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燕 楊文慶
摘 要:文言文難教、文言文難學是許多語文老師和學生共有的感覺,但高考題中文言分值卻在不斷增加,且考查要求更加明確,這就需要教師在熟悉文本、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多種手段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激趣;品讀;精思;感悟
文言文難教是不少語文老師共同的感慨,文言文難學又是許多學生共有的感覺,但隨著文言文閱讀題分值的不斷增加,高考題中對文言文歸納概括文本內(nèi)容能力的考查也更加明確,如何在平常的文言文教學中從字字落實走向?qū)ψ髌肺幕瘍?nèi)涵的理解,改變這個讓大部分學生和老師談之色變的現(xiàn)象呢?下面淺談一下自己在教文言時的點滴所獲。
一、初讀激趣
“凡讀書……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shù)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集·訓學齋規(guī)》)。在講李密的《陳情表》時,我都先給學生一字不漏地帶表情地背誦一遍,然后再讓學生對照注釋并參照工具書初讀課文,反復朗讀,讀出一種感覺來,最后再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大聲地讀出來,如能說出喜歡的理由更好,但不強求,學生讀的興趣自然也就濃厚,整篇文章,無需多講,就在這慢慢地讀與品味中,學生從字里行間讀出了“孝”,也讀出了“無奈”,讀出了滿溢著真摯的情感,也讀出了那份沉重的心情。
二、熟讀慢品
反復誦讀,“破其卷而取其神”(袁枚《隨園詩話》)?,F(xiàn)在在校的高中生都已是90后后期的,他們接觸的信息絕不少于教師,所以,我們要把學生當作一個個活生生的現(xiàn)代人來看待,他們是有思想、有活力、有創(chuàng)造力的,他們能思考、善表達,而我們卻仍舊把他們的頭腦當作一個個等待填補的容器,勢必就會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也不符合教學規(guī)律。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相信學生,要敢于放手給學生,不束縛學生的思想,把時間與空間給予學生,我們一定會有一份意想不到的收獲。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的“澠池之會”我先讓學生分角色讀,在學生評析完每一組同學讀的優(yōu)與劣之后,我請學生分析“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某月,令趙王鼓瑟。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钡牟煌?,在學生的討論聲中,我聽到了一個很有見地的聲音,于是我請他起來發(fā)表看法,在大家的鼓勵下,他說:“‘令字是祈使的口氣,態(tài)度比較強硬,在秦趙兩王之間,誰都不能用‘令,但秦國這位御史卻把秦王‘請鼓瑟的‘請字寫為‘令字,這就活畫出秦王逞兇逞強、滅視弱小的嘴臉,揭示出他企圖稱王稱霸的野心?!疄樽謩t說明了秦王擊缻的主動性,瞧,秦王多殷勤呀!人家趙王并未‘令,秦王自己先‘行了;秦王雖‘令了,但趙王‘鼓了沒‘鼓,在史書上是看不到的,而‘為字卻明確地告訴人們秦王是‘擊了‘缻的。一個字就突出地表現(xiàn)了藺相如的機智,展現(xiàn)了人物性格?!蓖ㄟ^這樣的分析,學生在獲得享受的同時亦增強了學習的興趣,提高了理解能力。
三、再讀精思
讀書強調(diào)學思結(jié)合,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本?,精思,就能曉其義,識其神。文本是學生精神得以寄托與憩息的殿堂,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走進殿堂尋找自我的過程。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內(nèi)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nèi)在感受。文言文這種文學形式,是前人情感的抒發(fā)、智慧的結(jié)晶,所要傳達的聲音也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命運遭際和靈魂世界,但這并不是說和我們今天的生活是毫無關系的,否則我們不會通過文字從屈原、李白、杜甫、蘇軾等古人身上透視出人性的光明與黑暗、剛強與孱弱……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中,將教材和生活靠攏方能激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
如,明代散文大家歸有光的一篇著名的散文《項脊軒志》,在文中,作者用那樸實不事雕飾的文字記述了項脊軒整修的經(jīng)過,房前屋后的景致,又記述了項脊軒的變遷,回憶母親和祖母的往事。前面這些應該是作于作者20歲左右的時候。這個時候的項脊軒,承載了作者對母親和祖母的思念。而最后兩段,是作者在35歲后又增補的。當學生讀完這一文章后,質(zhì)疑“‘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作者為什么有這一補寫呢?”“是啊,作者這一寫是否有多余之嫌呢?”我在那個學生質(zhì)疑之后,補充了一句,這下學生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學生在討論與分析中得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10年間,項脊軒又經(jīng)歷了愛妻的到來與不幸早逝,作者心中的那份情感,也更加的沉重了。整篇文章,表面上是記述項脊軒的變遷,其實寫的是作者對親人的深深思念,對仕途坎坷的惆悵心情。
四、靈性感悟
布盧姆說:“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同學,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教學中默讀重在靜心領會,朗讀重在對漢語特有的聲韻之美的領悟和掌握。而“悟”不僅僅是理解,更重要的是直接的充滿靈性的感悟。
哲人說:“感動是一種養(yǎng)分——一種心靈的養(yǎng)分。有了‘感動這種營養(yǎng),心靈會變得滋潤、豐富、敏銳。”教師在對文言文的教學時,通過多種方式的讀,將知識性、現(xiàn)實性與文本相結(jié)合,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以知識的滋養(yǎng),使他們在高聲誦讀中激起學習古文的興趣,在靜默品味中提高對文本內(nèi)容歸納概括的能力,在精讀細思中提升對作品內(nèi)涵的理解,在靈性感悟中促進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良好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發(fā)揮教師的教學智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袁枚.隨園詩話.線裝書局,2008-11.
[2]布盧姆.教育評價.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作者單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光明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