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
在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初步認識過程,也是在課內(nèi)外不同場合綜合學習的過程。針對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生理等特征,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應該更加關注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寓教于樂,寓學于樂,讓學生在“趣”與“樂”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快樂全面地成長。
一、游戲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家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基礎?!痹诮虒W中,把游戲引入課堂,以學生樂于接受的、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濃厚的興趣。
如在教學5年級下學期的《A PE Lesson》時,會話是以談論體育課上“按指令做動作”為話題,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并通過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理解這些句子的功能和意義,同時也可開展一些室外活動,使所學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緊密結(jié)合,以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小學生對體育、音樂等課程有濃厚的興趣。在這堂課中,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在老師的指令下進行動作比賽,以做得標準、速度快為考核目標。
Teacher:Put you feet together.Jump up and down ten times.
Teacher:Put your hands on your head and turn left and right.Do this ten timess
......
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時,及時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動作,熟悉身體各個部位的英語名稱,利用學生喜歡運動的特點,反復操練,可以保持學生高漲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
二、兒歌吟唱引入課堂,賦予學生藝術的享受
兒歌的節(jié)奏簡單,旋律輕快活潑,符合兒童的審美需求,小學生也樂意學習。在教學中,把美妙的音樂引入課堂,可以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達到樂在其中、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如可以借助兒歌特有的節(jié)奏感幫助學生朗讀、記憶單詞等。如借助《春天在哪里》《找朋友》等兒歌,用新句型和新單詞重新填詞,逐句學唱,或者可以在課堂上引用這些兒歌的英文版。通過兒歌教學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強記憶,大大降低學習難度,使學生在“趣”中學、樂中“練”、“練”中“悟”,真正達到“樂學而學”的效果。
三、表演引入課堂,增加課堂教學的情趣
小學生對新鮮事物敏感,活潑好動,求知欲強。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場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小學二年級《Here you are》這節(jié)課中,可以組織學生輪流扮演服務員和顧客的角色。
學生A:A hot dog,please.
學生B:Here you are.
學生A:Thank you.
......
學生B:A cake,please.
學生A:Here you are.
學生B:Thank you.
......
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這樣的角色轉(zhuǎn)換,可以使教學更加直觀化、趣味化,學生充分體驗扮演的樂趣,并在樂趣中學到英語知識。
四、多媒體引入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教學設施的逐步完善,為教學提供了越來越多的便利條件。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適合其年齡段的動畫電影。比如《Chicken Run》這樣一部喜劇動畫電影,很適合在英語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賞析、討論。片中有大量充滿喜劇效果的對白以及夸張的故事情節(jié),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老師在組織教學中加強引導,一方面讓學生關注影中簡單的人物對白,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導學生體會電影中動物們堅持的精神、團隊的配合等等。
同樣,經(jīng)典的勵志電影也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如《阿甘正傳》等勵志電影。在這些電影中,有很多經(jīng)典的臺詞,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個吃到的是什么味道),把這些經(jīng)典臺詞單獨列出來,配合教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在教學中能起到催化作用,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五、課外實踐引入英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英語教學中,可以有條件地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如在教學6年級的《On the farm》時,可以組織學生到郊區(qū)的農(nóng)場參觀學習。在農(nóng)場中,孩子們可以進行澆樹(water trees)、拔蘿卜(pull up carrots)、收集雞蛋(collect eggs)、摘水果(pick fruit)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認識這些蔬菜水果的形狀特征,老師在活動中可以事先做好配有英文標示的卡片,讓學生與實物對照,記下每一樣實物的英文名稱。這樣的教學貼近生活實際,生動活潑,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這樣的戶外活動,也能使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增強體質(zhì),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總之,寓學于樂,開展多種形式的英語教學活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使課堂氣氛充分活躍起來,使學生在活潑、輕松、快樂、有趣的課堂中學習、成長。
(特約編輯 施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