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如華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8-0047-01從古典詩歌的寫作內(nèi)容上看,一般可以歸納為五類題材:寫景抒情詩,即事感懷詩(從表現(xiàn)的主題看,大多數(shù)是送別、思鄉(xiāng)的,因此也叫做送別思鄉(xiāng)詩),詠物言志詩,詠史懷古詩,邊塞征戰(zhàn)詩。在詩歌復(fù)習(xí)中,如果我們能夠把握好題材,就比較容易解讀詩歌。
1.寫景抒情詩
這類古詩的最大特點是"一切景語皆情語"。因此,我們要把握住情景交融的意境,揣摩分析詩人寄何情于山水景物,就要從分析景物入手,明確景物特點,從而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或詩歌表達的主旨。具體要弄清三個問題:(1)寫了什么景,季節(jié)、時間、角度、層次、色彩、音響、遠近、明暗、位置等;(2)為什么寫這個景,純粹歌頌自然,表愉悅之情,還是另有其他寄托,抓住意象的特點分析;(3)怎樣寫景與景情的關(guān)系,動靜結(jié)合、明暗對比,烘托等等。如,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后兩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夜行無月,本難見物,而漁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寂靜之時,卻聞烏啼鐘鳴,如此明滅對照、無聲與有聲相襯托,景皆為情中之景、聲皆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錯落,渾融幽遠,一縷淡淡的客愁被點染得朦朧雋永,在姑蘇城的夜空中搖曳飄忽,為那里的一橋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風(fēng)情,吸引著古往今來的尋夢者。全詩以一愁字統(tǒng)起。
2.即事感懷詩
此類古詩的特點是因一事有感而發(fā),即為抒懷,因此,我們要思考詩人從什么事中觸發(fā)了怎樣的情懷。具體要弄明白寫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懷。如,
《謝亭送別》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fēng)雨下西樓。
這首詩寫抒情主人公為友人送別一事,分兩個階段來寫,前兩句寫朋友走之前,表達詩人依依不舍的留戀之情;后兩句寫朋友走后不久詩人就開始懷念遠方漂泊的朋友了,使作者的不舍之情更加濃重。第三句極寫別后酒醒的悵惘空寂,第四句卻并不接著直抒離愁,而是宕開寫景。但由于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與詩人當時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讀者完全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的蕭瑟凄清情懷。這樣借景寓情,以景結(jié)情,比起直抒別情的難堪來,不但更富含蘊,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結(jié)尾別具一種不言而神傷的情韻。
3.詠物言志詩
此類詩的特點是托物言志,因此我們要品味詩人將什么情感寄托于物,或者將物賦予什么象征意義。同時,要明白作者描摹的事物具有何種人的高貴品質(zhì),要時刻將物與人聯(lián)系在一起進行思考。
既然是詠物詩,當然要寫所詠之物的形態(tài)、色澤、特征,追求貼切逼真,但如果僅僅是客觀的描摹,滿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詠物詩。也就是說,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例如"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行蹤漂泊不定),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李商隱《蟬》)這是一首詠物詩,以蟬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寫蟬的艱難處境:由于自命高潔,總是食不果腹;雖然竭盡全力地叫,也是白費精神,得不到同情。這實際是說詩人自己。下面四句則直抒胸臆。第三聯(lián)上句說自己官位低微,無所歸依;下句說田園都荒蕪了,還做這個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辭官歸隱的心意。尾聯(lián)又把自己的命運和蟬聯(lián)系起來,從蟬的叫聲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蟬一樣清苦。作者是懷著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寫蟬的,用蟬來警戒自己,要像蟬那樣保持清高和廉潔,即使政治環(huán)境惡劣,也永遠不變初衷。
4.詠史懷古詩
此類古詩的特點是以精選的形象或史實,有詩人對歷史作出反思,或發(fā)思古之幽情,或借古諷喻現(xiàn)實;有詩人對歷史作自己的評論,表達對歷史中的事或人物的觀點。如,蘇軾在《念奴嬌 赤壁懷古》中提到的周瑜,就表達了對古人的仰慕,對自身的感嘆。又如,
《題烏江亭》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疊題烏江亭》王安石
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這兩首詩都是對同一歷史事件和人物展開評論,表明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杜詩針對項羽兵敗身亡的史實,批評他不能總結(jié)失敗的教訓(xùn),惋惜他的"英雄"事業(yè)歸于覆滅,同時暗寓諷刺之意。而王安石則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認為項羽的失敗已成定局,即便是江東子弟還在,項羽也不可能再帶領(lǐng)江東子弟卷土重來,以為他們不一定再肯為戰(zhàn)爭賣命了。
5.邊塞征戰(zhàn)詩
此類古詩的特點大多是慷慨豪邁,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國運的興衰。因此,詩人的創(chuàng)作主旨或者歌頌祖國邊塞的大好河山,或者謳歌邊關(guān)將士的奉獻(包括他們的鄉(xiāng)愁、離恨)精神,或者歌頌正義戰(zhàn)爭,或者控訴戰(zhàn)爭的殘酷。如,
《征人怨》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fù)玉關(guān),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全詩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連屬,實際上卻統(tǒng)一于"征人"的形象,都緊緊圍繞著一個"怨"字鋪開。前兩句從"歲歲"說到"朝朝",似乎已經(jīng)把話說盡。然而,對于滿懷怨情的征人來說,這只是說著了一面。他不僅從那無休止的時間中感到怨苦之無時不在,而且從即目所見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無處不有,于是又有三、四句之作,這兩句寫景,似乎與詩題無關(guān),其實都是征人常見之景,常履之地,因而從白雪青冢與黃河黑山這兩幅圖畫里,我們不僅看到征戍之地的苦寒與荒涼,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轉(zhuǎn)戰(zhàn)跋涉的辛苦。
全詩不著一個"怨"字,卻又處處彌漫著怨情。詩人抓住產(chǎn)生怨情的緣由,從時間和空間兩方面落筆,讓"歲歲""朝朝"的戎馬生涯以及"三春雪"與"黃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現(xiàn)身說法,收到了"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的藝術(shù)效果,可謂妙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