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歐玥
近年來,以數(shù)字技術、網(wǎng)絡技術、移動通訊技術為基礎的新媒體迅速發(fā)展,在改變大學生學習和生活方式的同時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有人甚至預言:“新媒體將成為主流媒體,新的話語將成為主流話語,由此帶來的新思維,將成為主流思維方式。”[1]而以“微博”為代表的網(wǎng)絡新興技術的出現(xiàn),更是標志著一個以個人為中心的新媒體時代的來臨?!半S著人的生活日益依賴于網(wǎng)絡,網(wǎng)絡技術架構已經深深嵌入到現(xiàn)實世界之中,成為人的生存環(huán)境不可或缺的基礎架構,因而也成為人的各種活動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基礎要素?!保?]因此,要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我們就必須準確把握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一,教育活動中主客體關系由“主客二分”向“主體間性”轉變。
西方哲學自笛卡爾提出“我思故我在”確立人的主體地位以來,奠定了主客二分的關系世界和思維傳統(tǒng),這一傳統(tǒng)的“主——客”思維模式延伸到教育領域,使得復雜的教育教學活動被簡化為以知識為中心的授受關系,科學技術與工具理性逐漸消解了教育的理性,教育活動出現(xiàn)了一種片面追求“技術化”的傾向而脫離了大學生已有的經驗世界。在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對網(wǎng)絡新生事物持有很高的敏銳性,他們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時往往不是被動的,網(wǎng)絡新媒體賦予他們選擇信息的自由和價值認同的自主,高校教師的主體權威受到很大挑戰(zhàn)。主體間性以“交往互動”關系取代了“主——客”關系的概念,它肯定交往中的主體,推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強調師生之間互動共生的交往關系,充分尊重大學生的話語權。從某種意義上,這是對高校教師話語霸權的一種消解,但是教師的作用非但沒有消失,而是得以重建:由于教師與學生雙方之間的平等主體關系得以確立,教師不再是外在的專制者,而是教育活動內在情景的領導者。
第二,教育內容傳播由“單向傳播”向“多向傳播”轉變。在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過程中,受教育者由傳統(tǒng)的知識信息單向接受者轉變?yōu)橹R與信息的創(chuàng)造者。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大學生個體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利用“微博”、手機短信、QQ等通訊工具隨時隨地發(fā)布和更新各種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實現(xiàn)多向、及時的信息共享。
第三,教育環(huán)境由“封閉”走向“開放”?!碍h(huán)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結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3]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一方面使得人們打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在空間上的封閉性;另一方面,新媒體時代大學生不僅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樣也是信息的傳播與創(chuàng)造者,在這一開放的環(huán)境下,師生在信息源的獲取上實現(xiàn)了真正的平等,并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平等的交流。網(wǎng)絡作為現(xiàn)代大學生的一種生存方式,為師生之間的交流開辟了跨越地域、文化阻隔的自由平臺,賦予了學生超越現(xiàn)實社會制度限制的自由空間,為學生個體個性的伸展與張揚創(chuàng)造了條件。
據(jù)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到5.64億,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率為42.1%。[4]報告同時指出,截至 2012 年 12 月底,我國微博用戶規(guī)模為3.09億,較2011年底增長了5873萬,網(wǎng)民中的微博用戶比例達到54.7%,其中“手機微博用戶規(guī)模2.02億,占所有微博用戶的65.6%,接近總體人數(shù)三分之二,大學生所占比例將近20%”[5]。大學生以計算機網(wǎng)絡媒介和手機網(wǎng)絡媒介為載體可以獲得各種信息,自由發(fā)表觀點,也可以與別人進行充分的討論和交流,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越來越受到以網(wǎng)絡為代表的新傳媒的影響。新媒體已成為大學生自我表達和生存的一種普遍方式,盡管新媒體本身或許并不具有政治意義,但其傳播的內容都是經過精心選擇的,信息背后都蘊含著一定的價值觀,所以有西方學者認為“世界已經離開了暴力與金錢控制的時代,而未來世界政治的魔方將控制在擁有信息強權的人手里,他們會使用手中掌握的網(wǎng)絡控制權、信息發(fā)布權。利用英語這種強大的文化語言優(yōu)勢,達到暴力、金錢無法征服的目的”[6]。從當前的形式來看,隨著網(wǎng)絡迅速發(fā)展,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各種思潮都在侵襲我們的青年大學生,大學生對于我國政治體系的認同產生了很多迷茫與誤解。[7]這也更加凸顯了我們加強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緊迫性與必要性。
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缺失,具體表現(xiàn)為對網(wǎng)絡信息的評估與選擇能力的不足,對獲取信息背后所隱含的意識形態(tài)、價值取向等不能進行正確辨別與解讀。一項對于上海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現(xiàn)狀的調查報告顯示:大學生們對于媒介的表征和建構能力缺乏足夠的警惕,容易混淆媒體信息的真實與現(xiàn)實世界的真實。[8]有相關調查研究顯示,當被問及西方一些媒體時而出現(xiàn)反華報道的原因時,近一半學生認為是西方媒體不了解中國實際情況,也有一些學生認為此事源于外國媒體長期對中國的偏見,還有不到一成的學生居然認為這是客觀報道,只有12.7%的學生能夠認識到這是西方媒體所代表的意識形態(tài)使然。[9]
知識的形成取決于人的認識實踐活動,其本質是體現(xiàn)全面、生動而豐富的人性特征。然而,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知識的實證化傾向,特別是網(wǎng)絡媒體的迅猛發(fā)展以及傳播環(huán)境的日漸放開,信息量以幾何級別的增長,導致知識逐漸被肢解和片面化。由于科技的變革和“唯科學”思潮的影響,科技的思維只在將一切知識和認識轉換成資訊能量時,才予以承認:“在如此普遍發(fā)生嬗變的環(huán)境下,知識的本質不改變,就無法生存下去,只有將知識轉換成批量的咨詢信息,才能通過各種新的媒體,使知識成為可操作和運用的資料。甚或可以預言:在知識構成體系內部,任何不能轉化輸送的事物,都將被淘汰。一切研究結果都必須轉化為電腦語言,而這又必定會決定和引發(fā)新的研究方向”[10]。這種“唯科學”的知識觀對大學教學產生深刻的影響:大學教學建立在科學認識論的基礎上,將知識看作是純理性的認識因素,將邏輯看作是知識的唯一特征,將知識的客觀性奉為至上原則。由于知識觀的偏差,導致大學教學成為一種客觀知識的傳播工具,課堂教學活動成為單一的邏輯認知活動,割裂了知識與人性發(fā)展的聯(lián)系;而本應以引領大學生探尋人生意義、構建大學生正確的政治價值觀為根本旨歸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得不加入“工具”行列,熱衷于理論解讀、規(guī)范訓導,忽視對大學生人生意義的關懷。在科學主義、教育功利主義及工具主義等思潮影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怠于引導大學生探尋生存、生活的本真意義和價值,致使不少大學生在擁有技術和能力的同時,不但無法擁有幸福感,反而倍感空虛,找不到存在和生活的理由與樂趣,進而在迷茫中縱生。[11]
另一方面,大學的教學方法也只是強調如何按照邏輯的不變規(guī)則進行講解、演繹、論述,只需要教師做機械化的操作。教學方法的機械化導致部分思想政治教師對黨和國家倡導的價值觀的內涵,要么不能有效解讀,要么擔心違背“學術研究無禁區(qū),課堂講授有紀律”的規(guī)定不敢自我解讀,而只能在相應的教學過程中“照本宣科”講解人生觀、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對于當今大學生為何要追求政治信仰、形成社會主義政治態(tài)度、認同當前的政治體系等問題往往缺乏深度的見解,致使大學生只能抽象地記誦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內容,而無法接受政治準則并內化為自己的政治信念形成社會主義政治品質。
如果說對中小學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灌輸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那么對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行“灌輸”的教育方式則有待商榷。對這一教育手段的最大沖擊,莫過于當前發(fā)達的網(wǎng)絡信息技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灌輸?shù)恼卫硐肱c現(xiàn)實社會中實際狀況相差甚遠的情況下,大學生個體往往懷疑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實性。特別是網(wǎng)絡媒體曝光現(xiàn)實社會中以道德黨性自居的政府官員普遍存在著偽善與欺騙,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卻在灌輸著社會主義價值觀諸如“無私奉獻”、“廉潔奉公”時,這種政治理想與政治現(xiàn)實相分離,使得大學生個體的政治信仰產生非常強烈的沖突,他們可能選擇的是不道德或者嘲弄信仰。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危機的最深刻的根源就是大學生這種現(xiàn)代“自我”的出現(xiàn)。這種“自我”在爭取自身權利的同時,也喪失了由社會身份和既定人生目標所提供的種種規(guī)定性。從這種現(xiàn)代自我出發(fā),大學生的政治價值取向必然走向相對主義。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輸”式教學手段造成的另一后果就是“逆反”,這不僅僅指大學生對灌輸?shù)恼嗡枷朐瓌t和灌輸本身的反抗,而且還包括對社會中的生活倫理與公共規(guī)范的故意違反;甚至產生一種“異化”,即對社會主義政治價值取向的懷疑和嘲笑,對政治信仰的不以為然。
高校開展網(wǎng)絡輿情分析是進行大學生網(wǎng)絡輿論引導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整體把握大學生的輿情動態(tài),及時確定大學生關注和討論的熱點社會事件、重點問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正確引導大學生的網(wǎng)絡輿論導向;才能有針對性地做好大學生的疏通與說服工作、有效化解潛在的矛盾與隱患。
在我國,主流媒體作為反映黨和政府意志的一種正式渠道,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與必要性,主流媒體的一個重要特征在于堅持統(tǒng)一思想,固守正面宣傳,這早已為大學生所熟知,然而當今主流媒體面臨的問題是:越是狂轟亂炸式的進行正面宣傳,大學生反而越是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容易用自己身邊的負面狀況去否定正面宣傳的內容。在新媒體時代,“主流”媒體已不再是大眾媒介的惟一類型。很多大學生往往更傾向于通過主流媒體之外的其他傳播途徑,表達自己的政治態(tài)度和政治情感。在即時通訊越來越發(fā)達的新媒體時代,不少大學生把自己每時每刻的狀態(tài)在“微博”或QQ個性簽名上全程直播,依靠網(wǎng)絡載體展現(xiàn)真實的“生活秀”,而這些媒介上的大學生網(wǎng)絡輿論信息恰好是主流媒體根本無法監(jiān)控和掌握的。所以,任何一種具體傳播途徑都只能部分呈現(xiàn)大學生的意愿,僅僅依據(jù)某一種具體傳播途徑所呈現(xiàn)的輿論情況,不可能知曉大學生輿論信息的全貌。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思想政治網(wǎng)絡輿情分析有必要進入新媒體的廣闊話語空間:主流媒體應當改變長期以來呈現(xiàn)的權威架勢與說教面孔,更多反映與審視大學生對當今社會的政治情感和政治態(tài)度,更多地體現(xiàn)通過平等探討使大學生達到符合社會主義政治要求的精神,使主流媒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能在制度上履行“主流”職能,又能在實踐中發(fā)揮“主導”功能。
縱觀當前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種方法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方法或者是形式主義過場,或者是空洞的形勢政策宣講,這些抽象、孤立、脫離大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方法,很難引起大學生心靈共鳴,激發(fā)學生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意義認同感。黑格爾在考察人的道德生活時就認為每一個自我其本質是一種社會的自我,他認為個體只有擺脫單純的自在狀態(tài),發(fā)現(xiàn)自身與家庭、市民社會、國家及其他人的一致性才能回到現(xiàn)實,并通過一種有限自我與無限精神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自我。[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確立意義關懷取向,就是要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從關注大學生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深入到觀照意義世界這一生活根基與目的層面,使大學生在接受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同時,并能深刻的體悟到思想政治教育對其存在的價值。
為此,我們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思路上作出新的定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著眼于大學生的信仰,也應著眼于教師的信仰,尤其是教育者從教學技術層面轉向教師的自我欣賞和自我認同。長期以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價值權威取消了大學生對現(xiàn)實社會政治規(guī)范的反思性,這種價值權威暗含的“強制性”實際上導致了大學生在日常思想行為上的“謹慎”,而并不是真正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與認同,也就導致了大學生的“知行不一”。在意義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向中,教師主要通過剖析和展示思想政治與生活的深層關聯(lián),展現(xiàn)思想政治的內在價值,使大學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的生活意蘊,進而明了生活的意義主題,從而引導他們追求更高的政治理想,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化和膚淺化。
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是師生雙方溝通、理解、對話的過程。大學生個體思想政治觀念的積淀、德性的生成,并不是主觀的心理產物固定在大腦之中,而始終是來自于與教師、學生之間的交往實踐。
然而,在現(xiàn)實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大學生作為受教育主體是“失語”的,在教師“一言堂”灌輸獨白式教育模式中,教師往往以一種強勢話語聲音壓制、取代學生主體的言論,大學生個體更多地是充當“聽話者”的角色,作為被規(guī)訓者,大學生沒有表達自我感受和意志的機會。而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信息資源獲取機會的平等性,使得教育者難以再有信息的‘先導權’和‘支配權’,教育者也很難通過‘信息過濾’的方式對教育對象施加‘純粹思想’的教育?!保?3]新媒體的開放性、隨意性和匿名性,恰好滿足了部分大學生展示自己話語權力的意愿,隨性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教師權威的消解,暗含著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從獨白走向對話。以對話策略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過程策略,是把學生的角色定位于主動的學習者和建構者,是基于對學生的科學認識,即學生首先是一個不斷生成性的獨立的生命存在?!皩υ挕本褪菑氖芙逃叩男枰霭l(fā),構建一個相對平等的師生對話平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扮演的是指導者的角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是可以跟學生進行思想交流的平等的個體,是教育活動內在情景的領導者,引導學生掌握社會主義政治規(guī)范,形成社會主義政治態(tài)度和價值觀。
[1]李希光.迎接新媒體時代[N].環(huán)球時報,2000-04-21(3).
[2]張再興,等.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37.
[3]張耀燦,等.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4][5]CNNIC發(fā)布第31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OL].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3 - 01/15/c_124233840.htm
[6][美]阿爾溫·托夫勒.權力的轉移[M].吳迎春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105.
[7]金家新,易連云.論政治社會化進程中大學生政治素質培養(yǎng)[J].思想教育研究,2012(3):25.
[8]劉佳.上海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現(xiàn)狀調查報告[J].新聞記者,2006(3):61-63.
[9]張波,宋爽.河北省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調查及提高對策思考[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2):84-87.
[10][法]讓·弗朗索瓦·利奧塔.后現(xiàn)代狀況:關于知識的報告[M].島子譯.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6:35.
[11]邱永瓊,易連云.論意義關懷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前沿,2011(8):12.
[12]魯潔.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礎——道德教育當代轉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6.
[13]楊立英.論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體關系特性與教育創(chuàng)新[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5(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