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冰
人是自然界不斷發(fā)展的產(chǎn)物,人依賴于自然從自然界中獲得維持自己生存的各種生活資料,人與自然的交換過程中,使自身實踐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從而能夠生產(chǎn)出超出人類生命所必需的生存資料之外的物品,人類除了能夠通過從自然界采集自己所必需的生存資料外,還能夠通過實踐活動來生產(chǎn)滿足自己需要的生活和生產(chǎn)資料。人不僅僅具有同動物一樣的生命活動,而且還具備了動物所不具備的生命活動。馬克思主義最重視人和人的發(fā)展,把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作為人發(fā)展的最佳狀態(tài),實現(xiàn)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就要正確認識人的生命與價值的關系,人的價值全面的實現(xiàn)也是人自由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因此,第一個需要確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個人對其他自然的關系?!盵1]具有生命是人從事其他一切活動的先決條件,人類從事維持生命的活動是人作為有生命的存在物所具有的本能。人依賴于自然界,從自然界中獲取滿足自己生命活動的各種生存資料。承認人的肉體組織的客觀性就必然承認維持這種存在、滿足這種生命組織的生理需要的合理性。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人們?yōu)榱四軌騽?chuàng)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能夠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的東西。人類需要滿足的第一個需要就是生理的需要,只有滿足人的生理需要,人才能夠作為有生命的個人存在。人是從類人猿進化而來,從根本上說,人也是一種動物,具備動物的各種生理機能和需要,具備和動物一樣的生命形態(tài),即作為一種有生命的物種存在。
但是人卻不同于動物,我們“可以根據(jù)意識、宗教或隨便別的什么來區(qū)別人和動物。當人開始生產(chǎn)自己的生活資料的時候,這一步是由他們的肉體組織所決定的,人本身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qū)別開來”[2]。也就是說,當人開始生產(chǎn)自己所必需的生活生產(chǎn)資料的時候,人就開始同動物區(qū)別開來,人就具備了動物所不具備的生命活動。動物和它的生命活動是直接統(tǒng)一的,動物沒有也不可能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動進行區(qū)別,因為它就是這種生命活動。人則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識的對象。人的生命活動是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qū)別開來。正因為如此,人才是類的存在物,或者說正因為人是類的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識的存在物,他自己的生活對他是對象。僅僅由于這一點,他的活動才是自由的活動。馬克思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論述了人的類特性,他指出,“生產(chǎn)生活本來就是類生活。這是產(chǎn)生生命的生活。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覺的活動?!盵3]這里馬克思所指的“類特性”是人之為人的勞動實踐,而一定意義上說也就是人的本質,不僅如此,人的本質還是一定時期社會關系的總和,這是因為人們在勞動過程中必然會發(fā)生一定的社會聯(lián)系,產(chǎn)生不以他們意志為轉移的社會關系,社會關系一旦形成又反過來影響和決定著勞動中的人和人的勞動,社會關系是勞動的必然形式,社會關系制約著勞動。勞動創(chuàng)造了社會關系,但是社會關系又是勞動所不可缺少的形式。把勞動作為人的本質是將人作為類的存在物,強調的是人和動物的區(qū)別,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主要指單個人的本質,把個人作為一定社會關系的承擔者和載體,把人和人相區(qū)別。人作為自然的產(chǎn)物,具備和其他動物相同的生理屬性,是一種種的存在和自然的存在,作為有生命的個體,首先具備的是自然的生命;但人又是與動物不同的,具備動物所不具備的特殊本質,人可以通過勞動來改造和改善自己的生存和發(fā)展的環(huán)境,是一種自為的存在,具有與動物不同的自為生命。
高清海先生將人的自然生命稱之為“種生命”,將人的自為生命稱之為“類生命”。他指出,“‘種生命’為人與動物所共有,它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生命?!惿瘎t是由人創(chuàng)生的自為生命,僅僅屬于人所特有。”[4]人的“種生命”是“類生命”的基礎和前提,沒有“種生命”的存在,也就談不上“類生命”的存在和發(fā)展,“類生命”是對“種生命”的超越和突破,不斷實現(xiàn)人的價值和發(fā)展,對人的生命的全面清晰的理解有助于正確認識人的價值實現(xiàn),以及如何評價一個人具有價值。
人作為“種生命”和“類生命”的統(tǒng)一體,要實現(xiàn)作為統(tǒng)一體的人的生存和發(fā)展,就必須滿足人的需要,而這種需要和滿足需要的關系就是價值問題,所謂價值就是客體所具有的屬性和功能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關系,這就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馬克思認為,“物對于人的使用價值,表示物對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屬性……實際上表示物為人而存在?!盵5]因此,只有滿足主體的某種需要,價值關系才能得以建立,要對主體的需要進行分析,同時還要對主體的需要進行規(guī)范,要倡導與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相一致的需要,有益于人的發(fā)展的需要。
符合“人的本性”的需要才是人的真正的需要,人有許多的需要,但并非所有的需要都是合理的需要。馬克思將人看作是自然的存在物、社會的存在物和精神的存在物,人性是作為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的統(tǒng)一,符合“人性”的需要,也就是符合人的自然需要、社會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的需要不僅指向某一類能夠滿足需要的物品,還指向生產(chǎn)這些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勞動,所有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滿足都要通過人的實踐勞動才能得以實現(xiàn),自由自覺的勞動是人的類特性,人的最根本的需要也就是從事自由自覺的勞動。它是人的需要中最根本、最具有決定意義的需要。人的需要從主體的角度可以分為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個人的需要是人類社會最基本最普遍的需要,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要依賴于個人正當需要的滿足,“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不是要縮小個人的需要,而是要竭力擴大和發(fā)展個人的需要,不是要限制和拒絕滿足這些需要,而是要全面地充分地滿足有高度文化的勞動人民的一切需要”[6]。我們將人固有的自然需要以外的需要稱之為社會需要,也就是社會共同需要,社會公共需要是維護社會有機體的存在、發(fā)展以及正常發(fā)揮功能的需要。擴大生產(chǎn)的需要是社會共同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馬克思指出,在任何社會生產(chǎn)中,總能夠區(qū)分出勞動的兩個部分,一部分的產(chǎn)品直接由生產(chǎn)者及其家屬用于個人消費,另一部分即始終是剩余勞動的那個部分的產(chǎn)品,總是用來滿足一般的社會需要,而公共消費(如教育、衛(wèi)生醫(yī)療、體育、公共基礎設施等)的需要是社會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
無論是個人需要還是社會需要,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從根本上說,在目的手段和發(fā)展方向上都是一致的。但這并不是說社會需要和個人需要就沒有矛盾了,社會需要一般代表的是整個社會的長期、整體的和間接的需要,而個人的需要則代表眼前的、局部的和直接的需要。個人需要的滿足是個人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社會需要的滿足是個人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因此,只有建立在滿足合理需求之上的價值才是真正的價值。
關于人與價值問題,就要考慮價值主體和價值客體的關系,人既可以作為價值的主體也可以作為價值的客體,是價值主體與客體的統(tǒng)一。人作為價值客體主要是通過他的勞動向社會貢獻物質和精神的財富,以滿足他人和社會的需要,人之所以能作為價值客體,就是因為人是勞動的主體,人是能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人既是事物價值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人自身價值的創(chuàng)造者。自由自覺的活動是人的類特質,也是人的最根本的需要,在這里人的價值就是人的勞動創(chuàng)造,從這個意義上講,人的價值就是強調人的勞動權利和創(chuàng)造精神的滿足和尊重,說的就是人的尊嚴和地位,稱之為“人格價值”;作為價值客體,人的價值就是通過勞動為他人和社會做貢獻,這種價值就是“人生價值”。然而在資本主義異化勞動的條件下,“工人生產(chǎn)得越多,他能夠消費的越少;他創(chuàng)造價值越多,他自己越?jīng)]有價值、越低賤?!盵7]工人對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然而他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滿足,其“人格價值”沒有得到實現(xiàn)。人的價值的兩個方面是統(tǒng)一的,也就是說,人只有作為一個自由自覺的勞動主體才能夠創(chuàng)造價值,為社會和他人做出貢獻,成為價值客體,對人具有價值;那么人的勞動貢獻越大,人生越有價值,他就會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和滿足,他的人格也就更加的完善。
具有雙重生命的人與價值,首先是人的第一生命(“種生命”)與價值的關系,作為價值主體的“種生命”的人,就需要滿足其作為有生命個人的生存延續(xù)的問題,也就是解決其生存需要和生理需要的問題,此時作為價值客體的是能夠滿足這些需要的生活資料,而這些生活資料又是通過勞動才能得以提供。那么為了能夠改善人的生存,提高生命的質量,社會就要為人的生命的延續(xù)提供更好的生活資料。從“人格價值”來說,對人的尊重首先是對生命存在和生存權利的尊重,對人的滿足首先是對衣食住行等生存需要的滿足。而作為價值客體的“種生命”的人就是一種生命存在的人,他是勞動的前提,生命的價值還在于它是人類進化和延續(xù)的前提,是種保存的基礎。從“人生價值”來說,生命是一切貢獻的條件,沒有生命就無所謂勞動和貢獻。然而,如果只注重人的生理需要的滿足,或者僅僅將生理需要的滿足作為唯一的追求,那么人和動物就沒有什么區(qū)別,因為人的第一生命就是作為一個有生命的種的存在,是一種動物生命。其次是人的第二生命(“類生命”)與價值的關系,作為價值客體來說,具有“類生命”的人,是一種自為的存在,即從事實踐活動的主體的存在,具有能動性、自主性和自為性。具有類生命的人所從事活動都是有目的的,馬克思認為人的活動是根據(jù)“物的尺度”和人的“內在尺度”進行的,也就是根據(jù)客體的規(guī)律和主體的需要、目的進行的,同樣人不僅通過實踐活動改造自然界,還通過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人本身和人類歷史,創(chuàng)造滿足社會需要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為人的生存和發(fā)展提供現(xiàn)實的條件,人在不斷的勞動實踐中發(fā)現(xiàn)自然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等客觀規(guī)律,自由自覺地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來滿足社會和人的生存發(fā)展;作為具有“類生命”的人所從事的活動也就是一種自由自覺的自主性的活動,人只有自由自覺的活動中才能使人的才智和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不但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社會生產(chǎn)力,而且使人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具有“類生命”的人所從事的活動是有利于他人和社會的,為人的生存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各種條件,而且在這一過程中還使人不斷得到發(fā)展。在人類真的具備了“類生命”的情況下,個人對社會和他人貢獻越多,提供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及其他有益的財富越多,他的價值就越大,同時,他也能得到社會的尊重,其個人需要也得到滿足,自己的“人格價值”也得了實現(xiàn),這時作為價值主體的“類生命”的人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的“人生價值”越大,他的“人格價值”也就越大。
目前,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的發(fā)展要依靠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參與才能得以完成,社會主義的制度條件,要將人看作“種生命”和“類生命”的統(tǒng)一體,正確認識作為統(tǒng)一體的人的需要,為人的自由自覺的勞動創(chuàng)造條件,只有在正確認識人的雙重生命與價值關系的基礎上,才能對人們的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使人們更加重視人的第二生命,重視對他人和社會的貢獻,對于樹立社會主義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 卷)[C].人民出版社,1995:67.
[3][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C].人民出版社,1979:96,92.
[4]高清海.“人”的雙重生命觀:種生命與類生命[C].江海學刊,2001(1).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卷第 3 冊)[C].人民出版社,1974:326.
[6]斯大林全集(第 13 卷)[C].人民出版社,195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