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
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關(guān)鍵離不開德育。人們常說,班主任要有一張“婆婆嘴”,要把道德教育掛在嘴邊。但是單純的說教,簡單枯燥,學生往往左耳進,右耳出,很難在心靈留下痕跡。而短小優(yōu)美的小故事,蘊涵著人類豐富的智慧,卻能潤澤學生的心田,陪伴他們健康成長,如能在班級管理中恰當運用,將發(fā)揮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修身故事——擁有仁德之心
孟子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這是儒家的修身之本。雖然立“圣人之德”是古人修身的最高境界。但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育者,讓學生從小擁有一顆“仁德之心”,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開展感恩活動時,我給學生補充了傳統(tǒng)小故事《黃香溫席》《緹縈救父》。聽故事之后,我讓學生進行討論:小小年紀的黃香、緹縈擁有至孝之心,他們?nèi)f古流芳,成為后世孝道的典范。同樣10歲的我們,對父母又做了什么呢?學生談到自己平時不僅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且稍不順心時還會埋怨父母,感到非常慚愧。他們意識到,自己也許不會有黃香、緹縈的高尚之舉,但是可以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為父母分憂,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
有一次,班里有位學生丟了錢,他就懷疑是周圍同學偷的。他不僅擅自搜查了幾位同學的書包,還揚言要搜身。結(jié)果,在教師的幫助下,他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自己的書包內(nèi)兜破了,錢掉進了書包的夾層中。在后來的談話中,我給他講了《疑鄰?fù)蹈返墓适?。告訴他,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不尊重事實,只憑懷疑作為評判標準,就會得出錯誤的結(jié)論,有時還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后果。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誠懇地向周圍的同學道了歉,得到了大家的諒解。
二、禮讓故事——擁有包容之心
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钡乾F(xiàn)在的學生獨生子女居多,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平時在班集體生活中,經(jīng)常會因為一點小事鬧得面紅耳赤,甚至大打出手。
如運動會上,紀律班長和體育委員被安排的職責是維持班級的紀律,但是他們卻為了地上的一塊廢紙片爭論起來,互相讓對方去撿,自己都不愿意伸手。結(jié)果引起了校檢查員的注意,班級的紀律、衛(wèi)生都被扣了分。最后,班集體錯失了“道德風尚獎”,惹得全班同學紛紛指責。于是,我把《鷸蚌相爭》的故事擺了出來,讓學生談?wù)劯惺?。學生從中得出:只圖一時痛快,不考慮后果的魯莽行為,只會兩敗俱傷,可能還會讓別人有機可乘。
講完《六尺巷》的故事后,不少學生悄悄地擦掉了課桌上的“三八線”;好朋友之間因為一點小事就要“分道揚鑣”,聽了《管鮑相交》之后,他們不好意思地握手言和了……三言兩語的小故事勝過絮絮叨叨的言語,學生于潛移默化中逐漸學會了以禮待人。
三、誠信故事——擁有坦誠之心
朱熹說:“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木金無不待是以土者?!笨梢姡v信用是一個人不可或缺的高貴品德。誠信的約束來自學生內(nèi)在的自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古代有個國王,想用千金買千里馬,三年卻不能夠買到。有個小侍臣說:“請讓我去買馬?!眹跖伤チ?。三個月就得到了千里馬。但馬已經(jīng)死了,他就用五百兩銀子把那匹馬的骨頭買來,回來向國王報告。國王大怒說:“我要買的是活馬,要死馬干什么,白白地花費了五百兩銀子!”小侍臣回答說:“死馬尚且用五百金買下,何況活馬呢?天下人必定認為大王肯出高價買馬,千里馬這就要到了?!比绱瞬坏揭荒?,買了三匹千里馬。這則《國君千金買千里馬》的故事告訴了學生“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個人謀事的決心不僅僅是表現(xiàn)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在行動中。
學生們從一則則故事中了解到,講誠信的不僅有“七擒孟獲”的諸葛亮,還有“殺豬”對兒子兌現(xiàn)承諾的曾子。當然,更有許許多多的普通人。這樣,“明禮守信”不再只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變成了一個個活潑的故事,啟迪著學生的心靈,在他們的內(nèi)心生根、發(fā)芽,
四、求學故事——擁有進取之心
三字經(jīng)里談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笨鬃右舱f過:“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比酥挥胁粩嗟貙W習知識,才能在將來成就自己。
一年級的學生剛開始學習寫字時,有個別小朋友認為自己會了,就三心二意,不認真聽講了。于是,我把趣味小故事《難寫的萬字》和《癩蛤蟆和千里馬》講給大家聽,逗得他們哈哈大笑。再上課時,他們因為擔心自己變成故事中主人公那樣的人,聽講也格外認真。
任何一門學問,入門簡單,想要達到更高的境界,不僅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更要積極地思考和探索。作文講評課上,從中國賈島的《推敲》的故事,講到王安石寫“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時對一個“綠”字的反復(fù)修改,不用多強調(diào),學生已能理解“文章不厭百回改”的含義。
總之,小故事能講清許多大道理。只要我們適時留意,就可以用故事化解班級管理中的不少難題。一陣淅淅瀝瀝的春雨也許不會讓人們留意,但卻能哺育大地,滋潤生命,能點綠枝頭,喚醒萬紫千紅。同樣,一則簡短的小故事也許不會讓人彌久難忘,卻會在潛移默化中,如涓涓細流,將人生智慧傳遞給學生,讓每一個生命更加茁壯。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