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文
學問學問,這兩個字連在一起組成一個詞,說明學與問是我們?yōu)閷W做人的根本的態(tài)度與方法。表面看來,學的問題容易解決,問的問題卻有許多阻力。所以,劉開在文章開頭就定義為:“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边@就從理論上發(fā)人深思:他們理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相互轉化;問的過程,從廣義說,是包括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三階段的,無疑也成了學的過程,或者說是學的形式。所以,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他首先應該熱愛提問,勤于由淺入深、由粗到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提出問題,積極思考,即以學促進問,以問落實學。
然而,思想問題來了。劉開對此了然于胸,便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一般人的內心深處有一個無意間形成的阻力,那就是“是己而非人”:學問是自己求來的,而且也求得不錯,人家往往不如自己,還有什么可問可求教的?對此,劉開便做你的思想工作了。他立意深遠地說:這世上“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盡管你的上述想法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從客觀說,從長遠說,我們學得還很不夠,我們甚至還無從提問呢!退一步說,從你已有的學問說,可能“理明矣”,卻沒有結合實際,在實際生活中卻碰了壁;也可能在大處著眼了,卻在小處無從著手,舍去問,舍去虛心求教,你還能作出什么判斷呢?
所以,我們要從根本上轉變自己的立場,決不是自己終身就幾乎沒有了可問之事,決不是天下就幾乎沒有可問之人。立場轉變了,眼睛擦亮了,態(tài)度虛心了,我們就會在無意間發(fā)現很多地方,確實“學有未達”?!袄碛形窗病卑?!我們也會發(fā)現,一旦破除了嫉妒心,就要心甘情愿地請教賢于己者。一旦消除了輕蔑心,就會放下架子求教于不如己者;一旦鏟除了隨意心,不再對等于己者等閑視之,就會發(fā)現這世上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等于”自己的,他一定也有比自己高明的地方,因而值得學習,值得向他提出問題,共同探討問題,最后解決問題,取得雙贏。
我在這里兩次提到“無意”這個詞,在心理學上,它是“有意后注意”,這在“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階段中是最高層次的注意品質了,也就是習慣成了自然。從“是己而非人”的習慣轉化成為向所有人虛心求教的習慣,便走上了從以問為羞恥到以問為美德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