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霞
【摘要】生物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和人類生活,生存密切相關,作為一名生物教師,不僅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方法,初中生物學的一個主要特點是概念和名詞數(shù)量繁多、知識分散、要記憶的知識點多,在生物學教學中,除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記憶要求,提高記憶的自覺性、積極性外,更重要的是教給他們科學的記憶方法,使他們能短時高效地記住學科知識。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對學生的記憶方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147-01
一、規(guī)律記憶
生物課本的章節(jié)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編排的,符合生物進化論的一般規(guī)律,我們按照一定的邏輯去記憶,會提高記憶的效率。例如:綠色植物的進化,從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到蕨類植物,這三大類植物的特點各是什么,我們只要抓住從根莖葉的分化順序,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苔蘚植物有假根,通常有類似莖葉的分化,到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再如從開花到結果,我們按照植物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來記憶,花的哪些結構發(fā)育成種子,我們必須按照自然界綠色植物的開花,傳粉,受精進而形成果實和種子的順序來展開記憶,絕對不能顛倒記憶,如果分散記憶,或者先記憶果實種子的結構,再記憶花的結構,會增大記憶的難度。
二﹑推理記憶法
有些生物知識包括相反的兩個方面,記住了一個方面可以準確地"推導"出另一個方面,這樣可以減輕記憶的強度,實現(xiàn)靈活記憶。例如呼吸運動吸氣的相關變化是肋間外肌"收縮",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胸廓橫徑"加大",膈肌"收縮",膈頂"下降",胸廓縱徑"加長",胸廓容積"擴大",肺容積"擴張",氣壓"下降",氣體"入肺"。呼氣則相反,運用類推法易記。利用"近視"形成的機理來記"遠視"的成因也屬于這種方法。
三、對比記憶
生物教學時,好多知識相近,容易混淆,這時對比記憶顯得尤為重要,會給學生掌握知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和功能有很大的異同,這時我們就得采取對比記憶。課本以玉米和菜豆種子為例,他們都有子葉,菜豆種子的子葉是貯存營養(yǎng)物質,玉米種子的子葉是將胚乳里的營養(yǎng)物質轉運給胚芽、胚根、胚軸。再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兩個完全相反的過程,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和水作原料,而呼吸作用是以有機物和氧氣作原料,它的產物恰好是二氧化碳和水,正因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料和產物的相反,才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還有空中飛行的動物,與陸生動物的運動器官,有明顯的差異,陸地生活的動物具有強健的四肢,肌肉發(fā)達,適于行走、奔跑,而空中飛行的動物胸肌發(fā)達,前肢變成翼,適于飛行。
四﹑圖形記憶法。
生物教材中插圖較多,是一類很重要的教學資源,有信息量大直觀生動的長處。經驗證明,學生記圖比單純記文字的率要高得多。初中生物學中的很多插圖本身就是重要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結合圖形記憶生物體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如結合血液循環(huán)的圖解來記憶心臟的結構和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就比"背誦"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記得快記得牢;又如結合腎單位的結構模式圖來記憶尿的形成過程,也比單純記文字容易。
五、"妙語"記憶
在生物教學中,把一些諺語、古詩、日常用語聯(lián)系在一起,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興趣,也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便于提高學生記憶力,對學生迅速掌握生物知識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例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反應的是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性。"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表達的是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樓吃西瓜。"氣候,說明了新疆瓜果特別甜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強,呼吸作用弱形成的。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記憶能力的關鍵,在于教給其科學的記憶方法。這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工作,要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同時,還必須與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分析綜合能力等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才能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