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姓氏與封爵稱謂
——從吳簡中的“步侯”、“呂侯”說起*

2014-08-10 12:22:15蘇俊林
關(guān)鍵詞:侯爵姓氏魏晉

蘇俊林

(湖南大學(xué) 岳麓書院,湖南 長沙 410082)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姓氏與封爵稱謂
——從吳簡中的“步侯”、“呂侯”說起*

蘇俊林

(湖南大學(xué) 岳麓書院,湖南 長沙 410082)

吳簡中的“步侯”、“呂侯”,分別為臨湘侯步騭、番禺侯呂岱的封爵稱謂。這種在封爵稱謂中使用受封者姓氏的情況,秦漢時期還極為少見。但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有逐漸普遍化的傾向。王爵、公爵、侯爵甚至男爵的封爵稱謂中,都有使用受封者姓氏的現(xiàn)象。此現(xiàn)象在南、北政權(quán)中都有存在。這種現(xiàn)象既是此時期世家大族強大、家族姓氏受到重視的社會現(xiàn)實的反映,也會進(jìn)一步推動姓氏在社會等級識別中所發(fā)揮的作用。與家族相關(guān)的、帶有私有屬性的姓氏,其使用范圍從官職擴展到封爵等國家公器上,說明家族等私人勢力對國家事務(wù)影響的增強。

魏晉南北朝;姓氏;封爵稱謂;吳簡;步侯;呂侯

先秦時期姓、氏有別,多為貴族所有。自秦漢以后,姓氏逐漸合一,且為社會上人人所有,成為人們身份識別的重要標(biāo)志。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上有門閥士族、寒門庶族之分??ね⒋笮盏葞в屑易逍帐系脑~匯成為此時期識別個人身份及家族地位的重要標(biāo)識。學(xué)界對郡望、大姓等研究較多,此不贅述。但是在使用姓氏的諸多名號中,有在封爵稱謂中使用受封者姓氏的情況,學(xué)界還未曾予以特別關(guān)注。

長沙出土的走馬樓吳簡中,出現(xiàn)了“步侯”、“呂侯”等帶有受封者姓氏的封爵稱謂,具有特殊意義。學(xué)者對與步侯相關(guān)的“還民”研究較多,*此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王素、宋少華、羅新:《長沙走馬樓簡牘整理的新收獲》,《文物》,1999年第5期;孟彥弘:《釋“還民”》,《歷史研究》,2001年第4期;于振波著:《走馬樓吳簡初探》,文津出版社,2004年,第40—42頁;黎石生:《長沙走馬樓所見“歩侯還民”簡探討》,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fā)現(xiàn)與研究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05年,第107—112頁;王素:《關(guān)于長沙吳簡幾個專門詞匯的考釋——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釋文探討之二》,長沙簡牘博物館、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二輯),崇文書局,2006年,第262—264頁;胡平生:《說“步兵還民”》,《簡帛研究二〇〇五》,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8年,第244—252頁。但尚無文章對“步侯”、“呂侯”這樣的稱謂進(jìn)行討論。本文試圖以吳簡中的“步侯”、“呂侯”為切入點,對魏晉南北朝時期封爵稱謂中使用受封者姓氏的現(xiàn)象進(jìn)行分析。

一 問題的提出

現(xiàn)今公布的吳簡中,記有“步侯”、“呂侯”的竹簡并不多。其中記有“步侯”的竹簡有:壹·1532、壹·1556、壹·1564、叁·905、叁·1223、叁·1876、叁·1991、叁·6175、叁·7001,共9枚。記有“呂侯”的竹簡有:壹·2301、叁·481、肆·1243,共3枚。*本文所引吳簡出自以下各書: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xué)歷史學(xué)系走馬樓簡牘整理組編:《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壹]》,文物出版社,2003年;長沙簡牘博物館、中國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xué)歷史學(xué)系走馬樓簡牘整理組編:《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貳]》,文物出版社,2007年;長沙簡牘博物館、中國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xué)歷史學(xué)系走馬樓簡牘整理組編:《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叁]》,文物出版社,2008年;長沙簡牘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北京大學(xué)歷史學(xué)系走馬樓簡牘整理組編:《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肆]》,文物出版社,2011年。各書在文中以“壹”、“貳”、“叁”、“肆”代替,加上竹簡編號。不一一注釋所引簡文在各書中的頁碼。記有“步侯”的竹簡,都是還民納米的記錄。記有“呂侯”的竹簡,多出現(xiàn)在官方的往來文書中。雖然記載“步侯”、“呂侯”的文書性質(zhì)不同,但都為官府文書?!安胶睢?、“呂侯”等稱謂出現(xiàn)在官府文書中,說明這是國家認(rèn)可的稱謂方式。

學(xué)界一般認(rèn)為,吳簡中的步侯為臨湘侯步騭,呂侯為番禺侯呂岱?!芭R湘侯”在吳簡中多以“臨湘侯相”出現(xiàn),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較多。此外,吳簡中還有“將軍步騭”(肆·1178)的稱謂。“臨湘侯”、“步侯”、“將軍步騭”雖然稱謂不同,但實際上是同一個人。關(guān)于“呂侯”,吳簡中有稱其為“呂岱”者,如壹·2257、壹·2326、壹·2378、貳·794,但尚未見到“番禺侯”的記錄。步騭、呂岱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了不同的稱謂。目前所見“步侯”一詞只與“還民”連用,其使用范圍可能具有特殊意義?!皡魏睢庇信c“都尉”連用的情況,為“呂侯都尉”(壹·2301、肆·1243);也有“呂岱所督都尉”(壹·2257)、“呂岱所領(lǐng)都尉”(壹·2378)的記錄。何處使用“呂侯”、何處使用“呂岱”,并無明顯的界限,似乎可以換用。由此可見,吳簡中“步侯”、“呂侯”等稱謂的使用范圍可能并無特別的規(guī)定。

“步侯”、“呂侯”為臨湘侯步騭、番禺侯呂岱的稱謂,涉及到二人的姓氏和爵位,當(dāng)為封爵稱謂的一種。人際稱謂的形式多種多樣。有以官職稱呼,有以爵位稱呼,有以字號稱呼……稱謂方式各不相同,但不少地方都使用到姓氏。秦漢時期,人際稱謂中使用姓氏的現(xiàn)象,除了個人姓名及家族姓氏之外,還有其他一些稱謂也使用到姓氏。如有稱蕭何為“蕭相國”者,*“蕭相國”一詞在《史記》、《漢書》中多次出現(xiàn)。如《史記·高祖本紀(jì)》、《史記·蕭相國世家》、《史記·黥布列傳》?!稘h書》中除了前列人物的紀(jì)傳之外,還見于《漢書·宣帝紀(jì)》中。有稱公孫弘為“公孫丞相”者,*《漢書·東方朔傳》:“上復(fù)問朔:‘方今公孫丞相……?!盵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2863頁。有稱孫堅為“孫破虜”者。*《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zhèn)鳌?。不僅在任時可以如此稱謂,免官之后還有稱“故李將軍”的情況。*《漢書·李廣傳》,第2443頁。此類“姓氏+官職名”的稱謂格式,在秦漢史籍中經(jīng)常見到。這類使用姓氏的稱謂格式,一般是姓氏與官職名連用。在封爵稱謂中使用姓氏的情況,秦漢時期則非常少見。關(guān)于封爵者的稱謂,秦漢以來主要是以“封國名+封爵等級”的格式來稱謂受封者,少數(shù)地方使用到受封者的謚號。除了極個別特殊的事例外(詳見后文),基本不在封爵中使用受封者的姓氏?!安胶睢薄ⅰ皡魏睢边@樣的封爵稱謂,使用了受封者的姓氏,且為國家所允許。這應(yīng)當(dāng)引起我們的注意。那么,在封爵稱謂中使用受封者姓氏,是孫吳政權(quán)所獨有,還是南、北政權(quán)共有的現(xiàn)象?除了侯爵稱謂中使用了受封者姓氏,其他封爵如王爵、公爵、伯爵、男爵、子爵等封爵稱謂中是否也存在同樣的現(xiàn)象?封爵稱謂中使用受封者姓氏的現(xiàn)象,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具體如何?此種現(xiàn)象有何時代意義?這些問題正是本文關(guān)注的重心所在。

二 侯爵稱謂中使用姓氏的現(xiàn)象

秦漢時期,對于封侯者,人們主要是以“封國名+侯”的格式來稱謂的。如蕭何稱“酂侯”,曹參稱“平陽侯”,衛(wèi)青稱“長平侯”。酂、平陽、長平都是封國名。用“封國名+侯”的格式來稱謂列侯,可能既是當(dāng)時封侯制度的內(nèi)在要求,也是當(dāng)時社會人際稱謂的慣例。

雖然如此,但也有極其個別的情況。《史記·三王世家》載:“陛下奉承天統(tǒng),明開圣緒,尊賢顯功,興滅繼絕。續(xù)蕭文終之后于酂,褒厲群臣平津侯等?!薄笆捨慕K”為酂侯蕭何,“文終”為其謚號。此處不是“封國名+侯”的稱謂格式,而是“姓氏+侯爵謚號”的格式?!逗鬂h書·宦官列傳·蔡倫列傳》載:“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蔡侯”為蔡倫,曾封龍亭侯。此處也不是“封國名+侯”的格式,而是“姓氏+侯”的格式。此外還有“陰侯”陰識?!逗鬂h書·桓榮列傳》載:“二十八年,大會百官,詔問誰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執(zhí)金吾原鹿侯陰識可。博士張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為陰氏乎?為天下乎?即為陰氏,則陰侯可;為天下,則固宜用天下之賢才?!痹购顬殛幾R定封之后的侯爵名,但其之前曾封陰鄉(xiāng)侯。*[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后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第1129—1130頁。此稱“陰侯”,不知是與其姓氏有關(guān),還是與陰鄉(xiāng)侯的封爵名有關(guān)。不論如何,侯爵稱謂中使用受封者姓氏的情況,在秦漢時期還非常少見,且都是有卓越功業(yè)或特殊貢獻(xiàn)的列侯,應(yīng)該視為特例看待。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侯爵稱謂中使用姓氏的情況有增多的跡象。我們搜檢史籍發(fā)現(xiàn),至少有如下的侯爵稱謂中曾使用了受封者的姓氏?,F(xiàn)將其整理如下(表1):*本文中表1、表2、表3的制作,主要參考了以下資料:鐘華編:《史記人名索引》,中華書局,1977年;魏連科編:《漢書人名索引》,中華書局,1979年;李裕民編:《后漢書人名索引》,中華書局,1979年;高秀芳、楊濟安編:《三國志人名索引》,中華書局,1980年;張枕石編:《晉書人名索引》,中華書局,1977年;張枕石編:《南朝五史人名索引》,中華書局,1985年;陳仲安、譚兩宜、趙小鳴編:《北朝四史人名索引》,中華書局,1988年;[清]嚴(yán)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華書局,1958年;[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余淑宜、周士琦整理:《世說新語箋疏》附錄《<世說新語>常見人名異稱表》,中華書局,2011年。雖然我們試圖窮盡史料,但確實精力有限,以至于不得不借助“人名索引”等工具書。除了表1、表2、表3所列之外,可能還有一些封爵稱謂中使用姓氏的情況未列入表中。

表1 魏晉南北朝時期侯爵異稱表

上表所列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侯爵異稱中,都使用了受封者的姓氏。這些在侯爵稱謂中使用姓氏的列侯,有的屬于孫吳政權(quán),有的屬于曹魏政權(quán);有的屬于南朝政權(quán),有的屬于北朝政權(quán)。由此可見,此時期侯爵稱謂中使用受封者姓氏的現(xiàn)象,并無地域限制,南、北政權(quán)中都有人使用。*封爵稱謂中使用姓氏沒有地域限制的現(xiàn)象,不僅侯爵如此,王爵、公爵也是如此。此從表2、表3可知。這26例侯爵異稱中,“張侯”一例尚難以確定?!度龂摹肪?4《鐘繇·雜貼》載:“十二日繇白:雪寒想勝常。得張侯書,賢從帷帳之悼?!?[清]嚴(yán)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1186頁。此“張侯”不知為何人,難以確定“張侯”中的“張”為受封者姓氏還是其封國名。曹操雖欲自稱“曹侯”,但此時其尚未封侯?!度龂摹肪?《魏武帝·讓縣自明本志令》載:“后征為都尉,遷典軍都尉。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后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清]嚴(yán)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1063頁。此時其雖未封侯,但“曹侯”的稱謂用法,應(yīng)是當(dāng)時社會人名稱謂的習(xí)俗。此外,《世說新語·品藻》等篇中稱殷浩為“殷侯”,但《晉書》本傳未見其封侯、嗣侯記錄。羊孚、楊淮在《世說新語·文學(xué)》、《世說新語·賞譽》等篇中分別稱為“羊侯”、“楊侯”,但其受封的侯爵名未見于《晉書》等史書的傳記?!耙蠛睢?、“羊侯”、“楊侯”等既然如此稱謂,或有其他依據(jù)。*孔巖曾封西陽侯一事,不見于正史傳記,但《世說新語·品藻》第40條劉孝標(biāo)注引《中興書》中有載。殷侯、羊侯、楊侯的封侯記錄,或許也如孔巖一樣,雖不見于正史傳記,可能當(dāng)時的其他史書中有載。此外有封縣公而稱“侯”者。如蘇峻封“邵陵縣公”,但《宋書·禮志》等稱其為“蘇侯”。公與侯是兩個不同的爵位,稱縣公蘇峻為“蘇侯”,可能是當(dāng)時社會約定俗成的稱謂用法。故上表中的侯爵異稱中,除了“張侯”暫不能確定外,“曹侯”、“殷侯”、“羊侯”、“楊侯”等或為當(dāng)時社會習(xí)俗的反應(yīng),我們暫將其視為侯爵異稱予以考察。

如此,上表中還有25例侯爵異稱。雖然都是侯爵異稱,但是這些稱謂的組合格式并不完全相同。這25例侯爵異稱的格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格式一:姓氏+侯,此類情況共16例。

格式二:姓氏+侯國名,此類情況共6例。

格式三:姓氏+君侯,此類情況共1例。

格式四:姓氏+侯爵謚號,此類情況共2例。

在此四種侯爵異稱的格式之外,還有一例較為特殊,即潁昌侯何曾又稱“潁昌何侯”。此為“侯國名+姓氏+侯”的格式,可視為格式五。侯爵異稱共有五種稱謂格式。這些不同格式的侯爵稱謂中,無一例外地都使用了受封者的姓氏。雖然這些侯爵異稱在數(shù)量上比較少,只有25例,而且此時期列侯稱謂還是以“侯國名+侯”的格式為主,但是侯爵異稱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南、北政權(quán)中普遍存在,我們應(yīng)當(dāng)予以關(guān)注。從秦漢時期多以封國名來稱謂列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侯爵稱謂中出現(xiàn)不少使用受封者姓氏的事例,這是一種新現(xiàn)象,即在人際稱謂中有越來越重視姓氏的傾向。

三 公爵、王爵等稱謂中使用姓氏的現(xiàn)象

封爵稱謂中使用受封者姓氏的情況,不只見于侯爵稱謂,公、王等封爵稱謂也存在此種情況。我們在史籍中檢索到一些事例,先列入如下兩表(表2、表3):

表2、表3對魏晉南北朝時期公爵、王爵等封爵稱謂中使用受封者姓氏的情況進(jìn)行了羅列。表2中涉及到“公”這一名詞?!肮笔潜硎竟舻燃?,還是僅僅為對他人的一種尊稱,尚不好斷定。有學(xué)者認(rèn)為,秦漢時期“公”的用法大致有三種:1、對他人的尊稱;2、“三公”的“公”;3、爵位中的“公”。公似由老人的尊稱發(fā)展而來,兼為內(nèi)爵稱和外爵稱。*閻步克著:《從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漢官僚品位結(jié)構(gòu)研究》,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lián)書店,2009年,第45—47頁?!肮弊鳛樽鸱Q而使用的情況,在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都很常見。即便如此,表2公爵異稱中的“公”,不排除其為公爵的可能,因為它們都是封公爵之后依然使用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人本無公爵,但是因為皇帝用“姓氏+公”的格式來稱謂他,最后居然被封公爵?!吨軙ひι袀鳌份d:“宣帝初在東宮,??嘈耐础D肆钌沃?,其疾即愈。帝甚悅。及即位,恩禮彌隆。常從容謂僧垣曰:‘常聞先帝呼公為姚公,

表2 魏晉南北朝時期公爵異稱表

表3 魏晉南北朝時期王爵異稱表

有之乎?’對曰:‘臣曲荷殊私,實如圣旨。’帝曰:‘此是尚齒之辭,非為貴爵之號。朕當(dāng)為公建國開家,為子孫永業(yè)?!朔忾L壽縣公,邑一千戶。”*[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中華書局,1971年,第843頁。周文帝曾稱姚僧垣為“姚公”,但那時姚僧垣并無公爵。當(dāng)時無公爵者可以稱“某公”。但是以“姓氏+公”來稱謂者,擁有公爵似更名副其實。故而周宣帝說無公爵的姚僧垣被稱“姚公”是“尚齒之辭,非為貴爵之號”,因此封其為長壽縣公??梢姟靶帐?公”的稱謂對封爵的影響。表2中不僅有“姓氏+公”的格式,還有“姓氏+公國名”、“姓氏+公爵謚號”,甚至還有“(受封者)名+公”的格式。表2中使用姓氏的情況共有26例,且都有公爵爵位。我們認(rèn)為這些公爵異稱中的“公”,可能絕大多數(shù)都跟公爵有關(guān)。

表2、表3關(guān)于公、王等封爵異稱中,其稱謂格式有:“姓氏+公”、“姓氏+公國名”、“姓氏+公爵謚號”、“名+公”、“姓氏+王”、*“姓氏+王”的稱謂格式在秦末漢初已經(jīng)出現(xiàn),如稱陳勝為陳王,項羽為項王,張耳為張王,彭越為彭王。分別參見:[漢]司馬遷撰:《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第298、311、2584、2594頁。這些王都是稱王于秦末漢初,有戰(zhàn)亂、政局動蕩的特殊背景,應(yīng)視為特例。西漢政局穩(wěn)定后未見其他使用姓氏的王爵稱謂?!靶帐?王爵謚號”、“姓氏+王國名”等。除了公、王爵位之外,男爵稱謂中也有使用受封者姓氏的情況。《宋書·劉禹列傳》載:“族叔秀之為丹陽尹,瑀又與親故書曰:‘吾家黑面阿秀,遂居劉安眾處,朝廷不為多士?!眲脖姙閯⒄?,其曾襲封安眾縣五等男。*[梁]沈約撰:《宋書》,中華書局,1974年,第1815頁。劉安眾屬于“姓氏+封國名”的稱謂格式。由此可見,使用受封者姓氏的情況,不僅在侯爵稱謂中存在,在公爵、王爵甚至男爵等封爵稱謂中也普遍存在。

四 封爵稱謂中使用姓氏的時代意義

在封爵稱謂中使用受封者姓氏的情況,秦漢時期還極為罕見。但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這種情況已經(jīng)比較普遍了。此種情況不僅出現(xiàn)于“步侯”、“呂侯”這樣的侯爵稱謂中,還出現(xiàn)于公爵、王爵的稱謂中,甚至爵位較低的男爵稱謂中也有此種現(xiàn)象存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封爵稱謂中使用姓氏的稱謂格式不是時代的“主流”?!胺鈬?爵位等級”或以“謚號+爵位等級”等稱謂格式,依然是此時期稱謂封爵者的慣例和主要稱謂形式。但是,在王爵、公爵、侯爵、男爵等爵位中都出現(xiàn)了程度不同的使用受封者姓氏的現(xiàn)象,這說明此時期的人際稱謂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即人們有更加重視姓氏及姓氏與爵位關(guān)系的傾向。

使用受封者姓氏的封爵稱謂,不少是人們私下的人際稱謂,可視為當(dāng)時社會稱謂的流俗。吳簡中的“步侯”、“呂侯”等稱謂出現(xiàn)于官府文書中,是國家所認(rèn)可的稱謂格式。其他在封爵稱謂中使用姓氏的情況,也沒有被視為非法而受到官方禁止,甚至皇帝的詔書中也使用此類稱謂。可知使用含有受封者姓氏的封爵稱謂,是當(dāng)時國家允許的稱謂方式。就目前資料所見,在國家正式文書中以姓氏稱謂受封者的情況,似乎出現(xiàn)較早,如“蕭文終”、“步侯”、“呂侯”等,然后此種稱謂方式才在社會上廣泛流傳。魏晉南北朝時期眾多的使用受封者姓氏的封爵稱謂,是受到了這種自上而下的影響嗎?此外,秦漢時期使用“姓氏+官職名”的稱謂格式也十分普遍。封爵稱謂中使用受封者姓氏,是受到了“姓氏+官職名”的稱謂格式的影響、進(jìn)而由官職擴大到封爵的嗎?或許兩者兼而有之。

就封爵稱謂而言,“封國名+爵位等級”的稱謂格式,其重心在封國;“姓氏+爵位等級”的格式,其重心不在封爵而在姓氏。封爵稱謂中出現(xiàn)的這種新變化,與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越來越重視姓氏的趨勢相一致。至少從東漢中后期開始,世家大族的勢力逐漸形成,家族姓氏越來越受到個人和社會的重視。有學(xué)者認(rèn)為:“在‘門第’發(fā)展形成的過程中,先有‘族姓’,次有‘門戶’,而后有‘地望’的觀念”,“‘家族’的,尤其是‘姓’的榮譽感,重于一切。而‘姓’,實際上代表了‘家族’?!易濉匚坏母叩停伞铡砺稛o遺”。*何啟民著:《中古門第之本質(zhì)》,《中古門第論集》,臺灣學(xué)生書局,1978年,第1—2頁。以姓氏為標(biāo)識來顯示家族勢力的大姓、郡望等,成為魏晉南北朝的時代特征,其以家譜、族譜的興盛為顯著表現(xiàn)。由三國而起,終魏晉南北朝時代,姓氏始終是區(qū)分個人及其家族社會等級地位的重要標(biāo)志。學(xué)者研究發(fā)現(xiàn),魏晉以來講究門第,士族、庶族等姓氏之間的等級貴賤判然分別,姓氏存在高低貴賤之分。*籍秀琴著:《中國姓氏源流史》,文津出版社,1998年,第252—260頁。封爵稱謂中使用姓氏的現(xiàn)象,既是該時期姓氏成為社會等級區(qū)分重要標(biāo)志的現(xiàn)實反映,也是家族勢力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封爵稱謂中使用姓氏的普遍化,又會進(jìn)一步推動姓氏在社會等級區(qū)分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在封爵稱謂中使用姓氏者,多是地位顯赫的人物。雖然我們不能說那些擁有封爵但未在封爵稱謂中使用其姓氏的人物地位不顯赫,*魏晉南北朝時期某些地位顯赫的人物,他們有爵位,但并沒有在封爵稱謂中使用其姓氏。這并不是說他們的地位不顯赫。因為還有其他稱謂格式可以顯示其地位,如“姓氏+官職名”的稱謂格式等。但在封爵稱謂中使用姓氏的人物地位顯赫,從表1、表2、表3可以得知。就“步侯”步騭而言,其個人及家族的地位十分顯赫。據(jù)《三國志·吳書·步騭傳》所載,步騭從孫權(quán)招為主記開始,歷任海鹽長、車騎將軍東曹掾、鄱陽太守、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將、征南中郎將、平戎將軍、封廣信侯、右將軍左護軍、改封臨湘侯、驃騎將軍、冀州牧等,后代陸遜為丞相。步騭為孫吳所依靠的重臣之一。據(jù)《三國志·吳書·步夫人傳》記載,步騭同族有為孫權(quán)步夫人者,“以美麗得幸于權(quán),寵冠后庭”。孫權(quán)多次想封步夫人為后,但由于朝臣反對而未能如愿。步夫人生前“宮內(nèi)皆稱皇后,親戚上疏稱中宮”,其賞賜連太子孫登也不敢拒絕,*[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中華書局,1982年,第1365頁。死后被追封為皇后。可見步氏家族為孫吳時期的權(quán)勢之家。據(jù)《三國志·吳書·呂岱傳》載,“呂侯”呂岱歷任余姚長、督軍校尉、昭信中郎、廬陵太守、交州刺史、安南將軍、封都鄉(xiāng)侯、進(jìn)封番禺侯、鎮(zhèn)南將軍、交州牧、上大將軍、大司馬等。呂岱也是孫權(quán)時期所依靠的重臣之一。

吳簡中的“步侯”步騭、“呂侯”呂岱,都是孫權(quán)時候的重臣。但是吳簡中也有侯爵稱謂中未使用姓氏的情況。叁·2507簡載:“大常劉陽侯兵曹王攀?!薄皠㈥柡睢睘榕藶F,黃龍元年進(jìn)封劉陽侯。“劉陽侯”為“侯國名+侯”的稱謂格式,而不是“姓氏+侯”的稱謂格式。潘濬也是孫吳時期的重臣之一,但是吳簡稱“劉陽侯”而沒有稱“潘侯”。是因為其地位不如步騭、呂岱顯赫,還是有其他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即便如此,在封爵稱謂中使用姓氏的受封者,跟其個人及家族地位有關(guān),應(yīng)該是可信的。

五 結(jié) 論

吳簡中的“步侯”、“呂侯”等封爵稱謂使用了受封者姓氏。此種情況在秦漢時期還極為罕見,“蕭文終”、“蔡侯”等稱謂是極其特殊的個例。但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封爵稱謂中使用受封者姓氏的情況有逐漸普遍化的傾向。此種情況不僅出現(xiàn)于侯爵稱謂中,王爵、公爵甚至男爵等封爵稱謂中也出現(xiàn)了此類現(xiàn)象。不僅孫吳政權(quán)有此現(xiàn)象,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南、北政權(quán)都有此現(xiàn)象。封爵稱謂中使用受封者姓氏,既是此時期世家大族強大、家族姓氏受到重視的現(xiàn)實反映,跟此時期以姓氏來區(qū)分社會等級的時代背景有關(guān),也會進(jìn)一步推動姓氏在社會等級識別中所發(fā)揮的作用。

封爵稱謂中使用姓氏的情況,跟受封者個人及其家族的地位密切相關(guān)。其中大多為當(dāng)時地位顯赫的人物。從秦漢到魏晉南北朝,姓氏都是一種顯示個人身份的標(biāo)識。秦漢時期多以“姓氏+官職名”的稱謂來體現(xiàn)姓氏的作用,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封爵稱謂中使用姓氏的情況逐漸增多。姓氏的使用范圍從官職向爵位擴張。《白虎通·姓名篇》言:“姓所以有百者何?以為古者圣人吹律定姓,以紀(jì)其族?!?[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中華書局,1994年,第401頁。姓氏與家族密切相關(guān)。姓氏帶有私有屬性,官職、爵位則為國家公器。與家族相關(guān)的,帶有私有屬性的姓氏,其使用范圍從官職擴展到封爵等國家公器上,說明姓氏重要性有逐漸強化的趨勢,家族等私人勢力對國家事務(wù)影響的增強。東漢中后期逐漸形成的世家大族,魏晉南北朝的門閥士族與寒門庶族等,這些成為時代政治和社會特色的標(biāo)志性事物,都以姓氏相標(biāo)榜,用姓氏來區(qū)分。魏晉南北朝時期姓氏與封爵稱謂的關(guān)系,正是其時代特色的寫照。

StudyontheSurnameandPeerageAppellationinthePeriodofWei-JinandtheSouthernandNorthernDynasties——Inspiredbytherecordof“BuHou”and“LvHou”whichappearedinthebambooslipsofWuState

Su Jun-lin

(Yuelu Academy,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The record of “Bu Hou” and “Lv Hou”, which appeared in the bamboo slips of Wu State, refered to the peerage appellation of Linxiang Hou Bu Zhi and Panyu Hou Lv Dai respectively. Using the feoffee’s surname as the peerage appellation was seldom beheld in the period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but it was popularized gradually when it came to Wei-Jin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phenomenon of using the feoffee’s surname as the peerage appellation occurred among king, duke, marquis and even baronage, and it was carried out by both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governments. This phenomenon reflected the strength of powerful clan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family surnames at that time, and it wa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influence of surname on the difference of social classes. Surname, which was related to clans and private, was used as the peerage appellation by the government, and it suggested that the personal power like clans had more and more influence on the national affairs.

Wei-Jin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surname; peerage appellation; the bamboo slips of Wu State; Bu Hou; Lv Hou

2013-12-25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走馬樓吳簡與孫吳縣政研究”(13AZS009)

蘇俊林(1984—),男,四川儀隴人,湖南大學(xué)岳麓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出土文獻(xiàn)與古史.

K235

A

1008—1763(2014)02—0030—06

猜你喜歡
侯爵姓氏魏晉
姓氏從何而來
奇妙博物館(2022年9期)2022-09-28 03:05:00
有趣的姓氏
鼻子
讀者(2022年1期)2021-12-09 19:13:06
淺論《染血之室》中的意象
沒落期|魏晉南北朝至唐代
喂靴子吃飯
姓氏拆解
姓氏拆解
魏晉風(fēng)流,縱是靜坐也繁華……
火花(2015年7期)2015-02-27 07:44:01
美人骨——回到魏晉
火花(2015年7期)2015-02-27 07:43:11
富锦市| 苍梧县| 门头沟区| 福建省| 上林县| 松江区| 锦屏县| 明溪县| 西和县| 海城市| 宁远县| 临泽县| 德清县| 商丘市| 藁城市| 凉城县| 嘉祥县| 清远市| 桃江县| 武宁县| 界首市| 池州市| 乐安县| 乌拉特中旗| 阳西县| 秭归县| 固阳县| 延长县| 马鞍山市| 锡林郭勒盟| 丹凤县| 霞浦县| 布拖县| 武乡县| 南乐县| 高台县| 平顺县| 宁城县| 枣庄市| 高青县| 滨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