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霞
(廣西欽州市欽北區(qū)人民醫(yī)院 廣西 欽州 535000)
橈動脈采血是目前兒科采血中常用的采集血液的方法,但由于小兒血管小,又不會配合護士,所以在穿刺過程中常需要助手協(xié)助固定患兒,實踐證明,要提高穿刺成功率,除定位準確、操作熟練、富有經(jīng)驗外,助手不同的固定手法也造成很大的影響。為進一步探討提高小兒橈動脈穿刺成功率的方法,2011年9月~2012年9月間我院研究了一種新的固定手法,對行橈動脈采血的小兒進行固定,現(xiàn)將相關(guān)內(nèi)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需采血的患兒100例,所有患兒均采用橈動脈采血。100例患兒隨機分為普通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普通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42個月,平均年齡(28.9±3.7)個月;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3~40個月,平均年齡(30.1±4.1)歲,兩組患兒基本資料進行比較,年齡、性別等均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100例患兒均采用橈動脈采血,患兒取仰臥位,腕部下墊一小軟枕,充分暴露穿刺部位,5 ml或10 ml注射器接5號頭皮針;普通組患兒助手采用的固定手法是傳統(tǒng)習慣用的用手環(huán)握患兒前臂,有時達肘關(guān)節(jié),防止患兒肢體的扭動;對照組患兒助手采用的是本院研究的新方法,即單手手掌打開,拇指與四指分開,四指并攏,掌心向上置于患兒肘關(guān)節(jié)下半握上肢向上托起,使之伸直,拇指不貼皮膚。兩組均常規(guī)消毒皮膚和術(shù)者左手食指、中指,觸摸橈動脈,食指置于橈動脈搏動最明顯處,固定血管;右手持針,針尖斜面向上,近食指橈側(cè)邊30~40°角度進針,見血回針,為使結(jié)果不受經(jīng)驗、技術(shù)水平等方面因素影響,所有患兒操作均有同一人完成。
1.3 穿刺成功標準:以一次進針即刺進血管抽出足量動脈血液或一次進針后反復皮膚內(nèi)試探穿刺后抽出足量動脈血液為記為穿刺成功,未抽出動脈血液為穿刺失敗,比較兩組患兒穿刺成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患兒基本資料比較以表示,以t檢驗,穿刺成功率比較以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兒穿刺成功49例,成功率98%,不成功的1例患兒因處于休克代償期,周圍循環(huán)差,脈細速,改用股動脈穿刺后成功。普通組患兒穿刺成功40例,成功率80%,10例不成功的患兒改用對照組固定手法后穿刺成功9例,由于術(shù)者受心理因素影響有1例不成功,成功率仍達90%。兩組穿刺成功率進行比較,對照組顯著高于普通組(χ2=12.587,P=0.00974),二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血氣分析檢測是目前兒科臨床常見的一項檢測,該項檢測需要采集血液標本,而由于小兒的特點,小兒血液標本的采集臨床操作技術(shù)難度較大,以往小兒血液標本采集常用的方法有股靜脈采血、股動脈采血和橈動脈采血,而由于股靜脈采血需要采用7號針頭,進針深、長度長,對小兒的損傷大、壓迫止血時間長通常需5 min以上、一次穿刺成功率低、受體位、肥胖及小兒活動影響大,穿刺后難固定、易出現(xiàn)血腫、退針時易脫出血管,增加局部損傷、采血時強迫性體位和操作可刺激小兒反射性排尿,污染無菌區(qū),甚至造成感染等缺點[1];股動脈采血需患兒平臥屈膝,患兒好動使得搏動點難以確定,成功較低,且穿刺針較粗、較長、給患兒帶來的痛苦大,需多人協(xié)助,易誤穿,股動靜脈及股神經(jīng)較近,操作過程中如有不慎可損傷神經(jīng)[2]。
橈動脈采血僅需要暴露腕部,位置直觀,不受體位和操作時間的限制,操作簡單;采血時只需5號或5號半頭皮針,所需針頭小,對患兒損傷程度小,且采血時沿橈動脈走向由淺入深進針,不需固定針頭,不易滑出;手臂處神經(jīng)分布較腹股溝處少,引起的疼痛輕,同時不必松解患兒衣被,在冬季采血時可有效地縮短采血時間,目前成為兒科臨床采血中主要使用的采血方法。橈動脈采血的優(yōu)點目前已得到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石金彩[3]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橈動脈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明顯高于股靜脈采血(P<0.05),患兒皮下血腫發(fā)生率明顯低于股靜脈采血(P<0.05)。張萍[4]通過橈動脈與股動脈采血對比,發(fā)現(xiàn)橈動脈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顯著高于股動脈采血,誤傳靜脈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股動脈采血,采血后平均按壓止血時間顯著短于股動脈采血。由于橈動脈位置表淺,易固定,采血后容易壓迫止血[5],我科絕大部分患兒采用橈動脈采集血標本。
影響橈動脈穿刺成功率的因素較多,以往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定位不準確、進針角度不合理、物品準備欠妥、局部皮下血腫、穿刺者心理素質(zhì)溝通技巧及肢體固定欠妥等均可導致穿刺失?。?],其中肢體固定欠妥是影響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動脈采血原理是血液由心臟泵向外產(chǎn)生的動力而往外流,不需要另外施壓,但如在血流過程中施壓,反而會起到壓迫止血的作用。傳統(tǒng)的環(huán)握前臂及肘關(guān)節(jié)處恰好阻斷了橈動脈血流,故即使定位精確,有時也會因回血緩慢而影響術(shù)者判斷,再前行進針造成穿破血管而失敗。針對這一問題,我院研究了新的固定手法,即只半握并托起患兒肘關(guān)節(jié),此方法既防止了患兒不配合扭動上肢而造成血管滑動,又避開了橈動脈走向,避免了壓迫到橈動脈引起回血緩慢影響術(shù)者判斷,可較好地提高穿刺成功率。
從我院本次研究結(jié)果來看,采用傳統(tǒng)固定手法的普通組50例患兒穿刺成功率僅為80%,采用改良后固定手法的對照組穿刺成功率達到98%,穿刺成功率明顯高于普通組(P<0.05),表明改良后固定手法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習慣的固定手法,同時采用傳統(tǒng)習慣固定手法穿刺失敗的10例患兒采用改良后固定方法后有9例穿刺成功,表明改良后的固定手法可有效地提高穿刺成功率。
橈動脈采血一次穿刺成功對縮短操作時間,保證采血量和血氣分析結(jié)果,減少患兒痛苦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由于小兒年齡、體格、心理的特點,影響橈動脈采血穿刺成功率的影響因素較多,在臨床采血中,操作者應嫻熟地掌握橈動脈的解剖位置及體表投影;進針時應根據(jù)患兒年齡選擇進針角度,一般患兒年齡越小進針的角度越小,肥胖患者可適當?shù)卦龃筮M針角度,同時應合理備物,正確按壓,妥善固定肢體,我院研究的改良固定手法可有效地提高小兒橈動脈穿刺成功率,減少患兒痛苦,有顯著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 奚云,周云霞.小兒橈動脈替代股靜脈采血臨床對比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17):6-7
[2] 沈艷紅,婁春燕.小兒橈動脈與股動脈采血的比較[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7,8(4):118,120
[3] 石金彩.橈動脈與股靜脈穿刺采血方法的比較[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1,27(7):1000-1001
[4] 張萍.小兒橈動脈與股動脈采血的比較[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2,13(9):108-109
[5] 楊艷麗,楊曉麗.小兒經(jīng)股動脈與橈動脈采集血氣分析的方法比較[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0,19(11):831-833
[6] 李艷平.小兒橈動脈穿刺失敗原因分析與應對措施[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32):7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