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山楂根系不定芽易長成苗木的特點,取一定長度的根段,埋于土下,促其生根發(fā)芽,即可形成砧木苗。
沙藏的根段在春秋兩季都能進行扦插。秋插宜在11月份土壤封凍前進行;春插一般在3—4月份土壤解凍后開始,但以早春為好。
為獲得大量的根,可結合深翻施肥,在山楂樹外圍挖溝,剪取部分細根。也可把苗木出圃時剪留下來的根段或留在地下的殘根挖出來利用。
扦插根的直徑以0.5~1.5厘米為宜;不宜過粗,因過粗的根已經(jīng)老化,萌發(fā)不定芽的能力較差,不易生根,成活率低;但也不能過細,過細的根營養(yǎng)不足,發(fā)苗能力差。將根剪成長10~15厘米的段,須根要盡量保留,上口平剪,下口斜剪,剪后用濕沙或土埋于溝內(nèi)待用。
根插圃地應選擇背風向陽、土質(zhì)疏松、灌水方便的地塊。每667平方米苗圃地宜施入優(yōu)質(zhì)有機肥5 000~7 000千克,深翻20~30厘米,整地做畦。畦寬1.0~1.2米,長10~15米,南北走向。根插前灌足底水,畦面摟平耙細。
在已整好的圃地內(nèi)開溝,溝深15~20厘米,每畦開4條溝,株行距為10厘米×40厘米。將經(jīng)過沙藏的根斜插(70°~80°)于溝內(nèi),覆土后踏實并灌水。待水滲下后,再加少量土封嚴,以利保墑。扦插時務必分清上下(近根莖一端朝上),切勿顛倒。蓋土不能過厚,否則會出苗困難;但也不能過淺,過淺容易出現(xiàn)干旱。埋根后要保持土表疏松,促進生根發(fā)芽。出苗前一般不宜灌水。
培土壟秋插育苗的,要在翌年春季根段發(fā)芽時扒開。春插育苗的,為防止干旱,提高地溫,促使早生根,最好進行地膜覆蓋。當苗木出齊,開始速長時,要加強肥水管理。結合中耕除草進行間苗、定苗,補苗時應澆足水,使土壤沉實與根系密接,以利生長。根插育苗易生萌蘗,因此,應在選留1個壯枝后將其余萌蘗及時抹除。5月下旬到6月上旬和6月下旬至7月上旬,結合澆水,每次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8~12千克或碳酸氫銨15~20千克。苗高30厘米時摘心,促使主莖加粗生長,以提高當年嫁接率。
常用的葉面肥有尿素和磷酸二氫鉀,使用濃度為0.2%~0.3%,噴肥最適溫度為18~25℃,以在10:00以前和16:00以后無風的天氣進行為宜。
山楂苗期易發(fā)生白粉病,可噴施30%多菌靈懸浮劑8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95%乙磷鋁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進行防治。5—6月份,用20%滅掃利乳油2 600~3 000倍液噴霧,可防治紅蜘蛛、桃蛀螟、梨小食心蟲等害蟲,并可兼治各種葉螨。
8月中下旬,接芽充實飽滿,且管理方便,為芽接適期,生產(chǎn)中多采用“T”形芽接法。如果砧木或接穗不離皮,可以帶木質(zhì)部芽接。沒有接活的、漏接的和因其他原因當年未能芽接的,可以在翌年春季嫁接。秋季芽接一般在翌年春季發(fā)芽前剪砧,剪口在接芽上0.5厘米處,截面要平滑,以利傷口愈合。抹芽剪砧后,由于營養(yǎng)集中,砧木上的芽子大量萌發(fā),會與接芽爭奪養(yǎng)分。因此,管理中必須做到隨萌發(fā)隨抹除。
山楂優(yōu)質(zhì)苗木應具備良種、良砧、壯苗3個條件,要求根系發(fā)達、完整,主根長15厘米以上,應有4~5條主側根,苗干80厘米以上,根莖粗0.8~1.0厘米以上,整形帶內(nèi)有8個以上飽滿芽,砧穗愈合良好,無病蟲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