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杰
基于陜西民辦高校發(fā)展專項資金分配辦法的研究
劉亞杰
2011年12月30日,陜西省政府下發(fā)了陜政發(fā)[2011]78號《關于進一步支持和規(guī)范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意見》以及相關對民辦高等教育的扶持和管理政策文件,結合這些政策規(guī)定,本文從陜西民辦高校的實際狀況出發(fā),提出對陜西民辦高校發(fā)展專項資金分配辦法的研究。
民辦高校;專項資金;分配
(一)陜西省民辦高?,F狀
民辦高校在陜西省高等教育領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其影響力也在日益增加。陜西現有民辦高校18所(其中民辦普通本科高校8所,民辦普通??聘咝?0所),在校生19.7萬人;民辦高等教育助學機構23所,在校生5.9萬人?,F有5所民辦本科學校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1所民辦高校具有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資格,9所民辦高校在校生數超過1萬人,民辦教育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為了支持和管理民辦高校,陜西省政府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在大力支持和嚴格規(guī)范民辦高校發(fā)展與改革的同時,對民辦高校的財務管理力度越來越大,除了運用行政的管理手段以外,經濟手段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對資金和財務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陜西省教育廳近年在這方面有兩個大的里程碑性質的舉措:一是根據陜西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支持和規(guī)范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和完善民辦高校的分類管理體制,將民辦高校、高等教育助學機構分為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兩類,以分類管理作為規(guī)范管理和財政支持的依據。從2012年起,陜西省政府每年撥出3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陜西民辦高等教育的發(fā)展,2012年4月,陜西省財政廳、教育廳聯合發(fā)文出臺并細化了專項資金的分配辦法,這在民辦高校中反響巨大。
(二)政府主管部門對非營利性民辦高校支持政策的落實一波三折,進度遲緩
為推動陜西民辦高等教育快速健康發(fā)展,陜西省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支持和規(guī)范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和完善民辦高校的分類管理體制,由舉辦者自愿申報,省級有關部門審核確定。其中非營利性包括捐資舉辦的學校、出資舉辦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的學校,以及出資舉辦要求取得合理回報的學校。對不同類型的學校實行不同的法人登記管理辦法,依據學校的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給予不同的政策支持。非營利性民辦高校在科研課題立項、課題申請、招標、評審、科研成果評審與轉化、財政撥付科研經費等方面與公辦高校享有同等權利。非營利性民辦高校、高等教育助學機構依法享受與公辦高校同等的稅費優(yōu)惠政策。
截止目前,陜西省政府關于每年3億資金的專項支持經費,現僅落實了2012年度的專項資金,支持政策落實進度遲緩,雖說推遲落實的原因很多,但是對于考核指標的爭論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本文所研究的對象是非營利性質的民辦高等院校;所研究的考核主體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所以,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研究:一是陜西省政府對民辦高等院校支持的專項資金分配辦法,二是基于陜西省政府對民辦高等院校支持的專項資金分配的財務考核指標體系的修改設計以及相應政策建議。
(一)關于省政府對民辦高校專項資金分配辦法的回顧
陜西省財政廳、教育廳文件《陜西省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對民辦高校專項資金分配辦法采用了因素分配法,根據各類指標系數計算各民辦高校的綜合得分,再按各民辦高校綜合得分計算確定各民辦高校應獲得的資金數額。其基本計算公式為:
各民辦高校資金額=各因素應占有資金總額之和=資金總額×某項因素所占資金總額比例×某民辦高校該因素/全部該因素總額
專項資金分配的因素指標共為八項指標,總系數100%。具體內容如下:
1.學校生均教育收入總額,指標系數20%該指標指學校當年教育收入總額除以年末全日制計劃內在校學生總人數(折合數)計算的生均教育收入。主要考核民辦高?;I措資金的綜合能力和辦學規(guī)模收益。
2.學校支持地方培養(yǎng)人才指標,指標系數20%。主要考核民辦高校每年在陜招收全日制計劃內學生比例情況。
3.學校資產負債率,指標系數10%。該指標是指學校年末負債總額與學校資產總額的比率,屬于負向指標。主要衡量高校資產負債狀況,考核學校利用債權人提供的資產開展業(yè)務活動的能力與債權人提供資產的安全保障程度。
4.學校經費總收入與經費總支出的比重,指標系數10%。該指標是指學校當年經費總收入與當年經費總支出的比率。主要用于衡量民辦高校年度收支比,考核學校年度經費結余或赤字情況。
5.學校生師比與全省民辦高校生師比平均值的比值,指標系數10%。該指標是指學校全日制計劃內在校生總人數(折合數)與全部在編專業(yè)教師人數的比例,與全省民辦高校生師比的平均值進行對比。主要考核學校生師比的合理狀況。
6.學校年生均教學經費支出額與全省民辦高校年生均教學經費支出額平均值的比值,指標系數10%。該項指標是指學校當年教學經費支出總額除以年末全日制計劃內學生總人數(折合數)計算的生均占有的教學經費,與全省民辦高校生均教學經費支出額的平均值進行對比。主要考核學校對全日制計劃內學生教學經費的投入情況。
7.學校生均教學設備資產值與民辦高校生均教學設備資產值平均值的比值,指標系數10%。該指標是指學校年末教學設備總額除以年末全日制計劃內在校學生總人數(折合數)計算的生均占有的教學設備資產值,與全省民辦高校生均教學設備資產值的平均值進行對比。主要衡量民辦高校生均教學設備的規(guī)模,考核學校教學設備的總量是否能滿足教學的實際需要。
8.綜合管理水平,指標系數10%。主要考核學校專業(yè)調整、綜合管理以及工作配合情況。
(二)民辦高校的特點
第一,資金來源方面的特點——學費收入與公辦院校標準不同,其經費來源很少得到政府方面的資助。
第二,教師隊伍的構成特殊——自有教師和聘任教師的比例與公辦院校倒掛。教師隊伍的管理機制比較靈活,尤其是兼職教師的數量多而且穩(wěn)定性不強,這一點與公辦學校相比既是優(yōu)點也是短處。
第三,招生情況以及學生數量不穩(wěn)定——民辦學校的生源和學生數量與公辦院校的學生數量相比,穩(wěn)定性不如公辦學校,有時招生人數會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
第四,生源質量對教育質量影響較大。民辦學校的生源雖然已經納入政府計劃,但是由于社會偏見和其他原因,民辦高校的學生錄取分數一般都比較低,這就會對教育質量產生一定影響。社會對民辦學校的教育質量期望值較高——很多人拿民辦學校畢業(yè)生質量與公辦學校直接相比,往往忽略了生源質量的差異。
第五,民辦高校有營利性與非營利性高校之分。這一點與公辦高校完全不同,公辦高校都屬于非營利性高校。
(三)對政府民辦高校發(fā)展專項資金分配辦法的評價及政策建議
陜西省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民辦高校專項資金分配方法的計算方法總體基本思路是對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改進的方面,如就財務論財務的傾向特別突出,在個別分配因素的具體選擇上、個別指標的具體應用方面都非??粗刎攧罩笜说膬热荩瑢Υ?,筆者有一些不同意見,具體如下:
第一,在資金分配因素中,沒有體現政府對民辦高校未來專業(yè)結構設置按照地方經濟需求和市場需求進行引導的因素。如學校生均教育收入總額指標,該指標屬與民辦高校辦學專業(yè)差異有關的因素,比重很大,這個指標嚴格說來,在學費價格國家管控嚴厲條件下與學校辦學質量無關,與民辦高校過去所招學生的文科類、理工科類別專業(yè)比重性質有關。
如何改進:一是設置能夠反映民辦高校過去招生結構的指標;二是設置能夠反映政府對民辦高校未來方向具有引導作用的指標。
第二,資產負債比率的性質有兩面性,不宜簡單地作為專項資金的分配因素列入計算公式。從財務管理角度看,資產負債比率第一個屬性是杠桿衡量性質,第二個屬性是償債能力屬性。陜財辦教[2012]12號文件《陜西省民辦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認為,該指標是指學校年末負債總額與學校資產總額的比率,主要衡量高校資產負債狀況,考核學校利用債權人提供的資產開展業(yè)務活動的能力與債權人提供資產的安全保障程度,屬于負向指標。顯然,該辦法忽略了該指標的杠桿衡量性質,簡單地將它看成風險指標作為專項資金的分配因素列入計算公式,筆者認為這樣做很不全面。其原因,一是在一定范圍內該指標越大說明該單位的籌融資能力越強,借力發(fā)展的意識很強,政府應該予以鼓勵,但是如果超過了一定范圍,如大于85%以上,則另當別論;二是它的科學性方面是否合適。假設在極端條件下,某單位的資產負債比率為零,其他單位的資產負債比率都在50%-80%之間,政府能不能據此將該項資金數額全部分配給他,顯然答案是否定的,而且這也反映了該單位在財務管理工作上縮手縮腳不敢大膽作為的思想意識。
鑒于此,筆者建議:改進資產負債比率指標的考核思路,一是分段進行考核:對資產負債比率在20%以下民辦高校,既不鼓勵也不支持;對資產負債比率在20%~70%區(qū)間的民辦高校,給予政策鼓勵支持;對資產負債比率在70%~85%區(qū)間的民辦高校,給予關注;對資產負債比率在85%以上的民辦高校,給予懲罰政策;二是考慮資產負債比率變化的速率進行政策支持方面的考慮。若此方案不好執(zhí)行,也可以取消該指標。
第三,不宜過分理解或狹隘地將民辦高校每年在陜招收全日制計劃內學生比例情況作為專項資金分配的依據。陜西省教育廳管理辦法第三條規(guī)定把民辦高校每年在陜招收全日制計劃內學生比例情況作為考核學校支持地方培養(yǎng)人才指標,指標系數20%。主要考核民辦高校每年在陜招收全日制計劃內學生比例情況?,F在的招生市場完全與前幾年不同了,供需關系顛倒了,很多學校在本省招不來學生,而在外省有辦法能夠招來學生,我們?yōu)楹尾还膭蠲褶k高校走出去招外省生源?再者外省學生每年在陜西省消費至少在萬元以上,我們何樂而不為?
建議修改該指標內涵,把專業(yè)設置與地方經濟和行業(yè)發(fā)展對各類職業(yè)人才的需求掛鉤,把民辦高校對學校專業(yè)設置的微觀和宏觀調控能力、適應本區(qū)域社會發(fā)展的能力等指標綜合考慮,構成反映民辦高校為地方經濟發(fā)展做貢獻的指標組。
第四,沒有充分體現陜西省政府鼓勵民辦高等教育做大、做強的意圖。陜西省教育廳管理辦法中對關系到民辦高校排名的教學質量與改革、科研能力、特色建設都沒有明確的資金分配因素。從目前3億元專項資金的分配情況來看,2012年和2013年的分配思路完全不同,且2013年的專項資金至今仍未下撥,究其原因還是歸結于資金分配政策所考慮的8項因素欠妥。
建議陜西省政府有關部門修訂每年3億專項支持資金的經費分配政策,重新設置能夠綜合反映民辦高校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科研能力提升、教學質量提高的指標組,達到拉開民辦高等教育專項資金分配的效果,真正體現政府鼓勵把民辦高等教育做大、做強的意圖,把陜西省一批冒尖民辦高校能迅速推進到示范性民辦高校的行列,拉動陜西地方經濟的發(fā)展。
[1]《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支持和規(guī)范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意見》(陜政發(fā)〔2011〕78號).
[2]陜西省財政廳陜西省教育廳關于印發(fā)《陜西省民辦高等教育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陜財辦教〔2012〕12號).
[3]韓習祥,唐興華.我國高等教育的投入機制與績效管理[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西安外事學院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