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仲春
( 敦化市大石頭鎮(zhèn)第一小學,吉林 敦化 133702)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對文章的理解,教師要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學會對文章優(yōu)美語句的欣賞和積累,教師要通過教學讓學生達到對所學字、詞、句的理解和掌握,并學會運用。這是語文教學的最大收獲和成功。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是搜集信息,也是學生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不斷獲得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法的閱讀能力,使之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尤為重要。
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為前提,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和創(chuàng)造閱讀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采取各種教學手段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如求異思維、發(fā)散思維,把各種思維的培養(yǎng)滲透到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詞,每一段話,每一篇文章。教師在各類課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采取各種方法引導學生反復讀,使學生在讀中不斷探究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問題,從而體會和領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要讓學生盡情的展開想像,多方位談自己的感悟,在反 復閱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與對事物的態(tài)度。學生只有通過通過品讀,才能不斷地積累語文素材,不斷體會作者意圖,即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同時這也是積累寫作素材的一種途徑。通過多種誦讀方式進行不同層次的品讀理解,才能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罢Z文是萬科之母”這是不容置疑的。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和培養(yǎng)學生獨特的感受能力,要讓學生通過多方面品讀自己獨到的體驗,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使學生的思維形成跳躍式的,廣泛發(fā)表獨特看法見解。如在教學《詹天佑》一課時,由于年代久遠,學生對開鑿八達嶺隧道采用“中部鑿井法”的理解無法表述和理解,教師可引導學生自由讀,反復讀,教師在講解“中部鑿井法”時出示簡易圖解釋詞語的含義,抓住機會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可抓住關鍵詞“中部鑿井法”展開討論,使學生能夠對“中部鑿井法”有自己獨到的理解。無論是對工期的進展還是施工進度的加速,以及對現場施工場面的理解讓學生多方位的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讓學生懂得不只是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向豎井處分別向兩頭開鑿這么簡單的過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提出異議。“進口兩頭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這句話讓學生把理解上升到詹天佑帶領技術人員發(fā)揮的高超的技術和精湛的設計藝術上。同時對四個工作地點而同時施工的工作場面展開聯想,即工人把兩個豎井從里向外鑿,這樣就一定能縮短工期??墒瞧渌麑W生又紛紛提出不同意見,有的同學認為打豎井同樣也需要時間,所以并不是豎井打得越多工期就越短。那究竟打幾口井,學生在討論論的過程中也對文章內容逐漸理解。這時,教師因勢利導,在黑板上畫出’中部鑿井法”的簡單示意圖進一步做出講解,讓學生根據圖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后來學生根據八達嶺隧道是居庸關的三倍,多數同學普遍認為是打兩口豎井,就能把工作面增加到六個,而每段隧道長就相當于居庸關的長度。個別學生還補充說,這六個面必須要在同一平面,否則就打不通。這就像文中說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員“定點,勘測,計算一定要精密,不能有一點馬虎?!边@一句的重要解讀。通過對此,學生畫出了自己的示意圖加以說明。這時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反映詹天佑精明、認真、愛國等一些相關的句子進行品讀和理解。學生正是在這一系列思維碰撞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獲得了思維的訓練,使各種思維在閱讀中逐漸得到升華。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某些精彩的文章常常有這樣的體會,當讀到一段感人的話,讀到一篇融入感人的文章或讀到一個動人的情景時,往往會情不自禁,激動萬分,或熱淚盈眶,或黯然神傷,使人久久不能忘懷,長久心潮澎湃不能自已,為什么?因為只有在閱讀時融入強烈的感情,才能體現鮮明的個體特征。如何讓學生在閱讀時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與情感融入到一起,這就要求教師要重視學生把情感融入角色的引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進而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會,學會欣賞和審美。例如教學《小珊迪》時教師要在教學設計中體現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隨著故事的發(fā)展感情也發(fā)生變化就是人帶著強烈的感情主體的個性特征,閱讀時融進了自己的心底情感、理解和體驗。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融入到故事的角色中進行朗讀實踐。學生朗讀時把珊迪如何一次次乞求“我”是怎么買它火柴語氣表現出現,尤其是第三次時,通過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多少孩子的聲音顫抖著,眼里含著淚,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那可憐的孩子,他們已把自己當做可憐的珊迪,當讀到珊迪身受重傷還讓弟弟送回零錢,讀到臨死的他躺在床上還在牽掛弟弟時,學生把那句“我會永遠照顧小利比的”讀得是那么堅定。這時候,他們有早已成了文中的“我”了。在教學《周總理,你在哪里》一課時,教師在課前準備一些與周總理有關的生平材料,把學生帶到那過去的年代,用感人的事實向學生訴說,總理為什么會得到那個時代人們的尊敬和愛戴。教師要帶著飽滿的感情朗讀。要想感染別人,首先自己要被感染,教師滿懷激情的朗讀,給學生帶到一個充滿回憶的境界中,在那雨的天氣里,在那十里長街上,人們奔走著,呼喚著,淚水和雨水無法滌蕩內心的痛苦,一句句,“周總理,你在哪里?”喚出了師生內心的情感,大家淚流滿面。學生的感悟能力在朗讀中得到培養(yǎng),在朗讀中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閱讀能力在充滿感情朗讀的過程中得到訓練,在朗讀中與作者進行了心靈的交流。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使學生學會閱讀,學會寫作,能夠獨立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學習的主人,因為他們是具有巨大潛力的生命個體。這就要求教師“蹲下來”走近學生,走進他們的心靈,成為他們學習的伙伴,這是閱讀教學中師生互動,師生互補,平等對話的前提。教學中,教師應該努力地創(chuàng)造性地去理解和使用教材,而不是機械地“教教材”,教師應倡導學生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要允許學生出錯,鼓勵學生挑戰(zhàn)同伴,挑戰(zhàn)教師。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時,教師為了讓每個學生真正動起來,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在學習小組中尋找自己的角色,分角色演練周瑜、諸葛亮、魯肅、曹操的對話。學生根據故事中人物性格特點及自己的朗讀表演能力,主動進入自己所喜歡的角色,大家在各自小組里互教互學,互演互評,完全把自己投入到故事情節(jié)中。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朗讀,上臺表演的小組一個比一個出色,學生們把諸葛亮從容鎮(zhèn)定,胸有成竹,周瑜故意發(fā)難,心胸狹窄的形象演的栩栩如生。一個平時沉默寡言的學生在自己努力和同伴的幫助下,也將將魯肅忠厚老實唯命是從的人物形象刻畫得恰到好處。學生用自己特殊的學習方式鍛煉了學習能力,也達到了對文章的理解。
在朗讀指導時,每一次朗讀都應步步落實,毫不含糊,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語言,品味語言,運用語言,在語文實踐中習得語感,積淀語感,領悟語感的規(guī)律。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多種教學形式。例如采用自主探究形式訓練,通過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感悟能力,但對課文主題深刻含義的理解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進行討論、交流,使學生達到理解的目的。低年級側重關鍵詞的理解和掌握,在理解過程中,首先讓學生大量積累各種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由詞擴到句子,由句子擴到段。高年級側重優(yōu)美語句的欣賞和積累,讓學生在有感情朗讀的過程中學會欣賞,學會理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卡爾·特威說:“不管教什么,首先必須努力喚起孩子的興趣?!苯處熞ㄟ^興趣的培養(yǎng),使學生喜歡語文,喜歡學習。知識是一滴一滴積累起來的。讓學生自主的愉快的學習中養(yǎng)成一種好的閱讀習慣,使語文素養(yǎng)在積累中得到升華,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閱讀能力是語文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應成為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把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延伸到課外,指導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養(yǎng)成勤讀書的好習慣,能將這種好習慣伴隨他們的一生。從而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不斷提高,進而使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逐漸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