就會對人的性格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經(jīng)常性地左右他的一舉一動,成為他言行舉止的一個基本特征。
存在逆反心理的大學生通??梢耘c大多數(shù)同學進行正常交往,但缺乏能夠互吐衷腸、肝膽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良朋知己。因為找不到可以交心的知己,所以,他們有時不免感到孤獨和無奈。
存在逆反心理的大學生與多數(shù)人交往良好,關系融洽,但與個別人交往不良,感到困難,他們可能是室友、同鄉(xiāng)或者與自己關系比較親近的人。由于同這些人相處不好,常常會影響他們的情緒,甚至會成為一塊“心病”。
存在逆反心理的大學生能夠與其他人進行交往,但是關系非常一般,與人相處的質(zhì)量不高。因為他們多數(shù)僅是“點頭之交”,沒有人值得他牽掛,也沒有人會想念他,這類同學常會感到空虛、迷茫和失落。
存在逆反心理的大學生渴望與人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者自己的個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礙等原因,致使交往效果不盡人意,他們因此經(jīng)常感到苦惱,很希望能夠盡快改變社交狀況。
存在逆反心理的大學生雖有與人交往的愿望,但是每因與人交往時心跳加快,面紅耳赤而失敗,轉而害怕與人接觸,自己封閉自己,因此,他們常常陷入焦慮、痛苦、自卑之中,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
老師的人格魅力是征服學生叛逆心理的法寶,因此,教師應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以人格魅力來化解學生的逆反。這應包括寬容大度、公平嚴明、博學多識、真誠坦蕩、敬業(yè)愛崗等多種優(yōu)秀的品質(zhì)。如某些具有學生管理經(jīng)驗的教師做得非常好,他們課上是嚴師,課下是學生的益友,與學生和諧相處,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從而取得了“順水推舟”的教育效果,這也是青年教師應該彌補的不足之處。
偉人、名人的事跡距離學生畢竟是遙遠的,他們比不上身邊同學的做法更有感染力。班里的工作歸根結底還要靠一部分同學的帶動,只要有一半以上的同學能夠緊密團結在班主任老師的周圍,能夠積極上進,與老師保持一致,達成共識,班里就能形成一種共鳴,這樣優(yōu)良的班風就形成了。一種比較團結、上進的班風本身就使那些惡性的叛逆思想缺乏生存的空間。
學生之所以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主要是因為學生的認知與情感或者認知與意向發(fā)生矛盾。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們也開始學著反思,父母與老師平時的“嘮叨”對他們是不起作用的,他們更愿意你用平等的眼光去對待他們,與他們推心置腹的談話而不是命令。為此,老師要對有逆反心理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解決他們的心理障礙,從而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1] 李素梅.心理健康與大學生活[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
[2] 王建英.淺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學生的逆反心理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2007(4).
[3] 顧艷婷.加強青年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想法[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1).
G641
A
1008-3782(2014)01-0082-03
2014-01-18
李明輝(1982-),男,云南文山縣人,遼寧石化職業(yè)技術學院輔導員,主要從事學生教育管理、學生干部培訓等方面的工作。
翟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