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登星
2013年6月下旬,我隨廣州市天河區(qū)教育科研考察團去臺灣進行為期一周的學習考察,在臺期間,我們參觀考察了臺北市市立仁愛國中、仁愛國小、博愛國小、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等多所各類學校,還聽取了臺灣中正大學林永豐教授以及仁愛國中的楊昌珣老師的講座。一路走著、看著,傾聽著、記錄著、思考著、感受著。
一、高學歷、高素質(zhì)的教師隊伍
臺灣目前實行的是依照教師學歷為教師分層的制度,在中小學里沒有教師職稱制度。新入職老師的學歷都很高,政府規(guī)定,只有本科學歷,才能有資格進行新教師的入職考試。據(jù)我們?nèi)⒂^的幾所學校的校長介紹,由于目前少子化的趨勢發(fā)展,臺灣中小學的適齡學生越來越少,導致部分招生不足的學校面臨關(guān)停并轉(zhuǎn)問題,帶來教師富余,因此在臺灣造成了10萬多名“小學流浪教師”。博愛國小的蘇再添校長向我們介紹說,正因為如此,臺北市前些年已有好幾年停招新教師了,去年的招聘教師考試,幾近百里挑一,競爭非常激烈,很多博士、碩士也來應聘。在我們?nèi)サ娜蕫蹏?,向我們介紹學校課程規(guī)劃的一位年輕女教師就是音樂博士。而給我們做中華經(jīng)典文化講座的陳秀芬老師也是一位在讀博士。在仁愛國中,碩士學位的老師的比例達到60%以上,教師的學歷層次非常高。即使如此,還有相當數(shù)量的老師利用業(yè)余時間進修高一級的學歷。蘇再添校長說臺灣的中小學并不如大陸一樣實行教師職稱制度,教師的薪資結(jié)構(gòu)是根據(jù)教師學歷而變的?!氨究茖W歷是基本入職門檻,見習一年能夠站得住講臺的,才能成為正式教師。你想加薪嗎?去讀碩士。還想加薪嗎?去增加自己進修和培訓的學分。還要加薪嗎?去讀博士?!?
二、知書懂禮的學生
從表面看來,我們參觀的臺灣的這幾所國小、國中與大陸的中小學相比,差距似乎很小,在校園硬件方面大陸很多學校甚至比臺灣的學校還要強。一樣的教室,相似的校園,教學方法好像也沒有太大差異。然而臺灣老師們的文明、真誠、謙遜、精致儒雅、愛與奉獻、那種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來的氣質(zhì),讓臺灣的校園呈現(xiàn)出厚重的文化氣息,濃郁的書卷芳香。正是在老師們這種細雨潤無聲、春風化雨般的滋養(yǎng)下,孩子們更加快樂、健康、從容,校園里有了溫文爾雅的文化氣息。
一進仁愛國中,剛好一班學生出來,與我們在路口相遇。沒有任何人示意,全體學生都安靜地停下來等我們?nèi)客ㄟ^路口以后才走。其間即使教師隊伍的中間有空隙,同學們也沒有一個人穿插搶行。學校里的電梯是師生共用的,在電梯口,遇到老師時,同學們會主動請老師先上。在仁愛小學,午餐以后,孩子們自己清洗洗手間的衛(wèi)生,打掃得非常仔細,拿著小刷子仔細地刷洗手臺。整個校園沒有清潔工阿姨,很多衛(wèi)生都由孩子們自己來做了,到處都是干干凈凈的,一片紙屑都看不見。在臺灣的幾日,不論是在繁華的現(xiàn)代化大都市,還是不知名的小鄉(xiāng)村,視野所及,到處都是整潔干凈,片紙不見。而與此相反的卻是看不到清潔工。當我們向他們表達這樣的驚訝時,仁愛小學的蘇校長是這樣回答的:“保持清潔衛(wèi)生,我們是要從每個人做起?!?/p>
三、完善的學校志工制度
臺灣的“志工”,其實就是大陸所說的志愿者。學校的行政組織、教師會(類似于大陸的教育工會)、家長會(大陸的家長委員會)都是學校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彼此加強溝通聯(lián)系,使學校能認真推動校務行政,教師會能積極維護學術(shù)地位及教育自主權(quán)。家長會基于對學生的投資及前途關(guān)心,切實監(jiān)督學校運作,并提供必要的人力及經(jīng)費支援。家長會是學校的得力助手,由選舉產(chǎn)生,會長大都是較有影響力的人物或社會名流。比如,博愛小學家長會的前任會長戴錫欽先生就是臺北市的議員,日常工作特別忙,但仍專程抽時間來學校接待我們的來訪?,F(xiàn)任會長蔡美年女士的社會職務也很多,是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lián)合會幼教委員會召集人、臺北教學卓越評選委員會委員、市立幼兒園園長遴選委員會委員等等,她率家委會成員陪蘇校長全程負責接待我們。每個學校的家長會在學校里設有專門的辦公室,家長會成員每周都有固定的專門時間在此辦公,參與學校管理。家長會對學校幫助很大,學校的很多基礎設施,都是家長會提供的。家長會不僅在經(jīng)費上給予學校支持,而且把學生家長組織起來,為學校做義工。例如到學校義教、到校門附近義務維持交通秩序、到圖書館義務工作等等。這些志工爸爸、志工媽媽完全視參加愛心活動為已任,自覺自愿,盡心盡力。我們參觀時,他們?yōu)榭疾靾F引路、講解、端水遞茶、迎接送行,打扮莊重得體,舉止文雅。經(jīng)過與志工媽媽們交流,我們發(fā)現(xiàn)她們的組織非常嚴密,分成不同的小組,有很細致的分工與工作安排。為了能真正地幫助孩子,在正式服務前,都必須接受相關(guān)的課程訓練。比如愛心志工團學習輔導組就是由一群關(guān)心孩子學習和發(fā)展的志工所組成的。由老師推薦需要提升的學生,每周一次到五次不等,志工媽媽們利用中午或者下午放學后的時間,一對一地對孩子進行個案學業(yè)輔導。在推廣閱讀的博愛小學,很多閱讀的工作就是由經(jīng)典媽媽、故事媽媽幫老師完成的,比如每周二教師集會時,就由志工家長來學校給孩子們講故事。評選閱讀小博士、唐詩小博士,這些登記、記錄工作都是志工媽媽們完成的。仁愛小學圖書館的管理也是由志工媽媽們負責的。仁愛國小針對特殊教育的孩子所開的希望教室是由家長會全程操作的,據(jù)會長介紹,希望教室里的志工除了在讀的孩子家長以外,還有很多往屆畢業(yè)生的家長,仍自愿來學校。家庭、學校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機制得到了真正實現(xiàn)。
四、重視傳統(tǒng)文化教育
臺灣地區(qū)長期以來重視傳統(tǒng)文化教育,其基礎教育更加注重弘揚中華傳統(tǒng),強化行為熏陶。在理念上更注重古今中外結(jié)合,兼容東西方文明。他們的校園很少有花哨的布置,都是簡潔、實用的布置,但校園的每個角落又隨處可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比如,在仁愛國中校園的走廊上,有林美娟校長的書法作品,作品內(nèi)容既有中國傳統(tǒng)的“吉”“利”“旺”又有西方名人名言,整個校園體現(xiàn)出一種儒雅的文化氣息。弘揚傳統(tǒng)文化是提升學生品格的途徑。在我們所走訪過的臺灣學校和公共場所,能很明顯地感受到師生和普通公民在舉手投足之間無不顯現(xiàn)出良好的中國傳統(tǒng)美德的底蘊。
在仁愛小學,陳秀芬老師向我們介紹,她采用了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比如融入各領域教學、主題式教學、體驗探索、情境營造、家庭教育等等,把古詩詞的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jié)合,把傳統(tǒng)文化教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個學生用唐朝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仿寫了《一年級第一天》就讓大家驚嘆不已:“獨在異校為異生,每逢午餐倍思家;遙知奶奶煮午餐,午餐時間少承璋?!痹趯懪_灣101大樓時,學生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古人望101大樓》新鮮出爐了,其一:“頂端刺月心,手可摘星辰;不敢登上頂,恐有外星人。”其二:“此樓高百尺,繁華似個夢;已有此高樓,何為爬山樂?”當他們隨心所欲地用古詩詞寫出“古詩新編”時,我們可以感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已在他們的心中扎根發(fā)芽了。
重視傳統(tǒng)文化,不僅僅是對古典詩詞、經(jīng)典文化的學習,還有對本土語言的學習。本土語言是一個地方文化的載體,一種方言的消失,意味著一個地方文化的消失。我們在博愛小學的課程表里看到,一到六年級的每周課程里,語文課除了“本國語言”之外,每個年級每周均有一節(jié)“鄉(xiāng)土語言”課。學生的課本里,除了國文的課本,還有臺語、閩南語、客家語言課本,孩子們除了要上國語課,還根據(jù)需要選擇不同的本土語言學習。據(jù)老師介紹,在原住民聚居的地方,原住民的子女還有原住民語的學習。臺灣曾出現(xiàn)過“還我母語運動”,就是由臺灣客家人舉行的一次震驚臺灣乃至世界的萬人和平游行,目的是爭取客家母語權(quán)益。
如今,因為大力推普,很多土生土長的廣州年輕一代已不會說純正的廣州話了。潮汕話等方言也面臨此種現(xiàn)象。隨著純正廣州話、潮汕話的沒落,曾經(jīng)輝煌一時、獨樹一幟的嶺南文化是否也會日落西山呢?這值得我們深思。
責任編輯魏文琦
2013年6月下旬,我隨廣州市天河區(qū)教育科研考察團去臺灣進行為期一周的學習考察,在臺期間,我們參觀考察了臺北市市立仁愛國中、仁愛國小、博愛國小、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等多所各類學校,還聽取了臺灣中正大學林永豐教授以及仁愛國中的楊昌珣老師的講座。一路走著、看著,傾聽著、記錄著、思考著、感受著。
一、高學歷、高素質(zhì)的教師隊伍
臺灣目前實行的是依照教師學歷為教師分層的制度,在中小學里沒有教師職稱制度。新入職老師的學歷都很高,政府規(guī)定,只有本科學歷,才能有資格進行新教師的入職考試。據(jù)我們?nèi)⒂^的幾所學校的校長介紹,由于目前少子化的趨勢發(fā)展,臺灣中小學的適齡學生越來越少,導致部分招生不足的學校面臨關(guān)停并轉(zhuǎn)問題,帶來教師富余,因此在臺灣造成了10萬多名“小學流浪教師”。博愛國小的蘇再添校長向我們介紹說,正因為如此,臺北市前些年已有好幾年停招新教師了,去年的招聘教師考試,幾近百里挑一,競爭非常激烈,很多博士、碩士也來應聘。在我們?nèi)サ娜蕫蹏。蛭覀兘榻B學校課程規(guī)劃的一位年輕女教師就是音樂博士。而給我們做中華經(jīng)典文化講座的陳秀芬老師也是一位在讀博士。在仁愛國中,碩士學位的老師的比例達到60%以上,教師的學歷層次非常高。即使如此,還有相當數(shù)量的老師利用業(yè)余時間進修高一級的學歷。蘇再添校長說臺灣的中小學并不如大陸一樣實行教師職稱制度,教師的薪資結(jié)構(gòu)是根據(jù)教師學歷而變的?!氨究茖W歷是基本入職門檻,見習一年能夠站得住講臺的,才能成為正式教師。你想加薪嗎?去讀碩士。還想加薪嗎?去增加自己進修和培訓的學分。還要加薪嗎?去讀博士?!?
二、知書懂禮的學生
從表面看來,我們參觀的臺灣的這幾所國小、國中與大陸的中小學相比,差距似乎很小,在校園硬件方面大陸很多學校甚至比臺灣的學校還要強。一樣的教室,相似的校園,教學方法好像也沒有太大差異。然而臺灣老師們的文明、真誠、謙遜、精致儒雅、愛與奉獻、那種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來的氣質(zhì),讓臺灣的校園呈現(xiàn)出厚重的文化氣息,濃郁的書卷芳香。正是在老師們這種細雨潤無聲、春風化雨般的滋養(yǎng)下,孩子們更加快樂、健康、從容,校園里有了溫文爾雅的文化氣息。
一進仁愛國中,剛好一班學生出來,與我們在路口相遇。沒有任何人示意,全體學生都安靜地停下來等我們?nèi)客ㄟ^路口以后才走。其間即使教師隊伍的中間有空隙,同學們也沒有一個人穿插搶行。學校里的電梯是師生共用的,在電梯口,遇到老師時,同學們會主動請老師先上。在仁愛小學,午餐以后,孩子們自己清洗洗手間的衛(wèi)生,打掃得非常仔細,拿著小刷子仔細地刷洗手臺。整個校園沒有清潔工阿姨,很多衛(wèi)生都由孩子們自己來做了,到處都是干干凈凈的,一片紙屑都看不見。在臺灣的幾日,不論是在繁華的現(xiàn)代化大都市,還是不知名的小鄉(xiāng)村,視野所及,到處都是整潔干凈,片紙不見。而與此相反的卻是看不到清潔工。當我們向他們表達這樣的驚訝時,仁愛小學的蘇校長是這樣回答的:“保持清潔衛(wèi)生,我們是要從每個人做起?!?/p>
三、完善的學校志工制度
臺灣的“志工”,其實就是大陸所說的志愿者。學校的行政組織、教師會(類似于大陸的教育工會)、家長會(大陸的家長委員會)都是學校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彼此加強溝通聯(lián)系,使學校能認真推動校務行政,教師會能積極維護學術(shù)地位及教育自主權(quán)。家長會基于對學生的投資及前途關(guān)心,切實監(jiān)督學校運作,并提供必要的人力及經(jīng)費支援。家長會是學校的得力助手,由選舉產(chǎn)生,會長大都是較有影響力的人物或社會名流。比如,博愛小學家長會的前任會長戴錫欽先生就是臺北市的議員,日常工作特別忙,但仍專程抽時間來學校接待我們的來訪?,F(xiàn)任會長蔡美年女士的社會職務也很多,是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lián)合會幼教委員會召集人、臺北教學卓越評選委員會委員、市立幼兒園園長遴選委員會委員等等,她率家委會成員陪蘇校長全程負責接待我們。每個學校的家長會在學校里設有專門的辦公室,家長會成員每周都有固定的專門時間在此辦公,參與學校管理。家長會對學校幫助很大,學校的很多基礎設施,都是家長會提供的。家長會不僅在經(jīng)費上給予學校支持,而且把學生家長組織起來,為學校做義工。例如到學校義教、到校門附近義務維持交通秩序、到圖書館義務工作等等。這些志工爸爸、志工媽媽完全視參加愛心活動為已任,自覺自愿,盡心盡力。我們參觀時,他們?yōu)榭疾靾F引路、講解、端水遞茶、迎接送行,打扮莊重得體,舉止文雅。經(jīng)過與志工媽媽們交流,我們發(fā)現(xiàn)她們的組織非常嚴密,分成不同的小組,有很細致的分工與工作安排。為了能真正地幫助孩子,在正式服務前,都必須接受相關(guān)的課程訓練。比如愛心志工團學習輔導組就是由一群關(guān)心孩子學習和發(fā)展的志工所組成的。由老師推薦需要提升的學生,每周一次到五次不等,志工媽媽們利用中午或者下午放學后的時間,一對一地對孩子進行個案學業(yè)輔導。在推廣閱讀的博愛小學,很多閱讀的工作就是由經(jīng)典媽媽、故事媽媽幫老師完成的,比如每周二教師集會時,就由志工家長來學校給孩子們講故事。評選閱讀小博士、唐詩小博士,這些登記、記錄工作都是志工媽媽們完成的。仁愛小學圖書館的管理也是由志工媽媽們負責的。仁愛國小針對特殊教育的孩子所開的希望教室是由家長會全程操作的,據(jù)會長介紹,希望教室里的志工除了在讀的孩子家長以外,還有很多往屆畢業(yè)生的家長,仍自愿來學校。家庭、學校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機制得到了真正實現(xiàn)。
四、重視傳統(tǒng)文化教育
臺灣地區(qū)長期以來重視傳統(tǒng)文化教育,其基礎教育更加注重弘揚中華傳統(tǒng),強化行為熏陶。在理念上更注重古今中外結(jié)合,兼容東西方文明。他們的校園很少有花哨的布置,都是簡潔、實用的布置,但校園的每個角落又隨處可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比如,在仁愛國中校園的走廊上,有林美娟校長的書法作品,作品內(nèi)容既有中國傳統(tǒng)的“吉”“利”“旺”又有西方名人名言,整個校園體現(xiàn)出一種儒雅的文化氣息。弘揚傳統(tǒng)文化是提升學生品格的途徑。在我們所走訪過的臺灣學校和公共場所,能很明顯地感受到師生和普通公民在舉手投足之間無不顯現(xiàn)出良好的中國傳統(tǒng)美德的底蘊。
在仁愛小學,陳秀芬老師向我們介紹,她采用了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比如融入各領域教學、主題式教學、體驗探索、情境營造、家庭教育等等,把古詩詞的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jié)合,把傳統(tǒng)文化教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個學生用唐朝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仿寫了《一年級第一天》就讓大家驚嘆不已:“獨在異校為異生,每逢午餐倍思家;遙知奶奶煮午餐,午餐時間少承璋?!痹趯懪_灣101大樓時,學生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古人望101大樓》新鮮出爐了,其一:“頂端刺月心,手可摘星辰;不敢登上頂,恐有外星人?!逼涠骸按藰歉甙俪?,繁華似個夢;已有此高樓,何為爬山樂?”當他們隨心所欲地用古詩詞寫出“古詩新編”時,我們可以感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已在他們的心中扎根發(fā)芽了。
重視傳統(tǒng)文化,不僅僅是對古典詩詞、經(jīng)典文化的學習,還有對本土語言的學習。本土語言是一個地方文化的載體,一種方言的消失,意味著一個地方文化的消失。我們在博愛小學的課程表里看到,一到六年級的每周課程里,語文課除了“本國語言”之外,每個年級每周均有一節(jié)“鄉(xiāng)土語言”課。學生的課本里,除了國文的課本,還有臺語、閩南語、客家語言課本,孩子們除了要上國語課,還根據(jù)需要選擇不同的本土語言學習。據(jù)老師介紹,在原住民聚居的地方,原住民的子女還有原住民語的學習。臺灣曾出現(xiàn)過“還我母語運動”,就是由臺灣客家人舉行的一次震驚臺灣乃至世界的萬人和平游行,目的是爭取客家母語權(quán)益。
如今,因為大力推普,很多土生土長的廣州年輕一代已不會說純正的廣州話了。潮汕話等方言也面臨此種現(xiàn)象。隨著純正廣州話、潮汕話的沒落,曾經(jīng)輝煌一時、獨樹一幟的嶺南文化是否也會日落西山呢?這值得我們深思。
責任編輯魏文琦
2013年6月下旬,我隨廣州市天河區(qū)教育科研考察團去臺灣進行為期一周的學習考察,在臺期間,我們參觀考察了臺北市市立仁愛國中、仁愛國小、博愛國小、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等多所各類學校,還聽取了臺灣中正大學林永豐教授以及仁愛國中的楊昌珣老師的講座。一路走著、看著,傾聽著、記錄著、思考著、感受著。
一、高學歷、高素質(zhì)的教師隊伍
臺灣目前實行的是依照教師學歷為教師分層的制度,在中小學里沒有教師職稱制度。新入職老師的學歷都很高,政府規(guī)定,只有本科學歷,才能有資格進行新教師的入職考試。據(jù)我們?nèi)⒂^的幾所學校的校長介紹,由于目前少子化的趨勢發(fā)展,臺灣中小學的適齡學生越來越少,導致部分招生不足的學校面臨關(guān)停并轉(zhuǎn)問題,帶來教師富余,因此在臺灣造成了10萬多名“小學流浪教師”。博愛國小的蘇再添校長向我們介紹說,正因為如此,臺北市前些年已有好幾年停招新教師了,去年的招聘教師考試,幾近百里挑一,競爭非常激烈,很多博士、碩士也來應聘。在我們?nèi)サ娜蕫蹏?,向我們介紹學校課程規(guī)劃的一位年輕女教師就是音樂博士。而給我們做中華經(jīng)典文化講座的陳秀芬老師也是一位在讀博士。在仁愛國中,碩士學位的老師的比例達到60%以上,教師的學歷層次非常高。即使如此,還有相當數(shù)量的老師利用業(yè)余時間進修高一級的學歷。蘇再添校長說臺灣的中小學并不如大陸一樣實行教師職稱制度,教師的薪資結(jié)構(gòu)是根據(jù)教師學歷而變的。“本科學歷是基本入職門檻,見習一年能夠站得住講臺的,才能成為正式教師。你想加薪嗎?去讀碩士。還想加薪嗎?去增加自己進修和培訓的學分。還要加薪嗎?去讀博士?!?
二、知書懂禮的學生
從表面看來,我們參觀的臺灣的這幾所國小、國中與大陸的中小學相比,差距似乎很小,在校園硬件方面大陸很多學校甚至比臺灣的學校還要強。一樣的教室,相似的校園,教學方法好像也沒有太大差異。然而臺灣老師們的文明、真誠、謙遜、精致儒雅、愛與奉獻、那種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來的氣質(zhì),讓臺灣的校園呈現(xiàn)出厚重的文化氣息,濃郁的書卷芳香。正是在老師們這種細雨潤無聲、春風化雨般的滋養(yǎng)下,孩子們更加快樂、健康、從容,校園里有了溫文爾雅的文化氣息。
一進仁愛國中,剛好一班學生出來,與我們在路口相遇。沒有任何人示意,全體學生都安靜地停下來等我們?nèi)客ㄟ^路口以后才走。其間即使教師隊伍的中間有空隙,同學們也沒有一個人穿插搶行。學校里的電梯是師生共用的,在電梯口,遇到老師時,同學們會主動請老師先上。在仁愛小學,午餐以后,孩子們自己清洗洗手間的衛(wèi)生,打掃得非常仔細,拿著小刷子仔細地刷洗手臺。整個校園沒有清潔工阿姨,很多衛(wèi)生都由孩子們自己來做了,到處都是干干凈凈的,一片紙屑都看不見。在臺灣的幾日,不論是在繁華的現(xiàn)代化大都市,還是不知名的小鄉(xiāng)村,視野所及,到處都是整潔干凈,片紙不見。而與此相反的卻是看不到清潔工。當我們向他們表達這樣的驚訝時,仁愛小學的蘇校長是這樣回答的:“保持清潔衛(wèi)生,我們是要從每個人做起?!?/p>
三、完善的學校志工制度
臺灣的“志工”,其實就是大陸所說的志愿者。學校的行政組織、教師會(類似于大陸的教育工會)、家長會(大陸的家長委員會)都是學校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彼此加強溝通聯(lián)系,使學校能認真推動校務行政,教師會能積極維護學術(shù)地位及教育自主權(quán)。家長會基于對學生的投資及前途關(guān)心,切實監(jiān)督學校運作,并提供必要的人力及經(jīng)費支援。家長會是學校的得力助手,由選舉產(chǎn)生,會長大都是較有影響力的人物或社會名流。比如,博愛小學家長會的前任會長戴錫欽先生就是臺北市的議員,日常工作特別忙,但仍專程抽時間來學校接待我們的來訪?,F(xiàn)任會長蔡美年女士的社會職務也很多,是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lián)合會幼教委員會召集人、臺北教學卓越評選委員會委員、市立幼兒園園長遴選委員會委員等等,她率家委會成員陪蘇校長全程負責接待我們。每個學校的家長會在學校里設有專門的辦公室,家長會成員每周都有固定的專門時間在此辦公,參與學校管理。家長會對學校幫助很大,學校的很多基礎設施,都是家長會提供的。家長會不僅在經(jīng)費上給予學校支持,而且把學生家長組織起來,為學校做義工。例如到學校義教、到校門附近義務維持交通秩序、到圖書館義務工作等等。這些志工爸爸、志工媽媽完全視參加愛心活動為已任,自覺自愿,盡心盡力。我們參觀時,他們?yōu)榭疾靾F引路、講解、端水遞茶、迎接送行,打扮莊重得體,舉止文雅。經(jīng)過與志工媽媽們交流,我們發(fā)現(xiàn)她們的組織非常嚴密,分成不同的小組,有很細致的分工與工作安排。為了能真正地幫助孩子,在正式服務前,都必須接受相關(guān)的課程訓練。比如愛心志工團學習輔導組就是由一群關(guān)心孩子學習和發(fā)展的志工所組成的。由老師推薦需要提升的學生,每周一次到五次不等,志工媽媽們利用中午或者下午放學后的時間,一對一地對孩子進行個案學業(yè)輔導。在推廣閱讀的博愛小學,很多閱讀的工作就是由經(jīng)典媽媽、故事媽媽幫老師完成的,比如每周二教師集會時,就由志工家長來學校給孩子們講故事。評選閱讀小博士、唐詩小博士,這些登記、記錄工作都是志工媽媽們完成的。仁愛小學圖書館的管理也是由志工媽媽們負責的。仁愛國小針對特殊教育的孩子所開的希望教室是由家長會全程操作的,據(jù)會長介紹,希望教室里的志工除了在讀的孩子家長以外,還有很多往屆畢業(yè)生的家長,仍自愿來學校。家庭、學校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機制得到了真正實現(xiàn)。
四、重視傳統(tǒng)文化教育
臺灣地區(qū)長期以來重視傳統(tǒng)文化教育,其基礎教育更加注重弘揚中華傳統(tǒng),強化行為熏陶。在理念上更注重古今中外結(jié)合,兼容東西方文明。他們的校園很少有花哨的布置,都是簡潔、實用的布置,但校園的每個角落又隨處可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比如,在仁愛國中校園的走廊上,有林美娟校長的書法作品,作品內(nèi)容既有中國傳統(tǒng)的“吉”“利”“旺”又有西方名人名言,整個校園體現(xiàn)出一種儒雅的文化氣息。弘揚傳統(tǒng)文化是提升學生品格的途徑。在我們所走訪過的臺灣學校和公共場所,能很明顯地感受到師生和普通公民在舉手投足之間無不顯現(xiàn)出良好的中國傳統(tǒng)美德的底蘊。
在仁愛小學,陳秀芬老師向我們介紹,她采用了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比如融入各領域教學、主題式教學、體驗探索、情境營造、家庭教育等等,把古詩詞的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jié)合,把傳統(tǒng)文化教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個學生用唐朝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仿寫了《一年級第一天》就讓大家驚嘆不已:“獨在異校為異生,每逢午餐倍思家;遙知奶奶煮午餐,午餐時間少承璋。”在寫臺灣101大樓時,學生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古人望101大樓》新鮮出爐了,其一:“頂端刺月心,手可摘星辰;不敢登上頂,恐有外星人?!逼涠骸按藰歉甙俪?,繁華似個夢;已有此高樓,何為爬山樂?”當他們隨心所欲地用古詩詞寫出“古詩新編”時,我們可以感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已在他們的心中扎根發(fā)芽了。
重視傳統(tǒng)文化,不僅僅是對古典詩詞、經(jīng)典文化的學習,還有對本土語言的學習。本土語言是一個地方文化的載體,一種方言的消失,意味著一個地方文化的消失。我們在博愛小學的課程表里看到,一到六年級的每周課程里,語文課除了“本國語言”之外,每個年級每周均有一節(jié)“鄉(xiāng)土語言”課。學生的課本里,除了國文的課本,還有臺語、閩南語、客家語言課本,孩子們除了要上國語課,還根據(jù)需要選擇不同的本土語言學習。據(jù)老師介紹,在原住民聚居的地方,原住民的子女還有原住民語的學習。臺灣曾出現(xiàn)過“還我母語運動”,就是由臺灣客家人舉行的一次震驚臺灣乃至世界的萬人和平游行,目的是爭取客家母語權(quán)益。
如今,因為大力推普,很多土生土長的廣州年輕一代已不會說純正的廣州話了。潮汕話等方言也面臨此種現(xiàn)象。隨著純正廣州話、潮汕話的沒落,曾經(jīng)輝煌一時、獨樹一幟的嶺南文化是否也會日落西山呢?這值得我們深思。
責任編輯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