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梅
摘 要: 夸張是中英文表達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辭方法,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民族特點和文化內涵,其在使用上不盡相同。本文通過漢語和英語中夸張修辭的使用實例對比,簡單介紹了夸張在英語語句中的使用特點和分類。
關鍵詞: 夸張修辭 擴大夸張 縮小夸張
一、引言
漢語中對夸張的定義是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xiàn)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強表達效果,又叫夸飾或鋪張。它的主要作用是用言過其實的方法,突出要表達的事物,加強作者的某種感情,烘托氣氛,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或共鳴??鋸埵俏膶W家經常使用的修辭手段,將其應用于描寫中,可以使形象更加生動突出;將其應用于說理中,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將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將其應用于抒情中,能夠實現(xiàn)景和情的相互融合,增強文章的趣味性??聪旅孢@些例句:
1.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
3.教室里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也聽得到。
4.突然看到外面下起了豆大的雨點。
5.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這些句子、都是運用了夸張手法,使得表達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種修辭的恰當使用,可以使表達清晰明了、生動活潑。有時候是對事物或感情的夸大,有時候又是通過極度縮小增強表達效果,使得作品有了很好的渲染和升華。其實從古至今,夸張修辭在漢語中應用非常廣泛,我們也有了非常完善的研究和定論,在此不再贅述。下面我們看看英語中夸張修辭的使用。
二、英語夸張修辭的特點
英語中的Hyperbole(夸張)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希臘詞Hyperbole,其原意為超過。在Dwen Walson編著的Longman Modern English Dictionary中,將“hyperbole(夸張)”定義為“a figure of speech which gently exaggerates the truth.”(一種夸大事實的修辭手法)。夸張這種修辭手法主要有以下特點:通過對表達對象進行看似不合邏輯,甚至是有悖常識的夸張性描寫,獲得強烈的修辭效果,從而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人物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極具感染力,給予讀者強烈的感情沖擊。英語夸張修辭手法一方面強調突出事物原有的本質,另一方面對被描寫的事物進行藝術性的夸大或縮小,以便給讀者或聽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英語夸張修辭手法還有其最突出的特點,那就是“言過其實”。作者采用這種修辭手法,主要是使得自身的某種思想情感或深刻感受得以體現(xiàn)并加以強調,易于引起讀者的共鳴。英語夸張修辭手法按照性質分類,可以分為擴大夸張、縮小夸張、超前夸張、直接夸張、間接夸張,等等。擴大夸張(magnify)和縮小夸張(diminish)是最常見的,但前者使用更廣泛。擴大夸張是將所要描寫的事物對象的數量、形象、程度等各種特征,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把其擴大化;反而言之,縮小夸張則是把所要描寫對象的數量、形象、程度等各種特征,通過夸張的修辭手法把其縮小化。夸張通過對事物的特征故意地加以夸大或縮小,將其最本質的特征更好地呈現(xiàn)出來。
三、英語夸張修辭的使用
我們看幾個巧妙運用夸張修辭的英語例句,以便理解夸張修辭手法在英語中的使用特點。
1.He has a skeleton of a wife.(他妻子骨瘦如柴?!莸弥挥泄穷^了)
2.My sister was really dressed to the teeth to the ceremony.(我姐姐盛裝出席?!嘉溲b到牙齒了,形容一點地方都沒有遺漏)
3.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再有一根稻草就把駱駝壓倒了?!B最后一根草也承受不了,形容駱駝負載過重)
4.Her classmates bent over backwards to help her.(同學們盡一切努力幫助她?!嫉搅死鄯说某潭攘?,形容竭盡全力)
從以上例句及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英語中夸張修辭的巧妙運用同漢語一樣,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作者的表達意圖,讀來倍感生動??鋸埰鋵嵤且环N浪漫主義的表達手法,是在人們思想感情格外強烈的情況下,以主觀的眼光對客觀的人或事物故意夸大或者縮小的渲染、描述。從表面看,它言過其實,超越了實際,但實際上,它鮮明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質特征,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使人們感到它非但沒有違背事實,反倒更真實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質。
關于英語夸張修辭( Hyperbole)的分類,按照漢語對夸張的分類方法,英語中使用比較普遍的有兩種,即擴大夸張(magnify)和縮小夸張(diminish)。下面我們通過一些文學作品中對這種修辭方法的使用做更詳細的了解。
1.擴大夸張
無論是漢語還是英語,擴大夸張修辭都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種,通常是把要表現(xiàn)的對象的特征故意放大,往高、強、多、快等方面拉升,使讀者既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意圖,又能產生強烈的共鳴。例如:莎士比亞的作品《麥克白》中有這樣一段:
Macbeth:What hands are here?Ha!They pluck out mine eyes.
Will all great Neptunes oceanwash this blood
Clean from my hand? No,this my hand will rather
The multitudinous seas incarnadine,
Making the green one red.
麥克白: 這是什么手?嘿!它們要挖出我的眼睛,大洋里所有的水,能夠洗凈我手上的血跡嗎?不,恐怕我這一手的血,倒要把一碧無垠的海水染成一片殷紅色呢。(朱生豪 譯)
作者在這里很好地運用了擴大夸張的修辭方法表達麥克白強烈的悲痛和悔恨,如果使用平鋪直敘的描述,則不可能達到這種文學效果,可見夸張可以很好地強化作品的感染力,使得讀者感同身受,這是莎翁作品如此動人的原因之一。
又如:The first lines of a long gypsy poem sing:“When a woman loves a man her body has the odor of a thousand apple trees in blossom.The long lashes of her eyes fan the fires of his heart to flame.”O(jiān)ffhand I know no lines,in any poem,as beautiful and as powerful.
(Konrad Bercovici:The Wisdom of the Illiterate)
翻譯:“一首吉卜賽長詩的頭幾行是:‘當一個女人愛一個男人時,她身上會散發(fā)出一千棵蘋果樹開花的香氣。她長長的睫毛煽動他內心的火焰熊熊燃燒。我一下子想不出哪一首詩的詩句是如此的美麗而有力。”這里用一千棵蘋果樹開花的香氣來形容女人對男人強烈纏綿的感情,何其美妙又何其強烈,一下子使得詩句充滿了想象的美感。
還有很多英語擴大夸張修辭的使用,不勝枚舉,只要使用恰當,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作品的美感。從實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在選擇夸張對象和夸大程度上一定要合適,合理升華,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2.縮小夸張
縮小夸張與擴大夸張相反,把要表現(xiàn)對象的特征故意往小、少、弱、差、短等方面去夸張。例如:莎士比亞作品《哈姆雷特》中:
Hamlet:O God,I would be bounded in a nutshell and count myself a king of infinite space,were it not that I have bad dreams.
哈姆雷特:上帝啊!倘不是因為我總做噩夢,那么即使把我關在一個果殼里,我也不會把自己當做一個擁有著無限空間的君王的。(朱生豪 譯)
即使在這樣小小的果殼里,哈姆雷特也會感到擁有自己無限的美好的空間,通過縮小修辭的使用,深刻表達了哈姆雷特的內心感受。
又如下面的例句:
The student bowed head,and had never uttered a syllable.(這個學生低著頭,一個字也不說。)
這里描寫學生一個字也不說,用到了 never uttered a syllable,清晰地刻畫了他當時的沉默狀態(tài),連一個 syllable 也不發(fā)出??s小夸張的使用達到了作者想要的效果。
相比較于擴大夸張修辭法來看,縮小夸張運用的沒有那么廣泛,但這兩種夸張手法的使用都很好地強化了作者的意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語
通過了解漢語和英語中夸張修辭法的使用,我們可以看到,無論中外作品,夸張都是一種很重要的表現(xiàn)手法,使用夸張修辭,不僅可以強化感情,增強作品感染力,還可以更生動地刻畫人物形象,使其活靈活現(xiàn)??鋸埿揶o手法常見于日常的口語交際、文學藝術作品及藝術性較高的政論文中??鋸埿揶o手法不宜使用在公文語體和科技語體中,由于科學數據要求具有真實性和準確性,不能有絲毫的含糊不清,既不能擴大,又不能縮?。还挠谜Z,比如調查報告、經驗總結、工作計劃、新聞報道等要求實事求是、實話實說,絕不能弄虛作假。此外,由于東西方民族特點和文化的差異,在夸張的使用方法上不盡相同,因此我們在實際運用過程中,要注意不可牽強,無論是翻譯還是寫作,都應考慮到各自的特點。
參考文獻:
[1]呂煦.實用英語修辭.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黃漢生.修辭漫議.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
[3]馮翠華.英語修辭大全.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4]徐鵬.莎士比亞的修辭手段.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