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麗
請激勵出列,道術并用
孔子是魯國人,可為何要到其他國家去游說講課呢?魯定公十三年,季孫氏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正如劉康公所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zhí)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jié)也。”因此若能得到一塊祭肉,對于臣子來說無異于現(xiàn)場中獎,是至高無尚的榮譽??墒羌漓牒?,按慣例給大夫們送祭肉時并沒有送給孔子,于是孔子憤而離開魯國,踏上了周游列國的旅程。當然,這也成就了孔老夫子的千古圣名。想必魯定公地下有知,也一定會嚴厲地質(zhì)問季孫氏,為何如此不懂得挽留人才、激勵人才?
杰克·韋爾奇是通用電氣的前任CEO,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位“美國當代最成功的企業(yè)家”曾差一點離開通用。韋爾奇以電子工程師的身份工作了一年以后,由于表現(xiàn)突出,得到了1000美元獎金,他非常高興,但他偶然得知,與他同一部門的人都得到了同樣的獎勵,他感到不公,決定離開通用。后來,是他的上司加托夫額外為他加薪2000美元,才留下了這位業(yè)界奇才。
不公平的激勵就是懲罰,遭遇者如孔子;不匹配的激勵就是懲罰,遭遇者如韋爾奇。激勵機制是人類群體得以維系和延續(xù)的重要基礎??杉钪烙袏W妙,也有盲區(qū),因承受者的心理感受不同,就生出了“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感慨。難道孔夫子差一塊方肉吃嗎?韋爾奇生活差千把塊錢嗎?
激勵是從兒童到職業(yè)人心理成長的DNA。學者講,當被管理者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時,最好的辦法是請激勵出列。當然,“出列”的激勵能否像螺絲卡進螺母那么契合,可是有大文章可做的?!俺隽小笔堑?,“拿捏”是術,考量激勵,道術并用。
說到激勵式管理,自古便有之。綜觀國學典籍,《尚書》、《管子》、《史記》、《漢書》、《鹽鐵論》、《孫子兵法》、《論語》等都涉及到激勵思想。例如“水不激不揚,人不激不奮”、“內(nèi)無良將,而外多敵國,吾是以憂……欲以激勵”。古代管理者十分注重對下屬的激勵,注重感情投入和籠絡人心,增強了部下的凝聚力,激發(fā)出他們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力。
發(fā)思古之幽情,千里馬是激勵出來的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本是千里馬,卻未賜予它千里馬的榮譽,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真是悲哀至極。這樣的事例在歷史上并不少見,“韓信投劉”是因為大材小用所迫;“比干剖心”是因為勸紂王而不得;“屈原自盡”是因為屢遭排擠所致。這些不舍得賜予人才榮譽的君王,實則是心胸狹隘、昏聵至極,自然無法成就偉業(yè)。而女皇武則天在統(tǒng)治中國的半個世紀里,十分重視人才培養(yǎng),她認為“九域之廣,豈一人之強化,必佇才能,共成羽翼”。
在用人以激勵中,武則天對狄仁杰的使用,堪稱馭人之典范。在狄仁杰為相的幾年中,武則天對他既威又賞,常稱狄仁杰為“國老”。有一次狄仁杰陪武則天出行,狄仁杰的烏紗帽不小心被風吹掉了,古代官冠落于地,猶如阿拉伯婦女失去頭巾一樣難堪,更是露發(fā)于圣上視為大不尊。狄仁杰害怕武則天責問,立刻要下馬去撿,武則天看見后立即讓自己的兒子李顯
幫忙撿起。由太子親自下馬為自己撿帽子,這對狄仁杰來說簡直是莫大的榮譽。后來狄仁杰病故,武則天哭泣著說“朝堂空也”。贈狄仁杰文昌右丞,謚曰文惠。后唐中宗繼位,追贈他司空,唐睿宗又封之為梁國公。武則天作為一個最高管理者,可以給下屬如此高的榮譽,那么作為下屬的狄仁杰又怎么會不盡心盡力地輔佐她呢?現(xiàn)代管理學認為,激勵措施不僅直接作用于承受者,也間接作用于周邊的關聯(lián)者。獎勵一名先進,會激發(fā)更多的“千里馬”勇于投身職場。因為“此馬”是“彼馬”的參照系。
賞罰和培訓都是激發(fā)能量的管理
墨子曾說過:“凡我國能射御之士,我將賞貴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將罪賊之。凡我國忠信之士,我將賞貴之,不忠信之士,我將罪賊之。”這樣的表述不斷傳習,就會激勵朝野上下形成一種學射、忠信的氛圍。曹操在其《孫子注》中也明確提出:“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惫?07年,曹操消滅了北方最大的割據(jù)勢力袁紹集團后,為了激勵將士繼續(xù)為統(tǒng)一戰(zhàn)爭貢獻力量,下令封賞功臣。在另一方面,曹操為了更好地貫徹執(zhí)行他“賞罰分明”的管理原則,加強部隊的組織紀律性,頒布了《敗軍抵罪令》。打了敗仗要按法律治罪,造成損失的要免去官職和封爵。這種賞罰激勵策略的實施,為曹操走向成功之路奠定了堅定的基石。只有做到恩威并施,鼓勵先進,鞭策后進,才能發(fā)揮賞罰的真正效果?,F(xiàn)代企業(yè)要完善獎懲制度,要注意把握好獎勵的量度與時效,物質(zhì)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才能充分發(fā)揮出激勵效果;在處罰方面,應嚴格按制度辦事,要做到處罰及時、足量。只有做到賞罰分明,才能達到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的效果。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橫掃六國,一統(tǒng)華夏,成為中國第一位皇帝。大秦帝國的鐵騎所向披靡,令諸國軍隊聞風喪膽。值得注意的是,秦軍并不是像元軍、匈奴那樣的野蠻文盲軍隊,他們在戰(zhàn)爭間隙練習寫字和寫家信,在那時,能寫出自己名字的人都不多見,更何況是寫家書。這足以說明秦軍是一支有著較高文化素養(yǎng)的軍隊??磥?,以鐵騎統(tǒng)一中國的秦始皇也是很注重培訓激勵的。美國《財富》雜志評出的美國最適宜工作的一百家企業(yè)中,幾乎都對員工提供一種福利——免費或部分免費培訓。美國大通曼哈頓銀行規(guī)定:新員工工作滿半年,就可以申請免費培訓和深造;工作滿六年,就可以前往本銀行在國外的分支機構考察和學習。著名心理學家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說過:“如果你希望員工工作出色,你首先應為他們提供出色的工作崗位?!钡珜Ψ止ぞ毝鴩烂艿钠髽I(yè)而言,多數(shù)工作是枯燥乏味的,那么,你完全可以通過提供“出色的激勵機制”來彌補不足。一位管理學家曾經(jīng)說過:“員工培訓是企業(yè)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戰(zhàn)略性投資。”人力資源的培訓激勵,已經(jīng)成為企業(yè)增強自身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美國哈佛大學的詹姆斯教授說過:“如果沒有激勵,一個人的能力發(fā)揮不過20%-30%;如果施以有效的激勵,則一個人的能力可發(fā)揮到80%-90%?!闭蚣钍枪芾碚叩男摒B(yǎng),也是管理藝術。我國古代的激勵法有其獨特的魅力,在世界管理史上占據(jù)一席之地。入古出新的目的,正如朱熹所言:“為學之實,固在踐履?!蔽覀冎挥胁粩嗌钊氲赝诰蚬湃说墓芾硭枷耄竽懙匚?、借鑒西方管理理論,才能在實踐中摸索出一條有效的人力資源發(fā)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