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美嬌
摘 要:合作學習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是新課標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符合現代教育的相關要求,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改善傳統(tǒng)而沉悶的教學課堂氛圍,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學習習慣。在簡要論述合作教學幾個具體方法的基礎上,對如何提高合作教學的整體水平進行探究,希望能夠為今后的化學實踐教學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初中化學;合作教學方法;相關措施
較之以往的傳統(tǒng)初中化學的教學方式,新課標下的化學教學更主張學生自主學習。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吸收接受、理解記憶化學知識與基本的化學探究活動自主運用的能力,而合作學習正是根據這一特點而展開教學活動的。
一、在化學教學中常用的幾種合作教學方法
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教學科目,學生如果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掌握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會對化學學習產生一種厭煩心理,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下面我們將對初中化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進行整合。
1.合作實驗法
對于初中學生來講,死板、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往往無法更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更別提在教學中自主學習、探索問題了。這就需要教師在實踐中充分利用實驗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同時鼓勵他們在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拓展思維空間、增強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化學實驗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分組合作的形式,使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自操作,鞏固所學的知識,從視覺上領悟化學神奇的力量,對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才能更好地提高辨別能力。
例如,在學習粵教版初中化學中,會有“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這一節(jié)內容的學習,就可以采用實驗教學的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首先,教師要進行精密的實驗設置,明確燃燒的幾個必要條件,是氧氣、燃料等;其次,教師要對班級中的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使他們能夠在相互幫助的前提下,完成預期的教學任務;最后,教師要準備好實驗所需要的相關材料,并明確告訴學生,該如何操作相關儀器,實驗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在本節(jié)內容結束的時候,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總結,在不斷反思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2.教學聯(lián)系法
任何知識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從橫向或者縱向總能找到一些相關的知識信息,在教師的合作教學中,離不開課程設計,而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就離不開運用聯(lián)系的觀點去將知識點進行總結整理。在學生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充分利用聯(lián)系法,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整體認識水平,在腦海中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框架體系。同時,聯(lián)系法在運用過程中還可以穿插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在化學課堂上適當地告訴學生一些水文、地質、環(huán)境等方面的信息,將多種智慧完美地融合到一起,真正實現高效課堂教學,向學生提供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這樣一來,不僅僅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還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粵教版初中化學的時候,會有“認識氧氣”這部分的內容,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將之前學過的“空氣的成分”和“生活與化學”這兩部分內容聯(lián)系起來,因為每一部分都涉及氧氣的學習以及氧氣的具體特性,在學習過程中,更容易使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也能夠更加生動、有趣地闡述相關內容。比如說,教師可以通過“我們生命的存在是依靠呼吸運動,那究竟是什么物質支撐著人體的循環(huán)和成長呢?”這個問題,不僅能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神經,使他們更加主動地思考問題、探索問題,同樣也是培養(yǎng)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
3.相互溝通法
初中學生由于在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中,依舊存在著一些不足或者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而溝通法正是根據學生特定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年齡特征來進行教學的。溝通法在合作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還能在教學中加強交流,充分了解學生在各方面的掌握情況,再針對這些缺點進行重點講授,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與此同時,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溝通交流作為其中一個重要方法,能夠在綜合訓練中充分發(fā)揮小組力量,從多個角度闡述問題的解決方向。合作學習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逐漸形成一個獨特、有效的學習習慣。
二、提高合作教學水平的相關措施
1.提高合作教學意識,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
第一步,就是要將合作教學深入人心,讓更多的教師認識到合作學習對于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改變原有的化學教學模式,改變傳統(tǒng)的“一刀切”的教學手段,調整死板的教學課堂氛圍。第二步,就是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手段,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化學素養(yǎng)為目的,進行豐富的教學實驗,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式。最后,教師要在合作教學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從平時的教學成果中,科學評價自己的教學成績,并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深入學生的學習中,對他們的學習情況進行充分地了解,及時聽取學生的教學意見。這不僅是學生不斷提高自身學習能力的過程,還是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的過程。
2.要進行科學合理小組劃分
在我們的合作教學中,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分組活動。小組成員的整體質量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率,要想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就必須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對不同學生的化學學習水平、性格方面的特征、個人接受能力等,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使分組更加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同時這也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帶來一定難度,所以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例如,粵教版初中化學在涉及“鎂條燃燒”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為了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鎂的化學屬性,教師往往采用實驗教學法,由于其中會涉及實驗器材的使用,為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將小組分為三到四個人是最合適的,分別由兩到三個學生進行試驗操作,一個學生進行實驗記錄等,通過合理分工,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實現高效教學。
3.要在小組合作時加強監(jiān)督管理
合作學習具有很大的自主性,能夠為學生提供很多交流空間,然而對于那些自制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很容易造成課堂走神的情況,對于那些目標不明確的學生來說很容易造成偏離主題的現象,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加強監(jiān)督管理。
首先,要及時引導,學生由于自身的認知程度有限,對于一些較深層的知識點很難理解,通過自主交流或許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產生。所以及時對疑難問題進行指導,能夠避免學生在學習中走進誤區(qū),能夠對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及時的肯定和驗證。其次,要防止過分依賴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永遠處于主體地位,雖然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可忽視,但是教學活動圍繞學生來講,是絕對沒有錯的,畢竟學習的過程是需要學生自己努力的。所以,在合作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問題,可以通過學生自己思考得到答案,就要讓學生積極動腦,要學會通過自己的智慧來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單單依靠教師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
合作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對于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將合作教學融入溝通法、聯(lián)系法、實驗法等教學方法中去,能夠對學生的化學學習帶來很大幫助,對于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也有非常明顯的成效。另外,本文對如何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提出相關措施,希望對以后的教學過程能夠提供有用的信息,為實現高效化學課堂做出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嵇學飛.初中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實效性初探[J].化學教學,2013(01).
[2]高琳.淺議初中化學教學學習策略的運用方法[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06).
[3]梁笑桃.對初中化學的教學策略與方法的思考[J].新課程:教研,2010(10).
[4]陳松儉.初中化學合作學習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08).
[5]張志武.淺談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與合作學習[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18).
注:本文系長樂市基礎教育科學研究課題——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課題批準號:ClktC2013058)。
(作者單位 福建省長樂市吳航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